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世紀劫難——海原1920

 Daweb_YN 2021-07-02

圖片

海原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南部山區(qū)之六盤山西北麓,屬隴中山地與黃土丘陵區(qū);位于阿拉善地塊以南、青藏地塊與鄂爾多斯地塊的交接部位,為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地區(qū)最重要的一條第四紀左旋走滑斷層帶,是地震災害的多發(fā)、頻發(fā)地區(qū)。

1920年12月16日發(fā)生的海原8.5級大地震,傷亡慘重,損失空前,震驚世界,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毀滅性地震,時稱“環(huán)球大震”;海原大地震是中國震級最高、震中烈度最大、災害最重的地震,造成27萬余人死亡。

因海原地處黃土高原,地震發(fā)生時人們居住多為拱窯和崖窯。據(jù)當時的調(diào)查及報道,地震時,這里山崩地裂,河流壅塞,交通斷絕,房屋倒塌,時至冬夜,天寒地凍,災民無衣、無食、無住,加之疫病橫行,災難之深重,慘絕人寰。海原大地震發(fā)生后,當時因軍閥混戰(zhàn)、兵荒馬亂,北洋軍閥對巨大的地震災難無力救助。貧窮的海原人民不屈不撓,奮力自救,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悲壯而溫馨的感人事跡。

1920年海原大地震形成的遺跡,屬人類珍貴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chǎn),被國內(nèi)外地震專家、學者稱為“活教材”“活的試驗場”。

100年過去了,本刊特推出專題紀念海原大地震。以史為鑒,展望未來,更愿全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

圖片

固原縣公署頭門,在地震中墻倒架正 

圖片震后打谷場開裂,成為許多臺階  

圖片

固原縣城南門城墻崩壞  

圖片

1 9 2 0 年海原大地震中石人底座被反時針扭轉(zhuǎn)   

圖片

1 9 2 0 年大地震后的海原縣城 

地震災情

1920年12月16日(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20時06分,海原縣發(fā)生震級為里氏8.5級的強烈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極震區(qū)中心位于西安州——甘鹽池一帶,海原地震宏觀震中位于西安州、大溝門至甘鹽池之間的石卡關(guān)溝、哨馬營一帶,極震區(qū)包括固原、隆德、西吉、靖遠、景泰等縣,呈條帶狀,北西向展開。地震波及17個省、市、自治區(qū),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面積的1/4,是中國歷史上波及范圍最廣的一次大地震。次此大地震,傷亡慘重,損失空前,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毀滅性地震,時稱“環(huán)球大震”。地震時,這里山崩地裂、河流壅塞、交通斷絕、房屋倒塌,景象十分凄慘。

人員傷亡

當時北洋政府官方統(tǒng)計為234117人。據(jù)1921年,《民國九年十二月甘肅地震報告》(謝家榮著)載,“地震傷亡最嚴重的是海原,其次為固原、靖遠、隆德、會寧、靜寧等縣。災民無衣、無食、無住,加之疫病橫行,死于凍餒與疾病者不在少數(shù)?!?922年,《地學雜志》(第八、九期)資料公布地震死亡人數(shù)為281134萬余人。另據(jù)當時《中國民報》“各縣報告表冊”,大震死亡314842人。1941年4月23日,《中國民報》海原縣災區(qū)調(diào)查表統(tǒng)計,全縣壓斃人數(shù)73027人。2008年12月,經(jīng)甘肅、寧夏和海原縣地震局根據(jù)《中國地震目錄》(1831~1969年)、《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匯編》、《寧夏地震目錄》和《甘肅地震目錄》等資料核對,海原大地震人口死亡涉及69個縣,死亡總?cè)藬?shù)為27萬余人。

災民慘狀

海原大地震發(fā)生后,時因軍閥混戰(zhàn)、兵荒馬亂,北洋軍閥對巨大的地震災難無力救助。地震發(fā)生在交通閉塞,幾乎與世隔絕的六盤山山區(qū),時逢冬季,天寒地凍,災民又繼續(xù)死于凍傷、饑餓、瘟疫之中。據(jù)海原縣公署卷宗3099號載和《陜甘地震記略》一文報道,大震后“海原縣城半城塌陷,所遺災民,無衣、無食、無住,流離慘狀,目不忍見,耳不忍聞??嗳硕嘁阑鹂蝗∨率乘乇。瑥椭祰篮箫L,忍凍忍饑,瑟瑟露宿,匍匐扶傷,哭聲遍野,不特餓殍,亦將僵斃,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謝家榮在《民國九年十二月甘肅地震報告》中記載,“活下來的災民無心去掩埋那些從廢墟里拉出來的尸體,遇難的人和動物的尸體仍然一起擺在街道上腐爛?!闭鸷?,固原電報局房屋倒塌,3名工作人員搭起門板,發(fā)出災情電報:“大批遇難者的尸首遍布四野,伏尸累累而無力掩埋,數(shù)十里內(nèi)人煙斷絕,雞犬滅跡?!?/p>

賑災救濟

1920年大地震后,極震區(qū)地方政府在震后一段時間基本處于癱瘓狀態(tài)。北洋軍閥忙于內(nèi)戰(zhàn),面對大難浩劫竟然態(tài)度冷漠、無動于衷、置若罔聞,未采取抗震救災行動;省政府不知所措,縣衙自身不保。震后,國際賑災救濟會曾派人員到災區(qū)實地調(diào)查,表示準備救濟,卻因全國急賑款大會所籌款項被國際統(tǒng)一救災會抽走,致使救災未能開展;甘肅成立籌賑公所,專事集募,籌賑公所以省垣紙幣和制作粗糙的銅幣推行于各災區(qū),諸多滯凝,而掌甘政者恰奉新舊代更,致使救災工作頗為艱難。民間募捐救災組織主要有北京的“隴右公賑會”、“震災救濟會”、“賑款經(jīng)理處”,上海的“甘人公立之救濟會公賑會震災獎券局”,旅京甘肅同鄉(xiāng)會組織的甘肅賑災救濟會,日本的“同鄉(xiāng)會”等。因民間募捐物資數(shù)量較少,災民救濟杯水車薪。

圖片

地震后,災民的臨時居所  

圖片

地震后,災民的臨時居所 

圖片

被拋棄在街頭的動物尸骨,右側(cè)是被震毀的房屋,左側(cè)是大震后修起的院墻,又被余震破壞 

圖片

地震后的災民  

圖片

地震后的災民   

圖片

固原電報局受震倒塌,3名工作人員用門板搭起工作室,發(fā)出了第一份災情電報   

圖片

抗災自救

海原大地震發(fā)生后,時因軍閥混戰(zhàn)、兵荒馬亂,北洋軍閥對巨大的地震災難無力救助。地震后,幸存者在黑風呼嘯、黃塵彌漫的夜晚吼叫呼喊,聲震荒野;呼救之聲,把有幸逃過此劫的人們召喚聚集在一起,互相慰藉,互相鼓勁,并組織年輕力壯者搶救被埋人員。強烈的地震使土窯瞬間倒塌;寒冬黑夜,一時難以找到工具,驚慌失措的幸存者只能徒手竭力刨挖。多數(shù)災民頭破血流、臂斷腿折、凍傷燒傷,當時沒有藥物和醫(yī)護人員,幸存者抓一把黃土,燒一團棉花灰,這就是災民的止血藥;撕一綹破布條包扎傷口,綁幾塊木板固定折骨;地震幸存者為遇難者挖個簡易的墓穴,用最樸素的形式告別逝去的靈魂;流離失所的災民一旦相逢,無論民族、男女,抱頭痛哭,不似親人勝似親;難民陸陸續(xù)續(xù)聚集在一起,臨時搭建低矮的鞍架草棚以避風寒,共同生活。毀滅性的大地震使山村覆沒,炊煙斷絕,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失去親人的孤兒寡女被幸存者收養(yǎng)。黑暗、寒冷、恐怖、悲痛的冬天過去了,第二年的春天,幸存者從廢墟中挖出農(nóng)具,把舍不得吃的籽種又撒播在滿目瘡痍的大地中,開始了新的生活。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來源:《寧夏畫報》2020年12期,作者海源縣委宣傳部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