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5-11by 壹心理優(yōu)質答主們
問答 父母離異后,我總將母親后半生幸福,作為個人的責任?
看到了你這些年的不容易。你有很好的覺察與成長。我看到其他答主暖心的回答,力爭再為你補充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們小時候,一般受媽媽的影響較大,我們如果與爸爸這邊的人親近,好像就是背叛媽媽,這是我們無意識的行為。
媽媽的問題交還給媽媽,如何放下過去,放下曾經(jīng)的傷害,是媽媽要去解決的,并不是你能左右的。 你要做的是照顧好自己,看到自己的需求,不必把媽媽的幸福放在自己身上。 2、嘗試重新看待過去成長的經(jīng)歷。
比如拋開媽媽的想法,爸爸對你如何?爺爺奶奶對你如何? 試著去體會,你在誰身邊,身體最放松,心情最愉快?
而我們擁有一切所需的內在資源,看到家庭中你和每個人的關系。
媽媽的事情交給媽媽負責。 而當你改變了,媽媽也會改變,因為你可以不按她的期待去做,她自然也會被動變化。
題主你好,看到你的描述,能夠感受到你對母親的感情非常的困惑,既心疼她又痛恨她。
作為孩子,你本能的同情和相信母親,為此你選擇和母親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但是隨著不斷的成長,你發(fā)現(xiàn)母親的抱怨和指責并不是全部的事實。 1.你需要認識到,媽媽的情緒是她自己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任何人無法代替她,包括你。 2.母親作為成年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和人生負責,她的幸福只有她自己能夠找到,同樣沒有人能替代她。 你并沒有拋棄和背叛你的母親,你只是在幫助她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這正是母親需要學習和成長的地方。 3.放下改變母親的想法,溫和而堅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斷重復這個工作,母親會從你和她的互動中,學習思考和尊重。
從題主簡短的描述中,可以梳理去你與媽媽這二十年來關系發(fā)展。 8歲父母離婚,因為父親的出軌,媽媽一直處在傷痛和仇恨中。16歲母親再婚。題主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爺爺奶奶對你一般,但也不差。到現(xiàn)在與父親那邊依然不親,排斥跟爸爸接近。 離婚以后,媽媽一直處在傷痛和仇恨中,不但自己恨爸爸一家,還給你灌輸要恨他們。是因為他們你才沒有了一個完整的家。 可以看出,媽媽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受害者的角色,并投射給了題主。在多年的訴說中,題主也認同了媽媽是這段婚姻的受害者,把她的幸福當成了你的責任。 以至于你不敢自己幸福,因為你的幸福是對媽媽的背叛。但是,從你16歲媽媽再婚,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15年了,這段婚姻又給了她什么?依然是不幸嗎? 題主的問題是,跟媽媽在一起脾氣很差。 很明顯,題主不想繼續(xù)認同媽媽是受害者。 可能剛離婚的時候,媽媽確實是受害者,爸爸出軌了,但二十多年了,題主也30歲了,長大了,經(jīng)歷了很多,媽媽還在仇恨中和痛苦中,媽媽從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加害自己的孩子。題主對媽媽是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 我想說的是,其實從題主的描述中,你對于父親那邊并沒有那么多的仇恨,是媽媽刻意尋找的同盟。
說簡單點,題主不愿意繼續(xù)認同媽媽,不愿意成為媽媽的加害者。這是一件好事,你在努力做出自己的選擇。 阿德勒有句話說的好,你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選擇。 你媽媽的不幸是她的選擇。以前,你被迫跟隨她的選擇,而你想選擇自己的幸福。我想你31歲單身,可能也跟這個有關系。你害怕親密關系,但你也很渴望親密關系。你又害怕背叛媽媽。 幸運的是,你已經(jīng)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而且你的行為也在抗拒繼續(xù)跟隨媽媽的不幸。 那就開始選擇自己的幸福吧。你已經(jīng)用二十來年承擔了母親的母親,現(xiàn)在是時候為自己著想了。 可能比較困難的是,媽媽的態(tài)度。但你要知道,媽媽的幸福是她的責任,是她后面這段婚姻的責任。 如果可能,建議媽媽去做心理咨詢,讓她可以放下仇恨,投入新的生活。 而對于題主,記住,媽媽的幸福不是你的責任。你可以選擇自己的幸福。
你好!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情感勒索”,通常是我們的親近之人用恐懼感、內疚感和責任感來控制我們。而這種控制對于控制者本身來說,極有可能也是意識不到的。 從你的描述中大概可以感覺到,你被你的母親用這種“情感勒索”的方式控制了很多年,以至于在這個過程中你已經(jīng)無法區(qū)分你所表達出的思想和情緒,哪些是真正屬于你自己的,哪些其實是屬于你母親的。 關于夫妻雙方離婚后,對孩子說對方的壞話,灌輸對方不好的觀念,目前為止好像已經(jīng)看到過很多了,這些孩子無一不受到深深的傷害和影響。 怨恨、否定、不接納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其實都是在否定一部分自我,這種狀態(tài)又怎么會不痛苦呢? 你母親從小就向你傳達她的婚姻不幸福,責任都在你的父親那邊,因為你的父親出軌。 從道德層面來說,的確是出軌者的錯,但是從關系互動的層面來看,任何的模式都是雙方互動造成的,在婚姻破裂這件事中,也許你父親有更大的責任,但不意味著你母親完全就是“無辜”的。 能對個人幸福負責的,只有自己而已。 你的母親也許總是不經(jīng)意間透露她的無助、弱小,是一個受害者狀態(tài),使得你覺得對她充滿愧疚,需要對她的幸福負責。但是,除了這種愧疚感和責任感之外,你也莫名地會產(chǎn)生對母親恨的感覺,這種恨其實就是對情感勒索的厭惡和反抗。 真正的愛中,并不會有這些不舒服的東西,這也是提醒你去看見這個事實。 而一個很重要的真相是,你帶著這樣的愧疚感和責任感努力去滿足你的母親,使她“幸福”,她卻無法得到真正的幸福,還是在舊有的模式里,甚至你也賠上了自己的幸福,困在被勒索的漩渦之中,最終會導致你和母親關系的惡化和破裂。你和你母親在一起對她脾氣很差就是一個征兆,因為你內心不喜歡這樣被控制。 所以,此刻,最重要的是意識到每個人只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你無需去為你的母親負責,你不能替代她去追求她想要的幸福。 她自己的人生功課自己她自己去走,而你有你的路。 推薦你看蘇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這本書,我看過此書,也寫過一篇書評,感興趣可以去我的主頁文章中查看。 適當?shù)那闆r下,也建議可以通過心理咨詢的方式去更好地理清楚一些東西。走出這種情感勒索,對你、對你母親都是更好的選擇。
8歲的時候,父親出軌和媽媽離婚。媽媽一直處在傷痛和仇恨中。她從小跟你說你應該恨父親,恨爺爺奶奶。你對他們的感覺從懵懂,到仇恨,再到原諒。與父親的關系基本和解,但是很心疼媽媽,愧疚。 現(xiàn)在遇到的問題是:與媽媽在一起的時候,脾氣很差,不知道什么原因。 這個脾氣也可以說是莫名其妙,又可以說有跡可循?!粳F(xiàn)在我特別反感聽我媽提起我爸那邊的人?!?/p> ?對于母親來說,父親是需要仇恨的,是敵對的一方。而孩子是最忠于父母的人,按照道理,作為孩子應該站在母親的一方,敵對父親。然而你已經(jīng)放下來,不想仇恨,也想勸母親放下會更好。但是,也許是目前的反應不理想,你做不到這一點。面對難題,我們升起的本能就是打跑反應,要么用新的思路去解決,要么干脆放棄轉身離開。 現(xiàn)在你處在一種狀態(tài),想要離開,但又覺得自己不應該離開。離開了可能就剩母親一個人,你不忍心,愧疚,心疼她自己一個人。 然而,如果現(xiàn)在停下來想一下,你已經(jīng)陪伴了她二十幾年,她有變得更好?還是依舊是處在痛苦之中呢?如果你的陪伴并沒有更好,為什么不嘗試一下,讓媽媽換條路走呢? 看到描述,媽媽已經(jīng)進入了新的婚姻關系,是不是換一個人,換一種陪伴對她來說會有不一樣的變化呢? 關系的建立從來都是雙方的,因為你覺得媽媽是受害者,她需要你的幫助,于是你會忍不住幫助她。但是是否想過,其實媽媽是一位有力量的女性,她能夠撫養(yǎng)你長大成人,她能夠工作,能夠找到新的另一半,說明媽媽是一位有魅力的女性。 當你不再認同她受害者的角色,重新幫她看到自己的位置,關系自然而然就會發(fā)生變化。 建議你可以嘗試看看。
聽完你的描述,真心覺得你挺不容易的,父母離異,母親以一個“受害者”的形象,持續(xù)給你灌輸“仇恨”思想,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傷害是非常大的。
1、母親帶給你一種無法回避的內在沖突
學會做課題分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