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雪冰心
一個人的文字,凸現的不只是一個人的性格,更能呈現出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喜、怒、哀、樂。
喜文之人,總喜歡把自己的心情,揉進筆底的碎字里,感受文字帶給自己的歡樂與愜意,灑脫與甘甜。
我喜歡文字,更喜歡讀一些高雅有內涵、優(yōu)美并帶有禪意的文章,這樣的文字,能帶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精神意境。和那些灰暗、悲傷、攻擊、消沉帶給人壓抑的文章相比,更能排解人的工作壓力,舒緩生活瑣碎帶給自己的疲頓和煩倦。
這樣的文字,也是消除人內心世界惡濁、卑瑣、頹廢、低落、帶有負能量情緒的突破口和力量;這樣的文字,還能讓人的靈魂,在這紛擾的凡塵俗世,擺脫繁亂嘈雜而妥貼安放。
做人不易,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現實時代,做一個清雅不染污濁的人會更難。
在某些時候,當一個人過分去追求、去在意做人做事的原則和自律準則時,就會顯得與這個社會以及周圍的人格格不入,還會面臨人性劣根的排斥,和落寞孤獨帶給自己的雙重挑戰(zhàn)。
很喜歡徐悲鴻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做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做人不光得有傲骨,更得有氣節(jié)。與其跌落于骯臟、污濁的黑色染缸,隨波逐流地去墮落,倒不如在文字里安靜孤獨地活著。
文字是有靈魂的,有些時候,借用文字釋放出的情感,是任何東西無法比擬的。情景交融的文字最能觸動人的內心,諸如唐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這是作者在離開家鄉(xiāng)時,因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后寫的一首詩,本詩情景交融,詩中的月是柔情,而詩中的情則是那么沉著感人,讀后讓人心潮起伏,百感交集。
文字也是有骨氣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就體現出了文字的骨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h2>
是啊是啊,自古以來,有誰能做到長生不死呢?只要能留下一顆愛國的丹心映照在史冊上,對死又有何畏懼呢?這首情調高昂的千秋絕唱,與詩人愛國情懷,感召著多少有血性的仁人志士為正義和良知去獻身。這類慷慨而悲壯的文字,讀后最能震撼人的內心世界。
文字也是有濃濃情愫的,當一個人在有了心思夜不能寐的時候,就會去讀一些和自己心情相似度接近的詩句,諸如宋朝詩人柳永的詩,就能映襯出一個人思念另一個人時的真實情感: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詩的大概意思是,在我佇立在高樓上,有細風拂過面頰,舉目遠眺,無盡的愁思黯生于天際。草色煙光映射在夕陽下,但是,又有誰能明白我憑欄心思呢?本來想把此刻的心思寄情于酒杯,喝個一醉方休。但當我正想聽著歌聲舉杯暢飲時,忽然發(fā)現太過勉強地求樂是索然無味的。為了心中所愛之人,即使夜不能寐、寢食難安的我一身憔悴,也會無怨無悔的。
閱讀這類有情愫的文字,閱讀者必須有心,只有有心之人才能讀出這類文字的意境和內涵的情份。
經歷過不同世情的兩個人,即使去讀同一篇文章,讀到的意境和感觸也未必相同。心境不同的人,對一篇文章閱讀后的感觸也是大相徑庭的。由此可見,再深情的文字,若非閱讀者靈魂相知、心意相同、心有靈犀的心境,也未必能讀得懂文之寄意。
流傳千古的高山流水遇知音中,伯牙和子其的故事也曾感動過無數人,豈不知這文字之妙意,與弦音也是大同小異。當有相同愛好的兩個人,因在文字中的靈魂碰撞而交往,因為文字而生情,在遠隔天涯的遙望中,用彼此的靈魂相守相護半生,也是人生彌足珍貴的一件幸事。
常言文由心生,語由情生,文由心生的意思是說,如果要讀懂一個人的內心,先要讀懂這個人筆下的文字;語由情生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好感和情份,才會有許許多多的話去說。
今生能與文字結緣,又能在今日頭條和天南地北的朋友在文字空間互動,共訴衷腸,能用文字向有緣人送去真摯的祝福,也算是上天對我的眷顧與恩寵。
今天,我在這里用十二份的虔誠,向關注了我的所有朋友,道一聲,感謝!感謝你能在百忙之中走進我的空間,見證我對文字的至誠與摯愛,見證我對你的祝愿與感懷,也算是我此生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