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封建社會制度的特殊性,古代的詩文大家?guī)缀醵加小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經歷。再加上山水怡情養(yǎng)性的功能,他們耳目所及的山水狀貌聲色之美,自然也就成了詩文創(chuàng)作的思路源泉。于是就誕生了在古典詩歌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山水詩。東晉的謝靈運、陶淵明,唐代的王維、孟浩然等皆是山水詩的代表人物。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滁州西澗》,便是一首山水名篇。它出自唐代詩人韋應物之手,是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一次游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與其他山水勝景的壯美、秀美不同,滁州西澗因地理位置較為偏僻,所以更多的是一種幽美。韋應物這首詩便是抓住了滁州西澗的幽美,宛如描繪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水墨畫卷。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首先,詩的一二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意思是說,我唯獨喜歡生長在澗邊的幽草,上面有黃鶯在枝葉茂密的樹叢中啼鳴。從這里的“幽草”和“深樹”,包括黃鸝的啼鳴,我們可知韋應物游覽滁州西澗的時間是在暮春。而我們都知道古典詩歌中“一切景語皆情語”,韋應物這里的幽草,深樹,黃鸝又暗含了什么情感呢? 從環(huán)境氣氛來看,“幽”和“深”字,透出了幽冷和孤寂,它不似百花齊放時的嫵媚和嬌艷。由此可見,韋應物有著自甘寂寞、不肯趨時悅人的一面。而“獨憐”二字又突出了韋應物對此景的喜愛之情,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它也反映了詩人的一種閑適恬淡的心境。后來王安石的“綠陰幽草勝花時”,與“獨憐幽草澗邊生”就是相同的立意。 然后,我們再來看詩的三四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它的意思是說,傍晚時分,春潮上漲,西澗水勢湍急了起來,郊野的渡口人跡難尋,只有空舟在隨波漂浮。我們說滁州西澗本就在滁州城西郊野,可以說本來就荒涼冷漠,偶爾有漁夫也因為“春潮帶雨晚來急”早早歸家。那么問題來了,為何韋應物還要留在此處呢? 其實“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正是對前面“獨憐”句的最好詮釋。因為詩人喜愛,因為詩人的本性自甘寂寞、不肯趨時悅人,所以他能夠發(fā)現這種大自然里不同尋常的美。另外,雖說“舟自橫”是因為春潮上漲所致,但是一個“自”字,仍然體現出了一種悠閑和自得,而這種悠閑和自得也是韋應物此次游覽滁州西澗的真實心境。 縱觀韋應物的這首《滁州西澗》,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八字,但是可謂詩中有畫,景中寓情,幽深的意境,更是讓人讀后回味無窮。至于詩中表現出的自甘寂寞、不肯趨時悅人的一面,或許還反映了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之鳴。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