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地、田野、道路旁,我們時常能看到一些葉片蔥綠,花苞顏色各異的植物,它們中有很多不只是生活中的美味佳肴,孩童時代“水果”,還是藥效了得的中藥材,酢漿草,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酢漿草,因其味酸而得名,又叫酸漿草、酸酸草、三葉酸、酸迷迷草等。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酢漿草始載于《新修本草》,為酢漿草科酢漿草屬植物酢漿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多年生草本,根莖細長,莖細弱,常褐色,甸甸或斜生,多分枝,被柔毛;小葉3片,倒心形,可用于制作書簽;花黃色,花朵一般只在陽光下盛開;果實近圓柱形,略具5棱,有緣,像迷你版小秋葵,味酸,可少量食用;果實成熟時會彈裂,種子深褐色,近卵形而扁,有縱槽紋;花期5-8月,果期6-9月;由于它的外觀非常漂亮,也有人會將其挖回家做盆栽,目前網(wǎng)上也有專門出售酢漿草盆栽的商家。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酢漿草是藥食兩用食物,作為美食來說,酢漿草焯水靜置過后可涼拌,可炒食,可做湯,是夏季健胃食物首選;作為中藥材來說,酢漿草全草可入藥,味酸,性寒;歸肝、肺、膀胱經(jīng);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功效,可用于感冒發(fā)熱,腸炎,肝炎,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神經(jīng)衰弱等疾病治療,還可外用于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癰腫瘡癤,腳癬,濕疹,燒燙傷等。對中藥材酢漿草的炮制一般是先取原藥材,除去殘根及雜質,搶水洗凈,切段,干燥,需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及體虛者慎服。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下面是一些來自醫(yī)書典籍記載的,有關酢漿草常用處方: 1. 治急性腹瀉: 酢漿草(鮮)60g,洗凈,取冷開水半碗,擂汁,一次頓服。(《江西草藥》) 2. 治濕熱發(fā)黃: 酸漿草15g,土大黃15g。泡開水當茶喝。(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 3. 治濕熱尿血: 酸漿草9g,包谷須30g。煎水,當茶喝。(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 4. 治婦人赤白帶下: 三葉酸草,陰干為末,空心酒下三錢匕。(《千金要方》) 5. 治吐衄: 酢漿草12g,食鹽數(shù)粒。水煎服。(《閩東本草》) 6. 治婦女經(jīng)漏,淋漓不斷: 鮮酸漿草60g。搗爛取汁,酌加紅糖燉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7. 治月經(jīng)不調: (酸漿草)配對葉草、益母草、紅牛膝、澤蘭泡酒服。(《四川中藥志》1962年) 8. 治咽喉腫痛: (酢漿草)鮮全草30-60g,食鹽少許,共搗爛用紗布包好,含于口中;或煎湯漱口,并治口腔炎。(《閩東本草》) 9. 治丹毒: 鮮酸漿草60g,鮮青篙、鮮野薄荷各30g。共搗汁,加麻油少許調涂患處。(《河南中草藥手冊》) 10. 治黃疸型肝炎: 酢漿草15-30g。水煎服;或用鮮草和米潛水搗汁服,每日1劑。(《浙南本草新編》) 11. 治腎炎水腫: 酢漿草鮮草30g,洗凈,陰至半干,切碎,加水燉汁,分3次服,每日1劑,服至水腫消退。忌食鹽120d。(《浙南本草新編》) 12. 治疝氣: 酸漿草1大握,約15g,以甜酒釀煎湯服下,再將渣乘熱敷在痛處,連續(xù)使用3-4次。[《北京中醫(yī)》1954,3(6):20] 13. 治脫肛: 鮮酢漿草適量,煎湯熏洗患處。(《青島中草藥手冊》) 14. 治跌打損傷: ①酸漿草搗爛,用燒酒調勻外搽。 ②酸漿草、澤蘭,煎燒酒外搽。(23-24方出自《貴陽民間藥草》) 15. 治咳嗽: 酢漿草(蜜炙)9g,桑白皮(蜜炙)3g。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16. 治毒蛇咬傷: (酢漿草)鮮全草、車前草、積雪草各30g。搗敷患處。(《閩東本草》) 申明:文中所有處方僅供參考,請以醫(yī)師開具處方為準! 參考數(shù)據(jù)來源: 華柄數(shù)據(jù)服務平臺,《世界藥用植物速查辭典》,《中國中藥資源志要》,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國毒性民族藥志》 ,《抗腫瘤中藥藥理與臨床》, 《中華本草》 。 |
|
來自: 九五至尊z9aao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