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藍/文,圖 4,李白在廬山不走運 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有關廬山景致的最有名詩作之一。他這輩子大游歷,在大唐國到處轉悠,安史之亂后他來到廬山居住了一段時間躲亂世。 也許就是他的命,據(jù)說有謀逆之意封在南昌的唐朝寧王朱宸濠,聞得李白的文名且知他就在近處的廬山,三番五次邀他入幕當顧問。他動心入了幕。永王啟動之后他寫下《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無奈寧王軍事素質不行,也不得民心。王守仁陽明攻破其南昌大本營并生擒了回來救急的寧王。 一心要謀個體制內出路的李白因卷入了未遂的寧王謀逆,又倒霉一次,被就近關進潯陽(九江)的監(jiān)獄。他到處傳信請人救他。隔了好一陣當?shù)匦氯务v軍將領才把他放了出來。 文章憎命達。對李白和杜甫來說,命運不順,但都有大量作品傳世。 5,白居易廬山草堂 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筑一草堂,白居易在廬山也設了一草堂。815年白居易被貶在江州(現(xiàn)在的九江)當司馬。在一把手刺史之下當個相當于現(xiàn)在分管人武部以及一應重要事務的副市長。刺史臨時出門不在時,可能白居易代理一陣全面工作。不過司馬一職在唐朝都是貶官的位置,基本上是有職無權,位高而權不重,也就是個政治待遇。 廬山就在江州治下。中國文人素喜登臨高山??鬃拥翘┥蕉√煜?。杜甫在泰山也留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江州南來北往東去西來者眾多,白居易也是迎來送往的,請人看個演出也不在話下。 琵琶行一詩“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之類的應酬之余,他在山上讀書。我估計是在春夏秋,因為冬天廬山上陰濕寒冷,不適合居住和讀書。至今廬山上留有白居易草堂和園中的花徑作為重要文化景觀。 隱入云霧中的懸索橋 6,蘇東坡與廬山的云山霧罩 蘇東坡的《題西林壁》雖意在說理,卻把廬山的氣候和四時不定的模樣描繪得真真切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廬山的第三天,我對蘇東坡這詩深有體會。 我們去了含鄱口,廬山植物園還有五老峰。初秋牯嶺鎮(zhèn)以及吼虎嶺一帶云霧彌漫,估計五米外就是影影綽綽的看不清路和人,更別說稍遠一點的建筑。但是在更高處的廬山植物園,則是藍天白云,溜達到含鄱口,則是陰天,陰云下能見度能到十余里外的鄱陽湖。下到五老峰,則冷風卷著雨霧橫掃而來。汽車站避風一側墻上兩只螞蚱扒著一動不動。秋后螞蚱。 廬山上因時間不同,地點不同,高度不同,陰晴雨霧各不相同。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確實很到位。 蘇東坡到廬山,是1084年,從黃州調任汝州。當時他弟弟蘇轍被貶在現(xiàn)在徽州的績溪當縣令。他要先去看看弟弟在到汝州上任。于是他黃州過長江就近到江州,然后登岸去徽州那邊。路上要經過廬山。蘇東坡趁機在廬山轉了一圈。蘇東坡是宋朝第一大文豪,廬山上上下下都知道他。他一首詩說了這事: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十多天下來,他在西林寺留下《題西林壁》這首千年后依然膾炙人口的詩。 7,朱熹周敦頤與廬山 中國古代有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書院與長沙岳麓書院即其二。而白鹿洞則被譽為第一書院,始建于南唐年間(940年左右),位于五老峰南麓。而岳麓書院則是北宋時期建的。 李善道、朱弼等人在白鹿書院置田聚徒講學,稱為“廬山國學”,宋初,擴為書院。 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軍,到白鹿洞書院察看遺址后,呈報禮部《申修白鹿洞書院狀》和給丞相的報告中,申述修復書院的理由。淳熙七年(1180年)三月,白鹿洞書院初步修復。不過老朱搞的“存天理,滅人欲”也是很胡扯。他自己就做一套說一套。 在那之前,理學大家周敦頤赴任虔州(現(xiàn)在的贛州),估計也是走贛江通道,經過江州時游覽廬山。下山時,周敦頤見蓮花峰下有一處地方地勢開闊,一條小溪穿流而過,景色清幽,如世外桃源。他不禁為之心動,在此買地建房,以故鄉(xiāng)道州的濂溪為之命名。 五老峰 秋后的螞蚱 白居易草堂 熙寧五年(1072年),56歲的周敦頤向朝廷遞交了辭官的奏章,隨后便回到蓮花峰下的濂溪書堂,開始了退隱生活??吹貓D,兩個書院一在廬山西麓,一在廬山東麓。 周敦頤逝世后,濂溪書堂得到政府的擴建,成為正式的書院。 現(xiàn)在查不到濂溪書院的遺跡,但是九江設置了濂溪區(qū),也是對這位學界大師的紀念。 佛教凈土宗的祖庭,在廬山東林寺。而山上仙人洞,則是道教古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