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克儉
九江旅游(12月21日)
九江-龍宮洞-鄱陽湖-石鐘山 游地下藝術(shù)宮殿——【龍宮洞】,觀天生橋、壽星迎賓、游龍回宮、定海神針、龍宮編鐘…乘船感受玉洞仙風(fēng)、龍蝦戲水、倒掛靈芝等景點(diǎn),游覽:蘇東坡筆下千古絕唱之《石鐘山記》-游千古奇音——【石鐘山】: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景觀。她像一座玲瓏剔透的天然美景聳立在鄱陽湖與長江交匯的九江市湖口縣雙鐘鎮(zhèn);船游觀長江分界線、石鐘山外景。長江與鄱陽湖兩水相匯之處,長江之水的渾濁與鄱陽湖之水的清,真可謂清濁分明道。 龍宮洞位于彭澤縣城西南36公里的烏龍山麓,是1978年新發(fā)現(xiàn)的山底溶洞。因山洞酷似古典小說《西游記》中所描述的東海龍宮,故名龍宮洞。 龍宮洞長達(dá)2700米,洞中有大量石鐘乳、石幔、石筍等。主要游覽點(diǎn)有前廳、甬道、東宮、西宮和正官。前廳并列著3根石筍,好似三尊鬢須斑白的壽星老人。東宮鐘乳石千姿百態(tài),在霓虹燈照射下顯得絢麗奪目,令人眼花繚亂。西宮一石筍和洞頂鐘乳石緊密銜接,頂天立地,如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下壓一石龜。鼓樂廳的鐘乳石形同巨大瀑布,實(shí)由數(shù)百片鐘乳石組合而成。正宮距人洞口約1100多米,長80米,寬70米,高60米。宮頂石鐘乳下垂酷似宮燈,壁上花紋斑斑。 龍宮洞風(fēng)景區(qū)由溶洞群(龍宮洞、玉壺洞、玉仙洞)、仙真巖廟宇、森林公園和情人谷漂流等部分組成。龍宮洞全長1600米,在古生代寒武紀(jì)時期,這座獨(dú)特的斯特溶洞就被大自然逐漸溶塑成一座規(guī)模宏大、氣派非凡的地下藝術(shù)宮殿。洞內(nèi)四喀季恒溫18攝氏度,小橋流水,鐘乳倒懸,石筍擎天,姿態(tài)萬千讓人目不睱接,酷似古典小說《西游記》中描繪的東海龍宮,令您嘆為觀止。玉壺洞由水、旱兩洞組成,旱洞500米,水洞700米,洞內(nèi)流水潺潺,波光倒影,乘舟暢游,別有一番情趣。寬敞明亮的玉壺大廳曾多次舉辦過全國性的籃球賽,被評為世界吉尼斯之最。 石鐘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境內(nèi),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石鐘山海拔61.8米,相對高度約40米左右,面積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鐘鳴之聲而得名。北宋大文學(xué)家蘇軾曾夜泊山下,他撰寫的《石鐘山記》聞名天下,與石鐘山相得益彰。石鐘山傲然屹立于長江之岸,鄱陽湖之濱,風(fēng)景雄奇秀麗。它猶如一把鐵鎖掛在湖口縣門前,號稱“江湖鎖鑰”,自古即為軍事要塞。登至山頂,可遠(yuǎn)眺廬山煙云,近睹江湖清濁。鄱湖人余亞飛詩稱:“鄱湖接近長江處,二水相交奇景生,澈液渾流互排斥,濁清界線見分明”。長江、鄱陽湖的匯合處,水線分明,江水渾濁,湖水碧清,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劃”出了一條奇妙的界線。甚稱鄱陽湖上一大奇景。 鄱陽湖湖口:船游觀長江分界線、石鐘山外景。長江與鄱陽湖兩水相匯之處,長江之水的渾濁與鄱陽湖之水的清,真可謂清濁分明道。 鄱陽湖湖口:長江與鄱陽湖交界坐游輪(4人專用豪華游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