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寫紅一座樓,武能鎮(zhèn)住一個國。 他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他的名字叫“范仲淹”! 范仲淹注定是孤獨的,但一個誕生范仲淹的國度是偉大的。他的思想、節(jié)操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不斷奮發(fā)進取。 范仲淹崇高的精神、品格從何而來,現(xiàn)實中可以找到諸多根據(jù),風水上的出處在哪里呢? 范仲淹祖墳位于今江蘇省蘇州市天平山,從無異議。 蔭佑范仲淹的風水則眾說紛紜,尤以明、清風水師一句“萬笏朝天”影響至深至巨。 何謂“萬笏朝天”?范仲淹祖上風水真的是萬笏朝天嗎? 萬笏朝天 東天目山發(fā)脈,經(jīng)太湖西山渡峽,穹窿重構,接續(xù)而起的天平山,以何種樣貌屹立于蘇州西隅、木瀆向斜? 其砂首,又以一種什么形態(tài)伸入蘇州平原? 滿山皆石的天平山,難道僅僅是幾座巨石象形的風水含義嗎? 風水上,石山為不可葬之山。怪石嶙峋的天平山上,范氏如何扦穴?對子孫又有什么樣的影響? 這些,是人們需要了解的關于范仲淹的風水內容。 曾貴為蘇州知州的范仲淹,其時捐出自購宅基地興建蘇州府學的故事,①(《昨非庵日纂》載:范文正嘗得一宅基,堪輿家相之曰:“此當世出卿相?!惫唬骸罢\有之,不敢以私一家?!奔淳杵涞亟▽W舍,蘇州府學是也)家喻戶曉。 他不是不喜風水,不懂風水,而是公而忘私,于風水亦概無例外。 鮮為人知的是,范仲淹隨遇而安,攜兒諧母葬于洛陽伊川萬安山下。 此舉緣于何種情勢?萬安山風水,又是怎樣蔭佑范氏一脈繼往開來? 2019年11月21日,《人文中國行》攝制組一行在江蘇省蘇州市天平山對范仲淹祖墳進行了詳細的堪輿踏勘。 范仲淹之先高祖、曾祖、祖父與其父同葬蘇州天平山,一山二穴。 范仲淹高祖范隋墓,稱“唐柱國麗水府君之墓”,位在天平山東塢,壬山丙向。吳越國時葬此,清雍正七年(1729)重修。 范仲淹曾祖、祖父、父墓——“贈太師徐國公范夢齡、贈太師唐國公范贊時、贈太師周國公范墉墓”,世稱“三太師墳”,位在天平山東南,原址即今“三太師祠”,亥山巳向,距范隋墓360余米。 范仲淹祖地兩穴,百米之別,判若云泥,風水上以范隋墓為正。 范仲淹祖地太祖山為東天目山主峰大仙峰。五星上,大仙峰為火星,高插范氏祖地西南。 …… 蓮花峰東南2公里,為天平山。龍脈先東南,再東北,起而為天平山主峰,作范隋墓父母山。 民國《吳縣志》記曰:“柱國麗水縣丞范隋墓,在天平山左麓。” 天平山,因山頂平正而名;因山勢高峻,唐代稱為白云山;又因范仲淹高祖葬于山之東塢,俗稱范墳山。南北走向,南北長4.4公里,東西寬1.4公里,主峰海拔201.6米。 還是民國版《吳縣志》,曰:天平山,在支硎西南,南連秦臺、馬鞍,距城西二十里,視諸山最為崷崒,頂有蓮花洞、白云洞,皆山中最勝處,山皆奇石,瑰形異狀,可喜可愕。而以卓筆峰為最卓,筆高數(shù)丈,截然立雙石之上,余如屏如矗,或插或倚,備極奇怪?!街畨],范公之祖墓在焉。其西有筆架峰,其后群石林立,名萬笏林,即所謂“萬笏朝天”也。 風水上,一峰不足以構成筆架形。天平山右伸一臂,起伏頓挫,翹轉西北。數(shù)百米起落頓挫,局部形成了一個筆架形。 現(xiàn)版方志據(jù)以重復提到山上的卓筆、筆架二峰,概指天平山主峰與白虎砂構成的這一獨特形態(tài)。 天平山主峰圓平,屬金星無疑。 因其綿延,有悠揚之形,西南銜接之峰秀麗卓立,故筆架看似成立。 范仲淹文才杰出,祖山以筆架名之,亦在情理之中。但嚴格區(qū)分,號之“筆架峰”“卓筆峰”,實有不妥。 天平山作為筆架峰、卓筆峰的意義不大,那是何用途呢? 欲正確理解天平山上這一特殊之形,須全面把握范仲淹祖地的來龍去脈,尤其是天平山上這一來一去的風水實質。 所謂卓筆峰、筆架峰,一山二用:既是接脈而來,又為天平山白虎砂。 筆架峰低端一峰僅作為騰挪、過渡,這是基本的風水判斷。 問題在于,龍脈為何采取這種特殊的行進方式呢? 這是因為,龍自西來,范隋墓屬橫龍閃結。 范隋墓龍脈自少祖山起全是低山行度,過峽渡水不斷,表面看耗損極大,力量有欠,其實不然。 龍脈在騰挪前行中,生動活潑,不斷兼收并蓄,連環(huán)生發(fā),其力驚人。這一點,從龍行路線的分張擺折中可隱約看出某種端倪。 特別是穹窿分派后,中脈續(xù)起從不間斷,一左一右,委蛇前行。 最后約2公里的距離上,更是石煞驚人,余曜四竄,盡出枝腳,南北縱貫。 這時,龍脈需要的是轉圜空間。 龍脈先東南,折東北,再東南,忽高忽低,金水延綿,正是因應著這一結作要求。 橫龍結作,必有鬼、樂二星。 范隋墓北,樂山長達3公里,以撞背而來的方式出現(xiàn),極為厚重。 不承龍脈西來之勢,順勢面東南扦穴,而非要往左騰挪千米不可,高起后再曲轉南下,這是就高不就低,在趨避中消其煞氣。最后自高而低落于低平之處扦穴,于高取低,陰陽合璧。 如《吳縣志》所記,范隋墓在天平山左麓,取東側山腰平坦開窩處下穴,距山頂300余米。 (清)《地理參贊玄機仙婆集》載:“范文正公祖地,在蘇州天屏山,艮龍丁向,滿山皆嶙峋巨石,穴前開一腰帶水池?!?/span> 其中,天平山誤作“天屏山”;實測辛龍丙向。 范文正公祖地(載《地理仙婆集》) 范隋墓上方,巨石二度橫布,嶙峋突兀,山勢陡峭。 巨石下方,坡度突然緩和,鋪陳數(shù)十米后,由石轉土,草木生茂,范隋墓適時適地建于微微窩平之處,下有氈唇。 左誕一溪名桃花澗,至穴前與右金魚水于穴下合襟,向前彎環(huán)流淌,溪澗下有石,如禽星堰塞水口。 再前,一巨石鎮(zhèn)于水中,狀如石印,砥柱中流。溪水迂回屈曲,前流二三百米后聚而成湖。 轉石為土,植被茂盛,地勢趨平,水中禽星、石印,界水消煞,均為穴證。 范隋墓內堂團聚,龍真穴的,緣何偏左閃結呢? 閃結即閃龍入首,龍脈棲側躲閃結穴也。山勢直去,而脈則偷閃于側以結穴。若泥于直步龍神,撞脈取穴,則誤矣。 吳景鸞云:“只泥穿心直串去,不識真龍轉身處。真龍閃巧轉身多,豈惟直串為可據(jù)。俗師不識玄微訣,只向直穿尋正穴。尋到山窮脈盡時,不論有穴并無穴。惟以撞脈頂來龍,下了誤人貧與絕?!?/span> 蓋頂龍求穴,固是正理。但真龍奇巧處,有閃脈而融結者。 對于龍閃穴,《玉峰寶傳》云:“龍閃行蹤穴不端,盡龍未必起峰巒,君須仔細推尋著,莫作虛窠便要安?!?/span> 蔡元定曰:“閃如小兒逃閃之狀,楊蹤即右,其實趨左,亦閃鑠不定之義。然則龍閃之說,古亦有此話頭,非子微拈出。此機不露,一言以蔽,此等怪穴皆造物之玄秘也?!?/span> 位在范隋墓西南的范仲淹曾祖、祖父、父“三太師墳”,居天平山東南山腳,臨湖而建,其以“撞脈頂來龍”下穴,粗看似接脈中正,實又不妥。 吳景鸞所云“下了誤人貧與絕”雖未必,但風水上失穴無疑。 龍脈氣旺,現(xiàn)石而曜;金石多陰,流泉而洩。欲扦天平山之穴,還須陰陽濟補,非閃結不能達此目的。龍脈右來左往,來回擺折,一低一高,再自高而低,范隋墓機變而下,體現(xiàn)了范氏捉脈擇地的智慧。 閃結,既是趨避石曜需要,也是風水常識,更是陰陽范式。 范隋墓陰陽和合,化煞為用?,F(xiàn)實中,所主之人亦見兇不兇,遇難成祥,寵辱不驚,胸有成竹,是為一奇。 龍閃而結的范隋墓,陰陽互生,犯難而進,石中取穴更是經(jīng)典。 郭璞《葬書》曰:“山之不可葬者五: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氣因形來,而斷山不可葬也;氣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氣以龍會,而獨山不可葬也。童斷石過獨,生新兇,而消已福?!?/span> 天平山是典型的石山,按郭璞所定堪輿原則,為不可葬之山。 天平山石穴稱奇。石山并非全不可葬,石中土穴,即是另類,有吉無兇。 石山亦非純石無土,其關鍵在于石土蛻變。同中求變,石中取土,范氏在天平山尋求覓得的正是這種效果。 天平山上,天生奇石。范隋墓東南300米處,有石柱叢生矗立,宛如古時大臣上朝時所用的笏板,故謂“萬笏朝天”,是為勝景。 萬笏朝天作為一種夸張的說辭,言之天平山雖無可厚非,但論其形象,則不如江西上饒三清山的“萬笏朝天”,那是一組花崗巖石奇峰,高約200余米,如墻并排而立,為典型的指狀花崗巖峰墻景觀;論其意境,也比不上泰山封禪石刻“萬笏朝天”,那是一塊彌足珍貴的碑刻,突兀穿天,峻峭如笏,記述帝玉封禪泰山的歷史題材,對于泰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石筍沖天,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天平山上,有如笏狀、具笏之神髓的,另有地方。 木瀆向斜,“Y”字型建構,決定了天平山東出圖南的方向選擇。 龍脈快速偏離連接點千米之遙,高踞天平之巔,又閃身而下,范隋墓居東面南結作,風水上是什么形態(tài)呢?橫龍結作的范隋墓,樂山特殊,穴山周圍,一片金水連綿,又有什么玄機呢? 以上內容除考察照片外均出自桐源居士新著《千年堪輿——冠世文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