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陰陽三分法的必要性 仲景在后文又進行分析,假令是陰結(jié),有少陰或太陰的虛寒水飲凝滯,則不會出現(xiàn)外熱證。正因為有表外熱證的夾雜,此證型就排除了單純的少陰病、太陰病、太陽病、陽明病。 如上所述,用“假令純陰結(jié),不得復(fù)有證”聯(lián)系上文去取舍,排除了單純的少陰病、太陰病、太陽病和陽明病,這是《傷寒》書中常用到的排除法?!秱沸形膽T用逆向思維來排除或確定治法方藥,此亦后學(xué)研讀經(jīng)典和臨證踐行所需注重之處。 通過排除、否定后,仲景高明而巧妙地用“半陰陽”概念來解決了這個方脈醫(yī)學(xué)體系中的千載學(xué)術(shù)難題。將此證型規(guī)范為半陰半陽病,病位在半表半里,即后文所說“必有表,復(fù)有里也”。如此則證型既可有陰之表又可有陽之表,既可有陰之里又可有陽之里,兼雜對立而矛盾統(tǒng)一。此類證型在臨床中客觀存在,若 立法不明則不利于辨治,故“半病”概念的提出才使得表里觀有了質(zhì)的飛躍,以至于經(jīng)方從“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記·扁鵲倉公列傳》)之陰陽二分法,進化為更加圓融的仲景陰陽三分法,方使得“后學(xué)咸尊奉之”(陶弘景語)。 “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病位在“半”; “必有表,復(fù)有里也”病勢是半表半里; 而在治法上則設(shè)立小柴胡湯法為主來對治: 用生姜辛溫發(fā)散配合柴胡推陳致新發(fā)太陽表邪; 黃芩苦寒清熱配合柴胡推陳致新清陽明熱結(jié); 生姜辛溫發(fā)散配伍人參、甘草、大棗(即生姜甘草湯)溫少陰表邪[古經(jīng)方時代姜(干姜、生姜)附(附子、烏頭、天雄)法可相互并用代用,如《本經(jīng)》、《別錄》中以上諸藥皆可主“傷(風)寒”“頭痛”“頭面風”“風濕痹(寒濕踒躄)“溫中”“淡(淡飲)冷”“咳逆”等虛寒兼表證候]; 半夏溫化降逆,配伍生姜、人參、甘草、大棗(即小半夏湯合生姜甘草湯)化太陰水飲。 方中柴胡量最大,用以和解表里、推陳致新,配合生姜甘草湯法和黃芩湯法以保胃氣、存津液,而成為六病體系中半病之主方。 若從六病特點來分析小柴胡湯,可知病傳后未盡的太陽層面需要辛溫發(fā)散,故用生姜配伍柴胡,辛溫升散去解太陽郁滯的表邪;兼陰兼虛的少陰層面又是津血虛寒,津血虛寒而有表邪則需要溫補津血而解表,故用生姜、人參、甘草、大棗來補益發(fā)散少陰虛寒的表邪;兼里兼實多火熱的陽明病,則用黃芩配柴胡,苦寒清熱除結(jié);兼里兼虛多水飲的太陰病,則用生姜半夏湯、小半夏湯配合生姜甘草湯法,溫補溫化、補虛化飲。 一方之中于表則既能散越又能補益,于里則既能溫化又能清利,合而成為和表解邪、和里調(diào)燮、疏利三焦、推陳致新、保胃氣存津液,統(tǒng)治三陰三陽“半病”(少陽、厥陰)之基礎(chǔ)方。 自此,傷寒經(jīng)方的三陰三陽病傳病解與六病辨治體系終于圓滿建立起來了: 陽之表病為太陽,而可有中風傳里; 陽之里病為陽明,而可有水熱沖表; 陽之半病為少陽,而可有胃虛水逆; 陰之表病為少陰,而可有入里死候; 陰之里病為太陰,而可有中風出表; 陰之半病為厥陰,而可有胃實火逆。 【附】 干姜(生姜) 《本經(jīng)》:(干姜)味辛,溫。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痢一作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別錄》:(干姜)味辛,微溫。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又生姜,微溫,辛。歸五藏,去淡,下氣,止嘔吐,除風邪寒熱,久服小志少智,傷心氣。 附子 《本經(jīng)》:味辛,溫。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chuàng),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走一作步。 《別錄》:味甘,大熱,有大毒。主治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zhuǎn)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胎,為百藥長。八月采為附子,春采為烏頭。 烏頭 《本經(jīng)》:味辛,溫。治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其汁煎之名射罔,殺禽獸。 《別錄》:味甘,大熱,有毒。消胸上淡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臍間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力視,又墮胎。 天雄 《本經(jīng)》:味辛,溫。治大風,寒濕痹,歷節(jié)痛,拘攣緩急,破積聚,邪氣,金創(chuàng),強筋骨,輕身,健行。 《別錄》:味甘,大溫,有大毒。主治頭面風去來疼痛,心腹結(jié)積,關(guān)節(jié)重不能行步,除骨間痛,長陰氣,強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墮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