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女神,大家好,我是館主。平陽昭公主是李淵的三女兒,她是真正的巾幗英雄,也是歷史上第一位, 統(tǒng)領(lǐng)隊伍為父建業(yè)的公主。 她的人生非常傳奇,長城著名的娘子關(guān),就是以她的“娘子軍”命名的。 同時她還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謚號的公主,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死后由軍禮為其舉殯的女子。 近來心血來潮,重溫了一部十五年前的古裝武俠劇《大唐雙龍傳》。 發(fā)現(xiàn)有些感動,真的可以歷久彌新。 特別是看到男女主角,寇仲和李秀寧揮淚斬情緣那一場戲。 當李秀寧欲愛不能,只能強忍心痛,含淚對寇仲說出一句: “是我沒有好好珍惜我們之間的感情,是我錯失了。” 這段年少時,曾被深深打動過的故事情節(jié),如今再看,依然讓人熱淚盈眶。 劇中,李秀寧是隋末四大豪門之一,李閥家的四娘子。 她聰慧機敏,是父兄爭奪天下的得力干將。她與寇仲相互愛慕,卻為了家族利益,忍痛割愛,另嫁他人。 這個人物的原型,是唐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昭公主。 相比劇中的李秀寧,歷史上的平陽昭公主雖少了一些兒女情長,卻多了幾分英雄氣概。 她是英姿颯爽、智勇雙全的女中豪杰,戰(zhàn)功赫赫,為奠定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死后就連葬儀也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公元617年4月,已是暮春時節(jié)。 隋朝都城長安一派繁花似錦、歌舞升平的景象。 入夜,一名裝扮普通的行人悄沒聲息地從側(cè)門閃進了柴府。 他從太原風塵仆仆趕來,給府中的男女主人,帶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 待這名密使走后,柴府的男主人,當朝元德太子的近身侍衛(wèi)柴紹,輕摟著妻子的肩膀,難掩興奮地說: “當今天下紛爭不斷,如今岳父大人已決意起兵。我身為七尺男兒,應(yīng)當仁不讓前往相助?!?/p> 說到這里,他又眉頭一皺,語帶猶疑起來:“可是,如果我們夫婦一起離開,勢必引人猜疑。要把你獨自留在長安,我又實在放心不下……” 他的妻子卻抬起頭打斷了他:“你放心,我一個婦道人家,朝廷不會對我設(shè)防,也不會把我怎么樣的?!?/p> 看到丈夫一臉的將信將疑,她又眉眼帶笑,語氣輕快的補充了一句: “你當我是誰?我可是飛將軍的后人,唐國公李家的三娘子,又怎么會坐以待斃?你走后,我自有脫身之計?!?/p> 柴紹這時也反應(yīng)過來,自己的確杞人憂天了。他這個妻子自小聰慧,智謀不在他之下,這點小事根本難不住她。 他于是放下心來,連夜打點好行裝,悄然離家,投奔太原而去。 送走丈夫后,李三娘子表面上照常過日子,暗地里卻遣散奴仆、變賣家什。 幾天后,一個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李三娘子盛裝打扮,帶著幾名侍女和家仆,踏上一輛輕便的馬車,以到城外踏青賞花為由,大張旗鼓地離開了長安城。 自此,李三娘子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 她就是唐高祖李淵唯一的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胞姐:平陽昭公主。 在港劇《大唐雙龍傳》中,李三娘子的原型李秀寧,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協(xié)助兄長李世民遍訪民間,招募賢能。 而歷史上的李三娘子,其才智與作為,遠勝劇中的李秀寧。 她離開長安城后,棄車換馬,更換男裝,搖身一變,成為風度翩翩的李公子。 但她的目的地,不是父母兄弟所在的太原,而是距離長安并不太遠的鄠縣李氏莊園。 她做這個決定經(jīng)過了充分的籌謀。 父親李淵在太原,有兄弟和謀臣輔助,她去了反倒沒什么用武之地。 而留在鄠縣,她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李三娘子深知,經(jīng)過多年的經(jīng)營,李家父子早已積累起了驍勇善戰(zhàn)、仁義愛才的好名聲,身邊聚集了一批有勇有謀的能人智士。 但想要奪取隋楊江山,除了智和勇,還需要兵強馬壯。而后者,恰恰是李家當前最大的短板。 她要盡可能為李家補上這塊短板。 因此回到鄠縣后,她馬上以李公子的身份,把李家在當?shù)氐乃挟a(chǎn)業(yè)一一變賣。 當時各地已經(jīng)烽煙四起。 李三娘子就用變賣家產(chǎn)籌來的銀錢,賑濟災(zāi)民,招撫流寇,很快就組建起一支上千人的隊伍。 7月,父親李淵在太原起事的消息傳來。高興之余,李三娘子加快了為家族招募更多兵士的步伐。 李三娘子思前想后,很快產(chǎn)生了招攬附近各處,反隋武裝力量的想法。 她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家奴馬三寶。 馬三寶是李家的陪嫁奴仆,身份低賤,但自小跟著李家兄弟習文練武,見識不俗。加之天資聰穎、機靈善辯,因此一直是李三娘子的左膀右臂。 他聽了主人的想法后喜形于色,稱贊說: “夫人高見!將各支義軍聯(lián)合起來,不但能夠快速擴充我們的隊伍,還能抱團共同抗敵,避免被隋軍各個擊破,真是一舉兩得。” 隨后又主動請纓說:“我愿意做夫人的信使,前往各義軍帳前游說?!?/p> 李三娘子當即欣然同意。 兩人又仔細商議了一番,決定從招攬何潘仁開始。 當時,胡商何潘仁率領(lǐng)的隊伍人數(shù)多達數(shù)萬,是盤踞在鄠縣周邊,幾支武裝力量中實力最強的。 馬三寶到了何潘仁軍中,將來意一說,卻引來了何潘仁與其手下肆無忌憚的嘲笑。 何潘仁說:“何某兵強馬壯,即使沒有同盟,也有信心闖出一片天。更何況你家主人是一介女流,又只有區(qū)區(qū)千人的隊伍,何某憑什么要聽她的號令呢?” 何潘仁的反應(yīng)早已在馬三寶意料之中。 他用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心平氣和的口吻,把天下大勢與李家志向,巨細靡遺地娓娓道出。 何潘仁一開始掛著玩世不恭的笑意,聽著聽著,就不自覺換上了嚴肅的表情,最后干脆正襟危坐起來…… 就這樣,馬三寶初戰(zhàn)告捷,何潘仁就此率部歸順了李三娘子。 他后來又奉命游說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人帶領(lǐng)的隊伍,使這幾支隊伍都陸續(xù)歸入李三娘子麾下。 期間,看到李三娘子的隊伍漸成氣候,隋朝長安留守連忙調(diào)撥隊伍,數(shù)次發(fā)兵討伐。 但她沉著應(yīng)對,調(diào)兵遣將,不但擊退了隋軍,占領(lǐng)了鄠縣,還乘勝追擊,一連奪取了周至、武功、始平諸縣。 而且,每占領(lǐng)一地,李三娘子均明令禁止隊伍騷擾、掠奪百姓。 因此,這支軍紀嚴明的義軍深受百姓擁戴。每攻下一城,都有大批流民、草寇歸附,很快李三娘子統(tǒng)兵就超過了七萬,聲勢大振。 自此,世人漸漸就把李三娘子帶領(lǐng)的隊伍簡稱為“娘子軍”。 而馬三寶也以自身實力徹底改寫了命運。 他不但因功脫了奴籍,后來還在跟隨李三娘子和柴紹,征戰(zhàn)沙場的過程中,屢屢建功,貞觀初年官拜左驍衛(wèi)大將軍。 但這是另一個傳奇故事了。 正當李三娘子率領(lǐng)隊伍連連告捷之際,李淵父子率領(lǐng)的部隊也勢如破竹,由北向南,到9月就渡過了黃河,進入關(guān)中地區(qū)。 李三娘子聞訊后,急忙修書一封,由信使快馬加鞭送到父親李淵手中。 信中,她除了詳細陳述自己招納兵士的過程,還向父親說明,她已率部清除了長安周邊的威脅,建議父親盡快帶領(lǐng)大部隊西進,與她合兵后,一舉攻下長安。 李淵父子看信后大喜。 李淵連連稱贊道:“好!不愧是我李氏的子孫!” 時年不滿20歲的李世民則興奮地提醒李淵: “父親,三姐姐提議的是,如今煬帝遠在江南,關(guān)內(nèi)防務(wù)空虛。而瓦崗軍又正忙著與王世充混戰(zhàn)于中原。此時正是我們西進,奪取都城的大好時機?!?/p> 李淵頷首,即刻遣柴紹帶領(lǐng)數(shù)百騎兵,先行迎接妻子。 夫妻重逢后,來不及敘舊,李三娘子便即刻挑選出萬余名精兵,隨丈夫一起前往渭河北岸,與李世民帶領(lǐng)的大軍會師。 李世民看到騎在戰(zhàn)馬上英姿颯爽的姐姐,以及她身后那萬余名精神抖擻、強壯威武的兵將,不由得心生敬佩。 他下馬朝李三娘子行拱手禮,語帶笑意地說:“三姐姐路上辛苦了。” 李三娘子動作瀟灑地從馬上一躍而下,伸手扶起弟弟,爽朗地說:“二弟多禮了。為姐也是李氏子孫,理所應(yīng)當貢獻一份心力。” “瞧你們姐弟倆客氣來客氣去的,累不累啊?”旁邊的柴紹插話道。 李三娘子與胞弟李世民不由得相視一笑,然后三人轉(zhuǎn)入正題,進行攻占長安的戰(zhàn)略部署。 最后商定,由李世民率軍居中,李三娘子和柴紹夫婦分別率軍居左右。 三人各領(lǐng)一軍,各設(shè)作戰(zhàn)指揮部,形成既獨立又相互拱衛(wèi)的協(xié)同作戰(zhàn)之勢。 公元617年11月,三路大軍同時出擊,相互配合,很快就攻克長安。 李淵父子率部進入長安后,先擁立13歲的長安留守、代王楊侑為帝,史稱隋恭帝。 第二年3月,江都發(fā)生兵變,隋煬帝被叛將所殺。兩個月后,隋恭帝被迫禪位給李淵,隋朝覆滅。 李淵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唐,由此拉開大唐盛世的序幕。 隨后論功行賞,李三娘子以帝女身份,受封為平陽公主。 又以赫赫戰(zhàn)功,得以享有與諸皇子同等的設(shè)置幕府、任用官吏、統(tǒng)領(lǐng)隊伍等特權(quán)。 但大唐雖已立國,戰(zhàn)事卻遠遠沒有結(jié)束。 皇帝李淵只能留守長安,因此他分別派出幾個兒子四處征戰(zhàn),平定叛亂。 他又顧慮到,李家的大本營山西,是中原和關(guān)中地區(qū)的屏障,也得安排個穩(wěn)妥的人守著才放心。 想了一圈,李淵覺得還是自己的三女兒最合適。 于是,受封后不久,平陽公主又一身戎裝,跨馬北上,率領(lǐng)數(shù)萬娘子軍回到了山西。 臨別那天,平陽公主以軍禮單膝跪地,向李淵鄭重承諾道:“父皇放心,兒臣定不辱使命,絕不放一兵一卒進入山西?!?/p> 李淵扶她起來,欣慰地說:“朕相信我兒的才能,也相信戰(zhàn)事不會綿延太久,我們一家團聚的日子指日可待?!?/p> 此后5年,平陽公主堅守住了自己的承諾。 她與娘子軍,一直駐守在出入山西的咽喉葦澤關(guān)。 期間,雖偶有交戰(zhàn),但因葦澤關(guān)易守難攻,娘子軍又威名遠播,各方勢力均不敢貿(mào)然來犯。因此5年來,葦澤關(guān)雖有驚卻無險。 但是,她卻沒能等到與家人團聚的日子。 公元623年,平陽公主因病去世,終年33歲。 后世為紀念她,遂將葦澤關(guān)更名為娘子關(guān)。 港劇《大唐雙龍傳》中,李秀寧為家族事業(yè),不惜放棄了一生摯愛。 丈夫慘死后,她又選擇獨身終老,盡心輔佐兄長李世民,為貞觀之治奠定基礎(chǔ)。 歷史上,平陽公主雖沒有錯失愛情,卻也為李氏家族和李唐江山犧牲了很多。 包括健康的身體。 常年帶兵在外,繁重的軍務(wù)與風餐露宿的生活,無疑損害了她的健康,是她年紀輕輕就積勞成疾,最終不幸離世的重要原因。 也包括家庭之樂。 除了新婚那幾年,在長安度過的那段安穩(wěn)生活之外,其余時間,平陽公主與丈夫柴紹一直各自征戰(zhàn),聚少離多,沒有機會體會普通家庭的天倫之樂。 而這,也許就是兩人結(jié)合十多年,卻只生了兩個兒子的原因。 但與電視劇中,李秀寧對柴紹感動多于愛情不同,歷史上的平陽公主,對丈夫柴紹卻有著深厚的感情。 這種感情,既建立在青梅竹馬的基礎(chǔ)之上,也基于她對丈夫的真心敬服。 而柴紹,是當?shù)闷鹋泻澜芷疥柟鞯牧硌巯啻摹?/p> 因為歷史上的柴紹,非但不像電視劇中,那個才能平庸的老好人,反而有著與劇中主角寇仲,旗鼓相當?shù)闹怯屡c謀略。 他出身將門,自幼熟讀兵書,練就一身好武藝。 又加之天生一副嫉惡如仇的俠義心腸,因此早在少年時代,柴紹就是遠近聞名的俠士。 與李氏結(jié)親后,因志同道合,他始終追隨李淵父子打江山。 因此,作為李世民麾下的大將,柴紹幾乎參與了每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zhàn)役。 他勇冠三軍,在戰(zhàn)場上總是身先士卒,建功無數(shù)。 因此,在貞觀年間,唐太宗命閻立本描繪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柴紹排名十四,比大名鼎鼎的程咬金和秦叔寶還要靠前。 而在柴紹數(shù)十年的征戰(zhàn)生涯中,最能體現(xiàn)他智謀的戰(zhàn)役,當屬吐谷渾之戰(zhàn)了。 公元623年4月,吐谷渾派兵相繼入侵芳、洮、岷三州,大唐西北邊境告急。 柴紹奉命帶兵前往救援,卻于6月底,被圍困于一個山谷中。 吐谷渾隊伍站在山上,朝山谷內(nèi)射出一陣箭雨,被射中的唐軍紛紛倒下。 情勢危急之下,柴紹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他安然端坐于地,命隨軍樂伎彈奏琵琶,又命兩名美貌舞姬,跟著音樂翩翩起舞。 吐谷渾士兵一看傻眼了,不知道唐軍這是玩哪出? 好奇之下,他們紛紛放下弓箭,爭相探頭圍觀。 正當他們看得津津有味之際,背后卻突然沖出一隊唐兵。 驚懼之下,吐谷渾士兵恍然明白中計了,下意識向四處逃散,卻為時已晚。 此戰(zhàn)柴紹用一招美人計,打敗吐谷渾隊伍,迫使一個月后,元氣大傷的吐谷渾宣布歸附大唐。 如此的智計無雙,也難怪平陽公主對他敬之愛之了。 只可惜,吐谷渾大捷傳到娘子關(guān)不久,平陽公主就病逝了。 臨終之際,她雖然心有不甘,內(nèi)心卻也激蕩著驕傲與欣慰之情。 她為擁有這樣一位才能卓著的丈夫而驕傲,也為自己曾與他并肩作戰(zhàn)而欣慰。 平陽公主離世后,其棺槨被長途護送回長安。 李淵十分悲痛,下詔以開國元勛的待遇厚葬,并欽點40名軍士送葬,陳列軍旗,高奏軍鼓。 但這一詔令遭到當朝禮官的抗議,他們認為女人用軍鼓下葬有違祖制。李淵義正辭嚴的說: “當年平陽公主在鄠縣起兵,追隨者眾。又親臨戰(zhàn)場,為兵士擂鼓助戰(zhàn),對大唐有開國之功。她的功勛遠超一般男兒,怎能沒有鼓吹?” 因此,在李淵的堅持下,平陽公主成為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以軍禮下葬的公主。 而且,李淵又命禮部謚平陽公主為昭,取“明德有功”之意,以表旌平陽公主的特殊功績。 至此,隨著一陣雄壯激越的軍鼓響徹長安,平陽公主生榮死哀的一生,徐徐落下帷幕。 但千年之后,以她為原型的李秀寧的故事還在上演。 其中最刻骨銘心的一幕,是故事男主角寇仲以滿天煙火,送給初戀李秀寧一段遲來的告白。 然而李秀寧抬頭看著天上的煙火,卻莫名感到傷感。她說:“煙花雖然燦爛,只可惜太短暫?!?/p> 寇仲便寬慰她說:“人生其實也很短暫。但是只要燦爛過,就再沒遺憾了。” 戲里,編劇用這場煙火,隱喻了李秀寧與寇仲之間,雖美好卻轉(zhuǎn)瞬即逝的愛情。 戲外,我們也不妨借用這場煙火,來緬懷平陽公主短暫卻輝煌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