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同樣的草、同樣的料,不同喂法不同膘”。還有一句說“草料一齊上,終究喂不胖”。這些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傳統(tǒng)性的飼喂方法 一是有啥喂啥。有青草就喂青草,無青草就喂干草,不知道飼料相互搭配。長期飼草飼料單一,造成營養(yǎng)不良。 二是給羊吃“懶漢草”。喂羊時抱一捆牧草或秸稈,往羊圈里一丟,整株草由羊自由采食,吃著抽著,俗稱羊“吃掛麺”。適口性不好,浪費很大。 三是喂法“一條鞭”。即從開始喂羊直到結(jié)束一個樣。如同人天天頓頓吃“連鍋麺”沒有了胃口。 四是飼養(yǎng)管理粗放。饑飽不勻,饑一頓,飽一頓,早一頓,晚一頓,沒有一定規(guī)律。 目前這種傳統(tǒng)性、習慣性飼養(yǎng)奶山羊的人亦然存在,尤其是小型散放飼養(yǎng)戶。 二、科學養(yǎng)羊飼喂方法 一是粗飼料一定要加工。人常說“寸草鍘三刀,無料也上膘”。 (1)粉碎、鍘短處理,飼喂羊的草長1.5-2厘米為宜,便于采食、節(jié)約飼草。 (2)揉搓處理,把牧草加工成絲條(絮)狀,這樣以來能提高羊的適口性。 (3)制成顆?;驂簤K處理,顆粒料質(zhì)地硬脆,大小適中,便于咀嚼和改善適口性,從而提高采食量和生產(chǎn)性能,更有利減少秸稈浪費。 (4)秸稈微貯技術(shù)處理: 在秸稈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貯藏,經(jīng)過一定的發(fā)酵過程,使秸稈變成只有酸、香味,是草食動物喜食的飼料之一。 二是先粗后精。 開始喂羊時,先讓羊吃最不喜歡吃的飼草,這時羊由于饑餓,饑不擇食,爭先恐后采食,往往適口性不好的飼草卻有豐富的營養(yǎng),而適口性好的飼草未必營養(yǎng)豐富。當羊吃的差不多時,逐漸加入羊喜歡吃的、適口性好的飼草。羊快吃飽時再加入精料,促進羊的食欲,讓羊吃好,吃飽。精料是補充料,是補充粗飼營養(yǎng)不足。最后給羊飼喂點少量、適當搭配些青綠、菜葉、多汁塊根塊莖類、瓜果類飼料,如紅薯、馬鈴薯、甜菜、胡蘿卜、白蘿卜、南瓜等,一定要切碎。增加水分,改善適口性,增加羊的食欲。 三是定時定量、干青搭配。 飼喂羊一定要定時,使羊形成條件反射,增進食欲。時間變化范圍在半小時之內(nèi)。喂羊一定要定量、吃飽。人常說“一頓不飽,頓頓不飽”,按體重100斤計算,粗飼料喂量3-4斤,精料喂量0.7-1.1斤,多汁飼料0.3-0.5斤。粗飼料先干喂,再干青搭配喂,使羊吃飽喝足。 四是堅持飼草飼料多樣化。 合理搭配,使羊的胃口有增無減,營養(yǎng)全面。 五是精料熟喂比生喂效果好。 兩種喂羊方法截然不同,前者飼喂粗放,后者飼喂精益求精,在草料相同的情況下,不同喂法不同膘肯定存在。 備注:其它畜禽也適用。 專家:畜牧師—寇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