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長春 東漢是中國書法藝術(shù)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時代,隨著隸書的日漸成熟,加之當(dāng)時社會鐫刻銘之風(fēng)尚,東漢隸書碑刻達到了相當(dāng)高的藝術(shù)成就。 清代著名書法家錢泳說:“篆用圓筆,隸用方筆,破圓為方而為隸書”,一語道破了篆隸筆法之神髓,傳世的東漢隸書碑銘極高,大部分是當(dāng)時墳?zāi)股狭⒌谋?、碣(大的稱碑,小的稱碣——筆者注),或功德頌一類石碑和樹立的石表、石闕,也有一些因原石斷裂而形成的殘石。在這大量的東漢隸書碑刻中,《韓仁銘》書法以其用筆方整野肆、結(jié)體寬博瘦勁、骨力洞達、氣勢開張、風(fēng)貌獨特而炳稱于世。 《韓仁銘》刻于東漢熹平四年(即公元175年)十一月,碑書刻者佚名。 此碑書法的最大特點是點畫勁健、波磔有力,以該碑各種筆法筆畫為例: 1、波畫運筆時,起筆處取逆勢,筆鋒自右上往左下落筆,后順勢向右行筆,輕提有度,至尾部筆鋒往右下方向略作頓按,成方筆后又回復(fù)到筆鋒向右上輕提,從而筆畫從右上起落筆至筆畫完成后又回復(fù)到右上方向,形成一個回環(huán)。見圖中“熹”、“平”、“四”、“十”、“一”等字之波畫,運筆有規(guī)可循,筆勢基本一致,法度整飭嚴謹。 2、撇畫與彎鉤多以藏鋒起勢,筆畫本欲向下,先使筆勢向上,回鋒成點后鋒尖換向向上,鋒肚向下徐徐行走,至中間適當(dāng)位置后,筆勢直逼左下,鋒尖轉(zhuǎn)向右,鋒肚轉(zhuǎn)向左,至筆畫完成后,略頓遂輕輕上提,鋒肚又回復(fù)向上,鋒尖向下,駐筆挑鋒,點畫輒成,如“月”之撇畫、“子”之灣鉤即為此法、有的豎筆也采取撇筆代替,如圖中“闇”字“門”部右豎筆即是以撇畫作成,運筆時欲下先上取勢,在原地落筆后,換向朝下走筆,至適當(dāng)位置筆向往左方逐步收筆,完成后頓筆回鋒,筆勢較重,而其它較多筆畫字取瘦勁,恰與“門”部左撇筆形成平定重心:由此可見,其運筆深含哲理奧妙。 3、平畫均采取逆鋒起筆,豎鋒行筆,尾部輕提收筆,寫得極為挺直瘦勁,落筆、收筆干凈利落,如“年”、“于”、“二”、“南”等字之平畫就具此特點。 4、折畫行筆是:先取平畫法,筆鋒至轉(zhuǎn)折處換向,鋒肚取上勢,完成筆畫后,再取下勢,向左下運筆,從而使其折之下折筆多為向左下傾斜,如“四”、“甲”、“曰”等字。轉(zhuǎn)折處多用方筆是此碑折筆的主要特色,如“月”字、“朔”字之“月“部、“西”字、“南”字等,折筆處方整有如九十度直角,似斬釘截鐵一般硬朗尖削,有棱有角。此碑折筆偶爾也有圓筆為之,如“司”字,折筆時筆絲毫不作停留,順勢直下,圓勁有力,折畫不管是方筆還是圓筆,均開后世楷書折筆運筆之先河,后世楷書其折筆基本沿用此法。 5、轉(zhuǎn)筆其方法是:先藏鋒逆入成豎形后以折筆法成轉(zhuǎn)折,再以波畫法行之,筆畫有輕有重,有提有按,看似簡單的一個筆畫,其中蘊含無窮的動勢和變化,包含著多種運筆之法,很耐推敲,如“乙”字等,各種點畫真可謂“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明董其昌語)。 此碑的第二個特點是結(jié)體寬博綽然、雄肆奔放、結(jié)構(gòu)蕭散、神韻超邁、野逸大氣,處處透出一種凜然不可侵犯、堅貞傲岸的陽剛氣息,在東漢眾多隸書碑刻中卓爾不群,具有強烈的偉丈夫氣概,且挺然出俗,橫空一切。 此碑通幅章法采取的是漢隸刻碑中常用的縱有行、橫無列的排列方式,縱行字距較松,橫行字距略緊,使整幅碑刻顯得自然生動而又不失緊湊。 另外,此碑筆墨淋漓灑脫,筆筆剛勁有力,一點一畫果果斷斷,一氣呵成、特別是澀筆運用得極為精彩,運筆時筆桿豎直,筆鋒挺豎,筆勢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與之爭,斯不期澀而自澀矣”(清劉熙載《藝概·書概》語)。澀筆的運用恰到好處、天衣無縫,使線條變得更為凝重、蒼勁、生澀,增添了樸拙之氣和金石韻味。 世人嘗謂:“飽學(xué)宏儒,大智若愚;天地玄機,大巧若拙,達此乃人真化境也”。予初聞不信然焉,今觀賞《韓仁銘》書一日有一日之感受,察世間事乃漸漸悟出些道路,《韓仁銘》誠為漢隸中之尤物也。 |
|
來自: 一言之美 > 《HANLI 漢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