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為肺胃的門戶,如肺胃有蘊(yùn)熱,火熱上炎,氣血結(jié)于咽喉而發(fā)病。咽喉炎是最常見的咽喉疾病,多由傷風(fēng)感冒引起,幾乎每個(gè)人的一生中都有過(guò)該病的體驗(yàn)。主要癥狀有咽干、咽痛、異物感,重者可伴有發(fā)熱,如炎癥侵入到喉部,則出現(xiàn)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 口 爽 液 【處 方】 魚腥草、薄荷、敗醬草各30克,金銀花、綠茶、丁香、細(xì)辛各10克,冰片0.2克。 【功 用】 芳香解毒,抗菌消炎,清潔口腔。適用于去除口腔異味,治療口腔潰瘍。 【制 法】 上藥除冰片外,加水煎煮2次,合并2次煎液,過(guò)濾,濾液濃縮至200毫升;將冰片先行溶解,緩慢加入到藥液中,攪勻備用。 【用 法】 含漱,每次10毫升,每日3~5次。 透 頂 香 【處 方】 冰片3克,麝香1克,硼砂9克,薄荷6克。 【功 用】 芳香解毒,消炎防腐。適用于口腔異味、口腔炎等。 【制 法】 上藥研細(xì)粉,過(guò)100目篩備用。 【用 法】 將上藥涂于患處。
【處 方】 生蒲黃3克,生石膏9克,赤芍6克,金銀花3克,大黃3克,川椒3克,薄荷2克,食鹽3克。 【功 用】 清熱消炎,活血止痛。適用于口腔炎、口臭。 【制 法】 上藥加水煎煮2次,合并2次煎液,過(guò)濾,濾液濃縮至200毫升,待涼備用。 【用 法】 含漱。 清胃漱口液 【處 方】 生石膏18克,赤芍6克,薄荷、玄明粉、生蒲黃、紅花、乳香、紫花地丁、白芷各3克。 【功 用】 清熱消炎,活血消腫。適用于口腔潰瘍、牙周炎、慢性咽炎等?!局?法】 上藥加水煎煮2次,合并2次煎液,過(guò)濾,濾液濃縮至200毫升,待涼備用。 【用 法】 含漱。 薄荷僵蠶漱口液 【處 方】 薄荷葉、食鹽各3克,僵蠶4.5克,赤芍、生石膏各9克,沒藥、牡丹皮、連翹各6克。 【功 用】 清熱祛風(fēng),解毒瀉火。適用于口腔糜爛,牙齦腫痛,咽喉腫痛?!局?法】 上藥加水煎煮2次,合并2次煎液,過(guò)濾,濾液濃縮至200毫升,待涼備用。 【用 法】 含漱。 西瓜霜粉 【處 方】 西瓜瓤2500克,玄明粉500克,白蘿卜2500克。 【功 用】 消炎止痛。適用于急性、慢性咽喉炎。 【制 法】 選用黑皮西瓜,陰放至霜降后,去皮取瓤,加入玄明粉,盛于黃沙缸內(nèi),攪拌,放置陰涼透風(fēng)處,待冬至后,每日見有霜層析出,隨即刷下收好。在嚴(yán)寒時(shí),將缸內(nèi)冰物取出,另取白蘿卜加水5000毫升,加熱煮熟搗爛,濾渣取液,再與西瓜、玄明粉同煮,見有白沫,濾去藥渣,置于缸中,用少許稻草鋪于藥液面上,露放在室外及冷處,草上即起白霜,次晨收集白霜,藥液可再用白蘿卜煮汁,按以上方法收集3次。將收集好的霜晾干碾細(xì)粉,裝瓶備用。 【用 法】 用吸管取藥粉,吹入咽喉患部,每日3~4次。 五 倍 散 【處 方】 五倍子12克,枯礬6克,白糖3克,0.5%丁卡因適量。 【功 用】 收斂止痛。用于治療口腔潰瘍。 【制 法】 將前2味藥加白糖炒黃,研細(xì)粉備用。 【用 法】 取藥粉少許,用丁卡因調(diào)成糊狀,飯后外涂患處,每日2~3次。 黃 青 散 【處 方】 黃柏30克,青黛9克,肉桂3克,冰片0.6克。 【功 用】 清熱解毒,止痛。用于虛性潰瘍。 【制 法】 將上藥研細(xì)粉備用。 【用 法】 取藥粉適量,用少許甘油或香油調(diào)糊,涂于潰瘍面,每日3~5次。 細(xì)辛敷臍膏 【處 方】 細(xì)辛15克。 【功 用】 散虛熱,解郁火,止痛。適用于頑固性口腔潰瘍。 【制 法】 研細(xì)粉,用時(shí)加少量甘油或水調(diào)膏。 【用 法】 將5克藥粉調(diào)成膏攤于紗布?jí)K上,貼于肚臍處,每次留貼24小時(shí)。 嚏 妙 散 【處 方】 豬牙皂30克,絲瓜子36克,冰片1克。 【功 用】 除上焦熱,療喉痹。適用于急性扁桃體炎。 【制 法】 以上前2藥焙干,研細(xì)粉,加入冰片研勻備用。 【用 法】 用吸管吹入鼻內(nèi),打噴嚏1~2次即效。 白 雪 散 【處 方】 煅石膏40克,硼砂6克,火硝1.5克,玄明粉1克,冰片0.5克。 【功 用】 清熱止痛。適用于緊喉風(fēng)。 【制 法】 上藥共研為細(xì)粉備用。 【用 法】 用吸管吹入喉內(nè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