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從我媽那個年紀(上世紀60年代)走過來的人,腦海中刻有一個執(zhí)念——生活中要有個羨慕的對象。我年少的時候常常聽她們說:你看***家的孩子多厲害,成績多好,父母完全不操心。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嘖嘖嘖,簡直不忍直視。 我通常木愣愣的看著她們,不理解嫉妒在人類的欲望中是如此頑強般的存在。 發(fā)覺嫉妒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在人們口中總是經(jīng)過很微妙的包裝才緩慢出場。 成為父母意味著已經(jīng)進入賽道,自己沒什么拿得出手的能力,只能比孩子,孩子小的時候,比成績,孩子成年了,比成就。但凡對她們有一點不滿,馬上化成委屈的情緒:我辛辛苦苦從小給你拉扯這么大,一把屎一把尿的養(yǎng)育成人,如今你翅膀硬了,還敢數(shù)落起我來了?有這樣做父母的人,興許不在少數(shù)。每到這時,你只能三緘其口、默不作聲。心里想:父母已經(jīng)這么不容易了,還能拿他們怎么辦? 孩子體諒父母的不易,但父母很可能讓孝心成為嫉妒的武器。面對這樣的父母,不能否認的是,他們活在虛榮里。有一種牟足了勁要證明:我從前過的不比周圍的親戚朋友差,如今孩子依然如此。無非想和你證明,優(yōu)秀像基因一樣存在血液里。 其實,做父母時,能力已經(jīng)在這里了,孩子就是成果。到了晚年,就不要再炫孩子了吧?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考慮過給孩子一點認同比一直追求物質(zhì)來的更能給人底氣嗎?朋友真的在意你過的如何嗎? 過的好,說明你對生活的運營能力比較強,但幸福這種體會,每個人都有不同見解。你知道別人的祝福是真心還是假意,也許只是湊熱鬧的圍觀一下,活在別人嘴里,內(nèi)心是虛弱的,并不真正擁有骨氣。 當真正捧場的人走開,剩下的坦誠相見的舞臺,你突然慌了,不知道該怎么辦?沒有熟悉的人與環(huán)境,沒有親切的同齡人噓寒問暖,脫離從前。內(nèi)心焦作不安。 我認為終其本質(zhì)是一個人內(nèi)心成長的歷程。更確切的來說,是精神成長。很多60年代的人,這項能力早就喪失了,因為沒必要追求這個。你想啊,熟悉的環(huán)境、熟悉的人,跟著老鄉(xiāng)或者同學(xué),再不濟轉(zhuǎn)身走進一個老年歌舞隊,身在集體總覺得莫名安全,不用思考,指揮者怎么說就怎么做好了,或是大家業(yè)余時間包包餃子、爬爬山,生活多少快快樂樂、洋洋得意。 但依舊逃脫不了,她們精神本質(zhì)是就是空虛的一代人,這個事實。如果不意識到這個問題,就算物質(zhì)生活再愉悅,她們生活仍然不會開心。 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嫉妒隨時存在,隨時在你洗心革面要做一個保持終身成長時,回來滅絕你,精神空虛的人,幸福的感覺是易碎的,總是維持在表面。風吹不得,雨打不得,她的內(nèi)心極其脆弱,扛不下生活這幅真正的擔子,沒有一種與生活血肉相博的勇氣,需要物質(zhì)周全的一點一滴來穩(wěn)妥她的內(nèi)心,依附盡管困難重重,但比起真正的肉身相搏,還是可以憑靠一番的。 你要問她幸福嗎?在外人面前她總是很刻意的強調(diào),自己如今生活的很好、很幸福??赡阏嬲谒磉吷顣r,你會發(fā)現(xiàn),她帶給周圍人的感覺不是由內(nèi)而外的幸福,而是化身一幅,我為了生活忍受了種種的面貌閃現(xiàn)在你眼前,瞧,我多么不容易,受了多少委屈。 拒絕成長的人總能找到命運的不公,總能看到生活的不盡如人意,沒有苦中作樂的心態(tài)。在攀比和嫉妒中建立的幸福,如此的煙花易散,別人說你幸福就開心,獨處一人時悲傷難言,無處訴說。 非要做好強的人,活給別人看,非要做標桿,成為人群焦點,那么為什么又不愿意承擔它帶來的分量呢? 真正的強者擁有強大的內(nèi)心。 而虛假的內(nèi)心一旦觸碰真實的生活,立即化成了灰塵,失去了用武之地。 不開心才是正常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