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開始,對于這片土地的記載就已現(xiàn)身于典籍之中,隨后也曾詩意地在三國、晉隋唐宋幾代文本中穿行。雖然,它留下的足跡何其輕盈,但仍舊為我們勾勒出了一條清晰的歷史文脈。 3000多年前,思茅這片“西南夷極邊地”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那時,先民們大多生活在思茅境內(nèi)瀾滄江流域的若干個河流沖積而成的小盆地上。這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連綿起伏的山巒上,樹木蔥郁,藤蔓奇曲,山花爛漫,獸走鳥飛;平坦肥沃的壩子里,水光燦爛,草色生香,蜂嚶蝶舞,地綠天藍。這樣的景致演繹到今天,我們依舊可以用“綠海明珠”“浪漫之城”“宜居之所”之類的對現(xiàn)代人充滿魅惑的詞語來描述它。 西漢時期,中央王朝進行了史上第一次“西部開發(fā)”,對西南夷開拓和經(jīng)略,在云南開創(chuàng)了邊郡制度,思茅從此在史書上有了行政屬地稱謂:屬和蠻族的哀牢地,隸屬益州郡。 最早生活在思茅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被稱為濮人。而思茅的原音為“思摩”, 濮語意為“硬如石頭的竹”,這種竹子叫“思摩竹”。這里的原住民用這種竹子建房、做農(nóng)具,因而被稱為“思摩部”。自漢以后南遷而至的人流使得這里的人口逐漸增多。東漢、三國、西晉、南朝時,思茅隸屬永昌郡。北朝、隋為濮子部地,隸南寧州。 唐前期是劍南道南部濮子部地,隸寧州都督府。唐朝乾符六年(879年) ,南詔政權(quán)在各地設瞼(賧)治,思茅劃在步日瞼(賧),隸屬唐王朝的銀生節(jié)度使。自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 ,大理國在景谷一帶產(chǎn)鹽區(qū)設威遠瞼,下轄各部,其中思摩部和羅陀部就是今天思茅區(qū)范圍。至此,思摩(么)一名開始載入漢字書寫的史冊。 元大德五年(1301年),元朝開始在思茅設置土司制度,將寧洱和思茅設為步日思摩甸世襲長官司,歸屬元江路節(jié)制。 明朝,由于南遷的傣族數(shù)量劇增,思摩部劃與車里宣慰司管轄。朝廷給宣慰司領主的官職稱為宣慰使,即代表朝廷行使治理權(quán),并可世襲。公元1569年,車里宣慰使刀應勐應征派賦稅的需要,將所地劃為十二個賦稅單位,傣語稱“西雙版納”意為十二“千田” 每個版納分封給下一級的土司管理,并攤派貢賦。思茅成為十二版納中的一個版納,叫版納勐拉,轄思摩、六困(今六順)、勐往(今普文勐往)等地。 清初,吳三桂平定云南,將普洱、思茅及車里宣慰司轄區(qū)內(nèi)十三個地方整編為十三版納,統(tǒng)歸元江府管轄,至此,思茅這個地名正式寫入史書。雍正七年(1729年) ,清政府設置普洱府,在其治下的思茅設思茅通判,從此,中央王朝在政治上開始確立對思茅的統(tǒng)治。 隨著茶葉貿(mào)易的迅速發(fā)展,鑒于思茅在茶葉貿(mào)易上的地理位置,清政府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設思茅廳,裁思茅通判,改思茅同知,轄車里、六順、倚邦、易武、勐臘、勐遮、勐阿、勐籠、橄欖壩九土司及攸樂土目共八勐地方。 民國二年(1913年)思茅廳改為思茅縣。 民國三年(1914年)普洱道署由寧洱遷駐思茅,思茅縣成了普洱道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1949年,思茅解放,8月1日成立思茅縣臨時政府, 1950年5月改為縣人民政府,同時成立中共思茅縣委員會。 1955年地委、行署機關從寧洱遷到思茅。 1958年11月思茅縣合并于普洱縣, 1981年5月恢復思茅縣建制; 1993年撤縣設市為思茅市; 2003年5月,思茅被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命名為“中國茶城”。 2004年原思茅地區(qū)撤地設市建區(qū)時,將思茅市改為翠云區(qū)。 2007年1月,原思茅市更名為普洱市,翠云區(qū)更名為思茅區(q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