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給中國最爛皇帝來一個排行榜,明英宗朱祁鎮(zhèn)的“光榮事跡”絕對可以讓他當仁不讓的位列前三!他的昏聵之舉可遠遠不止“打錯一戰(zhàn)(土木堡之變),殺錯一人(于謙)”這么簡單。寵宦官、殺功臣、搞政變、戕手足,當俘虜、賣國家、堂堂九五至尊在瓦剌的尖刀下嚇破了膽,竟給敵軍帶路叫開自家大門,好好一個大明盛世,在他手里被糟蹋到幾近滅國。 一輩子做盡荒唐事,偏偏命好還當了兩次皇帝,明英宗朱祁鎮(zhèn)這劣跡斑斑的一生讓人不禁發(fā)出靈魂拷問,英宗睿帝的廟號謚號,莫非是對他暗戳戳的諷刺? 宣德十年,只有九歲的朱祁鎮(zhèn)登上皇位。雖是少年天子,但前有仁宣盛世的基礎,后有賢相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輔政,如果他不興風作浪,安穩(wěn)的維持王朝基業(yè),倒也無愧于列祖列宗。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三位輔臣的故去和宦官王振的嶄露頭角,朱祁鎮(zhèn)開始了他的花式作死之路。 正統(tǒng)十四年,在王振的蠱惑下,朱祁鎮(zhèn)做出了改變他和大明王朝命運的決定。這個自出生以來就從未踏出宮門半步的皇帝,不顧吏部尚書王直等群臣的反對,決定御駕親征,率領十萬大軍,出征蒙古瓦剌,并命其弟朱祁鈺留守京師。 年輕氣盛的皇帝為我們展示了什么叫做拍腦門決策,出征詔書下達不過兩日,大軍就匆忙啟程,準備不足的軍隊長途跋涉,剛出居庸關,連月的急風驟雨就與糧草不足撞了個滿懷,在條件已然如此惡劣的狀況下,朱祁鎮(zhèn)又將軍務大事全權交給了對作戰(zhàn)一竅不通的宦官王振。 就這樣,在人數(shù)占絕對優(yōu)勢的情況下,明軍連連敗退,隨行官員不斷勸諫英宗停止行進,被盲目自大的英宗斷然拒絕,專權的王振趁機公報私仇,便以“給大軍助威”為名,將這些勸諫的大臣全部送到了陣前折辱。 與自亂陣腳的明軍不同,在脫脫不花的帶領下,瓦剌大軍進展神速,接連攻下了遼東鎮(zhèn)靜堡、甘肅、鷂兒嶺,并在鷂兒嶺借助地形優(yōu)勢,設下埋伏,兩翼夾攻,明軍的三大營精銳幾乎全軍覆沒。彈盡糧絕、元氣大傷的明軍在進退維谷間只能于土木堡駐扎。 八月十五日,也先遣使詐和,朱祁鎮(zhèn)匆忙下詔議和,王振下令移營,隊列中頓時亂成一鍋粥,就在這時,瓦剌鐵騎沖入明軍陣中,包括英國公張輔、戶部尚書王佐等隨軍前行的五十二位官員均在混戰(zhàn)中喪生,禍亂軍心的宦官王振也被將軍樊忠用大錘捶死,至此,明朝的所有有生軍事力量,以及半數(shù)股肱之臣在土木堡之役中全部喪生,文武中樞一掃而空,鼎盛帝國轉眼傾塌。 而這場鬧劇的始作俑者明英宗,眼見突圍不成,竟索性放棄抵抗,盤膝而坐,等待被俘。 傳統(tǒng)史學觀點多將這場災禍歸咎于奸臣的蠱惑與小人的慫恿,但縱觀土木堡之變的前因后果,從一意孤行的出兵決策,到匪夷所思的戰(zhàn)略部署,再到輕而易舉的束手就擒。土木堡的罪魁禍首當屬朱祁鎮(zhèn)本人,數(shù)萬將士與百姓的生命只是他鬧劇的陪葬,民族大義與國家存亡在他眼中仿佛土芥。太監(jiān)王振不過是附著于皇帝意志的寄生蟲,卻白白替昏君背了鍋。 對于瓦剌來說,此次出征收獲不小,最為豐盛的戰(zhàn)利品自然就是皇帝朱祁鎮(zhèn),俘虜了大明皇帝的太師也先野心膨脹,企圖直搗京師,一舉攻下大明。 他挾持著朱祁鎮(zhèn)攻宣府、攻大同,沿路士兵皆不敢輕舉妄動,也先又令朱祁鎮(zhèn)在大同城下叫開關門,貪生怕死的朱祁鎮(zhèn)完全聽任擺布,幸而守將郭登以國本為重,拒不開門,在家國大義面前是非不分的朱祁鎮(zhèn)的昏庸本色盡顯,他在門下叫嚷著:“朕與登有姻連,何外朕若此?!焙髞韽臀坏闹炱铈?zhèn)懷恨在心,下令將郭登削爵流放,其小肚雞腸與恩怨不分可見一般。 由于郭登的鎮(zhèn)守,才守住了大明的九邊防線,卻也由于朱祁鎮(zhèn)的帶路,使得瓦剌沿路搜刮了兩萬多兩金銀。為討好瓦剌,他還命令袁彬入大同城,取來為抵抗侵略而喪生的武進伯朱冕、西寧侯宋瑛、內官郭敬家貲,并指揮、千百戶所共出衣服、彩緞贈與也先。遙想南宋,靖康恥猶未雪的詩句還在耳邊,普通男兒尚且懂得保家衛(wèi)國,身為一國之主的明英宗卻辱國至此。 1449年,在外有大軍壓境,國不可一日無主的緊迫局勢下,在兵部尚書于謙的支持下,朱祁鈺即位,朱祁鎮(zhèn)成為棄子。瓦剌見挾持之計謀不成,于十月份兵臨北京城下,于謙臨危受命,與瓦剌殊死搏斗,展開了著名的京師保衛(wèi)戰(zhàn),最終瓦剌退出塞外,大明王朝轉危為安。 然而朱祁鎮(zhèn)的傳奇一生還遠沒有結束,也先的弟弟伯顏貼木兒認為朱祁鎮(zhèn)奇貨可居,可以留作把柄與大明討價還價,朱祁鎮(zhèn)因此撿回一條性命,并開始了他在蒙古長達一年的“囚禁”生涯。 不得不承認的是,朱祁鎮(zhèn)是個糟糕透頂?shù)幕实?,卻是個長袖善舞的社交達人。他在瓦剌的大營混得風生水起,甚至和伯顏貼木兒相談甚歡,成為了至交好友,得到了奉若上賓的高級待遇。 據(jù)史料記載,朱祁鎮(zhèn)飲食規(guī)格達到了每二日進羊一只,七日進牛一只,五日七日十日做筵席一次,逐日進牛乳、羊乳。他過生日,也先特派人“殺馬做筵席”。他的日子悠閑到什么程度呢,明實錄記載了這么一件事,英宗皇帝閑來無事就水灌螞蟻洞玩兒,也先甚至允諾將妹妹許配給他。 隨著朱祁鈺的繼位,瓦剌在明軍的攻擊下節(jié)節(jié)敗退,終于意識到始終豢養(yǎng)著這么一位太上皇也不是事兒,決定議和,代表明王朝前來議和的大臣楊善,于景泰元年八月,將朱祁鎮(zhèn)迎接回國。 關于朱祁鎮(zhèn)朱祁鈺這對兄弟再次相見的場面,史書說法不一,但國不可有二君卻是事實,回宮的朱祁鎮(zhèn)短暫退出了政治舞臺,在南宮度過了禁閉七年的生活,并且生下了4個兒子,6個女兒,他的這些兒子女兒都盡數(shù)被朱祁鈺封為了王爵。但顯然這種衣食無憂但大權旁落的生活不是朱祁鎮(zhèn)所要的,在南宮的每一天,他都幻想著自己能夠再復辟,重新過上呼風喚雨的生活。 朱祁鎮(zhèn)真的迎來了這一天,景泰八年初,朱祁鈺大病不起,與于謙素有不和的徐有貞、宦官曹吉祥等人密謀擁立太上皇復位,到了正月十七,他們控制了長安門、東華門、一行人撞開南門,浩浩蕩蕩的跪在朱祁鎮(zhèn)前,高呼“請陛下登位!”就這樣,經歷了一年境外流放、七年宮內軟禁生涯的朱祁鎮(zhèn),再次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元正統(tǒng),史稱“奪門之變”。 二次登基的朱祁鎮(zhèn)并沒有反思警己、改過自新。對于臨危受命,救大明于傾頹的朱祁鈺,他下詔指責“不孝、不悌、不仁、不義”,廢其帝號,賜謚為“戾”,不準葬入帝陵。對于保家衛(wèi)國、兩袖清風的國家柱石于謙于太保,他以謀反罪名下令誅殺,只為了給自己“奪門復位”一個師出有名的理由。對于惑亂朝廷的閹人,他下令為其平反,安葬招魂。對于劫掠百姓、侵犯國土的侵略者也先,他下令為其建廟,感謝他放自己回國的大恩。他大力提拔奪門之變的功臣徐有貞、曹吉祥,縱容他們驕奢淫逸。 朱祁鎮(zhèn)的再次復位是充滿腥風血雨的,政權的更迭不只是權力在兩個人之間的簡單交接,為了達到自己骯臟的政治目的,翦滅前朝勢力,鞏固自己名不正言不順的皇位,朱祁鎮(zhèn)廣羅列罪名,血洗了大半個朝堂,包括內閣輔臣王文和于謙被一同殺害,內閣輔臣陳循、工部尚書江淵、刑部尚書俞士悅被發(fā)配流放,內閣輔臣蕭镃、內閣輔臣商輅、吏部尚書王直、右都御史李、右通政殷謙等罷職。這些都是龐大帝國得以運轉的中樞力量所在,而朱祁鎮(zhèn)卻只為一己私利置國本于不顧,在他眼中,從來就沒有過江山社稷,有的只是自私刻毒。 黨同伐異者可以殺盡、史書可以篡改,后人評說當年,也只能在殘章斷簡里管中窺豹,然而歷史本身卻是公正的,對于明英宗朱祁鎮(zhèn)的一生,為君,他無一建樹、喪權辱國、禍亂朝綱;為人,他是非不分、恩怨不明、自私涼薄,昏君二字當之無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