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黃芪建中湯 【來源】虛勞里急,諸不足,黃芪建中湯主之。 【處方】炙黃芪40g,桂枝10g,白芍30g,藿香12g,半夏12g,炙甘草20g,生姜15g,大棗十枚 【功效】益氣生津,補氣固表。 【主治】虛勞發(fā)熱,灑淅惡寒,腹中拘急,心悸而煩,四肢 酸痛,倦怠乏力,盜汗,身重氣短,喘咳,納呆,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微而弱。 【臨證加減】 1.血刺身痛,本方加川芎、當歸。[直指方] 2.病后、產(chǎn)后及久病虛熱,兼見四肢倦怠,而面色蒼白,心慌氣短,勞累加重,屬氣血陰陽俱虛者,加生黃芪50g,當歸log以補氣養(yǎng)血。 3.潰瘍病,本方適用于虛寒型之胃脘痛者j 如吐酸嘈雜者加烏賊骨、煅瓦楞;嘔吐苦水者加旋覆花、竹茹、黃連; 心下有水聲者合二陳湯;食少納呆者加代代花、厚樸花、谷麥芽等。 4.本方加味治療潰瘍?。核幱命S芪、芍藥各12g,炙甘草4.5g,桂枝9g,生姜3g,紅棗5枚,飴糖30g。 反酸者加烏賊骨12g,川貝母6g;痛甚加延胡索4.5g,丹參9g,川楝子3g。每日煎服1劑。 5.本方加減治療胃竇炎:本方用黃芪、白芍、丹參、大棗各30g,甘草、桂枝、桃仁、延胡索各lOg,干姜5g。 虛寒甚加熟附片、黨參、麥冬各15gl胃陰不足去干姜、桂枝,加南沙參、麥冬各工5g; 痰濁中阻加法半夏、陳皮各lOg;食滯加神曲、山楂各lOg。每日服工劑 6.本方加味治療虛寒性潰瘍?。核幱命S芪12g,桂枝9g,白芍18g,生姜3片,大棗7枚,炙甘草5g,飴糖50g(沖)。 上方水煎去渣,加入飴糖烊化。每日工劑,分2次服,連服7劑為1個療程,于第8天服粗鹿茸3g。鹿茸焙成焦黃色,.研細末,用雞湯或瘦肉湯送服。服鹿茸后忌食豆類3天。 7.本方加減治療胃炎及胃潰瘍:基本方為黃芪、白芍、大棗、麥芽各30g,桂枝lOg,甘草6g,元胡15g。 大便色黑者加烏及散(烏賊骨、白芨各15g); 病久者加丹參20g; 胃脘冷痛甚加良附丸(高良姜12g,香附15g);便溏納呆加白術、焦山楂各15g。 8.本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以黃芪建中湯為基礎方. 脾胃虛寒型加黨參30g; 肝郁氣滯型加丹參、川棟子各15g; 脾胃陰虛型加百合50g信 9.本方加減治療胃傾倒綜合征;胃傾倒綜合征是胃切除后,出現(xiàn)的一系列血容量不足的臨床癥狀和合并癥。 以黃芪建中湯加減.藥用黃芪、黨參各30g,芍藥20g,桂枝、炒白術各15g,甘草、玫瑰花各lOg,炮姜6g,大棗5枚。貧血者加當歸12g,枸杞子15g,阿膠、鹿角膠各6g;脘腹脹滿者加香櫞、炒積殼、煨木香各6g; 失眠者加肉桂、黃連各工0g;吻合口潰瘍者加浙貝母lOg,生三七粉6gl吻合口炎癥、舌苔黃厚者加蒲公英20g,黃芩lOg,減桂枝量為6g,去炮姜;大便稀溏加入炒扁豆lOg,山藥、麥芽各15g,芡實20g。結(jié)果療效滿意。 10。本方合四逆散治療胃輕癱綜合征:本方用黃芪18g,桂枝、柴胡、炙甘草各lOg,白芍15g,炒枳殼3g,飴糖6g,生姜5g,大棗6枚。 氣虛甚加炒白術;氣逆嘔惡加半夏、蘇梗; 脘腹脹甚加厚樸;噯腐口臭加焦三仙。每日1劑,水煎服 11.本方加味治療潰瘍型胃癌:本方用生黃芪30g,炒白芍、炙甘草各15g,桂枝18g,生姜12g,大棗6枚,飴糖40g(烊化),穿山甲、鱉甲、砂仁、白芨各lOg,三七粉5g(沖服),露蜂房、瓦楞子各20g。 便血、吐血白芨、三七粉增量,加生地榆、仙鶴草; 納呆加雞內(nèi)金、佛手;畏寒加吳茱萸或小茴香;氣滯加廣木香、厚樸花; 血瘀加郁金、丹參; 吞酸加海螵蛸; 腫塊大而堅硬穿山甲、鱉甲增量,加黃藥子。 12.本方加味治療乙肝病毒攜帶者:用黃芪建中湯加金錢草、 丹參、木瓜、黃芩、白術、郁金。 13.本方合黃連解毒湯治療白細胞減少癥:藥用黃芪15g, 桂枝、白芍、梔子各9g,生姜、炙甘草、飴糖、黃連、黃芩、 黃柏各6g,大棗9枚。頭暈乏力明顯加白術、當歸; 反復感染重用黃芪、連。每日1劑,水煎服。 14.黃芪建中湯加味治療血卟啉病:本方用黃芪20g,炒白芍、飴糖各30g,桂枝15g,炙甘草、生姜各lOg,大棗5枚。 腹痛甚加元胡;濕重嘔吐甚加砂仁、半夏; 腹脹加枳殼。每日工劑,水煎服. 15.食少者加當歸,名當歸建中湯。 16。本方加半夏。治肺虛損不足,名刪繁建中湯。 17.主虛勞里急,引少腹絞痛極攣,睪丸腫縮疼痛。 方后云嘔即除飴,名黃芪湯(即本方)。 18。本方去芍藥。治虛勞短氣,少腹急痛五臟不足,名建中黃芪湯. 19.本方加人參、當歸。治虛勞下焦虛冷,不甚渴,小便數(shù); 若失精加龍骨、白蘞,名必效黃芪建中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