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鑒(602)武則天直接廢太子掌大權(quán)1、太子繼位屁股還沒有坐熱 老的規(guī)矩,宰相于門下省議事,稱之政事堂,前面長孫無忌為司空,房玄齡為仆射,魏征為太子太師,皆知門下省事。等裴炎遷中書令,才開始遷政事堂于中書省。 壬午,左威衛(wèi)將軍王果、左監(jiān)門將軍令狐智通、右金吾將軍楊玄儉、右千牛將軍郭齊宗分往并、益、荊、揚四大都督府,與府司相知鎮(zhèn)守。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郭正一為國子祭酒,罷政事。 光宅元年(甲申、六八四) 春,正月,甲申朔,改元嗣圣,赦天下。 立太子妃韋氏為皇后;擢后父韋玄貞自普州參軍為豫州刺史。 癸巳,任命左散騎常侍杜陵人韋弘敏為太府節(jié)、同中書門下三品。 中宗想任命韋玄貞為侍中,又想要授乳母的兒子五品官;裴炎固爭,中宗怒說:“我以天下與韋玄貞何不可!而惜侍中嗎!”韋炎懼,報告太后,密謀廢立。 二月,戊午,太后集百官于乾元殿,裴炎與中書侍郎劉禕之、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勒兵入宮,宣太后令,廢中宗為廬陵王,扶下殿。中宗說:“我何罪﹖” 太后說:“你想以天下給與韋玄貞,何得無罪!”于是幽于別所。 己未,立雍州牧豫王李旦為皇帝。政事決于太后,居睿宗于別殿,不得有所預。立豫王妃劉氏為皇后?;屎?,劉德威的孫女。 2、告密有賞 有飛騎十余人飲于坊曲,一人說:“假如知道別無功賞,不若奉廬陵王。”一人立即起身,出到北門告發(fā)。座未散,這些人全都被捕得,關(guān)在羽林獄。說話的人斬殺,余下的因為知造反不告皆絞刑;告發(fā)的升五品宮。 告密之端自此興起。 壬子,任命永平郡王李成器為皇太子,睿宗的長子。赦天下,改元文明。 庚申,廢皇太孫李重照為庶人,命劉仁軌專知西京留守事。流韋玄貞于欽州。 太后與劉仁軌書信說:“當年漢以關(guān)中事委蕭何,如今托公也是那種情況?!眲⑷受壣鲜?,辭以衰老不堪居守,借機上陳呂后禍敗事以申規(guī)戒。太后命秘書監(jiān)武承嗣帶璽書慰諭他說:“如今以皇帝諒暗不言,眇身且代親政;遠勞勸戒,不要推辭衰疾。又說'呂氏見嗤于后代,祿、產(chǎn)貽禍于漢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貞之操,終始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初聞此語,能不罔然;靜而思之,是為龜鏡。何況公先朝舊德,遐邇具瞻,愿以匡救為懷,無以暮年致請?!?/span> 辛酉,太后命左金吾將軍丘神積到巴州,檢校前任太子李賢宅以備外虞,其實放風命他殺人。丘神積是丘行恭的兒子。 3、武則天全掌大權(quán) 甲子,太后御武成殿,皇帝帥王公以下上尊號。丁卯,太后臨軒,遣禮部尚書武承嗣冊嗣皇帝。自是太后常御紫宸殿,施慘紫帳以視朝。 丁丑,以太常卿、檢校豫王府長史王德真為侍中;中書侍郎、檢校豫王府司馬劉禕之同中書門下三品。 三月,弓亥,徙遷杞王李上金為畢王,鄱陽王李素節(jié)為葛王。 丘神積至巴州,幽閉前任太子李賢于別室,逼令自殺。太后于是歸罪于李神積,戊戌,舉哀于顯福門,貶李神積為疊州刺史。己亥,追封李賢為雍王。李神積不久恢復入宮為左金吾將軍。 夏,四月,開府儀同三司、梁州都督滕王李元嬰暴薨。 辛酉,徙畢王李上金為澤王,拜蘇州刺史;葛王李素節(jié)為許王,拜絳州刺史。 癸酉,遷廬陵王于房州;丁丑,又遷于均州故濮王宅。 五月,丙申,高宗靈駕西還。 閏月,任命禮部尚書武嗣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秋,七月,戊午,廣州都督路元叡為崑侖人所殺。路元叡暗懦,僚屬恣橫。有商舶至,僚屬侵漁不已,商胡訴于路元叡;路元叡索枷,想要抓捕治理。群胡怒,有崑侖袖劍直登聽事,殺路元叡及左右十余人而去,無人敢靠近,登舟入海,追之不及。 溫州大水,流失四千余家。 突厥阿史那骨篤祿等寇朔州。 八月,庚寅,葬天皇大帝于乾陵,廟號高宗。 初,尚書左丞馮元常為高宗匠委,高宗晚年多疾,每次說:“朕體中不佳,可與馮元常平章以聞?!瘪T元常曾密言“中宮威權(quán)太重,宜稍抑損”。高宗雖不能用,深以其言為然。等太后稱制,四方爭言符瑞;嵩陽縣令樊文獻瑞石,太后命于朝示百官,馮元常上奏:“狀涉諂詐,不可誣罔天下?!碧蟛粣偅鰹殡]州刺史。馮元常是馮子琮的曾孫。 丙午,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武承嗣罷為禮部尚書。 栝州大水,流失二千余家。 4、武則天卦武氏祖先 九月,甲寅,赦天下,改元。旗幟皆從金色。八品以下,舊服青者更服碧。改東都為神都,宮名太初。又改尚書省為文昌臺,左、右仆射為左、右相,六曹為天、地、四時六官;門下省為鸞臺,中書省為鳳閣,侍中為納言,中書令為內(nèi)史;御史臺為左肅政臺,增置右肅政臺;其余省、寺、監(jiān)、率之名,全部按這種方法改掉了。 任命左武衛(wèi)大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以防備突厥。 武承嗣請?zhí)笞吠跗渥嫔?,立武氏七廟,太后聽從。裴炎勸諫說:“太后母臨天下,當示至公,不可私于所親。獨不見呂氏的敗亡嗎!” 太后說:“呂氏以權(quán)委外人,所以才敗。如今我追尊亡者,何傷乎!” 裴炎對答說:“事當防微杜漸,不可漸長!” 太后不聽從。己巳,追尊太后五代祖克己為魯靖公,妣為夫人;高祖居常為太尉、北平恭肅王,曾祖儉為太尉、金城義康王,祖華為太尉、太原安成王,考士彠為太師、魏定王;祖妣皆為妃。裴炎由是得罪。又作五代祠堂于文水縣。 5、徐敬業(yè)起兵反武則天 這時諸武用事,唐李氏宗室人人自危,眾心憤惋。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業(yè)及弟弟盩厔縣令李敬猷、給事中唐之奇、長安主簿駱賓王、詹事司直杜求仁皆坐事,李敬業(yè)貶柳州司馬,李敬猷免官,唐之奇貶栝蒼縣令,駱賓王貶臨海丞,杜求仁貶黟縣令。杜求仁是杜正倫的侄子。盩厔尉魏思溫曾為御史,也被黜。皆會于揚州,各自以失職怨望,于是謀劃作亂,以匡復廬陵王為辭。 魏思溫為他們的謀主,命其黨監(jiān)察御史薛仲璋求奉使江都;令雍州人韋超到薛仲璋告變,說“揚州長史陳敬之謀反”。薛仲璋收捕陳敬之關(guān)在獄中。居數(shù)日,徐敬業(yè)乘傳而至,矯稱揚州司馬來到官,說“奉密旨,因高州酋長馮子猷謀反,發(fā)兵討伐?!庇谑情_府庫,下令士曹參軍李宗臣就錢坊,驅(qū)囚徒、工匠授以甲。斬陳敬之于系所;錄事參軍孫處行拒戰(zhàn),亦斬以徇,僚吏無敢動的人。于是起一州之兵,再稱嗣圣元年。 開三府:一稱匡復府,二稱英公府,三稱揚州大都督府。徐敬業(yè)自稱匡復府上將,領(lǐng)揚州大都督。任命唐之奇、杜求仁為左、右長史,薛宗臣、薛魏仲璋為左、右司馬,魏思溫為軍師,駱賓王為記室,旬日間得勝兵十余萬。 移檄州縣,大略說:“偽臨朝武氏,人非溫順,地實寒微。當年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jié),穢亂春宮。密隱先帝之帝,陰圖后庭之嬖,踐元后于翬翟,陷吾君于聚麀?!?/span> 又說:“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span> 又說:“包藏禍心,竊窺神器。君之愛子,幽于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span> 又說:“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 又說:“試觀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太后見檄,問說:“誰所為﹖” 有人對答說:“駱賓王?!?/span> 太后說:“宰相之過。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嗎!” 徐敬業(yè)求得人貌類故太子李賢,騙眾人說:“李賢不死,亡在此城中,令吾屬舉兵。”因奉以號令。(這是敗筆) 楚州司馬李崇福帥所部三縣響應徐敬業(yè)。盱眙人劉行舉獨據(jù)縣不聽從,徐敬業(yè)遣其將尉遲昭進攻盱眙。 詔任命劉行舉為游擊將軍,任命其弟劉行實為楚州刺史。 甲申,任命左玉鈐衛(wèi)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將兵三十萬,任命將軍李知十、馬敬臣為之副,以討李敬業(yè)。 6、宰相下獄,安有全理 武承嗣與其從父弟右衛(wèi)將軍三思以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屬尊位重,屢勸太后借事誅殺。太后謀于執(zhí)政,劉禕之、韋思謙皆無言;內(nèi)史裴炎唯獨固爭,太后愈不悅。武三思是武元慶的兒子。 等李敬業(yè)舉兵,薛仲璋是裴炎的外甥,裴炎想外示閑暇,不汲汲議誅討。太后問計于裴炎,對答說:“皇帝年長,不親政事,所以豎子得以為辭。若太后返政,則不討自平?!?/span> 監(jiān)察御史藍田崔慽聽聞后,上書進言:“裴炎受顧托,大權(quán)在己,若無異圖,何故請?zhí)髿w政﹖”太后命左肅政大夫金城人騫味道、侍御史櫟陽魚承曄鞫之,裴炎被收捕,辭氣不屈。有人勸裴炎遜辭以免,裴炎說:“宰相下獄,安有全理!” 鳳閣舍人李景諶證裴炎必造反。劉景先及鳳閣侍郎義陽人胡元范皆說:“裴炎社稷元臣,有功于國,全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明其不反?!?/span> 太后說:“裴炎反有端,可能卿不知?!?/span> 兩人對答說:“若裴炎搞造反,則臣等亦造反了?!?/span> 太后說:“朕知裴炎造反,知卿等不造反?!蔽奈溟g證裴炎不造反的人特別多,太后皆不聽。不久就將劉景先和胡元范一起下獄。丁亥,以騫味道檢校內(nèi)史同鳳閣鷥臺三品,李景諶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解讀:李氏宗室人人自危,這是必然的,因為這是你死我活的斗爭,武則天要想立足,就必須要殺李氏宗室的人。 徐敬業(yè)起兵,動機不純,他如果真心要復唐,成功的概率非常高。但從一開始他們就有私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