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9年,盧象升在巨鹿遭遇清軍主力八萬大軍,此時他手下可以調用的兵力堪堪有五千之數(shù),五十里外援軍作壁上觀,盧象升慨然大呼:“將軍應該戰(zhàn)死沙場,有進無退!” 此役過后,盧象升身中三刀四箭,英勇就義,事后,人們掀開他的甲胄,看到里面穿的衣服后,三郡之民,無不痛哭流涕,聲音震天動地。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攜筆從戎,從書生到將軍,進擊的盧象升1600年,常州府宜興縣張渚鎮(zhèn),老盧家迎來了一件大喜事,盧家的夫人臨盆,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盧老太爺高興地為他取名為象升。 盧象升天賦異稟,幼崽時期,皮膚白皙,身子骨十分瘦削,但是骨骼驚奇,胳膊上長著一根極其粗壯的骨頭,力氣大的連成年人也比不上。 雖然很有習武的天賦,但是明朝重文輕武的風氣很嚴重,尤其是到了明朝末期,武官的社會地位更是跌至了歷史最低點,盧象升還是選擇了從文。 1622年,盧象升考取了進士功名,做了戶部主事,兩年后升任員外郎,又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升遷至大名知府,走得一直是文官路線,不到三十歲就已經(jīng)是正廳級干部了。 直到1629年,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打破,皇太極率領清兵避開袁崇煥的寧錦防線,繞道喜峰口入關,直接沖向了京城。 崇禎出了一個昏招,決定入關勤王,直接把戰(zhàn)爭引到了北京城,這場戰(zhàn)爭被后世稱之為“己巳之變”,別稱“后金攻明京畿之戰(zhàn)”。 袁崇煥率領戍邊的部隊趕回了京城,一路上也沒想著抵抗清軍,而是將決戰(zhàn)地點放在了北京城下,在廣渠門外與后金軍決一死戰(zhàn)。 盧象升也沒閑著,眼見君父有急,散盡家財就地招募了一萬鄉(xiāng)勇,組成軍隊進京協(xié)助防衛(wèi)。 1630年,打了勝仗的袁崇煥因為犯了“忌諱”被崇禎凌遲處死,而盧象升則因為護駕有功升任右參政兼副使,正式走入了武將序列。 隨后,盧象升就以這一萬人為基礎,整頓大名、廣平、順德三府的兵備,組建了大名鼎鼎的“天雄軍”。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在此后的幾年時間里,平定內亂,穩(wěn)定國防成了盧象升和他的天雄軍的主要工作,1631年,因為政績突出,品行端正,盧象升升任按察使。 同年九月,陜西、山西境內的農民起義軍流竄到京城跟河南一帶 ,盧象升率兵平叛,擊退了起義軍。 1633年,山西的賊兵再次流竄到京城郊區(qū),以臨城的西山為根據(jù)地,向京城附近各地發(fā)動進攻,盧象升帶著天雄軍把他們打回了西山。 賊兵敗退西山后并不老實,多次劫掠婦女,侵擾百姓,京郊三府的百姓深受其苦,還順手把游擊董維坤圍困在了冷水村。 本著除惡務盡的原則,盧象升設下埋伏,斬殺了十一名賊首,徹底清除了這幫流寇,收降、遣返男女群眾多達兩萬余人,此役之后,京郊三府的百姓才過上了幾年安穩(wěn)的日子。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明朝末期,軍隊的單兵作戰(zhàn)能力極差,道德崩壞,面對敵軍時往往不戰(zhàn)而逃,更有甚者還會殺死平民冒領軍功,挖掘新埋葬的尸體充作砍殺的流寇。 盧象升雖然是一個文人,但是武藝高強,帶兵時與士卒同甘共苦,打仗時總是一馬當先,沖鋒陷陣,從不吝惜財物的賞賜,很受士兵們的愛戴。 一次,盧象升的部隊被敵軍圍困,斷水斷糧,盧象升也自絕飲食,不吃不喝,用“忠義”來激勵士卒,將士們因此士氣大振,英勇作戰(zhàn),都能取得戰(zhàn)功。
還有一次,盧象升追繳流寇時,途徑一處險峻的懸崖,一名賊兵躲在山上,一箭射中了盧象升的額頭,又一箭射死了盧象升的仆夫。 盧象升非但沒有害怕,反而更加勇猛地掄起重達136斤的大砍刀,左沖右突,如同狼入羊群。 賊寇被他嚇破了膽子,邊逃跑邊相互告誡:“盧象升這個人碰上就死,撞上就傷,活脫脫的是個'閻王’?!贝艘圻^后,盧象升榮獲“盧閻王”稱號。 四處救火,疲于奔命,一人之力終究難以擎天
這段話放在此時的明廷正合適,廟堂之臣蠅營狗茍,尸位素餐,如盧象升這樣試圖匡扶社稷的人,卻總是疲于奔命,四處救火。 說好聽點叫“能者多勞”,說難聽一點就是“能干的往死里干,不能干的啥都不干!” 原本直省的巡撫大臣都有邊疆重任,手握兵馬和糧草,遇到賊寇至少激戰(zhàn)一場,打個幾次再說,可后來就演變成各地一遇到賊寇就請求別人增援、調兵,。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不響應吧,都是一個陣營的,于法理道義不合,響應他吧,像盧象升這樣能干的將領又整天疲于奔命,自顧不暇。
1637年,乞炭率兵進攻宣府,宣府又發(fā)來戰(zhàn)警,盧象升連夜騎馬趕往宣州,盧象升命令部隊堅守待命,與敵軍僵持了一個月,乞炭不戰(zhàn)而逃。 同年5月,盧象升的父親去世,他連續(xù)十次上書請求回家奔喪,均被兵部尚書楊嗣昌駁回,命令其在職守喪,同時啟用正在家守喪的陳行甲出仕。 9月,清軍攻克墻子嶺、青口山,斬殺了總督吳阿衡,踏破了山海關的大門,把部隊駐扎在了牛蘭,對京城形成了鯨吞虎踞之勢。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崇禎急令宣府、大同、山西的三個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wèi)京師,賜盧象升尚方寶劍,讓他做總司令,指揮全國的增援部隊。 崇禎有議和的心思,楊嗣昌和高起潛為了應和崇禎,提出了和議的主張 盧象升聽說以氣憤不已,議和從來都是文臣的事,哪有武將主動提出議和的? 到了京城之后,崇禎一問他,盧象升直接回復:“我主張打仗?!?/p> 崇禎臉色微變,沉默半晌,幽幽說道:“和議是朝臣的主張,你出去跟楊嗣昌、高起潛商量商量吧!”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盧象升與楊嗣昌、高起潛話不投機,不歡而散,第二天,盧象升帶兵開拔時,崇禎送來了萬兩白銀犒賞軍隊,楊嗣昌告誡他不要輕易發(fā)動戰(zhàn)爭,盧象升因為摸不透崇禎的心思,心事重重的離開了。 過了幾天,崇禎又送來了三萬兩國庫銀、一百匹御用馬匹和一千匹太仆寺養(yǎng)的馬,五百條銀鐵鞭。 這樣的舉動讓盧象升以為崇禎也是鐵了心想打仗,于是才放心大膽地考慮作戰(zhàn)的問題。 楊嗣昌、高起潛還是堅持議和,也就是“割地賠款”,所以對盧象升處處進行阻撓,導致盧象升寸步難行。
1639年1月14日,盧象升領兵進駐巨鹿的賈莊,當時監(jiān)軍太監(jiān)高起潛指揮的數(shù)萬關寧鐵騎駐扎在雞澤,距離賈莊不足五十里,盧象升派遣心腹楊廷麟去求援,被高起潛拒絕。 1月15日,盧象升領兵至蒿水橋時,被清軍主力包圍,兩萬老弱病殘還沒開打就跑了一大半,實際剩下的人不足五千之數(sh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