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寫一個家庭教育的課件,梳理整合內(nèi)容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作為家長,我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最后我發(fā)現(xiàn)所有優(yōu)秀品質都需要同一個根基:健康的自尊。幸福課上講過,自尊是幸福的基礎,它是一種“感覺自己有能力應對生活的基本挑戰(zhàn)以及自己值得擁有快樂”的心理狀態(tài)。科學研究也表明,孩子人生最初幾年的經(jīng)歷,對他們未來的心理和認知發(fā)展至關重要。有些孩子擁有強烈的自尊,而有些孩子終其一生都在痛苦中尋找自我價值。培養(yǎng)孩子自尊最重要的一點是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認可。也就是常說的“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然而,道理雖懂,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自然順手。尤其是像我這種天生“預期閥值”很高的人,讓我面對“不值一提”的小事進行大驚小怪地贊美,實在做不到啊。但缺少認可的孩子注定會影響自我價值的建立,那么“不喜歡夸孩子”的父母該怎樣學會稱贊,又不至于太勉強自己呢?通過多年的反思和實踐,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步驟入手:也許是傳統(tǒng)使然,中國的父母都習慣于發(fā)現(xiàn)并糾正孩子的缺點。“這道題又做錯了?上次不是已經(jīng)錯過了嗎,怎么還沒記住?”我們很容易對孩子犯的錯,闖的禍特別關注,但是對于孩子表現(xiàn)正向的方面,反而容易忽視,因為會下意識地覺得,這本就是他應該做到的事。但實際上這種關注錯誤和缺點的養(yǎng)育方法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將關注點集中于我們不希望發(fā)生的事情,而不是我們希望發(fā)生的事情。所以很多缺少關注的孩子會用故意犯錯來博得存在感。相反,鼓勵認可孩子正確、負責任的行為,才能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如果做不到“夸獎”“贊美”,至少可以關注和指出他們的正向行為。讓他們知道“做這件事是對的?!?/span>當孩子經(jīng)常感受到“被看見”“被重視”,就會有自信,而清晰的價值導向也會讓他們更愿意做正確的事。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優(yōu)秀閥值“很高的人,覺得很多事情沒有達到“值得夸獎”的程度,不妨用陳述事實的方式來代替表揚。這樣既不會勉強自己說出“虛偽”的話,也能達到關注和認可對方優(yōu)點的目的。習慣稱贊的人會說:哇,你穿這件衣服真漂亮,整個人看起來都不一樣了。雖然后者聽起來沒有前者那么有情緒,但同樣表達出了在意和欣賞。對于孩子,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說出他身上你看到的優(yōu)點。“你現(xiàn)在寫字比上學期有進步呀,這個橫寫得很平?!?/span>如果可以,在事實陳述后面加上自己的感受效果會更好。因為這樣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帶來了好的影響,這種潛在的價值感和能力感正是自尊的配方。“今天放學你幫小伙伴拿書包了呢。你愿意幫助別人我覺得很欣慰?!?/span>“你現(xiàn)在寫字比上學期有進步呀,這個橫寫得很平??吹侥阍綄懺胶?,我很開心?!?/span>主旨就是讓娃感覺到:我做得好被人看到了,他們也覺得我做得好。所以我有能力做得好。做得好也很有價值。“懂得稱贊別人”其實是種能力,它包含兩個方面:發(fā)現(xiàn)別人優(yōu)點的敏感和不吝于表達的勇氣。有些人天生具備這兩個特質,所以他們可以很容易地把稱贊說出,還有些人則需要刻意培養(yǎng),甚至還要克服一點心理障礙。就像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積極生活一樣,但天性悲觀的人需要比樂觀的人花費更多的力氣提醒自己,用積極心理學這樣的理論武裝自己,努力把正向的思考模式轉化為習慣。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學習稱贊”作為自己的實踐任務。從孩子開始,每天發(fā)現(xiàn)一項他的優(yōu)點/進步/正向行為,并用真誠的表達告訴他。如同培養(yǎng)習慣一樣,最后稱贊就會變成很自然的事。我們這一代大都是被父母用打擊教育長大的。雖然“打擊”并不會影響愛的感受,我們甚至也默認了那些“打擊”是他們“愛的表達”,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其實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自己的自信,以及對失敗的恐懼。雖然我們無法保證自己肯定不會用同樣扎心的話去打擊孩子,但這不影響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盡力去向好的方向努力。發(fā)現(xiàn)并認可孩子的優(yōu)點,不僅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也能幫助我們自己重塑自尊。因為它會改變我們的行為習慣,做到欣賞和贊美美,對身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心懷感恩。自尊就像溫暖的陽光,從內(nèi)心生發(fā),輻射到周圍的人。它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值得被關注,被認可,還有被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