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中華陶姓概說

 陽光愚翁館 2022-07-02 發(fā)布于澳大利亞

陶華平

一.陶姓源流新說【1

長江水系說:陶姓源流,猶如長江:源頭、主流、分支共同組成龐大水系!

 

索源探源,唯久唯長,陶姓源頭,平陽陶唐;陶姓主流,三郡走向;支系發(fā)達,源遠流廣,多族融合,陶姓興旺。

<>陶姓源頭,平陽陶唐。      

陶姓,自帝堯陶唐氏發(fā)端,已有4000多年悠久歷史。陶姓已逐步發(fā)展成為一個多民族、多分支的中華較大姓氏。陶姓人口2007年達275萬,列全國新百家姓排行榜第83位,【2】目前已增至300萬左右。2020列全國新百家姓排行榜第843

帝堯,上古時期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傳為黃帝軒轅氏的玄孫,為帝嚳次妃陳鋒氏女慶都所生,祁(伊祁)姓,名放勛,謚曰堯。古唐國平陽人(故地在今山西臨汾堯都區(qū)堯廟鎮(zhèn)伊村)。初封于陶(故地在今山西平遙),善于制作、管理陶器,后封于唐(故地在今山西臨汾翼城),建都于陶(故地在今山西臨汾陶寺),死后葬于陶(今陶寺)。以堯部族名號或國號稱陶唐。后裔或姓陶唐,或單姓陶、唐。陶姓源頭細分有三:

源頭一:后裔從堯部族名號國號而姓陶。

源頭二:后裔從堯曾所事職業(yè)而姓陶。

源頭三:后裔從堯封地而姓陶。

<>陶姓主流播遷簡史

帝堯陶唐氏是陶姓得姓始祖,也是陶姓起源的唯一源頭。陶姓主流播遷簡史如下:

平陽開支,陶姓發(fā)祥;穆穆司徒,厥族以昌;鳳隱于林,東移濟陽;愍候破代,我族始張;丹潯分派,遷湖廣;洪洞移民,空前盛況;湖廣填川,川進滇黔;遍布中國,氏族興旺。

1. 平陽開支,陶姓發(fā)祥。

·陶翊為其叔陶弘景所作傳記《華陽隱居先生本起錄》:“陶氏本冀州平陽人,帝堯陶唐之苗裔也。堯治冀州平陽,故因居焉 。漢興,有陶舍為高祖右司馬,子青擢位至丞相。十三世祖超,漢末渡江,始居丹陽?!薄?/span>4陶姓名人,丹陽郡杰出代表人物南北朝齊梁陶弘景傳記將陶姓祖源及主流走向表述得無比清楚明確。華陽隱居先生本起錄》是陶姓史上流傳下來的有關陶姓家族源于平陽陶唐氏帝堯的極其少有、極具可信度因而也是極其珍貴的家族著述。

2.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東晉·陶淵明詩《命子·其一》對司徒陶叔在陶姓發(fā)展史上的地位評價甚高:周世陶叔甚端莊,我祖由此得盛昌。周成王時期司徒陶叔【5】是史載陶姓第一個名人。《左傳·定公四年》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周武王戰(zhàn)勝商朝,成王平定天下,選擇有明德的人分封,把他們作為保衛(wèi)周朝的藩籬屏障。在當時一個重要的儀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功臣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賜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賜平民、奴隸。這一儀式基本反映出西周實行的土地平民分封制的大致輪廓。

3. 鳳隱于林,東移濟陽。

東晉陶淵明詩《命子·其一》鳳隱于林,幽人在丘。東周陶叔以后陶姓在華夏歸于沉寂,歷史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陶姓的社會地位不斷受到戰(zhàn)爭和其他氏族崛起的影響,逐漸開始向東向南遷徙,在很長的時間內,沒有名人出現,絕大多數的族眾恪守耕種,安于陶瓷技藝。這種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秦王朝。

4. 愍候破代,我族始張。

陶舍,傳為周陶叔后人,秦末名將,后以右司馬漢王五年初從劉邦,以中尉擊燕,定代,公元前196年封開封閔侯。死后謚號愍侯。開封侯傳四世:開封侯陶舍--夷侯陶青(漢景帝丞相)--節(jié)侯陶--睢侯陶輿。陶淵明顯祖詠史詩《命子·其一》用了十句詩句的篇幅表達了對遠祖陶舍、陶青為大漢建立不世之功的崇敬和自豪。自開封侯陶舍始,陶姓逐步發(fā)展成為河南望族,陶姓史上最早的郡望濟陽郡由此形成。陶舍也因此成為陶姓向全國開枝散葉,播遷擴張的始祖!

5. 丹潯分派,遷湖廣。

兩漢時期,陶姓人由山西平陽分批南渡長江,遷居丹陽(今安徽、江蘇)。漢末,陶姓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陶弘景的十三世祖陶超,率族人南渡長江,遷居丹陽郡,與先期遷居丹陽的陶氏族人匯合,陶姓史上最大望族丹陽郡開始形成。

漢末三國時期,陶姓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江浙贛,陶姓名人不斷涌現:如東晉侍中太尉鄱陽人(今江西波陽)陶侃及曾孫田園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陶淵明,逐步形成了陶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潯陽郡。

贛遷湖廣系指明朝以江西為主的長江下游人口向中游地區(qū)遷徙的移民運動。明朝時,江西移民占江、浙、閩、皖、贛五省遷至湖南,湖北的移民總數的60%?!?/span>6江西陶姓隨著這波移民潮流向湖南、湖北。

6. 洪洞移民,空前盛況。

明朝初年,山西省陶姓隨洪洞大槐樹浩蕩移民流向全國。洪洞大槐樹移民涉及山西51個縣,其中平陽府28個縣,是最大的動遷府。其后裔分布于今河南、山東、河北、北京、天津、遼寧、黑龍江、山西、陜西、甘肅、寧夏、安徽、江蘇、湖北、湖南等十多個省市區(qū)。7

陶姓列祖列宗的神位供奉在大槐樹祭祖堂3號供廚二排。

7. 湖廣填川,川進滇黔。

明末清初,湖北湖南陶姓隨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遷居四川;進而播遷云貴高原。

8. 遍布全球,氏族興旺。

清朝時期,陶姓已遷徙與廣布于中國的東西南北中,并有渡海赴臺,進而播遷海外者。當今,陶姓不僅遍布中華34個省市自治區(qū)及特區(qū),而且族裔遍及全球。

<>支系發(fā)達 源遠流廣

分支一:出自虞舜后裔,或以堯部族名號或國號為氏,或以官為氏。舜,媯姓或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虞舜陶姓有兩個分支。

1)一支是舜都蒲阪(今山西永濟)虞舜后裔。居住舜都之虞舜后裔中,有以仰慕帝堯陶唐氏,以堯部族名號或國號為陶氏者。據《元和姓篡》記載:相傳,舜帝把部落首領禪位給大禹后,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王朝,之后把先舜帝王族后裔封于虞(今山西永濟蒲州鎮(zhèn)),因此舜帝之后裔多以為姓氏。8】出自虞舜后裔的陶姓一支,最初的發(fā)源地,也應該可以追溯到舜都蒲阪(現今山西永濟)。

2)虞舜的陶姓的另一支是河南虞城商均后裔。大禹封舜的兒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出自虞舜之子商均后裔,以官為氏。西周初年,商均后裔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器制作的官職),其子虞閼承襲父職,其后子孫以官為氏。

分支二:出自夏伯昆吾后裔,以先祖職業(yè)為姓。昆吾,己姓,本名樊,善于制作陶器。吳回(祝融)是顓頊之孫,昆吾又是吳回之孫。在夏王朝被商湯所滅之后,昆吾的后裔子孫以先祖職業(yè)為姓氏,稱陶氏。【9

分支三:出自皋陶(姚音)后裔,以祖先名為氏。皋陶,名繇,字庭堅,偃姓。東夷少昊之后。皋陶在舜時任大理(理正)掌管刑法。【10】也曾輔佐夏禹,被奉為司法鼻祖。春秋時期的英(現湖北英山)、六(現安徽六安)等國皆其后人聚居地。在皋城(今安徽六安)的皋陶后裔子孫中,在殷商時期即稱皋陶氏,后簡化為單姓陶氏、皋氏,世代相傳至今。源出皋陶裔脈的這一支陶氏,正確讀音作yáo(姚),今亦同化讀táo。

分支四:出自子姓。商朝的都城朝歌在今河南黃河北部的淇縣境,其附近居有專門管理和制造陶器的商民陶氏族。西周初,被封為殷侯的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發(fā)動叛亂,為周成王平定。因周武王之弟衛(wèi)康叔在平叛亂中有功,成王遂令司徒陶叔把商朝遺族中的七族賜予衛(wèi)康叔,七族是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饑氏、終葵氏,而陶居其首。出自商王朝著名七族中的陶氏,屬于以技(族)為氏?!?/span>11

分支五:出自春秋范蠡,以商(邑)為氏。春秋時齊國丞相范蠡歸相?。ǘ绒o官)后,行止于陶(今山東定陶),自謂陶朱公?!?/span>12】其后范性為主,亦有后裔,初復姓陶朱,后分化為單姓陶、朱姓。

分支六:出自戰(zhàn)國秦丞相魏冉之后,以封邑為氏。魏冉,同母異父姐姐羋八子嫁給秦武王嬴蕩時,隨之到秦國,羋八子成為秦宣太后,主持國政,魏冉被封賜陶邑(山東定陶)。推薦白起,四度為相,秦崛起之大功臣。后秦昭襄王啟用范睢代相,迫魏冉到其封地陶邑(今山東定陶)養(yǎng)老。在魏冉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陶氏。這支陶氏與羋姓熊氏、魏氏、穰氏同宗同源,世代相傳至今?!?/span>13

分支七:出自五代唐谷避帝諱而改姓。宋朝初年有夷州刺史陶谷,字秀實,邠州新平人(故地在今陜西彬縣),原姓唐,為避后晉高祖石敬瑭名諱,改姓為陶,稱陶谷?!?/span>14

分支八:出自少數民族姓及漢化改姓。15

1.滿族陶佳氏、托和羅氏、綽絡氏、托羅氏、陶國渾氏、陀闊洛氏、托克樂氏、托扣勒氏,漢姓均為陶。

2. 蒙古族巴爾虎氏、土爾扈特氏、喀喇沁氏、扎拉楚特氏、哈布嘎欽氏、陶楚格氏、鄂約爾氏、陶勒給亞氏,漢姓均為陶。

3.達呼爾族(達斡爾族)吐欽氏、古隆氏,托木氏,漢姓均為陶。

4. 費雅喀族。赫拍費雅喀、庫頁費雅喀人,漢姓均為陶。

5.錫伯爾族托庫爾氏,漢姓為陶。

6. 瑤族。陶為廣西茶山瑤大姓。

7. 苗族。孟思路氏,漢姓為陶。

8. 此外,白族、傣族、京族、彝族、布朗族、納西族、哈尼族、鄂倫春族、回族、壯族、水族、佤族等均有陶姓。

晉朝時期,潯陽陶姓,已經有外族血液(基因)流入,如來自鄱陽湖一帶以捕魚為業(yè)的土著溪族。到明、清時期,云南地區(qū)的土著,東北的蒙古人、滿洲人等均紛紛改漢族姓,其中有陶姓。這些少數民族長期與漢族混居,其中大部分漢化了。

陶姓,是一個一源多流,主體源流清楚的多民族融合的姓氏群體。陶姓源流有如長江:源頭、主流、分支共同組成龐大水系!

二.陶氏圖騰【16

我們目前在網絡媒體所見到的中華姓氏圖騰均可稱之為當代中華姓氏圖騰,遠非數千年之前的原始姓氏圖騰,而是近代人充分發(fā)揮姓氏圖騰、文字圖騰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而美化、藝術化之后的流行作品。

但這并不妨礙它得到廣泛運用。前提是滿足以下三條即可一是族標、族徽。一個姓氏族群區(qū)別于其他姓氏族群的標志;二是圖騰蘊涵本姓氏祖先起源的歷史、文化遺跡信息。三是得到本姓氏族群主流承認。

金文“陶”字蘊含了陶姓先祖的種種遺跡

釋義

陶姓先祖發(fā)明了制陶技藝和陶器,為人類文明作出了貢獻。,一種大肚子小口的瓦器,由陶工做成陶胚,通過窯穴火道燒制而成。陶族以象形字為祖先崇拜物(圖騰),并作為族名、族徽和族標,最終成為姓氏。陶姓得姓始祖帝堯陶唐氏。陶姓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陶姓將和其他姓氏一道助力中國巨龍騰飛!

釋義說明

第一句:先祖功德。在人類文明的初始階段,陶姓先祖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

第二句:陶族起源。告訴我們從哪里來,陶族起源與發(fā)明制陶技藝和陶器相關。

第三句:陶族陶姓演變。先祖不僅制作陶器,管理制陶業(yè),而且引領了陶族和陶器(瓷)行業(yè)發(fā)展。先祖發(fā)明的制陶技藝與陶器成為陶族崇拜物(圖騰),演化為族徽、族標,最終成為姓氏。

第四句:陶姓得姓始祖。堯從小酷愛并擅長管理制陶業(yè),以陶興族立國,號陶唐氏。歷代陶族人尊其為得姓始祖。

第五句:到哪里去。國亡族亡,國興族興。國家的振興與騰飛,陶族有責,陶族人有責!

族歌:《陶氏之歌》

《陶氏之歌》是由同胞兄弟著名軍旅作曲家陶思耀和東南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所長陶思炎作詞,陶思耀作曲而成。歌詞凝練深邃,歌曲旋律激昂,領唱與合唱大氣磅礴,唱出了陶姓人對先祖創(chuàng)造輝煌歷史的驕傲、自信和豪邁。激勵著陶氏族人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yè)精誠團結、砥礪奮進!《陶氏之歌》歌詞在201711月全國百家姓氏歌詞大賽上(一等獎空缺,二等獎5名)榮獲三等獎。

本視頻經中國專利總局審批,版權歸陶巨友,陶思耀所有。本文經授權轉載。

《陶氏之歌》

歌詞作詞:陶思耀、陶思炎

作曲:陶思耀

演唱:張美林

總策劃:陶巨友

新詞:

泱泱大國,百姓萬家。

陶氏偉業(yè)(獨秀),千秋光大。

五柳先祖,子孫風范。

文系南山,心連天下。

無論你身置何處,

無論你山高水長。

陶氏的血脈相融,

陶氏的情緣綿長。

堯的傳人,文韜武略。

共同托起中華民族復興的太陽!

注:括號內為原詞?!短帐现琛访媸乐?,在全球范圍陶氏宗親中引起巨大反響!加拿大宗親贊美之余,對歌詞提出了修改建議:陶氏獨秀宜改為:陶氏偉業(yè)??滟澴约旱耐瑫r,要盡量避免貶及他姓。

四.陶氏家規(guī)家訓

1.陶氏家規(guī)家訓》以陶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望族潯陽郡為代表,得到了中紀委監(jiān)察部的權威肯定和面向全國的推廣。17

2.陶氏家規(guī)家訓》形成的歷史

陶母、陶侃、陶淵明等陶氏先祖的人生事跡、為人品性和思想精神深刻影響著陶氏后裔。

南朝開始,陶氏家族已經對家族歷史有了一些簡單的記載。

五代十國時期,陶淵明的后代陶茂麟曾經編纂過陶氏家譜,但內容比較簡略。

明代萬歷年間,陶氏形成了相當完備的家譜,也出現了比較完備的家規(guī)。

明清兩朝又不斷修訂完善,到光緒年間基本成型。陶氏家規(guī)家訓現存主要版本有光緒丙午年《潯陽陶氏宗譜》列出的十一條家訓和光緒丙戌年《潯陽陶氏宗譜》列有祖訓家規(guī)二十條,包括誠修身、擇交游、守廉潔、孝人子、重天倫、序長幼、誠祭祀、明教化、尚節(jié)儉、正倫紀等內容。

3.陶氏家規(guī)家訓的特色在于,以為精髓,把陶母、陶侃、陶淵明等人的思想精神轉化為家規(guī)家訓的具體內容。

4.中紀委監(jiān)察部制作的陶氏家規(guī)家訓摘編

      1.為官不可不廉 

2. 修身不可不誠

3.詩書不可不讀

  

4.公道不可不彰 

5.法度不可不守

五.陶姓古代名人

陶姓4000多年悠久歷史,人才輩出,燦若群星。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正史26史所載陶姓名人近180人?!?/span>18】下面簡單介紹清朝以遠的12位對陶氏一族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與宗親分享?!?/span>19

1. 陶唐氏   

得姓始祖。

帝堯,上古時期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傳為黃帝軒轅氏的玄孫,為帝嚳次妃陳鋒氏女慶都所生,祁(伊祁)姓,名放勛,謚曰堯。古唐國平陽人(故地在今山西臨汾堯都區(qū)堯廟鎮(zhèn)伊村)。

他執(zhí)政時期,命羲氏、和氏根據日月星辰運行測定制定歷法,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制定四時成歲;命鯀治理水患;設置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指責他的過錯;堯發(fā)明了圍棋;他還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tǒng)的政治制度,為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并開創(chuàng)了禪讓制。開啟了華夏文明史上堯天舜日的美好時代,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堯文化。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論語·堯曰》中記載了堯、舜、禹時代的善政和堯對舜的政治囑托,尤其是施仁政、行德教的政治理念,一直被儒家和歷代統(tǒng)治階級奉為圭臬,更是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代表。

堯一生離不開陶:初封于陶;制作過陶器,管理過陶業(yè);后封于唐(故地在今山西臨汾翼城),建都于陶(故地在今山西臨汾陶寺);堯部族名號或國號稱陶唐;死后葬于陶(今陶寺)。陶姓得姓于堯:后裔從堯封地而姓陶;后裔從堯曾所事職業(yè)而姓陶;后裔從堯部族名號國號而姓陶。

2. 陶叔

史載陶姓第一個名人。

《左傳·定公四年》有聃季授土,陶叔授民的記載。周武王戰(zhàn)勝商朝,成王助其平定天下,武王選擇有明德的人分封,把他們作為保衛(wèi)周朝的藩籬屏障。在一個重要的分封儀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功臣周武王之弟成王康叔分賜疆土,司徒(官名,周時六卿之一,地位略遜丞相【20】)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賜平民、奴隸。

在周代分封過程中,司徒為諸侯立社,意味著諸侯擁有了受封的土地和土地上的民眾,而以民為重;對包括殷遺民在內的民眾以宗法制重新整編,將氏族推進到宗族的發(fā)展階段。主管民眾的司徒參與推動了這個宏大社會進程,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東晉陶淵明詩《命子·其一》對司徒陶叔在陶姓發(fā)展史上的地位評價甚高:穆穆司徒,厥族以昌。用現在的話來說:周世陶叔甚端莊,我祖由此得盛昌。

3陶朱公范蠡

史上第一位選擇陶地(山東定陶)而商、而富、而為歸宿,并以陶地名自號陶朱公的相國、巨富。名人效應使陶地(山東定陶)婦孺皆知。

范蠡(公元前536-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楚國宛地三戶(今南陽淅川縣滔河鄉(xiāng))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道學家、經濟學家和慈善家,被奉為一代商圣、文財神。初為越國相國、上將軍,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興越滅吳,功成退隱。后輾轉齊國海邊,耕作,捕漁、曬鹽,迅速積累了數千萬家產。得齊王賞識,拜為相國,三年辭官。最終定居天下之中陶丘,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jié)、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只數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84歲卒。主要著作有《計然篇》、《陶朱公生意經》、《盧氏本草經》。另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范蠡是中國歷史上通曉天道,洞悉天機的智者!一生中兩次官至極品而急流勇退;三次富甲天下而散金施民。既有先天下之憂的儒家擔當,又有功成身退的道家情懷。無論從政,經商,愛情,家庭,財富,壽命都極近完美成功!

4.陶舍

陶姓最早郡望濟陽郡奠基人、初創(chuàng)人。后世被陶氏濟陽郡、丹陽郡、潯陽郡三大郡望均奉為一世祖。

陶舍(生年不詳196,傳為周陶叔后人,秦末著名將領。秦二世時任少府銅丞,后隨章邯平陳勝、吳廣,為晚秦的軍事支柱。因秦二世聽信趙高讒言,殺其父,故陶舍投楚將英布,官太宰。漢王五年,策英布降漢,以右司馬帶兵數萬從劉邦,以中尉擊燕,定代。前202年,陶舍率軍參與垓下之戰(zhàn)。前200年(漢高帝七年),陶舍助劉幫征伐韓王信余部和匈奴。前197年封開封侯。前196年因箭傷復發(fā)去世。著有《用軍策》52章傳世。列西漢開國功臣115位,死后謚號愍侯。開封侯傳四世:侯陶舍--夷侯陶青(漢景帝丞相)--節(jié)侯陶--侯陶輿

自開封侯陶舍始,陶姓逐步發(fā)展成為河南望族,陶姓史上最早的郡望濟陽郡由此形成。陶舍也因此成為陶姓向全國開枝散葉,播遷擴張的始祖!

5.陶青

陶姓第一位丞相,濟陽郡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陶青,陜西人?!?/span>21】開封侯陶舍之子。漢景帝元年四月(前156年),御史大夫陶青受景帝派遣,到代國邊塞與匈奴和親。次年八月,景帝封陶青為丞相。景帝三年(前154年),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史稱吳楚七國之亂

景帝采納了曾當過吳國丞相的袁盎之計:誅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以換取他們退兵。另景帝指使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準了這道奏章,腰斬晁錯于東市。景帝七年,陶青罷相,元狩壬戌年(前120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逝世。

6陶謙

東漢末年割據霸主之一,丹陽郡代表之一。

陶謙(132-194年)字恭祖,丹楊人(今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東北小丹陽)。184年,徐州刺史陶謙,大敗黃巾軍。董卓叛亂,各州郡都擁兵自重,190427日,獻帝在長安建都,與外界斷絕了聯系。陶謙派使者向天子進獻,被提升為安東將軍、徐州牧,封為溧陽侯。曹操將父親之死歸罪陶謙。193年、194年,其率軍兩次東征,攻占了瑯邪(今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南)、東海(今江蘇省連云港市東)等縣,擊敗陶謙。后因故改道去討伐呂布,陶謙得以幸存。不久病重,死后將徐州讓于劉備。陶謙有兩個兒子,陶商、陶應,都沒有走仕途【22】。

7. 陶母湛氏

中華四大賢母之一,陶姓家風、家訓、家規(guī)奠基人之一。

陶母湛氏(243-318,出生于三國時期吳國的新淦縣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干縣金川鎮(zhèn)),湛氏名字無從查考。是吳國揚武將軍陶丹之妾,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

陶母湛氏早年喪夫,她含辛茹苦養(yǎng)育兒子、教育兒子。并認為,孩子的品格是從幼年就開始形成的,課子不嚴,教子不緊,將會貽誤孩子的一生。她教育兒子愛惜光陰,崇尚勤勞,廉潔自律、寬厚待人、務使結交勝已。東晉元帝大興元年(318),陶母湛氏病歿,終年75歲。

湛氏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創(chuàng)立了以廉、賢為特色的陶氏門風。以教子有方、寬厚待人稱道于世,在中華婦女界樹立了一塊永不褪色的豐碑。她與孟母、歐母、岳母齊名,一同被尊稱為中華四大賢母。陶母教子惜陰、截發(fā)易肴、送子三土、退鲊責兒”......等故事廣為流傳于民間。

8陶侃

東晉名將,潯陽郡初創(chuàng)人之一。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一作士衡)。本為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省都昌縣)人,后徙居廬江郡陽縣(今江西省九江市)  。

陶侃出身貧寒,初任縣吏,后逐漸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313年),任荊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封長沙郡公。陶侃平定陳敏、杜弢、張昌起義,又作為聯軍主帥平定了蘇峻之亂,為穩(wěn)定東晉政權立下赫赫戰(zhàn)功。在后將軍郭默擅自殺害劉胤后,即率兵征討,不費一兵一卒就擒獲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敵國。他精勤于吏職,不喜飲酒、賭博,為人所稱道,史稱他治下的荊州路不拾遺。

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獲贈大司馬,謚號。有文集二卷,今已佚?!度珪x文》錄有其文。其曾孫為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

唐德宗時,陶侃成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宋徽宗時,位列武廟七十二將之中。

9. 陶淵明

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杰出辭賦家、散文家、文學家、思想家。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陶淵明及其詩文對于后代的影響,遠遠地超出了時代和國界。是有史以來,陶姓最有影響力人物。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末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成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著《陶淵明集》一部,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

其詩作有飲酒詩,詠懷詩、田園詩三大類,尤以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不唯詩歌,更有賴于他的散文和辭賦。最見其性情和思想、最著名是《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

《五柳先生傳》采用正史紀傳體的形式,自敘情懷這種寫法是陶淵明首創(chuàng)?!稓w去來兮辭》是一篇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短一ㄔ从洝访枋隽朔饨ㄎ娜耸看蠓蛳蛲睦硐肷鐣?,后發(fā)展為中國幼兒必讀蒙學美文。

陶淵明不僅是桃花源理想的創(chuàng)造者,還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思想啟蒙者。陶淵明在歸隱之初考慮的僅僅是個人的清濁和進退,寫《桃花源記》時已不限于個人,而是大格局地思考整個人類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能夠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生活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一個樸素的理想社會,但能提出這個構想,標志著他超越一般文人雅士而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思想啟蒙者!

10.陶玉

唐代著名制瓷國手,史籍記載中景德鎮(zhèn)最早的制瓷名匠之一。名甲天下的景德鎮(zhèn)陶瓷的奠基人之一。

陶玉,生卒年月不詳。新平鎮(zhèn)鐘秀里人。新平鎮(zhèn)在昌江之南,也稱他為昌南鎮(zhèn)人。陶玉出生在一個陶瓷世家。他因受家庭影響,從小就對制瓷感興趣,加上機敏伶俐、聰慧好學,不怕吃苦,很快就練得一手好技藝,并掌握了配料、燒練等方面的工藝技術。他制出的陶器土惟白壤,體稍薄,色素潤,與眾不同,十分精巧,得到人們的喜愛,遠銷關中平原。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他載運自己制作的瓷器進入京都長安,并進貢朝廷,昌南鎮(zhèn)瓷器自此聞名天下【23】。由于陶玉所燒制的瓷器素潤瑩潔,瓷質接近珍貴的玉器,故當時被譽為假玉器人們也就把陶玉燒造瓷器的窖,稱之為陶窖

11陶弘景

南朝·梁山中宰相。丹陽郡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謚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道教茅山宗創(chuàng)立者、煉丹家、醫(yī)藥學家、書畫家、政治家。

南朝士族出身,10歲讀《神仙傳》,有養(yǎng)生之志,15歲作《尋山志》,傾慕隱逸生活。20歲時齊高帝引為諸王侍讀,后拜左衛(wèi)殿中將軍。30歲左右,拜道士孫游岳為師,受符圖、經法、誥訣,遂遍游名山,尋訪仙藥真經。永明十年(494),辭去朝廷食祿,隱居句容句曲山(今江蘇茅山),傳上清大洞經箓,創(chuàng)道教茅山宗。

陶弘景曾長期從事煉丹實驗,對化學的貢獻之一是記載了硝酸鉀的火焰分析法。他是世界化學史上鉀鹽鑒定的最早記錄者。

梁武帝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禮聘,堅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往咨詢,平時書信往來頻繁,當時人稱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繼承老莊哲理和葛洪的仙學思想,揉合道、佛二教觀念,主張道、儒、釋三教合流,一生著述達七八十種,惜多亡佚。撰成《真靈位業(yè)圖》,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以及群仙眾真在內的大約3000名,以7個等級排列等級森嚴的神仙世界。他還整理《神農本草經》,增收魏晉間名醫(yī)所用的新藥,編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共記載有藥物700余種(原書已佚,現在敦煌發(fā)現殘卷),成為我國本草學發(fā)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尚存世者有《真誥》、《真靈位業(yè)圖》、《肘后備急方》、《本草經集注》、《陶隱居本草》、《藥總訣》、《導引養(yǎng)生圖》、《養(yǎng)性延命錄》、《天文星算》、《帝代年歷》、《華陽陶隱居集》等。

此外他能書善畫,通琴棋醫(yī)術。書法工于草隸,其畫清真。書畫有《二牛圖》、《山居圖》、《瘞鶴銘》等。

12. 陶澍

清代經世派奠基人、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

陶澍(1779—1839年),字子霖,號云汀、髯樵,出生湖南安化縣小淹鎮(zhèn)的陶家灣。清代經世派主要代表人物、湖湘經世派第一人、道光朝重臣。

清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編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調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撫。道光十年(1830年),任兩江總督。

陶澍一生為官清廉,行政勤勉,關心民事,改革弊端,政績斐然。主要體現于吏治、漕運、鹽政、水利、賑災恤民五個方面。

陶澍與湘軍三杰”[曾國藩(陶為其導引)、左宗棠(兒女親家)、胡林翼(女婿)]關系十分密切,他在理學經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愛國思想等方面,對湘軍三杰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湘軍三杰可謂是陶澍思想與事業(yè)的繼承者和發(fā)揚者。

此外,陶澍平生注重教化,倡修省、府、州、縣志,以備文獻掌故;捐獻和重修二十余所書院,其中獨資萬銀于江寧建惜陰書院。又為故鄉(xiāng)安化捐學田及科舉田百七十畝,以資窮鄉(xiāng)士子。平生舉薦選拔大批人才,如林則徐(學生)、賀長齡兄弟、姚瑩(下屬)、魏源(幕僚)、龔自珍(好友)、梁章鉅等,皆一代名宦和學者。

道光十九年(1839年),病逝于兩江督署,贈太子太保銜,謚號文毅,入祀賢良祠。

主要著述有《印心石屋詩文集》56卷、《蜀輶日記》4卷、《秦義》76卷、《陶淵明集輯注》若干卷等。

參考資料及注釋:

01】陶氏傳人《陶姓源流新說》。

02陶氏傳人《陶姓在當代中國《新百家姓》中的排行考證》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a02b1b0102ycq7.html20074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tǒng)計分析顯示:陶姓2753,103人,概略稱為275萬人,位列前100家姓氏的第83位。

03陶氏傳人陶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安徽??!

04】陶氏傳人陶淵明和陶弘景告訴我們陶姓的源頭和主流走向

05】上古陶叔有二:一是周成王時陶叔,二是春秋晉國原邑大夫陶叔。顯祖陶淵明所指前者。

06百度百科“江西填湖廣”詞條。

07陶氏傳人《根系三晉 槐蔭九州--中國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概述1-1)》

08tzyi的博客,陶姓起源,第四個淵源。tzyi為陶子義。

09】《世本·作篇》:昆吾作陶。高誘注,昆吾,顓頊之后,吳回之孫,陸終之長子,為夏伯,制作陶冶、埏埴為器。埏,和;埴,土。埏埴,制造陶器。

10】西漢《史記·五帝本記》:舜時,皋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皋陶擔任大理,刑、案公正,人們都佩服他能按情據實斷理。西漢《史記·帝王世紀》在皋城的皋陶后裔子孫中,有一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在殷商時期即稱皋陶氏,后簡化為單姓陶氏、皋氏,世代相傳至今。

11】周成王司徒陶叔分衛(wèi)康叔以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饑氏、終葵,陶居其首。陶叔與七族之陶氏當分屬不同階層。陶叔,周貴族;陶氏,制陶和管理制陶藝人。

12】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xiāng)黨,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止于陶,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朱公。

13tzyid(陶子義)的博客,陶姓起源,第六個淵源:源于地名,出自戰(zhàn)國時期秦國宰相魏冉的封地陶,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西漢司馬遷《史記·穰侯列傳第十二》於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國,令涇陽之屬皆出關,就封邑。穰侯出關,輜車千乘有馀。穰侯卒於陶,而因葬焉。秦復收陶為郡。昭王太史公曰:穰侯,昭王親舅也。而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鄉(xiāng)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貴極富溢,一夫開說,身折勢奪而以憂死,況於羈旅之臣乎!

14】宋王稱《東都事略·陶谷傳》陶谷,字秀實,邠州新平人也......因避晉高祖諱而更為陶......仕至夷州刺史。

15】少數民族陶姓及漢化改性相當廣泛和復雜。暫按袁義達、邱家儒《中國姓氏大辭典》陶姓釋義1000頁少數民族條目列示,更詳細內容容當后補。

16】陶氏傳人《陶氏圖騰“釋義”(4)》

17】陶氏傳人《【中國傳統(tǒng)中的家規(guī)(53)】江西九江潯陽陶氏:陶母陶侃陶淵明 賢廉門風越千年》,轉自:2016-07-12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

182020-11-22陶氏傳人轉載陶子義《二十六史中記載的陶姓人物名錄》

192021-09-25陶氏傳人《影響陶族的古代12大名人》 

20】司徒,《帝王世紀》記載:舜為堯司徒,支孫氏焉。舜曾為堯時的司徒官,負責管理民眾、土地及教化等事情,職位相當于宰相。周朝時稱為地官司徒,被列為尊貴的六卿之一,掌理邦教,官職僅次於宰相。漢哀帝時,改丞相為大司徒,與大司馬、大司空并列為"三公",清代時,俗稱戶部尚書為大司徒。

21】《華夏文明的源頭陜西 陜西著名人物一覽表》、《陜西名人錄》,陶青均列入其中。

22】《三國志卷八·魏書八·陶謙》

23《景德鎮(zhèn)陶錄》載:唐初器也,土惟白壤,體稍薄,色素潤,鎮(zhèn)人陶氏所燒造。唐武德中鎮(zhèn)民陶玉者,載瓷入關中,稱為假玉器。

清道光《浮梁縣志》載:唐武德中,鎮(zhèn)民陶玉載瓷入關中,稱假玉器,且貢于朝,于是昌南鎮(zhèn)名天下。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