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有這么一類人真心不適合做領導,沒被提拔之前,表現(xiàn)十分出眾,可被提拔了之后卻成為了那個最“拉胯”的人。不僅自己越干越累,還得不到下屬的尊重。 有些人總以為只要上級提拔自己,就一定能夠把事情做好,畢竟職位賦予的權力可以讓自己更好地開展工作。 事實上,權力是組織賦予的,而不是自己的,如果管理能力欠缺,哪怕手中有權力都用不好。印證了一句俗語“穿上龍袍也不像皇帝?!?/p> 老鄭混跡職場若干年,終于得到了上級認可,被提拔成為了管理者。不僅薪水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而且手中也掌握了權力。 剛開始工作熱情滿滿,可是沒過多久,才發(fā)現(xiàn)當上領導比做員工時還累,不僅得不到下屬的尊重,而且還一個個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想必職場中,有不少管理者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到底是什么導致了沒提拔之前一切都好,提拔之后反而還不如做員工呢?以下四個原因,值得管理者認真思考。 01.上侵下職,錯位管理 “上侵下職”是指:領導把下屬的事情搶著做了,反過來指責下屬偷懶,不負責。 往往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領導,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下屬能力差,明明三兩下就能做好的事情要弄半天,還不如自己做;不愿看到下屬各種推諉、談條件,有這個時間自己早把事情做好了;不放心下屬做事,到頭來自己還要收拾爛攤子,還不如自己做;怕更上一級認為自己偷懶,或能欠缺,總要保留一些工作自己來做;需要保密,所以只能自己做…… 這些看起來好像是道理,但卻忽略了錯位,尤其是剛被提拔的領導更是如此,管理者的側重在管理,調(diào)動團隊的積極性,在資源調(diào)配協(xié)調(diào)中讓團隊能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而不是在做本應該下屬做的事情。 這樣的管理者不僅越干越累,而且還會讓下屬失去“存在感”,最終導致領導事情做不完,下屬完全插不上手。 02.外行領導內(nèi)行,剛愎自用 職場上經(jīng)常有“空降干部”,有些人確實專業(yè)能力強,有些人則專業(yè)能力弱,但并非專業(yè)能力弱,就不能做管理,只是側重點不同。對于專業(yè)強的,可以在業(yè)務上進行指點;專業(yè)弱的,可以在資源調(diào)配上進行分配,以及爭取更多的資源。 上級與下級本是合作關系,能力并不會因為職位而增強,反而會因為自己的不專業(yè)出現(xiàn)更大的問題,剛愎自用,固執(zhí)己見,往往導致下屬有想法都不想說。 畢竟“趨利避害”是職場人的行為準則,沒人愿意做那些“好心不得好報”的事情,反正“天塌了有高個頂著。”拿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 既然領導你認為對,那我就這樣做,反正出了問題,也不是我的本意,一旦形成這種局面,管理者會膨脹,下屬也樂得不承擔責任,這樣的團隊毫無戰(zhàn)斗力,這種領導早晚被拿下。 有些人說“外行就不能指揮內(nèi)行”,事實上,職位越高,對專業(yè)的要求越低。就像老板,不可能是全才一個道理。 03.“爭功避過”,定位錯誤 管理者就像樹干,而下屬就像是枝葉,樹干在與枝葉爭奇斗艷,感覺十分奇怪。雖說人們看到果樹時一樣,對于外行人來講,看到蘋果、梨,自然能分辨出是什么果樹,往往分不清樹干的樣子。 可是任何一個旁支如果產(chǎn)量不足,都可能會被“修剪”掉,而砍掉樹干,這棵果樹就失去了意義。樹干就像是管理者“上傳下達”,是輸送養(yǎng)料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可有些管理非要與枝葉爭奇斗艷,本身就是定位錯誤。客觀上,管理者做事少,賺得多,但思考多,責任大。 管理者“搶功避過”下屬看不到希望,做事小心翼翼生怕犯錯被上級“甩鍋”,結局就是團隊氛圍差,令不能行,禁不能止。大家都在權衡自己的利弊,個人得失大于集體利益。根源在于作為管理者的“搶功避過”。 04.看似拉攏下屬,實則丟掉尊嚴 有些管理者為了拉攏下屬,成為在競爭中強力的后盾,也有些管理者為了與下屬打成一片,提升下屬的執(zhí)行力,無論初衷是哪種,如果掌握不好度,就會適得其反。 其實無論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大家都是職場人,都有著職場人的優(yōu)點與缺點,讓自己保留一些“神秘感”是贏得尊重的方式之一。 人性對未知不僅有好奇,也有恐懼。就像有人告訴你,XXX在領導面前說你壞話了,當你不清楚說的內(nèi)容時,心里是忐忑的,當?shù)弥薠XX只是說電腦桌面雜亂的時候,也就不再忐忑了。 同理,管理者如果失去了那層“神秘感”,在下屬眼中必然也會缺少了一絲的敬畏,比如,開玩笑失度,接到任務不當回事,還會談條件……這些都是因為太熟悉而產(chǎn)生的負向作用。 所以,適當?shù)乇3帧吧衩馗小?,以組織本身存在的階層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才會收到相對滿意的效果。這也是許多人在提拔之前與提拔之后就像變了一個人的原因,并非對你,而是為了維護自己在下屬面前的形象與“神秘感”。 寫在最后 行走職場,別總以為只要上級提拔了自己,就一定是必然成為合格的管理者,現(xiàn)實問題總會比預想到的問題還要多。所以人們常說“管理是藝術”,能力學會的是方法,學不會的是藝術。要有自己的管理風格,也要符合管理的角色。大同中存在小異,才是管理的精髓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