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8日,韶山毛澤東故居陳列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曾經(jīng)都是共產(chǎn)黨的敵人,在經(jīng)過多年的思想改造后終于重獲自由,其中就包括國民黨著名將領——杜聿明。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眾人來到解放戰(zhàn)爭展廳的門前,不約而同停下了腳步,尷尬地說道:“戰(zhàn)爭敗將,進去只有難堪和尷尬?!?/p> 唯獨杜聿明,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大步流星走了進去,從解放戰(zhàn)爭展廳出來后,杜聿明不禁仰天長嘆道:“毛澤東真是戰(zhàn)神啊!” 杜聿明究竟在里面看到了什么?這個曾經(jīng)將毛澤東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的敵軍將領,為何在這一刻卻變得如此釋然? 其實,在那個烽煙四起的年代,杜聿明也曾和毛澤東有過一段獨特的緣分…… 圖|杜聿明 一、早期杜聿明眼里的毛澤東對剛參加革命不久的杜聿明來說,毛澤東不過是一個聚集了一堆“烏合之眾”的“山大王”。 杜聿明出生于陜西米脂的一個地主家庭,父親是清末舉人,在長安大學執(zhí)教的時候加入了同盟會,回到縣里后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的斗爭。 和許多小男孩一樣,杜聿明從小酷愛武器槍支,在北京求學期間看到了黃埔軍校的招生廣告,二話不說就報名了,從此開始了他不平凡的軍旅人生。 在討伐軍閥陳炯明的斗爭中,杜聿明和同期的陳賡一起報名參加了敢死隊,率先帶領隊伍爬上城墻,最先打開城門的正好就是杜聿明和陳賡二人。 1925年3月,杜聿明受到了汪精衛(wèi)的接待,見到了昏迷之中的孫中山先生,杜聿明將廖仲愷的親筆信交給了孫中山的副官,隨后前往開封籌辦軍校。 北伐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杜聿明還只是一個連長,而當時的毛澤東,已經(jīng)在準備秋收起義了。 1927年,毛澤東拉著隊伍上了井岡山,蔣介石知道后笑著嘲諷道:“毛澤東這是去當'土匪’了?!睆倪@個時期開始,蔣介石就開始在公開場合稱呼共產(chǎn)黨為“共匪”或者“赤匪”。 身為第12旅第24團團長的杜聿明帶領部隊去“剿匪”,幾次交手后,杜聿明深深領略到了毛澤東的厲害,在他眼里毛澤東就是一個“山大王”,但是他的部隊就像是雨后春筍般,怎么打都打不完。 圖|紅軍過草地(油畫) 1935年的秋天,毛澤東率領紅軍隊伍進入草地,縱橫500余里,穿過了長年淤滯的沼澤,將緊隨其后的國軍遠遠甩開。 蔣介石知道后,在辦公室氣得直罵娘,指著部下的鼻子痛罵:“你們不是說毛澤東是'土匪’嗎?哪個土匪的隊伍可以做到這些?還是說你們其中也有人可以復制這樣的壯舉?” 毛澤東走出草地的時候,杜聿明正在前線抗日,當他得知紅軍竟然成功穿越草地大吃一驚,內心不由得感嘆:毛澤東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在抗日戰(zhàn)爭中,杜聿明確實做出了不小的貢獻。1942年,他被任命為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副司令,率領部隊出兵緬甸抗擊日本侵略軍,一時間名聲大噪,他的戰(zhàn)績也得到了蔣介石的肯定。 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后,杜聿明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出任徐州第二兵團司令官,結果在遼沈戰(zhàn)役中被解放軍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后來又在淮海大決戰(zhàn)中出任總指揮,意外與毛澤東產(chǎn)生了一段獨特的緣分。 圖|杜聿明 二、淮海戰(zhàn)役中二人獨特的緣分淮海戰(zhàn)役,又被稱為“大決戰(zhàn)”,這一戰(zhàn)直接敲定了國民黨的敗局。 戰(zhàn)役開始前,蔣介石自信地放出狠話:“80萬對60萬,優(yōu)勢在我!” 可這樣人數(shù)懸殊的戰(zhàn)役毛澤東已經(jīng)勝利過無數(shù)次,蔣介石始終沒能吸取教訓,毛澤東也公開表示:“60萬對80萬,這是一鍋夾生飯,但也要把它吃下去!” 在這場改變中國歷史整體進程的戰(zhàn)役中,蔣介石動用了自己的全部力量:黃維兵團、邱清泉兵團、黃百韜兵團、李彌兵團等嫡系精英部隊。 這是蔣介石最后的底牌,即便如此,國民黨軍還是沒能逃脫覆滅的命運。 淮海戰(zhàn)役中,第一個被消滅的是黃百韜兵團,十萬多人被解放軍打得潰不成軍。黃百韜陷入了解放軍的重重包圍,死戰(zhàn)不退,負隅頑抗17天,與解放軍死戰(zhàn)到底。 也許是因為黃百韜看到了黨國氣數(shù)已盡,從這場戰(zhàn)役開始的時候,他就沒有想過活著回去,對他這樣的人來說,戰(zhàn)死算是最體面的死法了。 第二個被解放軍消滅的是黃維兵團,足足12萬人,當時黃維收到了蔣介石的命令,固守雙堆集等待援軍的到來,可黃維等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都沒有看到援軍的影子,但部隊的彈藥和干糧已經(jīng)消耗得差不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黃維帶領殘部發(fā)起沖鋒,企圖沖出解放軍的重重包圍,中野見狀立馬發(fā)動總攻,最終將黃維兵團消滅殆盡。 邱清泉兵團和李彌兵團則一直呆在總指揮杜聿明身邊,三人一起被合圍了20多天,硬是死不投降。 最后邱清泉被擊斃,杜聿明被俘虜,李彌換上士兵裝扮僥幸逃脫,這么一看,作為總指揮的杜聿明是不是顯得有些無能? 能當上一場戰(zhàn)役的總指揮,杜聿明絕不是酒囊飯袋,他的失敗離不開蔣介石一次又一次的“坑爹指揮”。 圖|蔣介石 淮海戰(zhàn)役爆發(fā)后,我軍分散出擊與國民黨軍各部展開戰(zhàn)斗,結果一向喜歡夸大的國民黨軍全部聲稱自己遭遇了共軍主力,可解放軍哪來那么多主力部隊呢? 坐鎮(zhèn)指揮部的杜聿明在看到這些不靠譜隊友的匯報后,憑借自己的軍事能力,判斷解放軍主力就在黃百韜兵團附近,主要目的不是強攻,而是想要圍殲黃百韜兵團。 沒錯,杜聿明一字不錯判斷出了我軍的戰(zhàn)略部署,當時他準備將計就計,干脆以黃百韜兵團為誘餌,拖住主力部隊,然后再調動邱清泉兵團向徐州西南方向的中野突襲,與黃維兵團回合,集中三倍兵力優(yōu)勢強攻中野的六個縱隊。速戰(zhàn)速決后,火速回頭支援黃百韜。 由此可見,黃百韜只要能帶領部隊堅守10天左右的時間,就能等到全殲中野的邱清泉兵團來援。 但這個計劃需要冒很大的風險,一旦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全殲中野,不僅葬送了黃百韜兵團,還賠上了邱清泉兵團和黃維兵團。 同時,這個計劃是國民黨唯一反敗為勝的機會,杜聿明興高采烈上報給上級后,果不其然,得到了蔣介石的否定。 無奈之下,杜聿明只能選擇保守路線,先去營救黃百韜,成功會合后再找解放軍主力決戰(zhàn)。 戰(zhàn)機稍縱即逝,一次猶豫很可能就導致滿盤皆輸,“圍點打援”是解放軍最擅長的戰(zhàn)術,一邊圍困黃百韜,一邊全力阻攔杜聿明。 最終杜聿明也沒能帶著補給打進來,黃百韜也沒能堅守到援兵的到來。 圖|黃百韜 一步走錯,滿盤皆輸。最終黃百韜、邱清泉都被擊斃,杜聿明被解放軍團團包圍。 但杜聿明畢竟是淮海戰(zhàn)役的總指揮,他將最后的底牌緊緊握在手里,20萬裝備精良的國民黨精銳一直跟隨杜聿明左右。 要想啃下這塊硬骨頭,解放軍還得多花點時間,但也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為了盡可能減少傷亡,毛澤東親手寫下一封《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你們只有那么一點地方,橫直不過十幾華里,這么多人擠在一起,我們一顆炮彈,就能打死你們一堆人……立即下令全軍放下武器,只有這樣才是你們的唯一生路! 對解放軍來說,杜聿明和這20萬大軍就是擺在案板上的一塊肉,什么時候想吃就什么時候吃,解放軍只需按兵不動,就能把杜聿明活活耗死。 圍困了沒多久,杜聿明集團就出現(xiàn)了嚴重的物資匱乏,每天老蔣都派來大量飛機空投,但也因為不敢太過靠近導致許多物資落在了解放軍陣地,這下好了,解放軍吃著國民黨的軍糧,圍困國民黨的軍隊,整整20天時間里,都在循環(huán)廣播毛澤東的勸降書。 在這種氛圍下,杜聿明集團出現(xiàn)了激烈的內訌,不少人帶領小股部隊向解放軍主動投降,士氣一蹶不振,幾乎崩潰。 圖|毛澤東寫的勸降書 1949年1月6日,華野向杜聿明集團發(fā)動了總攻,蔣介石引以為傲的精銳部隊此刻兵敗如山倒,沒費多大力氣就被解放軍打得潰不成軍。 在徹底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杜聿明又帶著部隊和解放軍死戰(zhàn)4天,其實解放軍可以迅速拿下杜聿明集團,只是因為我軍不想產(chǎn)生過多傷亡。 最終,杜聿明還是被毛澤東的勸降書給折磨得崩潰了,淮海戰(zhàn)役后,解放軍的兵力增長到了300萬,此時的蔣介石根本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杜聿明輸?shù)脑蛴泻芏?,但是輸?shù)慕Y果是注定的,對聰明人來說,他很清楚毛澤東勸降書中說的其實都是大實話,無論過程有沒有變化,結局都是不會變的。 圖|杜聿明被俘 在勸降書的結尾,毛澤東特意加了一句:“如果你們還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總歸你們是要被解決的。” 這句話對杜聿明來說很難聽,卻又很現(xiàn)實。 在獄中,杜聿明接受了黨的思想教育,整個人都得到了重生,當他聽到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的時候,對毛澤東和人民解放軍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當他看到越來越好的新中國,杜聿明的思想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晚年杜聿明眼里的毛澤東杜聿明是第一批特赦犯,重獲自由的那天晚上,杜聿明抱著特赦書嚎啕大哭,曾經(jīng)被他視若“眼中釘,肉中刺”的毛澤東,此刻卻變得光輝和偉大起來,而毛澤東對他的關懷不僅僅是這些。 1960年,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訪問中國,毛澤東和周總理決定邀請杜聿明作陪,一方面可以體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的博大胸懷,一方面也因為杜聿明和蒙哥馬利是老相識了,彼此也比較熟悉。 杜聿明突然得到周總理的邀請,高興得合不攏嘴,見到蒙哥馬利后,對方笑著問杜聿明:“杜將軍,你不是有百萬大軍,你的軍隊都去哪了?” 聽到這話杜聿明有些尷尬,突然看到一旁的陳毅,連忙指著陳毅說道:“我都送給他了?!?/p> 陳毅也給了杜聿明一個面子,笑著回答:“你哪有那么大方,是我一口一口吃掉的!” 雖然杜聿明曾是人民解放軍的敵人,但毛澤東還是盡可能在生活和工作上幫助他,他和末代皇帝溥儀一樣,當了全國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的文史專員,除了寫稿子賺錢,還能將自己前半生的故事寫成書籍出版。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杜聿明、溥儀、王耀武等人被安排到全國各地旅游,還可以攜帶家人一起,甚至可以去許多革命老區(qū)參觀,對杜聿明來說,這簡直是莫大的寬容。 圖|左起:宋希濂、杜聿明、溥杰、溥儀 1973年5月8日,杜聿明攜老戰(zhàn)友宋希濂來到了位于韶山的毛澤東故居陳列館,進一步了解這個曾經(jīng)交戰(zhàn)了十幾年的“老對手”。 這一年,杜聿明已經(jīng)69歲了,漫長的歲月讓他整個人變得低調隨和起來,再也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銳氣,對很多事物也有了新的見解。 作為抗日戰(zhàn)爭的親身經(jīng)歷者,杜聿明在參觀時格外專注,偶爾還會問工作人員一些關于抗日的問題。 但是當眾人來到解放戰(zhàn)爭展廳的時候,卻不約而同停下了腳步,宋希濂拉了拉杜聿明的袖子,低聲說道:“我們還是不進去了吧。” 杜聿明一臉疑惑地反問:“為什么不進去?” “戰(zhàn)爭敗將,進去看只有難堪和尷尬?!?/p> 聽到這話,杜聿明哈哈一笑,全然不顧眾人詫異的目光,大步流星走了進去,身后的宋希濂也只好紅著臉走了進去。 看到宋希濂窘迫的樣子,杜聿明安慰道:“陳毅元帥曾經(jīng)對我說,山東先頭一仗,他們還被我們打敗了呢!他們有這樣的氣度,為什么我們要拘泥于輸贏之間呢?” 確實,對共產(chǎn)黨人來說,并不會忌諱討論哪一場戰(zhàn)爭的輸贏,贏得起輸?shù)闷?,這才是真正的名將氣度。 杜聿明接著說道:“假如我們打了勝仗,那就會推遲解放戰(zhàn)爭的進程,那不是害了人民嗎?” 對這個時期的杜聿明來說,他認為如果國民黨勝利了對廣大人民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有共產(chǎn)黨的隊伍贏了,才能真正造福人民。 聽完杜聿明的話,宋希濂也逐漸放寬了心,兩人認真地在解放戰(zhàn)爭展廳參觀了起來。 圖|解放戰(zhàn)爭展廳 小小的展廳,兩人足足待了一個多小時,要不是工作人員催促,兩人還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走出展廳后,杜聿明和宋希濂面面相覷,不禁仰天長嘆:“毛澤東真是戰(zhàn)神??!” 工作人員笑著打趣二人這么說有些迷信了,但杜聿明卻始終堅持自己的原話,還囑咐工作人員要將自己的這句話留給后人。 在毛澤東故居的解放戰(zhàn)爭展廳參觀的一個多小時,徹底改變了杜聿明對戰(zhàn)爭和軍事指揮的看法,也徹底明白了蔣介石無法戰(zhàn)勝毛澤東的原因。 杜聿明稱呼毛澤東為“戰(zhàn)神”,不是夸大,而是因為他對毛澤東和蔣介石太過了解。 作為蔣介石的老部下,杜聿明一直被嫡系體系洗腦,也許是因為看了太多的世態(tài)炎涼,蔣介石是一個很難信任別人的人,因此他只重用嫡系,也只信任嫡系。 蔣介石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威逼利誘”,他覺得任何人都無法抵御金錢和美色的誘惑,因此他收獲信任的辦法就是通過收買。 和蔣介石相比,毛澤東更擅長用真心換真心,他不計較出身,不在乎過去,只看一個人的現(xiàn)在和未來。 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曾澤生帶領的人民志愿軍第50軍,被軍事迷稱為“地表最強防御部隊”,一次次創(chuàng)造了軍史奇跡,甚至還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接見。 誰也想不到,解放前他曾是蔣介石的部下,后來帶兵起義才加入了人民解放軍。 曾澤生會發(fā)動起義,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部隊不是嫡系,因為不是嫡系,所以被兄弟部隊戲稱為“熊軍”、“雜牌軍”,他和兄弟們的軍餉時常被克扣,武器裝備是最差的,卻要承擔最危險最辛苦的任務。 這樣的部隊,在毛澤東手中,一躍成為了志愿軍中的“鐵軍”。 永遠不能怪一支隊伍戰(zhàn)斗力差,要看這支隊伍的領導人,曾澤生的部隊在毛澤東和蔣介石兩人手中完全是兩支隊伍。 圖|蔣介石和杜聿明合影 杜聿明也發(fā)現(xiàn),蔣介石這個人非常喜歡越級指揮,但又不愿意去前線監(jiān)測戰(zhàn)況,結果他越干涉就越打得拉胯,國民黨軍也曾打過幾場漂亮仗,但基本都和蔣介石扯不上關系。 就連李宗仁都嘲諷蔣介石:“蔣先生喜歡坐在統(tǒng)帥部里,直接拿著電話指揮前線作戰(zhàn)?!?/p> 對這一點,杜聿明也深有體會,從遼沈戰(zhàn)役到淮海戰(zhàn)役,蔣介石無數(shù)次越級指揮,逼得杜聿明手足無措,但又不能反抗,只能無奈服從命令。 在解放戰(zhàn)爭展廳中,杜聿明卻看到毛澤東在淮海戰(zhàn)役中將指揮權全部下放給粟裕,在關節(jié)時刻力挺粟裕,讓前線將領放開手腳去打。 這一點,不僅僅代表了毛澤東對部下的信任,還顯示了他對整體戰(zhàn)局的宏觀掌控力,只要整體的方向是對的,毛澤東就不會過多干涉,和他相比,蔣介石越級指揮過一個團,甚至一個營、一個連,根本不把前線指揮官放在眼里。 曾經(jīng)在杜聿明眼里,毛澤東就是一個“山大王”,可隨著戰(zhàn)爭形勢的逐漸加劇,兩人交手的機會越來越多,杜聿明才意識到毛澤東是一個多么強大的對手。 身為黃埔軍校最優(yōu)秀的學生之一,杜聿明胸中有無數(shù)軍事理論知識,對各個兵種都十分精通,但是面對從未上過軍校的毛澤東,也只能淪為手下敗將。 杜聿明很難理解,毛澤東究竟是如何指揮百萬軍隊與敵人作戰(zhàn)的,作為中共領袖,毛澤東一生很少摸槍。 因為這一點,杜聿明對毛澤東更加敬佩了,在他心里,除了“戰(zhàn)神”這個略帶迷信色彩的稱號,他找不到別的詞語去形容毛澤東強大的軍事指揮才能。 圖|毛澤東 毛澤東曾經(jīng)謙虛地說過:“我是一個知識分子,也沒學過軍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因為國民黨搞白色恐怖,把工會、農(nóng)會都打掉了,把五萬共產(chǎn)黨員殺了一批,抓了一批,我們才拿起槍來,上山打游擊?!?/p> 確實,共產(chǎn)黨發(fā)動武裝革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國民黨逼得走投無路,但是毛澤東帶領隊伍進行軍事斗爭的能力并不是空穴來風,毛澤東的很多戰(zhàn)術其實都來自《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 毛澤東一生將這兩本書看了無數(shù)遍,甚至還教育身邊的工作人員:“讀《三國演義》不是看熱鬧,而是要研究故事的辯證法?!?/p> 但是,這兩本書僅僅是毛澤東諸多軍事戰(zhàn)術的來源之一,他最大的老師,是實踐!從實踐中不斷總結戰(zhàn)斗經(jīng)驗,不斷學習和改進,這才是毛澤東用兵如神的真正原因。 圖|毛澤東 杜聿明在參觀完毛澤東故居的解放戰(zhàn)爭展廳后,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意識到了毛澤東到底有多強大,和這樣的敵人交戰(zhàn)無疑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對方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戰(zhàn)斗中不斷學習和進步,永遠領先于你,這樣的敵人,是永遠不可能戰(zhàn)勝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