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先看三個案例。這三個案例是我從網(wǎng)上找來的。第一年在我們那兒最好的私立(學校)工作。(教)初中語文,(全年級)14個班,教下來雖然第一沒考過,第三,第四也算讓我自己挺滿意的??墒强傆X得私立不是個事兒,所以今年又考了編制。我分配到小學教語文。學校安排我做了班主任。做了才兩個月,我發(fā)現(xiàn)公辦的事兒比私立不是多了一倍兩倍, 我們學校下午是四節(jié)課,最后一節(jié)體藝課基本都是班主任上,4點15下課,放學了帶學生下樓,跟來接的家長聊兩句,再回到辦公室基本已經(jīng)4點50。吃完飯備課,做PPT,批會兒作業(yè),基本11點15才能睡覺。兩個月下來,副班笑我,你的臉色都快跟桂圓一樣黃了。而且身體也變差了,星期一就能感到喉嚨痛,有時候上上課會頭暈,每天還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傆忻Σ煌晔虑閺纳厦娼淮聛恚煌甑淖鳂I(yè),寫不完表格,我越來越迷茫,到底什么才算是老師的本職工作?每天面對一群嘰嘰喳喳的學生,不知道存什么心的家長,做不完的事情,還有吹毛求疵的領導。 心累,我越來越想放棄老師這個職業(yè),可是卻不知道自己能做些其他什么工作。我媽不同意我辭職,老師對小姑娘來說算是個不錯的職業(yè)了,考公,實在是難。我爸說,只要你能想好以后的計劃,就同意我辭職。 【案例二】我還能做什么?有一樣迷茫的人嗎?我是2011年的特崗,在一個山區(qū)初中教2個班的物理,同時負責物理化學實驗室的衛(wèi)生管理工作。我現(xiàn)在也深有體會,本身的教學工作并不多繁重,但是雜七雜八的課外工作不少,感覺身心疲憊......。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3年后留不留在這個地方,一直都沒有答案......教師這個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案例三】我也是2011年畢業(yè)的,大學讀的師范,本來很喜歡做老師。第一年在我們市里一所不錯的學校代課,當班主任,感覺累了點,但是也沒有覺得干不下去。今年考編了,分到鄉(xiāng)下一中心小學,帶班主任,還帶兩個班數(shù)學課。學校還有早讀,寫字課要看。中午小孩在校吃飯,吵得人頭痛死了。打鬧,摔跤事件時有發(fā)生,學校一再強調(diào)什么班主任是第一責任人,每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都感覺自己老了一大截。看看人家同來的不當班主任的小姑娘,天天美美的。領導還苛刻,一開會一大堆工作。現(xiàn)在我非常非常不想干教師了,徹底的教育激情被磨滅了,也沒有心思鉆研教材,天天擔心小孩別出事才好,晚上了,家長還時常打電話,哎。累呀。。
就是說女生當老師不錯,我爸媽也反對我辭職,可是,我真的是一秒鐘都呆不下去了。不知道該干些什么。迷茫,迷茫。我也深感困惑,到底該如何?辭職?辭職以后呢干什么? 從這三個案例中,筆者初步感受到當前年輕教師的生存狀態(tài):教師工作時間長、事情雜、心理壓力大。為此,一些教師開始反思、質(zhì)疑自己先前的擇業(yè)方向,甚至有徹底逃離教師崗位強烈沖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呢?一是就教師每天忙忙碌碌,累死累活,感受不到工作成就感和當教師的快樂,迷茫困惑,不知路在何方。二是教師,尤其是考去農(nóng)村學校工作的教師,大多是在城里找不到工作,才被迫選擇去農(nóng)村學校當教師的。本身就心不甘,情不愿,再加上工作時間這么長,事情又這么雜,心理這么累,壓力這么大,工作環(huán)境這么差 ,哪有心思在教育崗位持久戀戰(zhàn)呢? 四是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當教師,就不知道如何干好教師的本職工作。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大家都是成年人,那些心靈雞湯式地贊美教師的表述,如“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大家早已免疫,而且從心底里就不以為然,甚至排斥抵觸。所以我想把我的理解與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感受教師這個職業(yè)的意義。 首先,選擇當教師不是因為你父母的要求,也不應是別人的建議,而是你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從事這個職業(yè)和喜歡這個職業(yè)。這就是順從自己的本心。有人說:你的心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我們不是活在別人的期望里,也不是為別人而活著,而是為自己而活著。一個人只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才不覺得累。看看那些癡迷于電子游戲的孩子們,他們通宵達旦,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他們喊過“累”嗎?沒有!不但沒有,甚至教師、家長磨破嘴皮、苦口婆心,他們依然故我,無濟于事,九頭牛都把他們拽不回來;又比如那些喜歡打籃球、踢足球的孩子,即使烈日炎炎,氣喘吁吁,他們依然在球場上揮汗如雨,縱橫馳騁。這就是興趣的力量!這就是喜歡的魅力!記住你的選擇源自你的判斷,你的判斷源自你看待事物的態(tài)度。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應為自己的選擇買單,并非是“揮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的那般瀟灑、輕松和自如。其次,理解教師這個職業(yè)的意義。教師的意義是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己。過去,總是強調(diào)教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而忽視教師從自身工作中獲得意義。教師這個職業(yè)有其獨有的特殊性,教師的成功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表現(xiàn)出來的,而是要借助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行為改變才能顯現(xiàn)出來,而且學生的行為改變還不可能立竿見影,需要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沉淀才能通過量的積累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當前大多數(shù)教師都還沒認識到從自身工作中獲得意義,更遑論如何從自己的工作中獲得意義。不少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有點像“猴子搬包谷”,扳一個丟一個,最后剩下的就是最后那一個。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教師每天都很忙,忙著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忙著填寫各種表表冊冊……。但是忙完之后,我們的大腦依然空空如也,沒有進步,沒有改變,只有在不停地重復和疊加,收獲到的只是抱怨和迷茫,煩惱和彷徨。那么,如何才能從自己的工作中獲得意義呢?一是停下來靜靜地思考和反省。思考和反省自己一天來教育教學工作的得與失。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曾經(jīng)有一句名言: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想想今天我要做什么;每天晚上躺下時,想想今天我做了些什么。教師工作一天,肯定有收獲,自然也有不足,要留出時間對其復盤。二是概括和總結(jié)自己的思考和反省,即把思考和反省寫下來。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也常常有靈光閃現(xiàn),如不及時記下,就會轉(zhuǎn)瞬即逝。這既是鍛煉你的寫作能力,又是不斷積累和豐富自己教育教學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比那些飛來飛去的專家講座更有意義,因為這些經(jīng)驗是真實的,是你自己的,是你不斷思考加工獲得的,更容易轉(zhuǎn)化成你的專業(yè)能力。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突然有一天,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專家。如重慶評估院現(xiàn)任院長劉云生同志師范畢業(yè)分到村小當教師,然后擔任校長,教委副主任,重慶市教委法規(guī)處處長,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獲得教育碩士和博士學位。詳細情況,可以在網(wǎng)上百度。三是刻意訓練。鋼琴家是怎么練出來的?如果一個學習演奏鋼琴的人反復彈奏整首曲子,未必能快速彈會;但是如果我們先完整演奏一遍,然后將曲子中自己彈錯的地方找出來反復練習,則效果大不一樣。學生錯題整理也是同樣的道理。教師也可以將自己反思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來,反復練習,直到自己熟練運用為止,如如何板書設計、如何上好概念課、如何設計作業(yè)、如何分析學情、如何分析試卷等等。總之,只有不斷進步,你才有獲得感,才能真正理解教師的意義。第三,教師是一份積德行善的事業(yè)。教師是用自己的善心搖動孩子的善心,用自己善行引導孩子的善行。每個教師教育學生時都是毫無保留,巴心不得他們變成好孩子,能考上好學校。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你怎么對待他們,他們就怎么回報你。這個世界冥冥之中都是有公道的。所以積德行善,就會澤及后人。據(jù)我統(tǒng)計,大多數(shù)教師子女考的都是名牌大學。這就是對教師善心、善念、善舉的一種回報。第四,精神生活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教師要想追求財富自由難度堪比登天。因為絕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靠工資吃飯。盡管這些年教師工資大幅度提高,但與財富自由相去十萬八千里。但是物質(zhì)財富的富有并非真正的富有。當今不愁吃,也不愁穿,但是跳樓自殺的現(xiàn)象卻有增無減。這說明物質(zhì)富有并沒有給人帶來真正的幸福。既然無法追求物質(zhì)生活的富有,那我們就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國孩子考大學填報志愿多數(shù)選擇理工科,因為這些專業(yè)好找工作,而西方國家恰恰相反,孩子或是選擇醫(yī)科,因為醫(yī)學關注的是人的生命;或是選擇人文學科,因為人文學科關注人的精神。人的精神在教育宗旨里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教育的宗旨是什么:生活化和社會化。所謂生活化,即教育是為了學生能夠過上幸福而美好的生活;所謂社會化,即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能力,即處理好我與自我、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自然和我與人工智能的關系。教師的精神生活,一是源自教師能夠培養(yǎng)出值得自己驕傲自豪的學生;二是源自教師自己對教育教學的思考和感悟;三是源自教師閱讀生活;四是源自教師琴棋書畫情操的自我陶冶。第五,教師能永遠保持一顆年輕和純真的心。我們每天都和孩子打交道,孩子們天真爛漫,讓我們心思變得簡單純粹,少了社會上那些勾心斗角,蠅營茍茍;孩子們活力四射,讓我們始終保持一顆年輕的心。生理年齡的老不是真正的老,心態(tài)老才是真正的老。總之,如果你至今仍然感受不到當教師的幸福和快樂,只能說明你還沒有明白教師職業(yè)的意義,還在教師職業(yè)大門之外彷徨和徘徊,沒有真正進入教師的角色,即身為教師,心卻在教育(學校)之外。如果你現(xiàn)在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該做什么,能做什么,那你就把眼前手頭的事情做好。很多年前,我在《讀者文摘》上讀到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有一個年輕人到一家公司工作數(shù)年,始終得不到老板的提拔重用。于是,他跟朋友說,遲早有一天,我會離開這家公司的。朋友問他,你從這家公司學到什么了嗎?你知道公司的理念文化嗎?你知道公司的管理體制機制嗎?你知道公司的發(fā)展戰(zhàn)略嗎?你知道公司的商業(yè)運作模式嗎……。這個年輕一臉茫然。朋友說,你在這里工作數(shù)年什么都沒學到,你是不是很虧?你是不是在白白消費自己的生命?所以不管我們做什么,也不管我們在哪里,既然你誤打誤撞去了哪里,總不能白跑一趟吧,總要想法弄點東西才回去吧!既然老天爺安排你當了教師,總得要從教師這個崗位學點什么吧!你忙、你累、壓力大,說明你工作不得法,沒有學會多任務管理,不懂得如何抓工作的主要矛盾......。逃避說明你很弱!你連班上幾十個小屁孩都搞不定,離開教育部門,你又能做什么!醒醒吧!搞清楚自己究竟有幾斤幾兩,如你的知識背景如何、你的人脈資源如何、你的個性特長如何……。還是那句話,當你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時候,你就把眼前手頭的事情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