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生產(chǎn)隊的驢”而不是“生產(chǎn)隊的馬”? 我國吃驢肉的比例也比吃馬肉的高。 按理說,驢能干的活,馬也能干還能干得更好,它處處都比驢強,為什么馬不能全面撼動驢的事業(yè)版圖。 甚至在電力機械發(fā)達的今天,驢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收窄了馬的職業(yè)路線。 驢,比很多人想象的厲害,或許我們都被它憨憨的外表迷惑了。 馬和驢 馬與驢都是奇蹄目馬科馬屬的成員,但是分屬于兩個不同的物種。 馬和驢的祖先應該是中新世時期的草原古馬,之后在上新世又演化出新馬,之后出現(xiàn)分化有了多個馬屬的物種。 馬在全盛時期遍布整個亞歐大陸,只可惜后來隨著氣候的變遷外加人類的捕獵,最終亞歐野馬滅絕,它的后代就是人類培育的各種馬。 目前世界上僅存兩個馬的亞種,分別是家馬和普氏野馬,其中普氏野馬還是人類野化放歸的,數(shù)量稀少,瀕臨滅絕。 驢的日子過得要比馬稍微好一點,巔峰時期它們的生活區(qū)與馬差不多,現(xiàn)在的驢有4個亞種,分別是家驢、非洲野驢、藏野驢、中亞野驢。 這么來看,驢的適應能力似乎比馬要強很多,上到空氣稀薄的高原,下到干旱少雨的荒漠,都能看到野驢的身影。 但是如果要看面板屬性,馬卻全面碾壓驢。 比如奔跑速度,馬的奔跑速度比驢快,這是毋庸置疑的,不然古代也不可能讓馬去打仗。 馬的體型比驢大很多,驢還沒有人高,隨便一個人就能騎上去,馬的個子在1.8米以上,很少有人能不借助工具直接爬到馬背上。 而且馬的身材也完爆驢,一只馬的肌肉線條非常優(yōu)美,但是驢看起來就搓了,基本上沒什么肌肉線條。 馬的性格也比驢好,它只會在憤怒或者感受到危險的時候才嘶鳴。 驢就不一樣了,有事沒事就開始叫,叫聲非常大,十里八村都能聽到。 這樣看下來,驢好像哪兒都不如馬,怎么它成了生產(chǎn)隊的主力,馬不行呢? 驢的獨特性 驢面板屬性的確沒有馬高,但是它在適應環(huán)境方面比馬強。 很多干旱的地區(qū),馬就無法長期生活,但是驢可以。 驢非常耐旱,也非常耐寒冷,它的毛皮比馬要厚不少,特別適合干旱寒冷的地區(qū),比如中亞地區(qū)。 阿凡提為什么騎的是小毛驢而不是馬,因為阿凡提生活的地方非常干旱。 馬天生為了奔跑,所以養(yǎng)馬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不然馬兒沒有跑夠,反而會生病。 驢就不一樣了,它的活動量遠比馬小,可以圈養(yǎng)在柵欄里。 如果只是作為民用,驢的速度還是可以的。 因此,農(nóng)民在驢可以滿足使用的情況下就不會養(yǎng)馬了,畢竟養(yǎng)馬的成本比養(yǎng)驢高太多。 驢的脾氣雖然暴躁,易怒,但正是這樣的性格,讓它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可以看家護院,相當于干了一部分狗的職責。 牧民放羊的時候,會帶上幾頭驢混在羊群里。 這些驢在放牧過程中會充當很多角色,首先可以馱東西,幫助馱小羊。 因為在放牧的過程中,有些母羊會生產(chǎn),剛出生的小羊雖然就會走路,但是跟上羊群不太可能,所以需要將它們放到一個袋子里然后掛在驢身上。 其次,驢的警惕性強,它們能很快發(fā)現(xiàn)附近有狼群,并發(fā)出警報。 想象一下驢的叫聲回蕩在羊群上空,別說牧民聽到了,估計狼也聽到了,都被嚇跑了。 如果狼依舊還要靠近,那么驢就會選擇主動攻擊狼,驢的體型對付狼還是可以的,并且它可以起到震懾的作用,為牧民爭取時間。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有驢的羊群,遭遇狼群襲擊的概率比沒有驢的羊群低很多。 為此美國專門訓練出了“牧羊驢”,用來輔助保護羊群。 有不少用黔驢技窮來嘲笑驢的不自量力,卻忽略了技窮的前提是有技能。 驢的那點技能對付狼是沒問題的,對付老虎肯定不行,誰遇上老虎能行? 驢的作用 正是因為驢比馬更容易飼養(yǎng),還可以圈養(yǎng),警惕性高可以看見護院,因此成為了生產(chǎn)隊里的主要勞動力。 此外,對于黃土高坡這樣干旱、缺水、地勢崎嶇的地區(qū),馬的機動性反而沒有驢高,黃河邊上的合影,都是驢,這也是陜北的主要文化。 野外還有驢的亞種,因此驢的基因多樣性比馬要好很多,至少家驢的基因還有很高的提升空間。 對于馬來說,全世界的家馬都來于同一個祖先,外加古代追求純種,所以一些馬種近親繁殖很嚴重,對于改善馬的品種來說十分不利。 有趣的是,因為馬在古代的作用,我國自古沒有吃馬肉的習俗,反而有吃驢肉的傳統(tǒng)。 民間常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可想而知驢肉是有多好吃才會得到這樣的夸贊。 驢肉含有膠質,吃起來勁道,代表飲食驢肉火燒。 由于驢可以圈養(yǎng),所以在北方一些地區(qū)形成了規(guī)?;B(yǎng)殖。 驢在醫(yī)學上也有貢獻,著名的中藥東阿阿膠,就是用驢皮熬制的。 一直以來阿膠都是皇家的貢品,價格昂貴。 隨著驢的養(yǎng)殖業(yè)擴大,阿膠已經(jīng)不再是什么無法觸及的尊貴商品,而是一種很常見的保健品了。 驢的皮除了用來熬阿膠,還可以用來制作很多皮革制品,因為驢皮韌性足,含膠質重,是很理想的皮革材料。 驢本身的抵抗能力也很強,它們不容易生病,能夠大規(guī)模混養(yǎng)。 不管是馬還是驢,二者的腳都是高度特化的一根腳趾頭,蹄子表面是它們的的指甲,會不停地生長。 馬需要長途奔跑所以會經(jīng)常修蹄,釘蹄鐵,但是對于驢就不用整這些費時又費力的活。 圈養(yǎng)的驢因為缺乏鍛煉,驢蹄會不斷長,最后影響到它的正常生活,所以對于養(yǎng)殖的驢,需要定期打磨掉驢蹄。 馬和驢各自都有優(yōu)缺點,所以人類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兼顧二者的優(yōu)點,那就是雜交。 馬驢的雜交 我們都知道馬和驢雜交的后代叫騾子,但是你知道嗎?騾子和騾子很有可能不一樣。 因為馬驢雜交有兩種情況,公馬和母驢,母馬和公驢。 按照母親是誰的原理,母馬和公驢雜交的后代叫做馬騾,公馬和母驢的后代則叫做驢騾。 馬騾在體能、體型、性格上都優(yōu)于驢騾,因此常見的騾子大部分都是馬騾。 不管是馬騾還是驢騾都沒有生育能力,因為馬的染色體數(shù)目與驢的染色體數(shù)目不匹配,騾子的染色體異常,有一條染色體落了單,沒辦法進行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生殖細胞。 騾子成為了一次性牲畜,只能通過不斷雜交產(chǎn)生,不能通過自身的交配完成。 騾子繼承了雙親的優(yōu)點,勤勞、踏實、能干,漸漸的,生產(chǎn)隊的驢被生產(chǎn)隊的騾子取代,繼續(xù)在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 騾子的培育時間很悠久,我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用馬和驢子繁殖騾子的記載,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雜交實驗。 騾子這樣的雜交動物,雖然無法生育,但是身體是健康的,能正常長大并壽終正寢。 比起另一種人為產(chǎn)生的獅虎獸,它們的命運已經(jīng)算是跨物種雜交里面最好的了。 騾子幫助勞動人民一起創(chuàng)造了歷史,可謂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它和自己的雙親馬和驢一樣,發(fā)揮著重要的勞動作用。 這么來看,馬和驢可真是將一切都貢獻給了人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