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很多人感冒前腳剛好,咳嗽又來了。 兩者總是前后相隨,高下相傾。感冒藥還沒吃完,又要換咳嗽藥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原因何在。 如何搞定感冒過后殘余的頑固性咳嗽?掐斷這二者的聯(lián)系?這些問題早在1700年前就有人研究過,這個人就是張仲景。 我們一起從今天的醫(yī)案開始講起吧。 感冒好了,為啥咳嗽還沒好?感冒,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最常見的病,一年四季均有可能患病。 雖然有很多人的一些感冒可以不治而愈,但是,越是小病越是容易出差錯。 不久前,一位患者找到我,說她咳嗽3個月了,最近這一周咳嗽加重。 仔細詢問得知,十一小長假,全家一起開車自駕游,每天幾個景點游玩,時間太匆忙,導致回程太晚,在山間開夜車,被山上的風,吹了頭。 眾所周知,到了仲秋過后,早晚溫差大,晚上差不多只有十來度,尤其山上吹得風,其實特別陰冷,如果開車的話,那風是嘩嘩地刮,打到頭上,那是刺骨得疼。 本身底子就弱,之前的感冒還沒有好利索,這下吹了一下風,晚上就開始咳嗽起來了。 為了不耽誤行程,在藥店買了點枇杷止咳糖漿喝,結(jié)果反而咳嗽更嚴重了。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當時的記錄: 仔細觀察了患者的舌苔、脈象,她說她早上起來有一點點痰,早晨是粘稠一點,白天基本上是清稀的白痰。喉嚨還很癢。 咳嗽聲也是較為有力的咳聲,晚上會比白天咳的多一些,有時候咳得睡不著覺,坐起來會好一些,為啥呢?一躺下,胸口有痰堵著,氣上不來,感覺呼吸不暢。 分析到這里,有一些中醫(yī)基礎(chǔ)的朋友,大概可以分辨出來,此患者,大概是外感風寒了。 對,既然是感受了寒邪,那一定有它凝滯收引的特征,所以患者除了咳嗽,咯的痰一定是清稀的、白色的。 感冒初期,及時散寒是關(guān)鍵。家里的蔥白、香菜、白蘿卜都可以幫助辛溫散寒,這個階段處理好,其實絕大多數(shù)人的感冒,會終結(jié)在這里。 可是此患者的感冒拖拖拉拉3個月,遷延不愈。另外自行服用了枇杷止咳糖漿,此糖漿雖然叫止咳糖漿,但是它是主治燥咳,幫助潤肺、養(yǎng)陰、斂肺,我們現(xiàn)在是要把寒邪往外散掉,它是把寒飲之邪進一步收斂在肺里了,寒邪留戀,風寒郁閉于肺,所以咳嗽加重,咳痰更多了。 止咳藥可不是隨便吃的,雖然叫止咳藥的有很多,但是咳嗽問題千變?nèi)f化,不能一概而治。有的是肺氣上逆的咳嗽、溫燥引起的咳嗽、涼燥引起的咳嗽,吃得不對證,妄投辛涼甘寒之品,或過早使用斂肺鎮(zhèn)咳之劑,不僅治不好,人還要遭罪,拿給醫(yī)生一看呢,則寒邪留戀,風寒郁閉于肺。 一波操作猛如虎,一看療效二百五。所以我是不建議患者不了解醫(yī)理的情況下,亂吃藥,非得撞幾次南墻后才回頭。 外感風寒以后,患者腠理閉塞了,體表的衛(wèi)陽之氣不能正常向外邊兒發(fā)散,因為皮膚有散熱的生理功能,當毛孔都鎖死了,熱量全部郁遏在里面啦,所以才會有發(fā)燒的表現(xiàn),此患者,有輕微低熱的癥狀。 怕冷惡寒,發(fā)熱輕,無汗,還咳喘,有白色的泡沫痰涎。這幾個辨證要點,不正是太陽傷寒兼水飲證嘛。 先找疾病的主要矛盾辨證要點找了,病機也確定了,方子在心中也逐漸清晰起來。 你看啊,這個患者首先是外感風寒,內(nèi)有寒飲。惡寒、發(fā)熱、無汗、咳喘、痰稀。 以上5個辨證要點,是正確使用小青龍湯的客觀依據(jù)。我們再來重溫一下《傷寒論》原文:
“傷寒表不解”,該患者有惡寒、無汗諸癥。沒錯。 “心下有水氣”,是水飲停蓄于心下胃脘部。飲停心下,阻滯氣機,不能平臥。該患者水寒射肺,肺氣失宣則咳;夜間一躺下就加重,正是因為心下有水飲,影響呼吸。也沒錯。 “或渴或利”,也許會出現(xiàn)口渴,既然水停為患,一般不渴,但飲停不化,津液不滋,也可口渴,大多數(shù)喜歡喝熱水。 水走腸間,清濁不分則下利;水寒滯氣,氣機不利,故小便不利,甚則少腹脹滿。 “或渴或利”,并非必然出現(xiàn)。但病機關(guān)鍵為水飲內(nèi)停。本證外有表寒,內(nèi)有水飲,故以小青龍湯解表散寒,溫化寒飲,表里同治。 關(guān)于這個小青龍湯的方名,我想簡單說一下: 我們的中醫(yī)呀,也很浪漫,處處彰顯出中國古代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特征,為什么呢? 青龍,是神話中東方木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四象”,也就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一。 中國神話里龍是水族之長,龍與水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民間傳說中都將龍視為管雨治水的神,它能隱能顯,神通廣大。 更重要是龍能夠興云致雨,善于變化,具有影響大自然云雨河澤和旱澇變化的能力。 這個小青龍湯證的病機關(guān)鍵在于外感風寒,內(nèi)停水飲,所以小青龍湯的重要功能也就是治療水飲。 類比到病證上來說呢,病人遇寒就咳嗽、咳痰,就喘息,就是體內(nèi)表寒不通了,有水飲了,用這個小青龍湯,就如同給他的體內(nèi)放一條龍進去,龍入江海,必翻波逐浪。 龍興則云升,可助發(fā)散表邪,云升則雨降,病人體內(nèi)的病邪水氣就像下雨一樣匯入江河大海了。 正如明代醫(yī)家許宏在《金鏡內(nèi)臺方議》中所說:“謂之曰小青龍者,以其能發(fā)越風寒,分利水氣,越超乎天地之間也?!?/span> 所以以青龍為名,更容易理解方義,頓時理解了張仲景先生的良苦用心,又生動又明白,如此頓悟,大贊中醫(yī)藥文化博大精深。 再分析疾病的次要矛盾患者外感風寒,內(nèi)有寒飲的主要矛盾抓住了,我們看看她還有什么其它線索?我們從時間線上來看。 感冒后的殘余咳嗽,對嗎?患者以“間斷性咳嗽三月,加重一周”為主訴,故診斷為“咳嗽”。 ? 宿疾:感冒后的殘余咳嗽,內(nèi)有寒飲 患者3個月前的感冒治療后余留偶有咳嗽,痰稀白,辨證為“寒邪射肺,內(nèi)有寒飲”。 因為當時感冒的寒邪留戀,并未全部清除,風寒郁閉于肺,寒邪像一支箭已經(jīng)傷中肺了,肺為嬌臟,喜清肅。風寒襲表,肺氣被束,宣降失司,所以才會一直斷斷續(xù)續(xù)咳嗽、痰清白,伴發(fā)熱惡寒。所以我們還要幫助患者解決她的宿疾——內(nèi)有寒飲。 ? 現(xiàn)狀:風邪犯肺,加重咳嗽 一周前受涼后癥狀加重,故辨證為“外感風寒”。值得注意的是,不一定外感風寒,就會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鼻塞流涕”。本例,感受風寒后,導致“肺失宣降”加重,故咳嗽癥狀加重,所以我們還要幫助患者宣肺止咳。 【診斷】咳嗽 【辨證】外感風寒,內(nèi)有寒飲 【治法】解表散寒,溫化寒飲,宣肺止咳 【方藥】小青龍湯合止嗽散化裁
【用藥分析】 “小青龍湯”是“解表散寒、溫化寒飲”的經(jīng)典用方,有發(fā)汗逐飲之功,猶如青龍在天興云治水。 “止嗽散”疏散風邪,宣肺止咳,為風邪犯肺咳嗽的常用方。 君藥:方中炙麻黃、桂枝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解決主要癥狀。 臣藥:干姜、細辛,二者皆辛溫,入肺經(jīng),溫化寒飲,直指患者病機,幫助君藥治療主證; 細辛又可祛頑痰,直接針對次證、次病,進行治療,發(fā)揮了臣藥的兩個作用,輔佐了老大的工作,又干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佐使: 陳皮、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 白芍、五味子收斂肺氣,佐制麻桂等君藥的燥烈之性,防止發(fā)散過度、耗傷脾肺已虛之氣,白芍+桂枝配伍調(diào)和營衛(wèi)。 白前、前胡為治療咳嗽的良好組合,用于一切咳嗽、不論新久。 桔梗、蘇子一升一降,恢復肺之宣降功能。荊芥、防風疏散風邪,具有抗過敏作用。紫苑加強止咳之功。甘草調(diào)和諸藥。 清代醫(yī)家張秉成在《成方便讀》中評論大、小青龍湯時也說:“名小青龍者,以龍為水族,大則可興云致雨,飛騰于宇宙之間;小則亦能治水驅(qū)邪,潛隱于波濤之內(nèi)耳”。 后續(xù),患者前幾天陪同其父前來治療冠心病,告知服用藥物第三天咳嗽基本消失,現(xiàn)一切均好。囑其禁食生冷,注意保暖。 遷延不愈三月余的咳嗽,小青龍湯+止嗽散強強聯(lián)手,收效斐然。 附: 止嗽散:陳賡借錢百草園 治療感冒后干咳咽癢方——喉科八味湯最近這段時間,氣溫忽高忽低,很多人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反復感冒,流鼻涕打噴嚏,感冒后咽喉干癢咳嗽,尤其到了晚上,咽喉干燥發(fā)癢,嗓子一癢就會引發(fā)陣陣咳嗽,有時咳嗽劇烈,直到咳嗽把咽喉部的干癢咳出來,把嗓子咳疼了,才算作罷,這樣嗆咳之后,咽喉更加干澀,也更容易發(fā)癢,咽喉發(fā)癢就更容易引發(fā)干咳,這種咳嗽就屬于喉源性的咳嗽,這種咳嗽在治療時,我最常用的方劑就是喉科八味湯,喉科八味湯是在喉科六味的基礎(chǔ)上加了連翹、蟬蛻而成,如果咽喉干燥口中干渴,可以在喉科八味湯的基礎(chǔ)上加生津四味,治療咽喉不利,咽干發(fā)癢引起的久咳不止,單獨使用或者配合其他藥味能起到很好的療效。 在臨床我經(jīng)常用喉科八味湯進行加減治療咽干咽癢久咳不止,每次都能取得很好的療效,這種慢性干咳,慢性咽炎或者感冒后余留下的咽部干燥,我們分析原因,久咳傷津,干生燥,燥生風,風生癢,癢則釀成本病,同時由于液不養(yǎng)咽,津不濡喉,津枯而造成作癢,喉科八味湯中荊芥、防風是常用的祛風藥對,連翹、薄荷氣味清香輕清宣泄,可以疏散風熱,利咽止癢,蟬蛻、僵蠶作為蟲類藥善于搜風還可治療聲音嘶啞,具有息風散熱的作用,桔梗、甘草也是常用的清熱解毒、利咽降火的方劑,而且甘草這味藥能很好的保護呼吸道的粘膜,因為久咳不止或者劇烈咳嗽震顫會使呼吸道粘膜受損,在臨床運用時,在此方基礎(chǔ)上針對癥狀,同時還要找到病因進行加減治療,津傷肺燥的配合生津四味或者是養(yǎng)陰清肺湯,治療這類慢性咽炎或感冒后咽癢干咳能取得很好療效。 喉科八味,荊防蠶蟬, 薄荷連翹,桔梗甘草。 喉科八味藥組成:荊芥10g 防風10g連翹10g 薄荷6g 桔梗10g 甘草6g 僵蠶6g蟬蛻6g 熬制時水煎十分鐘左右,香氣大出即可,因為方中藥物氣味輕清,熬制時間不宜過長,服藥一日分三至四次,服完即可。 生津四味組成:元參10g 麥冬10g 沙參10g 花粉10g 陰虛火旺的可以加生地10g,即生津五味。這個方子既可以單獨應(yīng)用,又可以配合其他方劑合用,治療久咳不止,肺部陰津不足引起的咳嗽,效果明顯。 養(yǎng)陰清肺湯:地黃10g 玄參10g 麥冬10g 白芍10g 川貝10g 丹皮10g 薄荷6g 甘草6g,由增液湯加味組成,治療陰虛肺燥,陰津不足引起的久咳咽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 |
|
來自: 饒吉星大夫 > 《感冒后頑固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