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 TS36.133協(xié)議中定義RSRP測量報告映射范圍從-140dBm到-44dBm,步長1dB。而在測量報告中上報的數值加上-140得到實際測量值,如下圖中本服務小區(qū)上報IE數值為48,實際RSRP = 48-140 = -92dBm。
LTE測量報告 在上報測量報告之前,UE將對測量結果進行L1濾波與L3濾波。L1濾波由UE物理層執(zhí)行,不需要用戶配置,主要用于消除快衰落對測量結果的影響。L3濾波主要對陰影衰落和少量快衰落毛刺進行平滑濾波,為事件判決提供更優(yōu)的測量數據。L3濾波系數根據觸發(fā)量的不同,有RSRP和RSRQ兩個L3濾波系數,詳細如下圖:
L3濾波
4G RSRP&RSRQ測量報告映射表 NR中的RSRQ和RSRP和LTE中的幾乎相同,但也有區(qū)別,因為在LTE中,RSRQ和RSRP是基于CRS,但是在NR中沒有CRS,所以RSRP和RSRQ在NR中的定義是基于其他物理信號定義的。TS38.133協(xié)議中定義的RSRP測量報表映射,RSRP區(qū)分L3-RSRP和L1-RSRP:L3上報的SS-RSRP上報范圍從-156dBm到-31dBm,步長1dB;L1上報的SS-RSRP和CSI-RSRP上報范圍從-140dBm到-44dBm,步長1dB。詳細如下表:
無線鏈路監(jiān)測(RLM)的參考信號集合包括用于波束管理和L3移動性的SSB和CSI-RS。而波束故障恢復的參考信號包括用于波束管理的SSB和CSI-RS。兩者的參考信號可能不相同,這取決于網絡配置。通過高層的配置,CSI參考信號可以和同步信號一起被使用。 RLF/RLM是基于PDCCH的BLER與Qin/Qout的對比結果,用于提供是否同步的指示和評估,而波束故障恢復可以用L1-RSRP測量。
同步測試SNR變化 如果SS-RSRP沒有被用來作為L1的RSRP,那么額外的CSI參考信號也不適用。如果CSI-RSRP被用來作為L1的參考信號,在天線端口3000和3001傳輸的CSI參考信號用來判決CSI-RSRP。 5G測量上報消息IE中的取值依然使用L3-RSRP映射計算,只是IE數值取值范圍擴展到-156,測量IE取值為7bit長度,取值范圍從0~127,總計128項取值范圍。7bit位長同樣適用于SS-RSRQ測量報告映射范圍與SS-SINR測量報告映射范圍取值,詳細如下表:
5G SS-RSRQ測量報告映射表
5G SS-SINR測量報告映射表
從CR記錄R4-1809387中了解到,最初定義L3-RSRP起始位置0是對齊了LTE的-140dBm標準,同時往前擴展到負值RSRP_-17=-156dBm,這里相對于LTE降低了16dB的要求,詳細如下截圖:
R4-1809387 CR報告
R4-1809387 CR報告RSRP映射表 到R4-1810502保證取值為正而去掉負值,起始從0開始,詳細如下截圖:
R4-1810502 CR報告 至于RSRP定義128項為什么從-156dBm開始到-31dBm結束,個人認為一方面5G終端接收機本身的靈敏度增強有關,同時考慮到R16要引入mMTC場景,本身對覆蓋要求提高會降低終端的要求,類似NB-IoT相對于FDD有20dB MCL提升的道理一樣:從LTE的100RB分布的CRS,減少到NR的20RB分布SSB,TRP相當于提升5倍,折算為7dB左右;同時接收天線數量擴展到4R到8R,相對提升3~6dB,綜合終端器件性能提升和網絡覆蓋要求來看有接近16dB的擴展,即相當于最小接收電平延展到-156dBm。當然RSRP接收功率也不是越強越好,一般考慮到終端LNA的最大飽和功率,TS38.521協(xié)議中定義了終端最大接收電平,相對于4G終端統(tǒng)一標準的-25dBm有所不同,最大可容忍-22dBm電平,詳細如下圖:
圖六:5G UE最大接收電平 總而言之,不管是初始接入時上報的L3-RSRP測量值,還是波束管理上報的L1-RSRP測量值,都將按照-157dBm對應到RSRP_0來計算測量的實際信號強度值,如上開篇圖一中消息所示,在5G小區(qū)收到改消息上報本服務小區(qū)RSRP IE數值為48時,則實際RSRP = 48-157 = -109dB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