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兵器殳砸擊或撞擊 兵器篇 字源演變 說文解字 “殳”shū,會意字,從shū從又,因系統(tǒng)不顯示'’字,故借'殳’描述下象形字'’,后不再另設'’篇,'、殳’字皆始見于商代甲骨文。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為了狩獵需要,經(jīng)常制作一些石球,作為遠距離攻擊獵物的工具。而到了新時期時代,這類石球便發(fā)展成為了環(huán)狀的石器。進入文明時代,又出現(xiàn)了錘斧形石器、多瘤形石器等等。商代甲骨文的'’字即指一種多瘤、椎狀或錘狀的青銅兵器,安裝長柄,東周時期使用普遍。它是一根八棱形積竹杖,長約3米,兩端套有銅冒和銅鐏。其實戰(zhàn)作用就是砸擊,《左傳》昭公二年載:“張匄抽殳而下(離開戰(zhàn)車),……扶伏而擊之,折珍(車上橫木)。”另外,它也作為車隊出行的前導儀仗。 春秋晚期,南方江淮流域的楚、蔡等國出現(xiàn)了一種兼有砸擊和刺殺兩種功能的有刃銅殳。這種殳在3米多長的八棱形積竹柄頂端,裝有一個青銅殳頭,殳頭刃部一般呈三棱矛狀,可以刺殺;骹部厚重,帶有尖刺或飾以浮雕紋飾,可以砸擊。一些殳還在柄上套裝帶刺的銅箍,是一種很有威力的車戰(zhàn)兵器,是先秦時期盛行在戰(zhàn)車上的五種兵器之一。 秦殳形制較簡單,是一個銅圓筒,頂部呈三棱錐形,無利刃,下接長柄,顯然這樣的兵器不大利于實戰(zhàn),主要是作為儀仗隊的禮兵使用。在秦俑三號坑中曾成批出土了銅殳,據(jù)考證,三號坑是指揮坑,而手執(zhí)銅殳的武士俑正是擔任警衛(wèi)職務的殳仗隊。 秦以后,由于戰(zhàn)車退出了歷史舞臺,銅殳也逐漸淡出戰(zhàn)場,但它的演變體卻一直在發(fā)展。一個方向是實戰(zhàn),而另一個方向是禮器。在實戰(zhàn)方向上,殳安上了“刺”,也就變成了“蒺藜骨朵”,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狼牙棒”,因為其殺傷力巨大,甚至被北方游牧民族吸收利用。禮器方向,到了漢代,出現(xiàn)了一種叫“金吾”的兵器,就是一種兩段涂金的銅棒,朝廷中御史大夫、司隸大夫一級的官員可手持“金吾”。因此,歷史上才有了劉秀那句名言:“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shù)藐廂惾A?!?/p> 金鍍銀蒜瓣式骨朵 而在兩宋時期的出土文物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那就是骨朵已經(jīng)基本不再用作實戰(zhàn),而是成為武士手中所持的軍仗禮儀用具。 到了明清時期,骨朵的軍事用途徹底消失,成為專門的禮儀器具。如《明史·儀衛(wèi)志》中提到:“宮中常用儀衛(wèi)二十人,內(nèi)使八人,色繡幡二,金斧二,金骨朵二......”,金骨朵和金斧,已經(jīng)成為了單純顯示皇家威儀之物,對于金骨朵,民間還有一個有趣的叫法——“金瓜”。而除了金骨朵,還出現(xiàn)了瑪瑙骨朵、玉骨朵等等。 明 《出警圖》 “殳”字從'又’從'’,又,手持;,多棱兵器。造字本義:手持兵器砸擊或撞擊。(介于'’字無法打出,借'殳’表兵器'’。) 古文釋義 《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墩崱飞兄烨校⒁羰?。 《說文》:以杸殊人也。 又兵器?!吨芏Y·夏官·司兵》:掌五兵注: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 《釋名》:殳,殊也。長一丈二尺,無刃,有所撞挃于車上,使殊離也。 正義曰:《考工記》:殳長尋有四尺。八尺曰尋,是丈二也。冶氏為戈戟之屬,不言殳刃,是無刃也。 《詩·衛(wèi)風》: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 又戟柄之別名。揚子《方言》:三刃枝,南楚宛、郢謂之宴戟。其柄,自關(guān)而西謂之柲,或謂之殳。 又書法名?!肚皾h·藝文志》:八體六板。韋昭曰:八體,六曰殳書。 歐陽詢《書法》:殳書者,伯氏所職。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 《說文序》:七曰殳書。 《徐鍇注》:殳體八觚,隨其勢而書之,故八體有殳書。 又姓。 又打谷之架曰攝殳。 揚子《方言》:僉、宋、衛(wèi)之間謂之攝殳。注:僉,今連架,所以打谷者。 從??。??音殊,鳥短羽也。與幾案之幾別。 《佩觽集》:殳,示朱翻,戈殳也。莫勿翻,沉也。 圖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關(guān)漢字
我都認真的當成了喜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