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15.625克,漢代的一兩等于現(xiàn)在的15.625克,漢代的一斤等于現(xiàn)在的250克,我們北京歷史博物館就藏著一個(gè)漢代的銅權(quán),那是張仲景在世的時(shí)候,當(dāng)時(shí)漢代的國家的農(nóng)業(yè)部叫做司農(nóng)銅權(quán),按照當(dāng)時(shí)的權(quán)的系列,它應(yīng)當(dāng)是重12斤,我們今天拿了一約,除以12,等于250克,所以漢代的一斤就是250克,漢代的斤和兩的進(jìn)位是16進(jìn)制,16兩等于1斤,所以它的一兩等于15.625克,我們?yōu)榱藫Q算方便,就是漢代的一兩是15克。 古代標(biāo)準(zhǔn)一斤(500克)為16兩,那么一兩就是31.25克; 在古代的時(shí)候,一兩是33.33克,16兩是1斤。 附子的用法:補(bǔ)腎去寒 昨天煮了一斤多羊肉,當(dāng)歸15g,生姜15g,生附片10g ,生附片先煮50分鐘,然后再把所有的東西放下去煮兩個(gè)小時(shí)。吃的時(shí)候一邊吃一邊流汗 吃生附子的時(shí)候,吃了睡覺,不要吹冷風(fēng)。不吃寒涼的食物。 冬天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可以吃 生附子必須用純棉布包著單獨(dú).先煮。10克煮一個(gè)多小時(shí),生附子30克煮三個(gè)小時(shí),生附子40克煮4個(gè)小時(shí) 10克用小火9碗水煮成3碗 因?yàn)樯阶又蟮倪^程中,有很多纖維出來,吃了卡喉嚨。所以必須棉布包著煮。 制附子不用包,但是必須先煮1-2個(gè)小時(shí)。 傷寒論中的智慧(四逆湯,苓桂術(shù)甘湯,真武湯,五苓散,豬苓湯,小青龍)四逆散由柴胡、白芍、枳實(shí)、炙甘草四味藥物組成,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 旋覆花湯由旋覆花、茜草(本用新絳,因無藥源,現(xiàn)以茜草代之)、蔥管三味藥組成,具有肅降肺氣的作用。這兩個(gè)方子合在一起,可以治療很多肝膽疾患。 傷寒治水方之一: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治水氣痰飲 脾虛水停可導(dǎo)致許多種病癥,如“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身為振振搖”,包括有消化系統(tǒng)、心腦血管系統(tǒng)、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疾病。 苓桂術(shù)甘湯加減 苓桂術(shù)甘湯用于臨床時(shí),可以隨證加減。如痰多脈滑的,可與二陳湯配合使用;如頭眩較重的,可加澤瀉;若頭面有烘熱之象的,可加白薇;若血壓偏高的,可加紅花、茜草、益母草、牛膝;若脈見結(jié)代,則減去白術(shù)而加五味子;若濕痰作咳,則減去白術(shù)而加苡米;若見驚悸不安的,可加龍骨、牡蠣。 傷寒治水方之二:茯苓甘草湯、苓桂棗甘湯 五苓散由五味藥物組成:茯苓、豬苓、澤瀉、白術(shù)、桂枝。 是治療水蓄于膀胱的,五苓散治腦積水:五苓散不僅可用于水蓄于下(膀胱),即使人體上部蓄水如小兒腦積水,用五苓散治療也有很好療效,若再合上清震湯(蒼術(shù)、荷葉、升麻),效果更佳。水飲型糖尿病、干燥綜合征,汗出異常。 五苓散的加減運(yùn)用 春澤煎:五苓散加上人參,名為春澤煎,可用于老年人氣化無力的小便不暢,如男性前列腺肥大的初期,小便不暢,或無力排出,或尿變細(xì),滴滴答答。 茵陳五苓散:五苓散加上茵陳蒿,名為茵陳五苓散,是治療肝病黃疸的良方,又能很好地降血脂,我經(jīng)常用茵陳五苓散加上山楂、丹參、桃仁、紅花、地龍,治療高血脂癥,降脂作用非常明顯。 真武湯:治腎陽不足的方劑-溫陽散寒利水的,治慢性心衰水腫 附子、白術(shù)、茯苓、生姜、白芍。 腎陽是一身陽氣的根本,腎陽虛時(shí)機(jī)體會(huì)呈現(xiàn)出一派臟腑機(jī)能低下的現(xiàn)象,如特別感到怕冷,腰膝酸軟,有些病人從腰以下冷如冰,兩腳像站在冰水中,晚上涼的睡不著覺,需穿上棉襪子睡覺,小便次數(shù)多,尤其是夜尿頻數(shù),困倦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心慌氣短,大便溏瀉,男子性功能低下、女子性冷淡等,這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都有論述,用真武湯、四逆湯、腎著湯治療,都有很好療效。 豬苓湯有五味藥物組成: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治泌尿系諸多疾病 血尿:可用豬苓湯加牛膝、車前子、白茅根、仙鶴草、藕節(jié)、冬瓜仁等。 尿路結(jié)石:用本方加金錢草、海金砂、冬葵子、雞內(nèi)金、琥珀等治療,效果肯定。 此外,豬苓湯也是治腳氣的良方,可配合冰硼散外敷。
小青龍湯組成:麻黃,桂枝,干姜,半夏,細(xì)辛,五味子,白芍,炙甘草, 方中用麻黃、桂枝以解外寒,用干姜、細(xì)辛、五味子、半夏、白芍以化內(nèi)飲。尤其是干姜、細(xì)辛、五味子三味,被認(rèn)為是仲景治寒飲咳喘的核心藥物,與麻黃、桂枝等相配伍,則溫中有滋,散中有斂,在使寒與飲俱從汗而解的同時(shí),又可防止肺氣耗散。 麻黃細(xì)辛附子湯對心肺寒冷導(dǎo)致的背寒有特效。 干姜與生姜、炮姜的區(qū)別 干姜是治寒證的良藥,先前我們說過生姜,可以溫胃、止嘔、散水。 生姜長于發(fā)散風(fēng)寒,又能溫中止嘔;干姜辛熱,燥烈之性較強(qiáng),長于溫中回陽,兼可溫肺化飲。炮姜是將干姜炒黑,但最好是用熱沙燙至表面膨脹。其性苦溫澀,辛散作用大減,善溫中止瀉,兼能止血。所以,古人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之說。 白虎湯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味藥物組成,具有清透陽明胃熱的作用,是中醫(yī)清熱瀉火的代表方劑。 張仲景說白虎湯是治“表里俱熱”的,即從里到外,由外到里都熱透了,病人在身熱(多是高熱)的同時(shí),出汗,不怕冷反怕熱,口干舌燥,欲飲水、脈大有力。后世將白虎湯類證總結(jié)為四大證:大熱、大渴、大汗、脈洪大。 腰椎間盤突出:倪海廈 桂枝25克 白芍20克 麻黃15克 炮附子15克 甘草15克 白術(shù)20克 防風(fēng)40克 知母40克, 生姜三片,用九碗水煮成三碗,早晚飯前各一碗. 白術(shù)100克,大黃10克,陳皮15克,續(xù)斷20克,枸杞20克。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清除風(fēng)、寒、濕、痰,痛風(fēng)癥是風(fēng)寒濕引起的。其邪入皮、肉、血脈、關(guān)節(jié)、手足各有不同的對應(yīng)治療方法。 1:麻黃加術(shù)湯(濕入皮膚)2:麻杏薏甘湯(濕入肌肉)3:防己黃芪湯(濕入血脈邊)4:桂枝芍藥知母湯(濕入血管-血管大)5:甘草附子湯(濕入關(guān)節(jié))烏頭桂枝湯(濕入關(guān)節(jié)、變形) 防己黃芪湯:防己15克、黃芪50克、炙甘草40克、白術(shù)40克、生姜1片、紅棗5枚。 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25克、白芍20克、甘草15、麻黃15克、生姜3片、白術(shù)25克、知母25克、防風(fēng)25克、炮附子15克、牡蠣50克、補(bǔ)骨脂50克。 甘草附子湯: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炮附子25克、白術(shù)15克。 甘草附子湯(痛風(fēng)、嚴(yán)重紅腫):桂枝4兩、炙甘草2兩、炮附子兩枚、白術(shù)2兩。 烏頭桂枝湯: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紅棗12枚、烏頭50克。 注:烏頭用2碗水煮成1碗(將藥渣丟掉),放入一碗蜂蜜,繼續(xù)熬成一碗,一日兩次,一次一調(diào)羹。配合前五味藥煮成的湯劑一起服用。切記,烏頭毒性較大,不可多用。 桂枝附子湯: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30克、生姜45克、紅棗(切開)12枚、炮附子25克。 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紅棗12枚、龍骨25克、牡蠣25克。 白芍甘草湯+炮附子+牛膝:下肢靜脈炎或靜脈曲張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白芍40~50克、炙甘草40~50克、炮附子20克、牛膝20克。 當(dāng)歸四逆湯:尿毒癥的處方、寒積成血淤(出自《傷寒雜病論》~):當(dāng)歸2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細(xì)辛5克、木通10克、紅棗8枚、炙甘草10克、炮附子15克、生附子15克、麻黃15克、杏仁15克、白術(shù)15克、茯苓15克、干姜15克。 注:把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 膝蓋腹膜炎(出自《傷寒論》~桂枝芍藥知母湯+牡蠣):桂枝25克、白芍20克、甘草15、麻黃15克、生姜3片、白術(shù)25克、知母25克、防風(fēng)25克、炮附子15克、牡蠣50克、補(bǔ)骨脂50克。 紅斑狼瘡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25克、麻黃15克、知母25克、白芍20克、生姜3片、防風(fēng)25克、甘草15克、白術(shù)40克、炮附子40克。 越婢湯:疏風(fēng)解表、宣肺利水-水腫癥:麻黃6兩,石膏半斤,生姜3兩,大棗15枚,甘草2兩。 腳氣和丹毒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礬石湯):礬石30克。 注:把礬石放入水中,煮沸3次,待稍涼時(shí)泡腳。若病情較重,可以配合(桂枝芍藥知母湯)一起服用。桂枝12克、芍藥9克、甘草6克、麻黃12克、生姜15克、白術(shù)15克、知母12克、防風(fēng)12克、炮附子10克。 155、脾腫大的處方:牡丹皮15克、冬瓜仁15克、葦莖15克、茯苓30克、白術(shù)15克、白芍15克、澤瀉30克。 156、坐骨神經(jīng)痛和尿頻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干姜茯苓白術(shù)湯):干姜50克、甘草10克、茯苓45~65克、白術(shù)10克。 157、去除身體寒氣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當(dāng)歸15克、生姜4片、羊肉1斤。 162、風(fēng)濕性心臟病(出自《傷寒論》~薏仁附子湯):薏仁75克、炮附子75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研磨成粉劑,每次一調(diào)羹,每日兩次。 20、糖尿病的基礎(chǔ)方。 方一:(出自《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大補(bǔ)肝湯):桂枝47克、干姜47克、五味子47克、竹葉16克、旋覆花16克、紅棗12枚、代赭石16克。 方二:(出自《傷寒雜病論》~烏梅丸方):烏梅300個(gè)、黃連250克、蜀椒63克、黃柏94克、細(xì)辛94克、當(dāng)歸63克、桂枝156克、炮附子94克、干姜94克、人參94克。 注解:將以上藥到藥房加工成6克、藥丸,每日三次,一日一丸。 10、貧血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澤瀉湯):澤瀉25克、白術(shù)10克。 105、補(bǔ)腎壯陽的方劑:巴戟天50克、菟絲子25克、肉蓯蓉50克、黃連5克、黃芪25克。 注:把以上幾味藥泡在黃酒中,一個(gè)月之后即可服用。 當(dāng)歸四逆湯(手腳冰冷):當(dāng)歸12g,桂枝9g,芍藥9g,細(xì)辛3g,通草6g,大棗8枚,炙甘草6g。 術(shù)附湯,倪海廈 白術(shù)加炮附子等于排膿湯白術(shù)祛濕,黑附子熱藥入腎入骨,因?yàn)轶w寒體濕,人容易發(fā)炎成膿,即時(shí)跑到骨頭里面去的膿(西醫(yī)要截肢),都可以把膿排出來。 炮附子驅(qū)寒,白術(shù)祛濕,能讓膿往體表走。體表化膿,慢慢的膿就排出來了 附子是將軍,無所不到,力量很大。很多地方生膿,甚至膿跑到骨頭里面去了,必須用到熱藥,入腎入骨的藥,黑附子很熱下去,驅(qū)寒,白術(shù)去除濕,叫術(shù)附湯去排膿。術(shù)附湯下去,膿就慢慢的往表走,化膿。膿就慢慢排出來了。 術(shù)附湯 組成:白術(shù)一兩(30g),附子半兩(15g)用法:上二味,水煎,去滓,放涼分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主治:脾陽不足,寒濕痹證。或:白術(shù)二兩,附子(炮,去皮)一枚半,甘草(灸)一兩。每服五錢匕,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 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功用 溫經(jīng)散寒,養(yǎng)血通脈,和中止嘔。組成:當(dāng)歸、芍藥、甘草、通草、桂枝、細(xì)辛、生姜、吳茱萸、大棗。 黃芪桂枝五物湯,芍藥大棗與生姜,益氣溫經(jīng)和營衛(wèi),血痹風(fēng)痹功效良。用量 黃芪9g,桂枝9g,芍藥9g,生姜18g,大棗12、4枚。用法 上藥,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功用 益氣溫經(jīng), 1、男子陽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柴胡6克、枳實(shí)6克、芍藥6克、炙甘草6克。 注:將以上藥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桂附八味丸:男子不能行房事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干地黃400克、山藥200克、茯苓150克、山茱萸250克、澤瀉200克、牡丹皮150克、炮附子150克、肉桂150克。 注:拿以上諸味藥(除去肉桂外)去藥房,加工成如六味地黃丸一樣的丸劑。大便次數(shù)多的,每日三次,每次20粒連同5克肉桂粉,用淡鹽水送服。大便較少者,可以去掉處方中的肉桂和炮附子,每日三次,每次10粒,用淡鹽水送服。 小建中湯(消化系統(tǒng)):麥芽糖30克、桂枝20克、白芍40克、生姜4片、紅棗20枚、炙甘草20克。 旋覆花代赭石湯:旋覆花25克、人參10克、生姜3片、代赭石25克、炙甘草15克、半夏10克、紅棗12枚。 73、(出自《傷寒雜病論》~桂附八味丸)自閉癥的基礎(chǔ)方~:干地黃400克、覆盆子200克、茯苓150克、肉桂150克、山茱萸250克、澤瀉200克、牡丹皮150克、炮附子150克、巴戟天100克。 注:拿以上諸味藥(除去肉桂)去藥房,加工成,如六味地黃丸一樣的丸劑。小兒一日三次,每次10粒,再加上2克肉桂粉,用淡鹽水送服。 白虎人參湯:病人喝了大量水,仍覺得口渴,且小便通暢(出自《傷寒論》~) 知母25克、石膏50~500克、甘草10克、粳米2調(diào)羹、黨參15克。 注:將石膏用棉布包好扎緊和其他藥一起煮,石膏的劑量視病人的病情而定。 豬苓湯:腎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尿路結(jié)石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豬苓5克、茯苓5克、澤瀉5克、滑石5克、阿膠5克,將前四味藥煮好,待稍溫時(shí)將阿膠放入,攪拌均勻,即可服用。 小柴胡湯:惡心反胃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柴胡25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炙甘草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紅棗4枚,飯前服用。 黃連湯:胃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黃連15克、炙甘草15克、干姜15克、桂枝15克、黨參15克、半夏15克、紅棗15枚。 柴胡桂枝湯+牡蠣:乳腺癌的處方(《傷寒論》~):柴胡40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甘草炙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紅棗4枚、桂枝10~20克、牡蠣20克。 三物小白散:肺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巴豆2粒、桔梗10克、貝母10克,先將巴豆熬黑,然后和桔梗,貝母研磨成粉,開水沖服。若出現(xiàn)腹瀉不止,飲涼開水即可。 肝腹水的處方(出自《傷寒論》~三物小白散):巴豆2粒、芫花10克,先將巴豆熬黑,再和芫花研磨成粉,開水沖服。若出現(xiàn)腹瀉不止,飲涼開水即可。 胃下垂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吳茱萸湯+旋復(fù)代赭湯):吳茱萸10克、生姜20克、紅棗8枚、旋覆花10克、代赭石5克、半夏10克、黨參15克、甘草炙10克。 頻繁遺精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紅棗12枚、龍骨20克、牡蠣10克、炮附子15克。 小柴胡牡蠣湯:乳房腫塊的處方(出自《傷寒論》~)。 病癥較輕者:柴胡25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炙甘草5克、紅棗8枚、半夏25克、牡蠣、20克、生姜3片。 病情較重者:當(dāng)歸20克、生地10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紫根10克、木防己15克、竹茹10克、瓦楞子20克、炒麥芽15克。 大柴胡湯:大腸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柴胡15克、黃芩10克、白芍10克、半夏15克、生姜15克、枳實(shí)10克、紅棗4枚、大黃10克、芒硝10克。 柴胡桂枝湯:乳腺小葉增生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柴胡25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甘草炙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紅棗4枚、桂枝10~20克。 五苓散:水腫、寒濕痹痛者,利水滲濕、溫陽化氣:豬苓15克、澤瀉30克、白術(shù)15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 腎炎、腎積水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青龍湯):麻黃12克、芍藥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細(xì)辛3克、五味子3克。 便秘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調(diào)胃承氣湯):炙甘草10克、大黃20克、芒硝10克、梔子10克。 注:其他藥煮好后,盛入碗中,將芒硝放入。 視網(wǎng)膜病變的中藥藥方: 生附子30克、黃芪30克、甘草30克、當(dāng)歸20克、蓽撥30克、夜明砂20克、牡丹皮20克、靈芝15克、水蛭10克、赤芍20克。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體股癬及疥瘡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麻黃10克、連翹10克、杏仁10克、赤小豆30克、紅棗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5克、甘草5克、金銀花10克、蟬蛻10克。 桂枝加白芍湯:血癌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15克、白芍30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紅棗15枚、生附子15克、白術(shù)15克、茯苓15克。 注:熬煮中藥的時(shí)候,要將生附子用棉布包好一起煮,如果是兒童,生附子的用量改為10克。 桂枝湯:肌纖維疼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30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炙甘草15克、紅棗15枚、玉竹30克。 葛根湯:偏頭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紅棗15枚、葛根25克、川芎15克。 面癱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葛根湯):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紅棗15枚、葛根25克。 腦中風(fēng)的處方(出自《千金方》~三黃湯,小續(xù)命湯,白術(shù)附子湯)。 口能言者:麻黃25克、獨(dú)活20克、細(xì)辛10克、黃芪15克、黃芩15克。 口不能言者:麻黃15克、桂枝25克、杏仁15克、石膏25~40克、人參15克、炙甘草15克、當(dāng)歸15克、川芎15克、干姜10克。 極度眩暈者:白術(shù)25~40克、炮附子40~60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紅棗6枚。 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處方(出自~四物湯和桂枝茯苓丸)。 方一:白芍15克、當(dāng)歸20克、川芎15克、熟地黃10克、炮附子15克。 方二:桂枝20克、茯苓25克、白芍10克、桃仁15克、炮附子20克、白術(shù)15克、牡丹皮15克。 189、腦溢血的處方(出自~補(bǔ)陽還五湯):黃芪20克、歸尾10克、赤芍15克、地龍5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藏紅花10克。 183、肌肉萎縮和肌無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建中湯):麥芽糖30克、桂枝20克、白芍40克、生姜4片、紅棗20枚、炙甘草20克。 184、哮喘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大青龍湯和小青龍湯)。 大青龍湯:春夏發(fā)病使用:麻黃15克、桂枝25克、炙甘草10克、杏仁15克、生姜2片、紅棗10枚、石膏20克。 注:先把石膏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熬煮。 小青龍湯:秋冬發(fā)病使用:麻黃15克、白芍15克、細(xì)辛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五味子25克、生半夏20克。 185、胃酸過多(俗稱火燒心)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旋覆花代赭石湯):旋覆花25克、人參10克、生姜3片、代赭石25克、炙甘草15克、半夏10克、紅棗12枚。 186、牙齦易出血及易流鼻血(出自《傷寒論》~大黃黃連湯):大黃15克、黃連15克。 注:用上兩味藥,放入開水中浸泡后,即可飲用。(像泡茶一樣)。 女性陰道和男性睪丸抽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紅棗12枚、龍骨25克、牡蠣25克。 180、幫助回奶和治療月經(jīng)不規(guī)律的處方(出自《奇方異錄》~回奶湯):桂枝20克、白芍15克、當(dāng)歸20克、川芎15克、熟地黃10克、通草3克、炒麥芽40克、陽起石10克。 177、脫發(fā)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紅棗12枚、龍骨20克、牡蠣20克。 171、嗜睡疲倦無力(出自《傷寒論》~天雄散):天雄50克、白術(shù)110克、桂枝60克、牡蠣50克。 注:熬好的湯藥放涼后,放入生淀粉,完全吸收后陰干成粉劑,隨時(shí)用水送服,每次半調(diào)羹,每天2次。天雄有毒性,不可多服。 172、甲狀腺腫瘤和淋巴癌的處方:桂枝25克、龍骨25克、牡蠣50克、防己40克、炙甘草25克、瓦楞子50~100克。 163、胸悶氣短胸部不適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理中湯和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 理中湯:心臟不疼者:人參、干姜10克、10克、炙甘草10克、白術(shù)10克。 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心臟有劇痛者:枳實(shí)15克、厚樸15克、薤白10克、桂枝5克、栝樓實(shí)15克。 158、腸套疊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附子粳米湯):炮附子15克、半夏10克、甘草10克、紅棗10枚、粳米2調(diào)羹。 159、心肌梗塞,心血管堵塞,冠狀動(dòng)脈硬化的處方:黃連15、阿膠10克、黃芩20、桂枝15克、炙甘草20克、川芎40克、炮附子25~50克、桃仁20克、牡丹皮20克、枳實(shí)30克、藏紅花15克。 注:其它藥煮好后,再放入阿膠。 160、穿心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烏頭赤石脂丸):蜀椒15克、烏梅10克、炮附子15克、干姜15克、赤石脂15克。 注:按上述藥的比例做成丸劑,每次15~20丸。 161、心肌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生姜枳實(shí)湯):桂枝10克、生姜2片、枳實(shí)25克。 152、看見水就發(fā)作的癲癇(出自《傷寒論》~五苓散):豬苓15克、澤瀉25克、白術(shù)25克、茯苓25克、桂枝15克、用水煎,取藥汁,放入食用淀粉,待完全吸收之后晾干,制作成粉劑,溫水送服。 153、病人感覺頭上戴了一頂帽子,或者像用緊箍咒箍?。ǔ鲎浴秱摗贰?/span>桂枝茯苓五味子湯):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茯苓20克、五味子15克。 147、子宮肌瘤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茯苓丸):桂枝200克、炮附子200克、茯苓250克、白術(shù)150克、白芍100克、牡丹皮150克、桃仁150克。 注:把以上幾味藥,拿到藥房加工成丸劑或膠囊。如果是丸劑,每次20粒,每日3次。如果是膠囊,每次5粒,每日3次。 140、肝癌(無腹水)的處方:生附子15克、生硫磺15克、桂枝20克、炙鱉甲15克、茜草15克、川芎15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茵陳20克。 141、肝炎的基礎(chǔ)方:柴胡15克、黃芩10克、郁金25克、龍膽草20克、川芎15克、牡丹皮15克、白芍20克、澤瀉20克、茵陳15克、大黃10~20克、枳實(shí)15克、紅棗10枚、生姜2片。 142、患者暈車或暈船且小便通暢(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術(shù)10克、炙甘草10克。 137、胃癌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黃土湯)甘草15克、干地黃15克、白術(shù)15克、炮附子15克、阿膠15克、黃芩15克、灶心土50克。 注:把灶心土,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如果沒有灶心土,可以用赤石脂代替,阿膠不用一起煮,待其他藥煮好后,放入即可。 138、膽結(jié)石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柴胡10克、枳實(shí)10克、黃芩10克、炙甘草10克、海金砂15克、五倍子15克。 132、病人經(jīng)常下痢,吃完飯不久就腹痛腸鳴(出自《傷寒雜病論》~半夏瀉心湯):半夏15克、黃芩10克、干姜10克、人參10克、炙甘草10克、黃連、紅棗5克、4枚。 118、小兒癲癇、出自《傷寒雜病論》~甘麥紅棗湯):炙甘草15克、小麥、紅棗30克、10枚。 113、肌無力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四逆湯):生附子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15克、茯苓25克、白術(shù)15克、牛膝15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當(dāng)歸20克、細(xì)辛10克、澤瀉15克、補(bǔ)骨子(補(bǔ)骨脂)20克。 注:先把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 114、血崩(出自《傷寒雜病論》~焦姜湯):阿膠15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干姜15克、當(dāng)歸15克、白芍25克、干地黃35克。 注:阿膠先放著備用,先把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即可。 115、隔月來月經(jīng)的基礎(chǔ)方:莪術(shù)15克、牡丹皮15克、桃仁15克。 注:把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每次2調(diào)羹,每日三次,溫水送。 116、不孕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溫經(jīng)方):吳茱萸15克、當(dāng)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人參10克、桂枝10克、阿膠10克、牡丹皮10克、生姜3片、甘草10克、半夏10克、麥門冬15克。 注:阿膠不要煮,待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 117、白帶異常。 方一:若白帶呈黃色,有異味:黃芩15克、黃連15克、黃柏10克、白術(shù)10克、赤小豆10克。 方二:若白帶呈白色,沒有異味:炮附子30克、茯苓25克、白術(shù)15克、澤瀉25克、豬苓15克。 56、消化不良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調(diào)胃承氣湯和吳茱萸湯)。 方一:大黃20克、炙甘草10克、芒硝5克。 注:芒硝不要煮,等藥煮好后,放入芒硝,調(diào)勻即可,服用。 方二:吳茱萸25克、人參15克、生姜3片、紅棗12枚。 57、急性扁桃體炎(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紅棗12枚、葛根20克、連翹15克、金銀花15克、浮萍15克、蟬蛻10克。 58、長期便秘,又受到驚嚇?biāo)鸬男呐K動(dòng)悸(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桂湯方):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3片、紅棗12枚、肉桂5克。 注:肉桂不要煮,待湯藥煮好后,再放入肉桂粉,調(diào)勻,即可服用。 31、肌肉不由自主的震顫(出自《傷寒雜病論》~防己茯苓湯):防己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 27、小兒流鼻涕且咳嗽,發(fā)熱且舌苔發(fā)黃者(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青龍湯):麻黃10克、桂枝15克、杏仁10克、生姜2片、石膏20克、紅棗10枚、炙甘草10克。 注:石膏用棉布包好,和其他藥一起煮。 26、孕產(chǎn)婦保健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當(dāng)歸散+白術(shù)散+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 孕期1~2個(gè)月: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生姜4片、紅棗12枚、黃芩47克、人參47克、干姜47克、黃連16克。 孕期2、到6個(gè)月:當(dāng)歸250克、黃芩250克、芍藥250克、川芎250克、白術(shù)125克。 注:以上諸味藥研磨成粉,一日四次,每次一湯勺。 孕期6個(gè)月到產(chǎn)前:白術(shù)100克、川芎100克、蜀椒100克、牡蠣100克。 注:以上諸味藥研磨成粉,一日四次,每次一湯勺。 哺乳期:當(dāng)歸15克、生姜4片、羊肉500克。 22、老年癡呆癥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附子細(xì)辛湯):麻黃31克、炮附子62克、細(xì)辛31克。 11、腦部積水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甘草麻黃湯):麻黃15克、甘草8克、生半夏30克。 12、四肢及軀干麻木不仁(出自《傷寒雜病論》~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15克、芍藥15克、桂枝15克、生姜6片、紅棗12枚。 13、半身不遂的基礎(chǔ)方(出自《小續(xù)命湯》):麻黃25~40克、杏仁25~40克、紅棗12枚、木防己15克、桂枝15~20克、黃芩10克、白芍15克、防風(fēng)10克、川芎15~50克、人參15克、炮附子10克、當(dāng)歸15~5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 14、陰天肌肉酸痛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麻杏薏甘湯):麻黃5克、薏苡仁5克、杏仁4克、炙甘草10克。 15、風(fēng)疹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加術(shù)湯):麻黃9克、杏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白術(shù)12克。 16、產(chǎn)后全身疼痛(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人參湯):桂枝15克、生姜2片、炙甘草10克、紅棗12枚、白芍15克、人參15克。 2、頑固性口腔潰瘍的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甘草瀉心湯):甘草12克、黃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紅棗12枚、黃連3克。 3、急性乳腺炎的方:栝萎30克、酒當(dāng)歸15克、白芷6克、乳香3克。 4、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精神分裂癥的基礎(chǔ)方,癲癇的基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柴胡12克、龍骨5克、牡蠣5克、黃芩5克、生姜5克、鉛丹3克、人參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黃6克、紅棗6枚、常山20克、遠(yuǎn)志20克、蒼術(shù)20克。 注:鉛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藥一起煮。 6、大柴胡湯:急性胰腺炎的基礎(chǔ)方、急性膽囊炎的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柴胡12克、黃芩9克、芍藥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實(shí)9克、紅棗4枚、大黃6克。 8、溫經(jīng)湯:不孕癥的基礎(chǔ)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子宮內(nèi)膜異位的處方:當(dāng)歸6克、芍藥6克、川芎6克、吳茱萸9克、人參6克、桂枝6克、阿膠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麥冬9克。 注:阿膠不要煮,待湯藥煮好后,再放入阿膠。 糖尿?。?/span> 倪海廈醫(yī)師是一位致力傳承和發(fā)揚(yáng)中醫(yī)學(xué)的了不起人物,他有很多運(yùn)用中醫(yī)藥治療疾病的方法。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他的治療糖尿病的處方。 治療糖尿病的基礎(chǔ)方法: 處方一: (出自<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大補(bǔ)肝湯) 桂枝 47 克 干姜 47 克 五味子 47 克 竹葉 16 克 旋復(fù)花 16 克 大棗 12 枚 代赭石 16 克 處方二: (出自<傷寒雜病論>--烏梅丸方) 烏梅 300 個(gè) 黃連 250 克 蜀椒63 克 黃柏 94 克 細(xì)辛 當(dāng)歸 桂枝 94 克 干姜 63 克 156 克 炮附子 94 克 94 克 94 克人參 注:石膏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 糖尿病患者腿部傷口不能愈合的方法 取 黃糖 半斤放入溫水中,完全溶化后將患處浸泡于糖水中半小時(shí)以上,會(huì)有膿液排出.每日早晚各一次, 兩三天傷口即可愈合. 患者上熱下涼譬如重癥糖尿病,紅斑狼瘡,血癌等 出自<傷寒論>--白虎人參湯,芍藥甘草湯,三黃瀉心湯,附子細(xì)辛湯. 石膏 梗米 150-500 克 2 調(diào)羹 知母 人參 25 克 15 克 甘草 15 克 生地黃 20 克 白芍 50 克 瓜蔞根 15 克 牛膝20 克 桂枝15 克 黃連15 克 干姜 15 克 炮附子 50 克 炙甘草 20 克 牡丹皮 15 克 黃岑20 克 細(xì)辛15克 茯苓 15 克 生附子 20 克 三七15 克 生姜2片 大黃15 克 白術(shù) 20 克 生半夏 15 克 以上就是對“倪海廈糖尿病處方”的介紹,我國的傳統(tǒng)中醫(yī)學(xué)博大精深,需要后人的繼承和發(fā)揚(yáng),讓它為人類的健康造福! 血糖高喝“培希元玉參茶”平穩(wěn)血糖效果好,沒有副作用,防止并發(fā)癥,消除并發(fā)癥癥狀。補(bǔ)充人體元?dú)?,恢?fù)身體機(jī)能,消除胰島素抵抗。比西藥更安全有效,關(guān)鍵在于可以“雙向調(diào)節(jié)血糖”?;馕魉幍母弊饔猛瑫r(shí)保護(hù)肝腎、恢復(fù)血糖正常、改善乏力、沒精神的狀態(tài)。一個(gè)月基本可以平穩(wěn)血糖,逐步減量西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