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昵稱503199 2022-11-10 發(fā)布于湖北

趣說漢字丨現(xiàn)在,你還會寫“信”嗎?

原創(chuàng) 劉紹義 語言文字報 2019-11-06 11:30 發(fā)表于北京
收錄于合集#趣說漢字44個
古人稱信為書。“答友人書”是回答友人的信,“家書抵萬金”是說家信珍貴,抵過萬金。這種叫法現(xiàn)在依然沒有消失,“鴻雁傳書”“書信往來”等說法,我們還在用。
圖片
“信”,古文中多指“送信之人”,既包括遞交函件和傳遞消息的人,也包括外交使臣。這和如今的“信使”沒有什么兩樣。下面的引文中的“信”都是使者,即送信的人,“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信。
軫說楚王,發(fā)臣……
——《史記》
謝玄淮上至,看竟,默然無言……
——《世說新語·雅量》
數寄,無心相憶。
——《估客樂》
宜急追。
——《資治通鑒》
越絕糧,使素忠為,告糶于吳。
——《越絕書》

古代在未發(fā)明紙張之時,都是在竹片上刻字,以竹簡成書,因此竹簡就是古代的書,也稱“竹書”。與書有關的字,諸如“籍”“簿”等,都是竹字頭,也是這個道理。
“竹書”,就是將竹子劈成長條狀,上面寫字。一根竹片稱為“簡”,多根“簡”用繩子編起來就是“冊”,“冊”字就是竹簡穿起來的形象。
圖片
竹書
“冊”,也稱“編”,或者“篇”,用絲繩編的稱“絲編”,用皮繩編的稱“韋編”。編好的竹簡卷成一束,就是一卷,長文可以分成多卷。篇、卷、冊這些量詞至今還在使用,意思沒有多大變化。
現(xiàn)在我們經常使用的詞語,像“著于竹帛”“罄竹難書”“汗青”等,都與竹書有關。比如“汗青”一詞,竹簡表面很光滑,不易寫字,而且容易被蟲蛀,因此人們就把新鮮濕潤的青竹片放到火上烤一烤,這就是“殺青”,也稱“汗青”。“汗”,就是烤青竹時冒出的水珠,像人出的汗一樣。這就是“汗青”的來歷。
我總覺得,形容藏書非常多的“汗牛充棟”一詞,應該也與竹書有關。這個詞語出自唐代柳宗元《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的“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如果不是竹書,哪能“處(存放)”則塞滿屋子,“出(運輸)”則讓牛馬累得出汗呢?
竹書雖好,但可以削成大竹片的竹子多在南方,沒有儲量大、南北方都有的木材豐富,于是又出現(xiàn)了大量木片書,這就是“牘”,也稱“簡牘”。它長約一尺,古人喜歡用它寫信,因此古代的書信也稱“尺牘”
圖片
簡牘
“尺牘”寫好后,上面常加一塊空白的木牘,為了與尺牘分別開來,這塊木牘起名叫“檢”,上面簽上字就是“署”,如今的“署名”就源于此。
“檢”上常有一塊凹陷的裝飾稱作“函”,現(xiàn)在我們多把信叫作“信函”“函件”,正是源于此。古人在“檢”上蓋上尺牘,用繩子綁好,再用濕泥土封住繩結,在封泥上打上印章,這信就成了秘不可失的郵件,現(xiàn)在我們說“一封信”“信封”,均與這個封泥有關。

(改編自2019年8月7日《語言文字報》文章《說“書”話“信”》,作者:劉紹義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