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故事: 57歲的張大媽和老伴結婚多年,一直恩愛有加。 前幾年,老伴生過一場重病,張大媽一直守在病床前,精心照顧他。 本來以為已經(jīng)康復了,沒想到,今年年初又復發(fā)了。 這一次,好運沒有降臨,老伴不幸離開了。 張大媽完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一直沉浸在老伴去世的悲傷中,走不出來。 3個子女心疼張大媽,便決定輪流照顧她。 對張大媽來說,住在子女家里,確實熱鬧了很多,心里也沒那么冷清。 但剛開始還好,住的時間久了,矛盾也就有了。 退休前,張大媽是一名老教師。 雖然有30多年的教齡,但一代人總有一代人的教育方式,難免會產(chǎn)生分歧。 在幾次因為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和子女發(fā)生爭執(zhí)后,張大媽徹底撒手不管了。 她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隨它去吧,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要緊事?!?/p> 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中寫道: 你不能干涉別人的人生,就算是為了對方好。 我們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他人身上,不如專注于自身,經(jīng)營好自己的人生。 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也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強行改變他人或插手別人的生活,只會讓自己活得疲憊不堪。 人這一生,最好的活法,不過四個字: 過好自己。 刷到一個街頭采訪視頻: 主持人問一個阿姨:“子女結婚后,父母能多管嗎?” 阿姨回答說: 我不喜歡管,我平時都不怎么管,去管人家干什么? 就像我,如果我婆婆管我多,我也會不高興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管得多事也多,你不管不是沒事嘛。 主持人緊接著問:“他一輩子是你的孩子,父母管自己的孩子不是應該的嗎?” 阿姨連忙反駁道: 我會關心一下,但不會多插手,他們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主持人還是在問:“假設他們吵架了,或者發(fā)生矛盾了,你會管嗎?” 阿姨想了想說: 我會批評自己的孩子,一般遇到這樣的事兒,我寧可不管,要管就管自己的孩子。 “那如果需要你出手幫忙呢?” 阿姨的回答是: 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出手幫忙,不需要我的,你硬要去做,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不得不說,這位阿姨真的是人間清醒,在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上,不僅看得開,而且拎得清。 聽過一句話:“父母與子女之間,最好保持一碗湯的距離?!?/p> 因為,湯近了會燙,而遠了會涼,只有恰到好處的距離才最舒服。 誠然,大多數(shù)父母是愛子女的。 不管子女多大年紀,在父母心中,永遠都是小孩子,是需要一輩子的牽掛和惦念的。 可還是想說,父母與子女,注定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 即使我們再愛孩子,也要講分寸,有尺度,更要有清晰的邊界感。 不過分插手子女的家事,既是對子女的尊重,也是對家庭的保全。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子女有子女的生活,父母也有自己的日子要過。 人老了,更要學會專注自己的生活,不過分插手和干預子女的家事。 為自己而活,過好自己,就是余生最大的不辜負。 知乎上有個問題:“婆媳關系最大的問題在哪里?” 其中有個用戶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她說,在她女兒小的時候,她媽媽來住過兩個月。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里,家里的氛圍特別好。 后來,她復盤了一下發(fā)現(xiàn),她媽媽在她家的時候,自動把自己的身份,變成一個客人。 一切都是聽她的,包括帶孩子的方式,收拾家務、做飯等等,都是順著她來。 在媽媽的心中,女兒家是女兒的主場,女兒是家庭的女主人,所以她會自動后退半分。 但她的婆婆就不一樣了,來她家的時候,立馬就想成為一家之主,讓大家都聽她的。 而且整天指揮來指揮去,動不動就教育人教訓人,矛盾經(jīng)常一觸即發(fā)……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提過一個觀點,叫:“漿糊邏輯”。 很多人的生活,就像一團巨大的漿糊,沒有清晰地邊界感,最終只能混成一團。 好的家庭關系,家庭成員一定要邊界清晰,不越界,不失去分寸感。 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最好只出現(xiàn)“一種聲音”。 簡言之,教育孩子時,父母才是主角,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 而不是越俎代庖,過分干涉或插手晚輩的教育。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現(xiàn)象: 媽媽不讓孩子吃零食,奶奶寵孩子,偷偷給孩子買; 媽媽不讓孩子玩手機,爺爺說玩一會兒也沒事; 媽媽懲罰孩子,奶奶心疼得不行,和媽媽對著干…… 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呢? 一方面會導致教育方式的混亂,孩子不知道到底該聽誰的? 另一方面會使家庭矛盾、摩擦不斷,影響夫妻和諧和家庭關系。 關于教育晚輩,老人可以疼愛,可以關心,但不要越位,不要過多干預。 要知道,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在家庭關系中,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扮好自己的角色,不過多干涉晚輩的教育。 每個人各就其位,這樣的家庭才能和諧,也才能長久地生活下去。 一個讀者在后臺傾訴她的苦悶: 她說,老公有個自家叔叔,60多歲了,經(jīng)常有事沒事“教育”他們。 兒子有時候貪玩,晚上10點多才回到家,有一次被他撞到了,他劈頭蓋臉訓了孩子一頓。 說孩子沒規(guī)矩,這么晚不回家,連帶著批評她和老公,沒教育好孩子。 雖然知道這是為他們好,但心里就是不太舒服。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他來家里串門,兒子在屋里寫作業(yè),沒有出門迎接他,他就拉臉色; 家族聚餐時,端上來一個不認識的菜,他就說:“還是農(nóng)村出來的,連這個都不知道”; 就連下廚做飯,他也要站在旁邊指導,放多少油,放多少鹽…… 作家畢淑敏說:“親近地保持距離,才是最恰當?shù)慕浑H方式?!?/p> 經(jīng)營一段關系,最好的方式是,保持一定的分寸感和恰當?shù)木嚯x感。 不輕易指責他人的生活,也不隨意評價別人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和認知,我們可以不理解、不接受,但不要輕易做出評價。 或許,有些事情,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不了解真實的狀況,這樣做出的評價,傷人又傷己。 不可否認,老人走過的路,吃過的鹽,比年輕人多得多。 可能是出于好心,為年輕人好,老人總喜歡給年輕人提建議,做評價。 但其實,有些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有些道理是自己悟出來的。 老人再苦口婆心勸說,也不如年輕人自己去闖蕩,去見識。 人到晚年,試著將目光移到自己身上,多關注自己,過好自己。 自己過得好,才是真的好。 楊絳先生說過一句話: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年輕時,喜歡熱鬧,心中裝著很多人,別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 到了一定年紀,開始學著往回“收”,將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 不插手子女的家事,可以去管但不會全管,可以幫忙但不會扶持一生; 不干涉晚輩的教育,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好稱職的配角,不越位、不錯位; 不評價他人的生活,閑談莫論人非,把時間和精力給自己,過好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