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名言名句_經典語錄_一品句子【6-3】
⊙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矣。 【注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此語出自《韓非子·說難》。認識事物并不太難,而如何處置所知卻很難。 【解析】這里指出認識事物和把這種認識運用到實踐之中去的差異。“識”不難,但“施”卻不易。進諫的困難在于如何迎合君主的心理,知其君主的心理并不難,博得國君的歡心,卻要花一番大氣力。 ⊙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 【注釋】《史記·司馬穰苴列傳》。援枹(fu)鼓:援,執(zhí)、拿。枹,鼓槌。揮動鼓槌擊鼓。 【解析】嚴法治軍,軍隊才有戰(zhàn)斗力,諳熟兵法的司馬穰苴精于此道。他初任齊國將軍之時,與景公的寵臣、傲慢的監(jiān)軍莊賈相約正午會于軍門,莊賈因接受親友的祝賀,飲酒到傍晚才到,穰苴斥責莊賈說:“身為將領從接受任命之日起,就應忘掉自己的家庭;親臨軍營申明號令后,就得忘掉私人的親情;在擂鼓進軍的緊急時刻,就該不顧個人生命的安危?!辈⒁儡姺〝貧⑶f賈,齊軍大震,從此紀律嚴明。司馬穰苴不愧為一名“文能附眾,武能威敵”的名將。 ⊙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注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善于作戰(zhàn)的將領要會利用形勢,加以引導,使它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fā)展。 【解析】戰(zhàn)場上,風云變幻,高明的將領善于以實力作基礎,運用自己的智慧、謀略,把亂轉化為治,怯轉化為勇,弱轉化為強,出奇制勝,攻其不備,形成強大的戰(zhàn)斗力和沖擊力,壓倒和消滅敵人。孫臏教導田忌就是根據這個原則,用減灶的辦法,給敵人以假象,智擒龐涓,取得了馬陵之戰(zhàn)的重大勝利。 ⊙在德不在險。 【注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解析】當許多人都如魏武侯一樣在一味地慨嘆山河之險、城池之固時,吳起卻敏銳地看出,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并不在于山河的險要,而是靠一國之君能否以德服人,這是固國、強國的根本。正如孟子所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注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能實際去做的人未必能高談闊論(講出道理),能高談闊論的人未必能實際去做。 【解析】這是一條諺語,司馬遷引用來感嘆孫臏、吳起有過人的才智,卻不能拯救自身的危難。孫臏擒龐涓機智神勇,可不能防范早年受到的災禍;吳起說武侯固國在德不在險,可他在楚國卻因苛刻少恩而送命。 ⊙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悲夫。 【注釋】《史記·伍子胥列傳》。( . 整理)放棄小道義,洗雪大恥辱,使名聲流傳后世。 【解析】伍子胥本是楚國人,為報父兄被平王殘害冤死之仇,背棄楚國,逃到吳國,借吳國之兵復仇,攻人郢都,破楚,鞭平王之尸。伍子胥這樣做,是違背道義的,因為他的行為與忠君的封建正統(tǒng)思想不相容。司馬遷以憤惋之筆為伍子胥立傳,以上便是司馬遷對伍子胥的贊頌之詞,稱贊他雪恥是大義之舉。這里亦包含著司馬遷的叛逆精神和民主思想。臣報君仇,是對天命觀和絕對君權的挑戰(zhàn),是強烈反抗精神的體現。 ⊙隱忍就功名。 【注釋】《史記·伍子胥列傳》。 【解析】伍子胥的報仇之路很不平坦。他曾困頓窘迫于長江之濱,甚至討飯度日,但他替父兄報仇的決心絕不動搖。他竭力克制忍耐以成就功名,終于破楚復仇,名揚四海。司馬遷對此感受頗深,他受腐刑而無慍色,隱忍茍活就是為了寫出《史記》,成一家之言。此處借贊子胥之行事以紓憤自解,寄意良深。 ⊙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 【注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慮:思考,謀劃。應:應付。卒(cu):同“猝”,突然,此指突發(fā)情況。辨(ban):通“辦”,治理,準備。 【解析】做任何事都應先有計劃,事到臨頭才籌劃往往會迷亂。子貢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賢者之一,他不僅善經商,還是個縱橫大家。子貢為救魯國.穿梭于各國之間,最終憑三寸不爛之舌擾亂齊國,使吳國被破,晉國強大,越國稱霸。在說服晉君備兵以御吳軍時,子貢告誡晉君,不打無準備之仗——如果事先不做好準備,就不能應付突發(fā)之事,事先不弄清敵情就不能戰(zhàn)勝敵人。晉國終因有備而戰(zhàn),大敗吳軍。 ⊙疑行無名,疑事無功。 【注釋】《史記·商君列傳》。疑:遲疑,猶豫。 【解析】大凡有成就之人,做事多果決。商鞅以他雷厲風行的作風,輔佐孝公變法,改革秦國舊制,使落后的秦國一躍成為諸侯之霸,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注釋】《史記·商君列傳》。 【解析】時代不同,制度、法令有異,不必一味遵循前朝的老規(guī)矩。在變法和遵循舊法的論辯中,甘龍、杜摯(秦臣)堅持不改民俗教化,不改舊法。商鞅據理駁斥,認為治理天下不是只有一種方法,利于國家的事情就不必遵循古法。 商鞅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對墨守成規(guī)的思想提出了挑戰(zhàn)。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注釋】《史記·商君列傳》。反聽:聽取反面意見。內視:反省自己。自勝:克制自己。 【解析】善于聽取反面意見叫做聰,能反省自己叫做明,能戰(zhàn)勝自己叫做強。這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思想,說明人要學會逆向思維,聽取反面意見,試著從反面考慮問題,這樣往往會豁然開朗;學會從反面看自己,常常反省自己,會使自己多了幾只眼睛而變得聰明;能夠自我克制,戰(zhàn)勝自己,超越自己,就會變得更加強大?!奥敗薄懊鳌薄皬姟倍际浅删痛笫轮藨械牧己闷焚|。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注釋】《史記·商君列傳》。掖(ye):通“腋”,狐皮以腋部價值最高。諾諾:隨聲附和。諤諤(色):直言爭辯的樣子。 【解析】這句話極形象地說明直言真話的可貴。歷史上人云亦云的朝臣很多,敢于直言上諫的忠勇之士卻很少。這就如同一千張羊皮,也不如一只狐貍腋皮珍貴;一千人隨聲附和,抵不上一個人的直言爭辯??v觀歷史,倡導直言爭辯的君主,國家往往昌盛,而喜歡聽媚詞的國君,王朝往往消亡。 ⊙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注釋】《史記·商君列傳》。貌言華也:貌言,虛言浮辭。華同“花”。至言:正言,真心話??嘌裕捍潭脑?。甘言:甜言蜜語。 【解析】此語形象地說出了忠諫、批評之詞與巧言粉飾之語截然不同的作用。策士趙良的直言,商鞅極為歡喜,因為他深知:花言巧語好比花朵,直言不諱好比果實,刺耳良言好比藥石,甜言蜜語好比疾病。所以孰好孰壞他自是心知肚明。 ⊙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注釋】《史記·商君列傳》。此句不見今傳之《詩》,大概是逸詩。得人心者興旺發(fā)達,失人心者土崩瓦解。 【解析】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百試皆靈的“試金石”。商鞅出行必得車騎簇擁,隨從個個手持矛戟,否則絕不出行。趙良認為這是有失民心的事,給商鞅以勸諫。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注釋】《史記·商君列傳》。此語不見今傳《尚書》。 【解析】“憑借德行的昌盛,倚仗強力的滅亡”,這是趙良高出商鞅的地方。 他看到了只有依賴德行,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憑借暴力手段,國家必將走向滅亡。商鞅個人品質刻薄少恩,推行法制采取殘酷手段,最終下場悲慘,與此有一定關系。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 【注釋】《史記·蘇秦列傳》。蜚(fei):通“飛”。并兼:統(tǒng)一天下。 【解析】沒有強大的實力與豐富的經驗,切不可冒失行事。蘇秦告誡秦惠王,秦地四面天險,兵強民眾,軍隊訓練有素,可憑這些來吞并天下。秦惠王以“羽毛沒有長成,鳥絕不可以高飛,我們的國家大政方針還不明確,就談不上兼并別國”予以回絕。初試舌簧的蘇秦無功而返。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注釋】《史記·蘇秦列傳》。 【解析】“寧為雞口,無為牛后”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認識,認為寧可在小的地方自己做主,也不愿在大的地方受人指使。蘇秦以合縱游說韓王,他極言韓地勢險要,擁有當世最精良的武器裝備,士兵英勇,人數眾多,再加之韓王的英明,本應成就一番大事,現在卻向西服事秦國,拱手稱臣,俗語說,寧可做雞的頭領,也不做牛群里的跟從,現在的韓國與“牛后”無異,自然招天下人恥笑。 蘇秦用此激將法激韓王合縱御秦,終獲成功。 ⊙患至而后憂之,則無及已。 【注釋】《史記·蘇秦列傳》?;迹旱溁?。至:來到。憂之:為禍患擔心、憂愁。無及:沒有辦法可以補救。 【解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凡事都應提前做好打算,如果等到患禍來了才醒悟,那就一切都晚了。防微杜漸確是我們防止所犯錯誤造成更大危害的好辦法,只有把一切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才能避免后果不堪設想的失敗。戰(zhàn)國時的楚、秦兩國勢均力敵,楚國的強大就意味著秦國的衰弱,蘇秦去游說楚成王,告誡楚成王凡事要提早打算,把禍患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如果等到秦國打上門來再去憂愁,恐怕就來不及了。蘇秦勸說楚國加入六國“合縱”之盟約,以此來鉗制秦國的擴張。蘇秦的游說找了一個很好的角度,他確實看到了問題的實質。 這句話與我們后來說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相近之處。 ⊙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敗為功。 【注釋】《史記·蘇秦列傳》。因:依,憑借。功:成功。 【解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辦事情,能夠根據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把壞事變?yōu)楹檬?,將失敗扭轉為勝利。齊欲伐宋,蘇秦之弟蘇代為救宋急,寫信給燕昭王,提出燕國一味討好齊國,無異于災禍臨頭。明智的人辦事,能把禍轉變?yōu)楦?,把失敗轉變?yōu)槌晒?,如果大王想轉禍為福,就應以楚、魏為外援,共制秦國和齊國。燕昭王聽從蘇代之謀,果破齊軍。這句話實際涉及了一個隨機應變、因機制動的問題。世事都處在變化之中,這也正是治事之難的原因所在。 但有能力的人能夠預先看出事情的變化,然后順應變化,使事情向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轉化。 ⊙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 【注釋】《史記·張儀列傳》。王(wang):成就天下王業(yè),這里做動詞用。 資:條件,憑借。 【解析】司馬錯眼光深邃,在伐韓還是伐蜀的問題上主張先伐蜀國。他認為成就王業(yè)的三大憑借是:地、民、德。想使國家富強一定要擴展疆土,想使軍隊強大一定先讓百姓富裕,想成就王業(yè)一定要廣施恩德。伐蜀,可擴大秦國疆土,獲取財富,充實國力,蜀是偏僻小國,國內混亂,伐蜀可獲得止暴止亂的美名,可謂既得實又得名。秦惠王聽從了司馬錯的建議。 ⊙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注釋】《史記·張儀列傳》。軸:車軸。鑠(shu。):銷熔。積毀銷骨:眾多的誹謗可以毀滅一個人。 【解析】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憑自己如簧之舌,游說于諸侯國之間,或合縱以抗秦,或連橫以破六國。他們對“人言”的領悟極深?!鞍延鹈逊e起來,可以沉船;把很輕的東西聚集在一起,可以壓斷車軸;眾多的誹謗可把金石熔化,可把骨頭銷毀”。正是因為看到了“人言”的魔力,眾多的說客才會穿梭于各國之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注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此語出自《楚辭·卜居》。屈原忠心耿耿卻被懷疑,去求問龜卜,詹尹回答說:“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龜策誠不能知此事?!币馑际钦f作為標準的尺寸,有時不能作為標準。用以占卜的龜卜雖是替人決疑的,但有時不能決疑。 【解析】司馬遷把這兩句俗語,另翻新意。白起攻城拔寨,名震諸侯;王翦助秦始皇并六國統(tǒng)一天下,功績卓著。兩者皆有過人才智、過人功績,替秦打天下卻不能替秦守天下,甚至連自己的性命也難保全。為什么?因為他們各有自己的短處。 ⊙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 【注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三寸之舌:喻擊中要害的言語。 【解析】毛遂自薦的故事家喻戶曉。毛遂以他的機智果敢脫穎而出,助平原君與楚結盟,請兵救趙。平原君也由先前輕視毛遂轉而佩服有加,奉他為上客,并稱贊毛遂三寸舌強過了百萬軍隊,使得趙國不動兵刃與強楚結盟,解秦圍趙之急。 ⊙利令智昏。 【注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解析】“因貪利而失去理智,不辨是非”。司馬遷借此語譏諷平原君平庸貪利。公元前262年,秦進攻韓國,韓王割上黨地區(qū)給秦。上黨守馮亭不想歸順秦國而想降趙,派使者向趙王游說。趙豹反對,平原君卻貪圖馮亭的十七座城邑,勸趙王接受馮亭的投降,最終因此引發(fā)長平之戰(zhàn),趙國四十萬軍隊被白起坑殺,趙國幾乎滅亡。 ⊙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 【注釋】《史記·魏公子列傳》。 【解析】領兵在外打仗,為了國家的利益,君主的命令有時可以不接受。戰(zhàn)爭有關國家的興亡,戰(zhàn)爭中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國家的利益。將領在戰(zhàn)爭中擁有特權,對無助于戰(zhàn)爭勝利、不利于國家利益的命令,可不去執(zhí)行。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注釋】《史記·春申君列傳》。亂:禍害。應當決斷而不決斷,反過來就要遭受禍害。 【解析】辦事果斷是良好的心理素質,優(yōu)柔寡斷絕成不了大器。司馬遷引用這句話說明春申君晚境悲涼的原因。春申君欲長保權勢富貴,信任李園,不聽朱英之諫,終于中了李園的奸計而遭殺害。在戰(zhàn)國四公子中,他的結局是最悲慘的。 ⊙庸主賞所愛而罰所惡;明主則不然,賞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斷于有罪。 【注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栌沟木鳘勝p他所喜愛的人,而懲罰他所厭惡的人;英明的君主卻不這樣,獎賞一定落在有功勞的人身上,而刑罰一定判給有罪的人。 【解析】賞罰分明,才能引賢人拒佞臣。明主與昏君在這一問題上做法截然不同。明主以功論賞,以罪論刑,有依據,有法度,絕不偏私?;杈詡€人好惡來度人,專制愚昧。 ⊙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 【注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這四句詩與《逸周書·周祝篇》文近似。 木實:果實。披:劈裂。心:本干。 【解析】范雎諫誡秦昭王不要過分擴大諸侯都邑,不要對臣子過分尊崇。 疆土的擴大會使諸侯產生野心,對臣子過分尊崇會助長臣子驕奢之氣。這就如同樹木上的果實太多會壓折樹枝,壓斷樹枝會傷害樹的主干;擴大諸侯都邑,會危害國家安全,過分尊崇臣子會使君主卑微一樣。助長諸侯、臣子跋扈專制之風,最終會危及國家的統(tǒng)治。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注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一個人本來很難被他人了解,但要了解他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解析】此句是侯贏對信陵君的批評。魏相魏齊誤聽須賈之言,笞擊范雎,幾乎把范雎打死。后來范雎做了秦相,魏齊逃往趙國,藏在平原君家。秦昭王欲為范雎報仇,知魏齊在趙,寄書給趙王索魏齊頭。魏齊打算通過信陵君逃往楚國,信陵君畏秦,不敢接見,終使魏齊自到身亡。 ⊙君子以義死難,視死如歸;生而辱不如死而榮。 【注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解析】這句話談古人的名節(jié)觀。君子為正義而殉難,視死如歸,活著受侮辱,不如赴死更光榮。古人把名節(jié)看得重于生命。這種認為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生死觀,造就了中國古代許多仁人志士。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注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解析】“太陽正中以后就偏斜,月亮圓滿以后就虧缺?!边@里包含了樸素的唯物辯證思想。即任何事物達到極盛以后就要衰落。人只有進退伸縮,隨時勢變化,才不失為圣人。蔡澤以此勸范雎辭職,功成身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