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莊子:從“心”認識自己

 新用戶3738L4CZ 2022-12-02 發(fā)布于湖北
文章圖片1

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世界多是有形的,而我們的心靈本是無形的。有形的東西都是時刻變化的,是無常的,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好會變成壞,生會變成死,完美會變成殘缺。

外境的變化引起了內心的變化,我們的心隨外境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悲喜無常,苦樂不定。

天空是空的,我們向天空扔東西,天空并不會受傷,因為它本來就是空的,受傷的往往是扔東西的人。

我們的心靈本來也是空的,當我們向自己的心靈里扔進了太多的知見、欲望、情感等時,最后受害的也是我們自己。

我們的心里有了太多東西,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我們需要搞好心靈環(huán)保,及時清理各種心靈垃圾,清空我們的心靈,恢復它原來的樣子,莊子稱此為“心齋”。

最好的心靈環(huán)保就是“心齋”,心就像一所房子,把房子的垃圾清理干凈,讓心靈保持虛空的狀態(tài),這就是心齋。而“心齋”最重要的關鍵與核心,就是莊子《齊物論》里講的“喪我”與“莫得其偶”(“無己”)。

具體來講,就是放空自我,尤其是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有我是因為有心,有心即有知、有欲、有情,這是世人常講的心。這個“心”給我們帶來了“自我”的認知與成就感,但也帶來了困惑與痛苦。

文章圖片2

莊子是如何認識這個“心”的呢?莊子大致講了“心”的三種狀態(tài):

一是常心、無心,我們常講的初心、本心、真心、天心、道心、虛心等等都是講心的原始態(tài),這種心虛空而能包容萬千、清靜而能應物無窮。

我們整日用心,但不識真心,蘇軾有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我們的心比廬山更大,更神秘,更不可思議。

我們所謂的心是一顆妄心,而不是真心,真心沒有是非曲直,沒有愛憎好惡,沒有高下貴賤,沒有喜怒哀樂,沒有愛恨情仇。

心若止水,我們的本心比止水還要清凈,還要寧靜,還要明亮。正是因為我們的“初心”變了,認妄為真,感知世界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我們所感知的并不是事物的真相。

二是人心,也是莊子講的成心、機心、師心、篷心等,這是凡夫俗子之心,是心的現(xiàn)實態(tài),這種心特別強調主觀自我的知、欲、情等。

人心是最復雜的,是最神秘的,也是變化莫測的。所以莊子有言,“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人心險惡,人間水火。一念可以是天堂,一念也可以是地獄,心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文章圖片3

三是游心,就是莊子講的逍遙游的那種境界,這種境界是不斷修養(yǎng)的結果,是心的理想態(tài)。其修養(yǎng)之法,就是莊子講的“心齋”與“坐忘”。 自由是心的一個特質,任何事物都不能束縛封閉一個人的強大的內心。

一個人的自由快樂與否,不在于外在的貧與富、順與逆等,而在于內在的明與茫、悟與迷。當我們清空心靈放下心里所有的東西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都明亮起來,因此,心越簡單,就越自由越快樂。

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此處的“放心”,特指人們迷失了的“善心”。當然,我們也可以用來表示莊子的思想,就是開放我們封閉的心靈,不要被世俗之物與自我認知所束縛。

最悲哀的不是“身死”,而是 “心死”。莊子說,“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死亡并不可怕,它是生命的一部分。最可怕的是我們的心靈僵化,不能恢復本來狀態(tài),不能覺悟世界與人生的真相,在煩惱與束縛中度過一生。

“心死”就是本心之死,遺忘初心,心靈被世俗文明污染,塵垢太厚無法根除,不能潔凈如初。當虛空的初心被世俗的偏見、欲望、情感等占領之時,我們的心再也不能自由飛翔。

文章圖片4

為什么我們有太多的煩惱與痛苦,就是因為我們的本心變了,被許多不需有的東西占領了,開放的變成了封閉的,空靈的變成了固化的,無我的變成了有我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心,心變了,整個世界也變了,只有初心不改,才能快樂常在。

人人都討厭“變心”的人,但人人都是“變心”的人,你的心靈還是虛空的本來樣子嗎?如果你沒有“變心”的話,你永遠就不會受傷難過,而能包容接受一切。

當我們一點點長大的時候,我們的心就由一張白紙變成了五彩斑斕的“作品”,我們的本心或初心就漸漸變化成形了。

當有一個實在的“我”誕生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失去了本色,成為了“我”的一個奴仆。心為形役,心為境移,我們的“心”就徹底地變質了,淪陷了,無心變成了有心,虛心變成了實心,真心變成了妄心,大心變成了小心。為此,我們墮入了一個虛幻的不可自拔的矛盾世界里。

文章圖片5

其實,世界的真相不是我們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的那個樣子。當我們學會用“我”的眼光看世界的時候,這等于每個人都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我們看到的世界的顏色不是世界的本色,而是我們主觀色彩的假象,這不是真實的世界。我們卻常常自以為是,固執(zhí)己見。

我們常??吹绞澜绲摹坝小被蛭镔|的一面,就“有”而言,我們也只是看到其中的一個片面或部分,而看不到“有”的全面或整體。

世界是“有”與“無”的統(tǒng)一,正如生命是生與死的合體一樣,老莊思想的深刻就在于其對“無”的特別關注與深入挖掘。

其實,“無”相對“有”而言,對我們更具有根本的意義與價值,“無”是我們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以無為用”,它可以讓我們獲得一個更寬宏的視野,更容易讓我們認清世界與自我。

我們看到的是“有”,所以我們的心也是“有心”;我們看不到的是“無”,我們常常缺失的也是“無心”,而無心恰恰正是我們需要修行體證的。

生活在有限的物質世界里,我們并不能獲得究竟的自由與快樂,唯有在無限的精神世界里,我們才可以得到解脫與自在。

文章圖片6

佛經上講,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六祖慧能大師也講,“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同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佛講法是為了“治心”,若無心何須用治。治是因為內心不凈,有塵埃要掃除。

故有詩云: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平。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也有名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治心也好,修心也罷,都是讓我們的世俗之心回歸到最初的素樸狀態(tài)。不忘“本”,不忘初心,要求我們消融世俗之心,時刻提醒自己,人生的意義不在外面,而在于內心的充實與豐盈。

當一切都返樸歸真順其自然的時候,沒有了心,沒有了我,也就沒有了物我對立,也就沒有了世間紛擾,整個世界混沌一片,不分彼此,萬物一體,天人合一,“與道同游”,哪里還有什么苦樂煩憂呢?

在時空構筑的無限世界里,人的渺小幾近虛空;在空靈開放的精神世界里,人的偉大又可以容納整個宇宙。這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有著無窮的張力,小的時候可以比針眼還小,大的時候可以包容整個宇宙。

在現(xiàn)實中,世俗的心就是比針眼還小的小心,而得道者的心卻是包容宇宙的大心。中國先哲陸九淵說,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當一個人的心量與宇宙等同的時候,還有什么不能包容的,還有什么不能接受呢?

文章圖片7

我們仔細端詳一下 “心”字,它就像一葉小舟,一人居中坐,兩槳左右行,行游于世間之江河。舟只是一種工具,心也是世人達到目的地的一個最有效工具。心智、意志、情感等都是這方面的代表。

其實,“心”更像一個開放的容器,里面的東西一點一點向外跳,兩點已經跳到外面,一點將要跳出來。修“心”就是做減法,把心里的東西一點點舍棄,讓“心”由實變虛,由有變無,由小變大。

虛則容,空則靈,沒有虛空,就不能包容一切,就不會空靈神妙。心靈,就是讓心保持虛空的狀態(tài),才能產生“靈”的神妙。心不靈,是因為心里裝載了太多的東西,心怎么能夠靈動呢?如果翅膀上綁縛了世俗的真金白銀,即使無比珍貴,也不能自由地飛翔了。

“虛室生白”,“虛心”生慧。當人的心保持虛靜的時候,智慧的光明才從我們的內心迸發(fā),遍照整個宇宙。心若虛空,心包太虛。萬物皆在虛空中浮沉聚散成毀,心還是原來的心,萬物在心中容納、生成、終結。

當外界的一切變化都不能影響內心的安靜時,我們的內心才能無比的強大,一切都變得那么自然而然,“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真正的棲身之所不在外,不是豪華別墅就可以安身,不是功成名就就可以安心,外在的東西都是無常的,都是變化的。

唯有虛靜的初心才是我們真正的棲身之所,真正屬于你的,也只有這顆初心,而不是所謂的“成心”,世俗之心只會給我們帶來困擾與痛苦。

當然,身體也不真正地屬于你,你并不能真正地把握自己的身體,身體的時刻變化,你是左右不了的,身體的對外依賴,你是無可奈何的。

文章圖片8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