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階/品級 | 名號 | 詳情 |
皇帝 |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 玉皇上帝,全稱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簡稱玉皇、玉帝,俗稱天公,是道教中的天界的實際領(lǐng)導者,也是地位最高的神之一 |
一 品 | 三清 | 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諸天界中最高者,玉清之主為元始天尊,上清之主是靈寶天尊,太清之主乃道德天尊。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中,世界創(chuàng)造之初的大神,故號稱三清道祖。 |
六御 | 玉皇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
五方五老 | 東方青帝青靈始老九炁天君、南方赤帝丹靈真老三炁天君、中央黃帝玄靈黃老一炁天君、西方白帝皓靈皇老七炁天君、北方黑帝五靈玄老五炁天君。 |
金母木公(西王母,東王公) | 西王母:所有仙女之首,掌管昆侖仙島。 東王公:所有男仙之首,掌管 蓬萊仙島。 |
二 品 | 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 | 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簡稱普化天尊,民間常稱雷祖,又稱雷神,為道教神祇,掌管五雷: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居住于九天應(yīng)元府,內(nèi)有九天雷門使者。雷師皓翁的老師普化天尊誕辰為農(nóng)歷八月初五,下凡日為六月廿四。 |
南方三氣水德星君正神(羅宣) | 水德星君,又稱水德真君,是道教信奉的自然水神,為水星之星君,為水官大帝部屬,亦有說水德星君與水官大帝為同一神,掌管天下一切江海河瀆事務(wù)。誕辰眾說紛紜,通說為正月二十日,一說正月十六日;或者由正月十六日開始作醮直到二十日,二十一日恭送真君回天。許多客家人認為水德星君即是水官大帝,于是在下元節(jié)于各個水圳祭之。 |
三官大帝 | 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界(天府)、地界(地府)、水界(水府)三界之神:“天官”、“地官”和“水官”,又稱“三元大帝”。三官大帝掌握了天府、地府、水府間的一切行政事項,是極為崇高的神祇,神格僅次于玉皇上帝,所以民間寺廟常配祀于玉帝殿前,同受敬仰。三官大帝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民間宗教信仰之一, |
十方天尊 | 十方天尊亦稱“十方救苦天尊”、“十方大圣”、“十方大神”、“十方至真”等。是道教信仰神祇。十方救苦天尊即“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晨天尊、東北方度仙上圣天尊、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靈寶化行十方身,無量救苦度天人?!笆教熳稹?、“十方無極天尊”、“十方無極太上靈寶天尊”等,其實都是“元始天尊”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存在方式,是古靈寶經(jīng)借鑒大乘佛教“十方諸佛”之后所形成的主神觀念。 |
四大天師 | “四大天師”分別是張道陵、葛玄、薩守堅、許旌陽,為玉皇大帝通明宮的四位尊神。 |
托塔天王-李靖 | 李靖又稱托塔天王,是著名的道教護法神,也是中壇元帥哪吒的父親,協(xié)助武王克殷有功,后位列仙班。 他的形象特征是: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還會使用寶劍。 |
三 品 | 南斗六星君 |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南斗六星君是古代中國神話及民間宗教信仰中的神仙。屬于管理世間一切人、妖、靈、神、仙等生靈的天官。南極長生大帝玉清真王,是南斗六星君的頂頭上司。因此南斗六星君的六宮都隸屬于南極長生大帝管轄。 |
北斗七星君 | 北斗七真君又稱作斗齋,北斗星神。源于古代中國人民對星辰的自然崇拜,據(jù)《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jīng)》卷一、《太上玄靈斗齋本命延生經(jīng)注》卷上記載,斗齋義為北斗星將的官稱,七斗齋星君分別為:北斗陽明貪狼星君,北斗陰精巨門星君,北斗真人祿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貞星君,北斗北極武曲星君,北斗天關(guān)破軍星君。 |
五星君 | 五炁真君又名五德星君,五星君,是中國民間信仰之一,屬于道教的五位星神。源于古代中國人民對星辰的自然崇拜,《上清靈寶濟度金書》云:“東方木德重華星君,南方火德熒惑星君,西方金德太白星君,北方水德伺辰星君,中央土德地侯星君。是為五德星君也?!?/strong> |
二郎真君-楊戩 | 二郎真君-楊戩號清源妙道真君,俗稱灌口神、灌口二郎、楊二郎等。二郎神信仰起于唐代,興盛于兩宋,其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幾經(jīng)衍變,終形成了劈山救母(神話中救母成功)、擔山趕日的楊二郎傳說, |
真武大帝 | 真武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無量祖師,全稱真武蕩魔大帝。 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F(xiàn)在湖北武當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jīng)中稱他為“鎮(zhèn)天真武靈應(yīng)佑圣帝君”,簡稱“真武帝君”。中國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發(fā)祖師。 |
中壇元帥-哪吒 | 哪吒(nézh?。?,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仙,梵名譯作“那拏天”,各古書中又寫作那吒、那叱、那咤、哪咤、哪叱等,民俗信仰尊稱其為太子爺,號中壇元帥,屬五營神將,佛道儒并尊的降魔天神。 小時候曾鬧海殺龍,因此流傳有哪吒鬧海的傳說,為托塔天王李靖與殷夫人(名素知)的第三太子,兄為金吒與木吒,妹為李貞英與半截觀音,師為太乙真人與如來佛祖(釋迦牟尼)。 |
天蓬元帥 | 天蓬元帥,全稱祖師九天尚父五方都總管北極左垣上將都統(tǒng)大元帥天蓬真君,姓卞名莊,是北斗破軍星的化身、金眉老君后身,尊號天蓬玉真壽元真君、北極法主天蓬都元帥蒼天上帝、護國消魔真君、證果法云普覆天尊,居法陛下元應(yīng)太皇府;是中國道教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四大護法天神之一,為北極四圣之首。 天蓬元帥其貌顯三頭六臂或四頭八臂,均大忿怒像,執(zhí)鉞斧、弓箭、劍、鐸、戟、索六物,身長五十丈,赤發(fā)、緋衣或黑衣、玄冠、金甲或赤甲、跣足;領(lǐng)神兵三十六萬眾,上輔玉帝、分司梵境,下臨泉淵、整隊元皇。 天蓬元帥在中國民間和道教神話中存在較高的地位;凡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獨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顯驗。天蓬元帥所傳天蓬法廣泛存在于道教上清派支派北帝派、神霄派等,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鐘、天蓬神尺、天蓬大法等廣泛流傳,影響較大。 |
四 品 | 九曜星宮 | (日耀-太陽,月曜-月亮,火耀-熒惑星/火星,水耀-辰星/水星,木耀-歲星/木星,金耀-太白星/金星,土耀-鎮(zhèn)星/土星,羅喉-黃幡星,計都-豹尾星)天道運行,有七政之星輝映于天,天道循環(huán),星辰輪轉(zhuǎn)。此為天道。地球之晝夜寒暑、年月日時、風候節(jié)氣皆為天道所致。四余為紫炁,月孛,羅候,計都。此四者為木、水、火、土星之余氣,俗稱衛(wèi)星,天星以北極紫微垣為尊,眾星環(huán)繞,七政為文臣,四余乃武將 |
四靈二十八宿 | 四靈二十八宿指“四象”和“二十八宿”。 四靈:東方青龍孟章神君,西方白虎監(jiān)兵神君,南方朱雀陵光神君,北方玄武執(zhí)明神君。 二十八宿:蒼龍(東):角,亢,氐,房,心,尾,箕 白虎(西):奎,婁,胃,昂,畢,觜,參 朱雀(南):井,鬼,柳,星,張,翼,軫 玄武(北):斗,牛,女,虛,危,室,壁 二十八宿,亦稱:“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了觀測天象及日、月、 五星的運行。 |
四大天王 | 東方持國天王-魔禮海、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西方廣目天王-魔禮壽、北方多聞天王-魔禮紅 |
五 品 | 四大元帥 | 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也有“馬趙溫關(guān)”四大元帥,以威鎮(zhèn)道門。 馬元帥生得白如雪,趙元帥黑如鐵,關(guān)元帥赤如血,溫元帥青如靛,四大元帥是用來驅(qū)邪禳災的四大神將,在中國民間頗受人們信仰。中國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你可知道馬王爺三只眼不是好惹的”。 |
雷公電母 | 雷公電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司打雷放電的二名神仙。屬于一對夫妻神祇,主要負責天氣變化,在下雨時助威;又有雨神、風神、云神為同事;電擊雷劈乃至剛至陽之威力,可制裁妖魔鬼怪。 雷公是司掌雷鳴之神,屬陽,故稱公,又稱雷師、雷神;法器是雷公鑿的錘鉆,傳說長得鳥臉雷公嘴,背后生有一雙翅膀。 電母是司掌閃電之神,屬陰,故稱母,又稱金光圣母、閃電娘娘;法器是兩面閃電神鏡,傳說中樣子比較威嚴。 |
四海龍王 | 東海龍王-廣德王敖廣//南海龍王-廣利王敖欽//西海龍王-廣潤王熬閏//北海龍王-廣澤王敖順/四海龍王是中國民間所敬之神。即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北海龍王之總稱。龍王信仰起源較早,后漸遍及中土。早期的龍神,雖有降雨等神性,卻無守土之責。如漢代祈雨時則祭土龍。 |
五岳大帝 | 五岳大帝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山神,分別指東岳大帝、南岳大帝、西岳大帝、北岳大帝、中岳大帝。 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職責:掌人間賞罰、貴賤、冥司主事。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職責:掌江河、湖海、走獸。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職責:掌土地、山川、林木。 西岳華山金天愿圣大帝:職責:掌五金、冶鑄,羽禽飛鳥之事。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職責:掌星辰分野。 這五位神仙也是古老的中國民間信仰。其信仰源于中國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認為山清水秀,云纏霧繞,地大物博,高峻雄偉,神秘莫測,令人敬佩又令人恐懼。于是人們祀之為神,頂禮膜拜。 |
五龍神 | 青龍神-廣仁王 赤龍神-嘉澤王 黃龍神-孚應(yīng)王 白龍神-義濟王 黑龍神-靈澤王 |
五水神 | 四海王與河伯合稱五水神。 東海姓何名歸居君,南海姓劉名囂君,西海姓裹名漱君,北海姓吳名愚強君,河伯性馮夷字君平。 |
卷簾大將 | 沙悟凈幼年游蕩乾坤時得遇真人,修得三千功滿,被玉帝親口封為卷簾大將,在靈霄殿下侍鑾輿,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被貶下流沙河,每七日一次用飛劍穿其胸脅百余下,使之痛苦萬分。 因饑寒難忍,便兩三天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不期沖撞了觀音菩薩,經(jīng)菩薩勸化,皈依佛門,以沙為姓,取法名悟凈,專候取經(jīng)人,唐僧取經(jīng)至流沙河時被收服。 取經(jīng)途中,沙悟凈或在看守行李,或被妖怪所擒,少有在降妖除怪的事情上建功,但他時常以言語調(diào)和唐僧、孫悟空、豬八戒之間的關(guān)系,維護取經(jīng)團隊的和諧穩(wěn)定,亦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雖然能力上不及兩位師兄,卻能自嘲“放屁添風”,在必要的時候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取得真經(jīng)后,被如來佛祖封為“金身羅漢”菩薩。 |
十殿閻王 | 十殿閻王是民間流傳主管地府十殿的十個掌控者,其說始于唐末。十殿閻王,其名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zhuǎn)輪王。因分居地府十殿,故名。 |
六 品 | 三十六天將 | 他們是蔣光、鐘英、金游、殷郊、龐煜、劉吉、關(guān)羽、馬勝、溫瓊、王善、康應(yīng)、朱彥、目魁、方角、耿通、鄧郁光、辛漢臣,張元伯、陶元信、敬雷潔、畢宗遠、趙公明、吳明遠、李青天、梅天順、熊光顯、石遠信、孔雷拮、陳元遠、林大華、周青遠、紀雷剛、崔志旭、江飛捷、駕天祥、高克。 以上三十六天將,有的原是歷史上的人物,如關(guān)羽,屬忠義孝烈的代表,死后封之為神。 有的是高道,如王善,羽化后被神話,成為王靈官。更多為傳說中的人物,如泰山神溫瓊(又作瘟神)。財神趙公明(亦作冥神、瘟神)。還有小說中的人物,如太歲神殷郊。 |
四值功曹 | 四值功曹是民間信仰和道教所奉的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時四神。相當于天界的值班神仙。 這四神分別是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黃承乙 、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中國各地的城隍廟供奉有四值功曹。 |
六十甲子神 | 六十甲子神為道教神明的尊稱,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靈。 中國傳統(tǒng)的紀年方法叫干支紀年法,它是由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輪流搭配而成。始于甲子,終于癸亥。一個輪回需要60年,稱為一甲子。 傳說在這60年里面,每一年天上都會派一位神仙出來值年,他負責掌管這一年人間的福與禍,也掌管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禍福,老百姓尊稱這些神仙為值年太歲,60年就有60位太歲,所以統(tǒng)稱為六十甲子神。 |
天罡星 | 單以天罡而言是指北斗七星的斗柄。而三十六天罡是指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 天魁星高衍,天罡星黃真,天機星盧昌,天閑星紀丙,天勇星姚公孝,天雄星施檜,天猛星孫乙,天威星李豹,天英星朱義,天貴星陳坎,天富星黎仙,天滿星方保,天孤星詹秀,天傷星李洪玉,天玄星王龍茂,天健星鄧玉,天暗星李新,天佑星徐正道,天空星典通,天速星吳旭,天異星呂自成,天煞星任來聘,天微星龔清,天究星單招,天退星高可,天壽星戚成,天劍星王虎,天平星卜同,天罪星姚公,天損星唐天正,天敗星申禮,天牢星聞杰,天慧星張智雄,天暴星畢德,天哭星劉達,天巧星程三益。 |
地煞星 | 七十二地煞是指道教稱北斗叢星中有七十二個地煞星。 地魁星陳繼真,地煞星黃景元,地勇星賈成,地杰星呼顏,地雄星魯修德,地威星須成,地英星孫祥,地奇星王平,地猛星柏有患,地文星革高,地正星考鬲,地辟星李燧,地闔星劉衡,地強星夏祥,地暗星余惠,地輔星鮑龍,地會星魯芝,地佐星黃丙慶,地佑星張奇,地靈星郭巳,地獸星金南道,地微星陳元,地慧星車坤,地暴星桑成道,地默星周庚,地猖星齊公,地狂星霍之元,地飛星葉中,地走星顧宗,地巧星李昌,地明星方吉,地進星徐吉,地退星樊煥,地滿星卓公,地遂星孔成,地周星姚金秀,地隱星甯三益,地異星余和,地理星童貞,地俊星袁鼎相,地樂星汪祥,地捷星耿顏,地速星邢三鸞,地鎮(zhèn)星姜忠,地羈星孔天兆,地魔星李躍,地妖星龔倩,地幽星段清,地伏星門道正,地僻星祖林,地空星蕭電,地孤星吳四玉,地全星匡玉,地短星蔡公,地角星藍虎,地囚星宋祿,地藏星關(guān)斌,地平星龔成,地損星黃烏,地奴星孔道靈,地察星張煥,地惡星李信,地魂星徐山,地數(shù)星葛方,地陰星焦龍,地刑星秦祥,地壯星武衍公,地劣星范斌,地健星葉景昌,地賊星姚燁,地戚星孫吉,地狗星陳夢庚。 |
千里眼 | 千里眼,是中國神話及民間宗教信仰中的神仙之一,常與順風耳一同出現(xiàn),結(jié)伴而行。 在《封神演義》之中,商紂王手下有兩員大將,一個叫高明,一個叫高覺。高明眼觀千里,人稱千里眼;高覺耳聽八方,故名順風耳。這兩個人原是棋盤山上的桃精和柳鬼,有很多妖術(shù)。商紂王把他倆差往前線,協(xié)助梅山七怪之首袁洪與周國的姜子牙作戰(zhàn),最后被姜子牙用打神鞭殺死,魂魄去了封神臺,但沒入封神榜。 |
順風耳 | 順風耳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能聽到很遠聲音的人。表意指“能夠聽到隨風而來之聲音的耳朵”;同時是神仙中的順風耳,千里眼和順風耳是道教中的兩位守護神,地位雖然不高,流傳卻很廣泛。 |
九江水帝 | 浙江水帝︱楊子江水帝︱松江水帝︱吳江水帝︱楚江水帝 湘江水帝︱剩江水帝 ︱漢江水帝︱南江水帝(五川江水帝) |
五湖大神 | 青草湖大神(洞庭湖神),彭蠡湖大神,丹陽湖大神,謝陽湖大神(都陽湖神)、太湖大神。 |
七 品 | 城隍 | 城隍,道教中守護城池之神。城隍信仰在南北朝時期興起,至明清時期,漸由守護神演變成與人間政府所派遣的“陽官”對應(yīng)的“陰官”,專責這一地區(qū)的大小陰間事務(wù)。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shù)氐睦习傩兆孕羞x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
八 品 | 山神 | 古代中國人民將山岳神化而加以崇拜。從山神的稱謂上看山神崇拜極為復雜,各種鬼怪精靈皆依附于山。最終,各種鬼怪精靈的名稱及差異分界都消失了,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互相融合了。演變成了每一地區(qū)的主要山峰皆有人格化了的山神居住。 |
九 品 | 土地 |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社神等,是漢族民間信仰之一。農(nóng)歷“二月二”(古時為立春后第五個戊日)是土地公的圣誕日。在中國南方地區(qū),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qū)普遍奉祀土地公。土地公信仰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雖然土地神的稱號眾多,但探索其來歷,實際與中國古代社會所祭“天、地、社、稷”中的社、稷之神有關(guān)。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獲的季節(jié),農(nóng)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