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抓住一個人的面子,就揪住了他的辮子,他的身子就跟著你走。如同他筆下的孔乙己,長年累月穿著一件又破又臟的長衫,這是他作為舊社會文人的象征,將他和那些穿著短衣的粗人區(qū)分開來。他一貧如洗,沒錢買酒喝,還偏偏打扮成一個體面人,用手指蘸著酒水在柜臺上寫“茴”字的四種寫法。其實,不止孔乙己,很多人都把面子看出尊嚴的象征,身份的標簽。人到四十,經(jīng)歷歲月洗禮后更應明白,人生中這兩件事,遠比面子重要得多。《禮記》有言:“傲不可長,欲不可縱?!?/span>縱欲是人的天性,但人生卻是一個不斷戰(zhàn)勝天性的過程。王陽明說過:“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span>王陽明曾對他的家人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節(jié)飲食,戒游戲。吃飯七分飽,粗茶淡飯即可,過度追求饕餮美食,不知節(jié)制,健康反而受損。不要玩物喪志,沉迷娛樂,一味貪圖享受,反而讓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他告誡子孫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曾仕強解讀《易經(jīng)》時也提到:“人要節(jié)制自己的欲望,要掌控自己的需求。因為欲望太多的人,不可能會滿足的?!?/span>一個農(nóng)民跟地主買地,地主說只要花一千兩銀子,農(nóng)民可以從日出后開始走路,腳步能走多遠,這些土地就屬于他。但是,日落前,如果農(nóng)民回不到起點,就一寸土地也得不到,銀子也不會退還。他馬不停蹄開始走路,眼看太陽要落山了,他才想起來折返。為了趕時間,他一路狂奔,最終累倒在距離起點兩米遠的地方。按照約定,農(nóng)民一寸土地也得不到,銀子也打了水漂。年輕時,為了多賺錢,加班加點不知疲憊,為了享樂,熬夜通宵玩游戲。透支了健康,虛度了時間,我們才幡然醒悟,欲望太多,反受其害。到了不惑之年,我們要深刻意識到,這世上充滿了種種誘惑,意志稍微不堅定,我們就會受其困擾,沉淪其中,難以自拔。財富不求多,房子不求大,車子不求豪,一切夠用就好。往后余生,不再做欲望的奴隸,給欲望做減法,幸福感才會遞增。多花時間陪伴家人,多花精力提升自己,少點物質(zhì)追求,多點精神滿足,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安寧喜樂。人在年輕時更容易沖動,碰到一點小事,情緒就波動得厲害。工作不順利,感情不和諧,生活不如意,各種大小事,都能影響我們的心情。人到中年才知道,很多事情是不是大事,取決于我們看待它的角度。我們要是情緒失控,就會過度放大事情的本質(zhì),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中國古代的軍事統(tǒng)帥韓信,不僅有卓越的軍事才能,還有超強的情緒控制力。有一天,一個屠夫看到韓信腰上掛著寶劍,他以為韓信膽小怕事,借劍壯膽,于是就想羞辱韓信。他對韓信說,你要么從我褲襠底下爬過去,要么把我殺了。韓信看看眼前五大三粗的屠夫,自己勢單力薄,沒有勝算,于是他深吸一口氣,忍受恥辱,從屠夫的胯下爬了過去。換成一般人,估計早被屠夫的惡行氣到七竅生煙,立刻拔劍相向,不管死活,也要出口惡氣,跟屠夫大戰(zhàn)一場。他不是沒有情緒,只是他懂得權衡,不讓情緒失控,把自己推向危險的境地。正是得益于“泰山崩頂仍巋然不動”的情緒管控力,韓信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了一代兵神。《莊子》有云: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四十歲后,我們終要明白:情緒失控解決不了問題,管理好情緒才能成大事。面對別人的傷害和侮辱,你越是反應激烈,你越感到受傷;不如平和面對,一笑而過。心態(tài)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wěn)定,這也是我們推崇的養(yǎng)生之道。《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說過: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腎主恐。所有的情緒,最終都會作用到身體里的每個重要器官,影響我們的健康。四十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睜眼一看,身邊全是依靠自己的人。在阿姆斯特丹的古寺院里有塊石碑,上頭刻著一句話:“既已成為事實,只能如此?!?/strong>如果我們不能改變事情的結(jié)果,不如改變自己的情緒和態(tài)度。人這一生,情緒決定心態(tài),心態(tài)決定命運。不困于心,不亂于情,不生悶氣,放過自己,人生便會處處坦途,左右逢源。四十歲的人,經(jīng)歷過很多事,吃過很多苦,看淡了人生風雨,習慣了世態(tài)炎涼。我們會慢慢懂得,面子是最不值錢的東西,欲望是最沉重的負擔,情緒平和是一個人最好的心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