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傳統(tǒng)節(jié)日更是點綴了從古至今的社會生活。在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小年”歷來是相當有人氣的,幾乎可以說是僅次于春節(jié)、中秋、元宵的人氣節(jié)日了。 不同于與其他節(jié)日,“小年”這個節(jié)日可是相當有意思,它在不同地方的日期居然還不一樣,南北方各有各的過法。不僅如此,在小年這一天還有著相當多的講究,需要打點“灶王爺”,理發(fā)更是有奇特的效果,此外還有不少禁忌。到底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 在古人們看來,小年兩個字意味著過年的開端,把小年籌劃好,其實也就是給新的一年開了個好頭。 其實,在古時候,小年還有個稱呼,叫做“交年節(jié)”,也就是在立春前后、年節(jié)之交的意思。據(jù)歷史記載,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jīng)有小年的說法了,比如東漢時期著名書法家崔定就在《四民月令》中就寫道“臘明日更新,謂之小歲,進酒尊長,修賀君師。” 祭祀灶神:想說敬你并不容易當然了,小年的習俗可不只是“進酒”,大家更耳熟能詳?shù)拇蟾攀羌漓朐钌窳?。也因為如此,小年又有“灶神?jié)”、“祭灶節(jié)”的說法。自古以來,中國人對神是極為敬畏的,幾乎身邊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找出一位對應的神,比如門神、土地神,又比如灶神等。 在古人們看來,灶神雖然在神仙界的地位不高,但卻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guān),他的職責是執(zhí)掌灶火,管理飲食等。因此,在先秦時期,祭祀灶神是當時的五大祭祀之一。 說起來,我們現(xiàn)在雖然已經(jīng)習慣祭祀灶神,但最初的祭祀原因卻漸漸為人們所淡忘了。 據(jù)說,灶王爺是相當敬業(yè),從上一年的除夕一直在每個人的家中履職,既保護老百姓,也負責監(jiān)察罪行。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會到天庭述職,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每一戶人家的善行或惡行。 而玉皇大帝則會根據(jù)灶王爺?shù)膮R報內(nèi)容,將每一戶人家在新的一年里分配到的吉兇禍福交給到灶王爺?shù)氖稚?。需要說明的是,這里面還包括凡人對神明的不敬等,因此老百姓們對灶王爺是相當敬畏的。 為了打點好灶王爺,希望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古人們更是經(jīng)常有“媚灶”之舉,也就是套近乎。在古代,祭祀灶神可是相當講究,往往需要準備酒食作為祭品,還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尸等等。 其實,鼎俎指的是鼎和俎兩種器具,一般是用來放置牲畜或其他食物,而籩豆可不是五谷里的豆類,而是祭祀、宴會時常用的兩種禮器,其中將竹制禮器稱之為籩,將木制禮器稱之為豆。 至于迎尸,或許有些朋友會結(jié)合前文,認為是古代的某種禮器,但這卻猜錯了。迎尸是一種儀式,是由臣下或晚輩來扮演“尸體”,從而進行祭祀的儀式。當然了,由于這個儀式比較復雜,秦漢以后就逐漸消失了。 習俗千奇百怪再后來,或許是老百姓也覺得這些儀式和器物準備起來過于繁瑣,便改為用簡單的食物進行供養(yǎng),也就是糖瓜。 在國內(nèi)不少地方,尤其是上了歲數(shù)的長輩們,往往會在小年時唱起“過年謠”。這些過年謠雖然在個別的字詞上有所區(qū)別,但開頭的第一句卻有著驚人的相似,那就是“二十三,糖瓜粘”。 因此,“吃糖瓜”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小年的又一個習俗了。所謂“糖瓜”,其主要原料是麥芽糖,再摻入一些黃米,熬制而成,黏性很大。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還寫詩道“歲盞后推藍尾酒, 春盤先勸膠牙餳”,這里的膠牙餳其實指的就是糖瓜。 此外,在小年這一天,習俗還有諸如掃塵土、剪窗花、洗浴和婚嫁等講究。 這里的洗浴,其實包括洗澡和理發(fā)。在民間,一直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這是因為古代條件有限,人們往往很少理發(fā)或洗澡,不少人甚至半年才理發(fā)一次,乃至于一年一次。 由于小年被認為是“交年時節(jié)”,有辭舊迎新之意,因此人們往往會在這一天理發(fā)和洗澡,以期能夠最大程度把一年里的晦氣盡數(shù)洗去,迎接新的一年的“春意”。 至于婚嫁,往往國人們會選擇看一個良辰吉日,但有段時間往往不需要再看日子,那就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一直到除夕。據(jù)民間說法,在進入小年后,地上的諸神都“上天述職”,暫時沒有神監(jiān)督人間,也就不用擔心犯了禁忌。因此,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也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婚嫁了。 另外,小年也是闔家團聚的日子,古人們往往會舉辦家庭宴飲,燃放鞭炮,其活動類似過大年,只是不出門拜賀罷了。 小年的禁忌在民間,其實曾經(jīng)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其大意是中秋時節(jié),男子不宜參拜月亮,而祭灶之日女人不宜祭祀。這種說法如今看來自然是不合理的,但在古代卻和神話與傳統(tǒng)有關(guān)。 據(jù)傳說,灶神是一個世所罕見的美男子,往往會讓女子見之難忘,因此為了避嫌,一般女人就不能去祭祀了。此外,還有種說法是和當時的社會地位有關(guān),認為祭祀灶神比較重要,要有男性來祭祀才體現(xiàn)對灶神的尊重。 不過,這樣的做法其實已經(jīng)基本不存在了,如今大多數(shù)家庭早就不在乎了,一般男女都可祭祀灶神。 有趣的是,在北方的一些地區(qū),還會有小年禁止搗蒜的說法。之所以有這種禁忌,是古人們認為在小年搗蒜會把家里搗窮了,影響整個家庭第二年的運勢。為此,古人們會專門提前一天就把蒜給搗騰好,從而在小年這天依然可以配著餃子吃。 不僅如此,“小年”時節(jié)不討債也成為了一種默認的習俗。據(jù)民間說法,小年這一天有開啟下一年生活的寓意,因此若選擇這一天去討債,可能會寓意著下一年每天都在討債的路上。要知道,討債可是個苦差事,因此大家都會避開小年這一天,轉(zhuǎn)而提前或延后討債。 到底哪一天才是小年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小年在南北方居然還有幾分差異,據(jù)一些專家考證,北方大多是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南方則是在臘月二十四這天。 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差異,有一種說法是:滿清在入關(guān)后把小年由臘月二十四改成了臘月二十三,但由于當時對南方地區(qū)的控制還不夠強,南方多有反抗力量,一直堅持著臘月二十四。久而久之,才有了南北小年不同的差異。 當然了,其實小年還有臘月二十五的說法,這更多是古代階級等級的一種差異。在古代,有“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說法。 上面這個說法,顧名思義就是官府中人按照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民間百姓則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而在船上生活和寺廟、道觀則是在臘月二十五過小年。 梅子說其實,小年的這些習俗和禁忌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傳承,也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如“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過小年,過的不是節(jié)日,而是親情的一種團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