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本輪新冠高峰來得突然,并且不像初期意料的那樣80%以上是無癥狀。非但如此,惠州的感染者按癥狀判斷以感染BF7毒株居多,而不是以BA5為主。在我面診加網(wǎng)診的近百例新冠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有發(fā)熱、頭痛、全身肌肉關(guān)節(jié)酸痛、鼻塞、咽痛、嗅/味覺消失、咳嗽、疲乏等癥狀,并且病情進展迅猛,體溫飆升快。因此在治療中,往往先盡快退熱以緩解病情,之后再轉(zhuǎn)方治療后期癥狀。 針對部分患者高熱不退的情況,我應用《經(jīng)方》精品班學習到的使用小柴胡合升降散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分享三例如下: Z某,女,12歲,2022年12月15日就診。 患者于12月14日晚上開始發(fā)熱,熱勢漸高。15日來診時,體溫38.6℃,納差,口干口苦,氣急,畏寒,咽痛,2天無大便,少許咳嗽。舌苔白厚,脈弦數(shù)。 考慮患者外有寒濕,內(nèi)有郁熱,處以小柴胡合升降散:柴胡24g,姜半夏10g,生姜12g,甘草6g,大棗10g,黃芩10g,太子參10g,僵蠶10g,蟬蛻6g,姜黃6g,大黃6g,連翹10g,陳皮15g。免煎顆粒3劑,每劑藥沖300~400ml開水,分3次,每3小時服一次,直到退熱。 16日一早回復已退熱,體溫正常,出現(xiàn)腹瀉。告之腹瀉是藥物反應,排便即愈。 2天后,周某的母親鄧某也開始出現(xiàn)發(fā)熱身痛,之后迅速出現(xiàn)和她女兒同樣的癥狀,且腰痛如折。但她的舌苔不厚,處以柴胡桂枝湯3劑。次日鄧某體溫也降至正常,并反饋說吃錯了藥,吃的是她女兒的藥。 L某,女,61歲,2022年12月21日10:30網(wǎng)診。 患者體溫39.2℃,胸背發(fā)冷,手腳冷,全身乏力酸痛,鼻塞,咳嗽有少許痰,無汗。 處以葛根湯1劑,柴胡桂枝湯合二陳湯3劑: 葛根湯:麻黃10g,桂枝10g,炙甘草9g,葛根60g,白芍10g,生姜9g,大棗10g。免煎顆粒1劑; 柴胡桂枝湯合二陳湯:柴胡18g,姜半夏5g,甘草6g,大棗10g,生姜12g,黃芩5g,黨參10g,茯苓10g,陳皮15g,浮小麥15g,桂枝10g,白芍10g。免煎顆粒3劑 囑患者先服葛根湯,分3次,3小時一次。 當天下午18點反饋,服藥第三次時藥液嘔出,胸背發(fā)冷和手腳冷明顯好轉(zhuǎn)。給患者補了一劑葛根湯,服法同前。 次日(22日)早晨8點反饋,體溫38℃,口苦,惡心,2天無大便。囑患者開始服柴胡桂枝湯合二陳湯,一劑分3次,3小時一次。到傍晚18點反饋,體溫仍在38.1℃,仍無大便。囑發(fā)舌象照片來看如下: 見舌苔變厚,隨即轉(zhuǎn)方小柴胡合升降散:柴胡24g,姜半夏10g,生姜12g,甘草6g,大棗10g,黃芩10g,黨參10g,僵蠶10g,蟬蛻6g,姜黃6g,大黃6g。免煎顆粒1劑,每劑分3次,3小時一次。 23日8:30反饋,昨晚服藥一次后大便暢多,并咯吐大量黃痰,體溫降至37℃,囑其剩下的藥停服,改服柴胡桂枝湯合二陳湯。 X某,男,11歲,2022年12月21日20:00網(wǎng)診。 患者于21日中午開始發(fā)熱,體溫38.5℃,無汗,時冷時熱,手腳冷,鼻塞,咽痛,咳嗽有白痰。見其毛發(fā)濃密,三角眼、單眼皮,初步辨識為麻黃柴胡兼夾體質(zhì)。已自服退燒藥、抗病毒口服液、999感冒靈。 處以葛根湯1劑,柴胡桂枝湯合二陳湯3劑: 葛根湯:葛根60g,麻黃1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5g,炙甘草9g,大棗10g。免煎顆粒1劑; 柴胡桂枝湯合二陳湯:柴胡12g,姜半夏5g,甘草6g,大棗10g,生姜9g,黃芩5g,黨參10g,茯苓10g,陳皮15g,桂枝10g,白芍10g,連翹10g。免煎顆粒3劑。 囑其葛根湯分3次,3小時服一次,停服其他藥物。 當晚21:40反饋,服了一次藥,出現(xiàn)寒戰(zhàn)。 次日(22日)9:00反饋,已服完葛根湯,體溫仍在38.7℃。囑其服柴胡桂枝湯合二陳湯,仍是3小時一次。 下午15:20反饋,服藥2次,體溫升高至39.5℃,16:15升至39.8℃,已無手腳冷,自覺身熱。舌象如下: 問患者母親孩子當天吃了什么,答吃了豬肉湯、瘦肉粥和蒸腸粉。囑其務(wù)必清淡飲食。隨即處以小柴胡合升降散1劑:柴胡24g,姜半夏10g,生姜12g,甘草6g,大棗10g,黃芩10g,黨參10g,僵蠶10g,蟬蛻6g,姜黃6g,大黃6g,免煎顆粒1劑,每劑分3次,3小時一次。 23日8:45反饋,服藥2次,體溫降至36.7℃。 結(jié)語: 通過《經(jīng)方》精品班的系統(tǒng)學習,按照《經(jīng)方》講師團新冠專題研修班“安全、高效、系統(tǒng)、全程”的治療理念,經(jīng)過這次臨床實踐,取得滿意療效。 一部分患者內(nèi)有郁熱,外有痰濕,熱不得泄而高熱不退。以小柴胡湯合升降散,一方面從少陽入手以和樞解表里,另一方面以升降散升清降濁,調(diào)暢氣機,宣散郁火,從而迅速使高熱降至正常體溫。 |
|
來自: 鐵毛l > 《經(jīng)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