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杜鵑比利時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hybrida),常綠灌木,杜鵑花科杜鵑花屬,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目,比利時杜鵑種植物。 比利時杜鵑性喜溫暖、濕潤和充足陽光。不耐寒,怕炎熱和強光暴曬。分枝多,葉互生,長橢圓形,深綠色。總狀花序,花頂生,漏斗狀?;ㄓ邪胫匕旰椭匕?,花色有紅、白、花蝴蝶、粉紅 、大紅、國旗紅等。 1物種起源我國栽培杜鵑的歷史悠久。據(jù)記載,杜鵑花用于栽培觀賞大致始于唐代。宋代王十朋亦有詠杜鵑詩。明中葉張志淳《永昌二芳記》中卷記云南保山杜鵑花20種。清代《花鏡》中總結了杜鵑花的習性和栽培經(jīng)驗。1821年以后已有外國的杜鵑花進入中國。19世紀至20世紀中,英、法、美等國的植物學家相繼來中國的西南及華東地區(qū)調(diào)查,采集,引種。20世紀30年代我國廬山、南京等地開始杜鵑花的引種栽培。至今,上海、無錫、宜興、杭州、丹東、青島等地在引種栽培西洋杜鵑的基礎上,已將比利時杜鵑的繁殖、栽培和生產(chǎn)列為主要位置,并已開始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 2主要品種比利時杜鵑為常綠灌木。分枝多,葉互生,長橢圓形,深綠色??偁罨ㄐ?,花頂生,漏斗狀。花有半重瓣和重瓣,花色有紅、粉、白、玫瑰紅和雙色等。常見品種有美洲(America),花紅色。 坎寧安白(Cunningham'sWhite),花白色。海爾馬特·沃格爾(HeilmutVogel),花深紅色。英加(Inga),花深粉白邊??扑鼓梗↘osmos),早花種。拉臘(Lara)中花種。瑪麗(Mary),早花種。米斯特拉爾(Mistral),中花種。 喬澤夫·霍厄塞爾小姐(Mrs.JozefHeursel),花大紅色。帕洛馬(Paloma),花粉紅色。粉珍珠(PinPearl),花粉白色。萊因霍爾德·安布羅修斯(ReinholdAmbrosius),花大紅色。羅莎莉(Rosali),晚花種。特雷·諾瓦(TerraNova),早花種。賽馬(Sima),花白色,紅邊。 3生長習性比利時杜鵑喜溫暖、濕潤和充足陽光。不耐寒,怕炎熱和強光暴曬。 比利時杜鵑的生長適溫為12~25℃,3~9月為18~25℃,9月至翌年3月為12~18℃。春秋兩季,氣溫涼爽,為比利時杜鵑的生長旺盛期。高溫季節(jié),溫度超過30℃,生長緩慢,如長期處于高溫環(huán)境,花芽不易形成。溫度在15~25℃時花蕾發(fā)育較快,約30~40天可開花。15℃以下開花需50天以上。5~10℃,杜鵑花生長緩慢。溫度在0~4℃,比利時杜鵑處于休眠狀態(tài)。 比利時杜鵑喜濕潤環(huán)境,但盆土宜保持稍濕潤。比利時杜鵑根系淺,須根細,既怕干又怕澇,切忌積水。因此,盆土時干時濕對根系生長不利。澆水過多,根易腐爛,導致落葉枯死。盆土缺水,葉色變黃,心葉卷曲,花瓣變軟、打蔫,花朵枯萎凋謝,花期明顯縮短??諝鉂穸纫?0%~90%為宜。生長發(fā)育期要噴水,維持較高空氣濕度對比利時杜鵑生長和開花均有利。 比利時杜鵑為長日照植物。但它喜半陰,怕強光直射。遇直射光過強,葉子反而失綠,使葉邊緣呈褐紅色。最適光照為3萬勒克斯,生長良好,大量開花。3萬勒克斯以上或2000~3000勒克斯以下對比利時杜鵑生長均不利。7000~8000勒克斯杜鵑才能開花。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壤土良好。盆栽土壤用腐葉土、培養(yǎng)土和粗沙的混合土,pH在5~5.5為宜。 4繁殖栽培普遍栽培比利時杜鵑又名雜種杜鵑、西洋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杜鵑花株形矮壯,花形、花色變化大,色彩豐富,是杜鵑花中最美的一類。也是世界盆栽花卉生產(chǎn)的主要種類之一。 比利時杜鵑是歐美通過多種杜鵑反復雜交而成,現(xiàn)已成為歐美等國及日本主要生產(chǎn)的商品盆栽花卉。目前比利時杜鵑在美國占開花盆栽植物的7%,1997年產(chǎn)值達到4900萬美元。在荷蘭,杜鵑的年產(chǎn)值有1900萬美元,列盆栽植物產(chǎn)值的第十一位。在歐美的花店、超市和家庭中到處可見比利時杜鵑,栽培十分普遍。 繁殖方法扦插繁殖:通常在5~6月進行。選擇半成熟嫩枝為好,插條長12~15厘米,去掉基部2~3片葉,留下頂端葉片并剪去一半,插于盛腐葉土或河沙的插床中,扦插的深度為插條的一半,插后壓實,保持濕度,約40~50天開始愈合,60~70天逐漸生根。如插條用0.2%吲哚丁酸溶液浸蘸基部1~2秒,可提高生根率。 壓條繁殖:于4~5月進行,用高空壓條法。選擇2~3年生成熟枝,在離頂端15~20厘米處用利刀進行環(huán)狀剝皮,環(huán)寬1.5厘米,用塑料薄膜包扎,用苔蘚或腐葉土填塞,并保持濕潤,約4~5個月愈合生根,根系多剪下可直接盆栽。 嫁接繁殖:以梅雨季節(jié)為好。常用生長勢旺的2年生毛杜鵑為砧木,接穗用生長健壯、當年萌發(fā)的比利時杜鵑嫩枝為好。以枝接為主,切口長3厘米,取接穗8~10厘米,留頂端2片葉,并剪去一半,削成楔形,長3厘米,插入砧木,綁扎保濕,噴施新高脂膜50天后愈合,成活率高。 播種繁殖:4月春播。種子細小,播種土需消毒,發(fā)芽適溫22~24℃,采用室內(nèi)盆播,播后不需覆土,只需輕壓一下。約10~15天發(fā)芽,幼苗生長緩慢,噴施新高脂膜成活率大大提高。待幼苗具2片真葉時移栽4厘米盆。播種苗需4~5年才能開花。 栽培管理盆栽比利時杜鵑常用15厘米盆。比利時杜鵑根系細,施肥不宜過濃,否則根部無法吸收,導致植株枯萎死亡。一般生長旺盛期,每半月施肥1次。同時,增施2次0.15%的硫酸亞鐵溶液?;蛴?quot;卉友"21-7-7酸肥。在新葉生長期和花芽分化、花蕾形成階段應保持盆土濕潤。開花時適當控制澆水,以免水大掉花。生長期要進行修剪、整枝和摘心。剪除有損樹姿的徒長枝和從根際發(fā)出的萌蘗枝。影響通風透光和交叉的過密枝條應適當疏稀。病株和枯枝應隨時剪除,以利萌發(fā)新枝。比利時杜鵑花后必須換盆,因根系脆弱易斷,操作時少碰傷新根,補充肥沃、疏松的酸性土壤。 病蟲防治比利時杜鵑易受褐霉病危害,尤其在高溫多濕的梅雨季,必須及早預防,可用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夏秋季易受紅蜘蛛和軍配蟲危害。紅蜘蛛多發(fā)生于夏秋為害葉片,使葉片呈灰白色,可用40%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軍配蟲常發(fā)生于8~9月,危害嚴重時,葉片大量脫落,直接影響樹勢。發(fā)現(xiàn)危害初期,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產(chǎn)后處理比利時杜鵑株形美觀,葉色濃綠,花朵繁茂,花色艷麗。盆栽用它點綴賓館、小庭院和公共場所,鮮明艷麗,嬌媚動人,使人流連忘返。元旦、春節(jié)在窗臺、陽臺或客室擺放1~2盆比利時杜鵑,燦爛奪目,異常熱鬧,增添歡樂氣氛。比利時杜鵑在貯運過程中對冷熱空氣流動敏感。乙烯會引起落葉和落花,在貯運前10天應用濃度0.4~0.8毫摩爾/升硫代硫酸銀溶液噴霧處理。貯運溫度5~10℃,相對濕度90%,能忍受黑暗7天。 |
|
來自: 物業(yè)工匠 > 《常見室內(nèi)綠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