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三十七章
個人釋義道經(jīng)久不變的用無所作為的自然規(guī)律讓萬物自由生長,以此達到無所不為的境界。諸侯和君王如果能夠遵守這個原則去治理國家,那么萬物將自然感化生長。萬物在感化之中不斷變化,而想要興風作亂的時候,我就會用道的樸素實質來安定紛擾。萬物感到道的真實素樸而虛靜下來,那么就不會有貪念的欲望產生。萬物會自然回歸用安寧祥和來清除貪欲妒火的境界,天下將會自然符合大道的法則。 個人理解道法自然,萬物在自然條件的下繁衍生息,這樣的生長是不需要多加干預的,一方面是因為自然力量的作為,另一方面是因為萬物本身的自發(fā)意識,如果強加干涉,就會破壞原有的自然生態(tài)平衡。因此,無為不是沒有絲毫的作為,而是在遵循客觀規(guī)律下,不刻意強加主觀的作為,不一概而論,順應萬物自為的本性,然后適當調節(jié)萬物之間的關系,使其達到和諧共處的安寧之中,這樣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統(tǒng)治者如果能夠持守無為的道,就能讓萬物歸服,然后自然化育。這里之所以用守,而不用執(zhí),是因為執(zhí)掌就會失去,實行后會有所遺忘,只有長久地守住,才能不偏離無為的道,此外,前面也提到過相同的句式,那就是“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但這一句守的是樸,這里守的是無為無不為,兩者達成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一個是自賓,一個是自化。 萬物在發(fā)展過程中,會出現(xiàn)肆意蔓延的情況,那么我們就要在其還未瘋長之前,用道的素樸來使其安定。從“欲作”可以看出事物還沒有發(fā)展到失控的地步,只是有這個趨勢的苗頭,如果這時強行鎮(zhèn)壓,恐怕只會引起劇烈的突變,或者治標不治本,所以這里的鎮(zhèn)絕不是什么鎮(zhèn)壓,而只能是安定,更何況他提倡無為,又怎會用強硬的手段來鎮(zhèn)壓,故而這里的意思是用素樸的道打消萬物超越其本性的欲望,讓萬物重歸素樸的狀態(tài),然后回到虛靜篤實的安寧之中,這樣天下自然就會合乎大道的法則,統(tǒng)治者也能真正的無為了。 現(xiàn)實聯(lián)系欲望的產生來自外界紛繁的利益引發(fā)了內心的躁動,從而產生爭奪和吵鬧,然后失去清凈的平和,于是蒙蔽了本真的素樸,迷失在表象的華麗變換之中,雖然有時會向往安寧,但還是被現(xiàn)實的紛爭所束縛,所以要想超然物外,就要回歸內心的虛靜篤實,維守素樸之道,這樣就能從容應對外界的變化。 結語守常道,為無為。自化欲作,安之素樸。清欲靜心,自正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