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 小石頭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眱簳r,這句話常掛在母親嘴邊,讓農(nóng)家清貧的日子也有些許詩意。身上的補丁衣服穿起來很神氣,補丁由不同布料組成,母親巧手裁剪,似鵲鳥圖,又似鷹擊長空圖,惟妙惟肖,長時間注視,會在腦海中形成迥異的補丁圖案,穿在身上著實讓童年的自己洋洋得意。父母是土里刨食的農(nóng)民,土地貧瘠,耕作苦力,生存不易,吃穿用上,能省就盡量省下來。給我和弟弟做新衣,往往朝大尺碼做,即使身體迅猛增長,過兩年長大了也能穿。一件衣服頂半年,甚或一年也難得換件新衣服。夏日酷熱,赤膊光腳,練就了一雙“鐵臂”和“鐵腳板”,在《少林寺》這部電影風(fēng)靡華夏之際,鄉(xiāng)村放學(xué)鈴響后,隨處可見練習(xí)“鐵掌少林拳”“飛檐走壁水上飛”的孩童。比一比誰的手上老繭厚,誰的腳底板踩在炙熱的地面不怕疼。上衣早已褪去,唯有緊緊褲帶,氣沉丹田一聲吼,只聽嘎嘣一下褲帶崩,連帶著褲子也刺啦一聲開了襠。布料金貴,兒時,孩童罕有穿內(nèi)褲的,褲子崩開,連里面的“老二”也著急忙慌的蹦跶出來,惹得周遭的孩童笑得眼淚吧嗒淌,岔氣咳咳不斷。練功者著急忙慌地捂住褲襠,扯著褲子面紅耳赤無地自容,在眾人的哄笑聲中匆忙奔回家。衣服本就是稀缺品,褲子崩裂,回到家少不了吃一頓“掃帚疙瘩”。鄉(xiāng)村的孩童挨打好似家常便飯。父母都秉持“三天不挨打上房子揭瓦”的真理,“棍棒出孝子”的觀念根深蒂固。在彼時鄉(xiāng)村,用棍棒收拾孩子仿若是慣用的做法,父母哪有閑工夫磨嘴皮子,講一番大道理。看今天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引導(dǎo)孩子,不啻天降甘霖,羨慕嫉妒恨各色心情雜陳。邁入不惑年紀(jì),偶與同齡人攀談此話題,不挨打者罕有,每每說起父母的棍棒教育,記憶猶深者慨嘆不已。歲月易老,回憶起曾經(jīng)的挨打經(jīng)歷,似乎都蒙上了一層滄桑感。“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叫只老貓背下來?!焙叱耐{里,這句耳熟能詳,算是母親給與我童年的啟蒙教育吧。油燈昏暗,北風(fēng)呼嘯,燈苗忽明忽暗。凄厲的風(fēng)哨讓我難以入眠,母親邊納鞋底子,邊哄我和弟弟入睡。童謠反而變成了幻境,一只小老鼠躡足前行,探頭探腦,似乎要偷煤油瓶里的油料。困意頓無,眼前明亮,仿若要刺穿整個黑夜,盯著煤油燈微弱的燈苗一眼不眨。母親唱累了,看到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油燈看,便把油燈熄滅,和衣而臥,我疲憊的眼睛頓時無神,不久就歸入夢鄉(xiāng)。晨起,悄悄用嘴巴對著油燈舔一舔,滋味難堪,讓人咋舌,不懂小老鼠為什么喜歡這種口味。待母親再哼唱這首童謠,權(quán)且聽一催眠曲,童心純粹了無牽掛,隨后酣然入眠。時至今日,和兒子說起煤油燈,他茫然四顧,不知其所以然。電燈入戶,曾經(jīng)陪伴我兒時的煤油燈早已絕跡,遑論小老鼠上燈臺的故事了。再回顧這首童謠,才曉得煤油燈出現(xiàn)之前,點燈也曾用花生油料,小老鼠愛上花生油,也在所難免。童謠的出現(xiàn),得益于當(dāng)時的場景,時過境遷,再覓其中的線索,只能在故紙堆中搜尋。“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飯,專吃大壞蛋。”這是一首教我學(xué)數(shù)數(shù)的童謠,識字初始,就是從最簡單的一二三開始,雖非大寫,卻也學(xué)得有模有樣。貧瘠孤寂的鄉(xiāng)村,稀湯寡水的三餐,噎喉難咽的粗糧,饑餓難耐的肚腹,所有條件都匯聚到彼時,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讓人難捱。母親哼唱這首童謠,告訴我再難吃、再沒營養(yǎng)的飯也要吃,不然就會變成大壞蛋,被老虎吃??謬槍⑼饹Q定性作用,囫圇吞棗把飯咽下,又火急火燎地找小伙伴玩耍。貪玩似乎定格我的童年,絲毫沒顧及肚皮的抗議。而今的奶粉、奶酪在當(dāng)時是聞所未聞。稀湯寡水能讓我長大,得虧母親的童謠。閑暇,與母親叨嘮起曾經(jīng)的過往,邁入古稀之年的她仍然覺得虧欠于我和弟弟,當(dāng)初沒能力讓我們吃飽吃好。童謠內(nèi)容顯淺,內(nèi)容想象豐富,富有情趣。古人云:“童,童子。徒歌曰語?!保ā秶Z·晉語》韋昭注)“童子歌曰童謠,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保钌鳌兜ゃU總錄》卷二五)。伴著母親的吟唱,童謠進入我孩童時代的生活,成為我啟蒙教育的開始。童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趣好玩,在潛移默化中,我學(xué)到了許多詞匯,上面附著了濃郁的鄉(xiāng)愁,繚繞于我四十不惑的心田,讓人至今難忘。本文作者小石頭授權(quán)印象黃陂發(fā)布關(guān)于作者 小石頭,文學(xué)愛好者,閑暇之余喜歡碼放文字,享受寫作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