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給大家談一個治療浮腫病的方子。 患者來了告訴你,說醫(yī)生啊,我的肢體浮腫了,是怎么回事啊?一說到身體的浮腫,我們首先應(yīng)該立即去想到,我之前給大家講到的水液代謝的問題。 水之上源為肺,水之中州為脾,水臟為腎,那么患者出現(xiàn)了全身的水腫,同時出現(xiàn)了四肢部的沉重。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肌肉里邊有蟲子跑的感覺。 當然了,患者可能還會出現(xiàn)相關(guān)的脾的癥狀和腎的癥狀,那么這個情況在臨床上我們常常把它叫做脾腎陽虛。陽虛氣化不利,導致了水液停留,泛溢肌膚,出現(xiàn)了水腫,怎么辦? 張仲景先生告訴了我們用真武湯去治療。 真武湯這個方子出自于張仲景的《傷寒論》當中。本來應(yīng)該叫做玄武湯,為什么呢?南朱雀、北玄武,玄武對應(yīng)的是腎。從四象和四方的角度來講,應(yīng)的是腎,應(yīng)的是北方。 但是為了避諱,把那個玄字寫成了真字,那么真字在這個地方,當然更應(yīng)該指的是腎了。因為腎當中藏的是真精、真陽、真陰、真氣。 所以真武湯這個方子從名字來看,你就應(yīng)該知道它和腎是密切相關(guān)的。干什么的呢?溫陽氣,通過溫陽,讓它的氣化功能正常了,從而達到利水邪的作用。 我們來分析這個疾病是怎么形成的。臟腑在哪里?在脾、在腎。脾腎怎么了?脾腎的陽氣虧虛了。陽氣具有著氣化的功能,當脾腎陽虛以后,水液代謝障礙,就會產(chǎn)生了水濕儲留,然后泛溢到肌膚,那當然就會出現(xiàn)水腫,這是它的原因。 我們進一步來分析它,膀胱是貯存尿液的,排泄尿液的。當腎陽虧虛的時候,尿液能不能正常排泄出去,依賴的是腎中陽氣的氣化。如果腎陽虧虛了,膀胱的氣化功能就會失職。氣化功能失職了,那么尿液的排泄就會出現(xiàn)異常,所以這個時候常常出現(xiàn)小便不利。那么這個地方的小便不利,是尿少了,膀胱里邊的尿液也少了。 為什么尿少了?因為水濕儲留下了,停留下了。停留到哪兒去了?泛溢肌膚。水濕內(nèi)停以后,它跑到肌肉皮下了,所以患者四肢部感覺到了沉重,嚴重一點的就會出現(xiàn)浮腫。水跑到肢體里邊去了,跑到皮下肌肉里邊去了,自然而然尿也就少了。所以這個地方的小便不利,也講的是小便量少。 返回來,形成的水濕,它也有可能下注到大腸。如果水濕之邪下注到大腸,患者大便失常了,就是大便變稀了,甚則出現(xiàn)了泄瀉。 由于脾腎陽虛,中土失去了溫煦,所以患者會常常出現(xiàn)腹痛下利。水濕之邪如果向上,向上就可以影響到肺,就可以影響到胃。如果水濕之邪上逆,影響到了肺就會咳,影響到胃就會嘔,所以患者有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咳或者出現(xiàn)嘔。 這是影響到了肺胃,導致了肺氣不降,胃氣不降。一方面脾腎陽虛了,運化功能失職了,脾氣又不升了,所以精微物質(zhì)也不能向上去輸布。這樣導致了清陽不升,清竅失養(yǎng),所以患者還會表現(xiàn)出頭暈、目眩。 陽氣虧虛,筋脈失去了溫養(yǎng);水濕儲留,筋脈也會失去濡養(yǎng),所以這類的患者,常常會出現(xiàn)失養(yǎng)的表現(xiàn)。筋脈失去了濡養(yǎng),那么這個筋,它就會這樣來回抖動,會出現(xiàn)一種內(nèi)風的表現(xiàn)。 所以有些人會感覺到筋脈里有個蟲子在跑,有些人感到這個筋脈在這樣跳動,我們把它叫做筋惕肉瞤。 這是由于脾腎陽虛以后,患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系列的癥狀。當然了患者來找我們看病的時候,最常見到的他會告訴你,肢體沉重。然后身上一摁有個坑,有點浮腫。 然后再問問小便的情況,患者說小便不利,小便量少,這是他最主要的癥狀。 一摸他的脈象 脈象沉遲。一看它的舌苔,舌頭比較胖,舌質(zhì)比較淡,舌苔還是個薄白苔。 那么我們對它進行分析:什么樣的原因?腫了,那我們就把它叫做浮腫。誰引起的浮腫呢?是患者由于陽氣虧虛,所導致的水液代謝障礙,所以這是一種水腫病,我們把它叫做陽虛水泛證。 既然是陽虛了,治療的時候就要溫陽。已經(jīng)出現(xiàn)水腫了,那就要利水,所以選擇的方法當然是溫陽利水的真武湯。 我們來看看這個方子的藥物組成: 附子9g 茯苓9g 白術(shù)6g 生姜9g 白芍9g 方子的君藥用了附子,它可以溫一身之元陽。它是個溫腎的藥物,溫腎中的陽氣。通過溫腎中的陽氣,讓腎中的陽氣充足以后,腎的氣化功能就正常了。這樣呢,讓水液代謝變得正常起來,所以說它可以溫腎助陽,化氣行水。 另外一方面呢,患者現(xiàn)在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這一系列的癥狀是陰寒之癥。 從水腫上來講,是陰水。一按一個坑,一直起不來。這個疾病是一派陰水之狀。陰水怎么辦?那就要用溫陽的藥物來抑陰,所以附子這個藥物在這地方還可以暖脾抑陰。通過暖脾抑制陰邪,來達到溫運水濕的作用。一藥二用,它在這個地方為君藥。 方子當中還用到了茯苓,它是個健脾益氣的藥物。方中還用到了白術(shù),茯苓和白術(shù)這兩個藥物,入脾經(jīng),它兩個一方面可以健脾益氣,再加上附子的暖脾,這樣把脾當中的氣,和脾當中的陽,也就慢慢地溫補起來了。 脾陽溫補起來了,脾的功能正常了,它的運化也就正常了。它一方面不會產(chǎn)生濕邪,這是從根本上來進行治療。 同時呢,當茯苓和白術(shù),這兩味藥物用上以后,它們本身又可以滲利濕邪。所以這兩個藥物,一個是從本上健脾,防止內(nèi)濕的生成,二一方面本身又可以淡滲利濕,也可以祛除已形成的的濕邪,標本共治。 方中還用了生姜,生姜在這個地方有好幾個作用,第一:生姜本身是個辛溫的,它就可以幫助附子溫陽散寒。第二,生姜本身是辛散的,有利于把皮下之邪,肌肉當中的水濕之邪散走,所以它還具有著辛散行水的作用。同時生姜還具有著和胃止嘔的作用。 方子當中還用了一味白芍,它具有著利小便的作用。通過利小便而達到行水氣的作用。二一個呢,白芍味酸,所以它還有著柔肝緩急的作用。柔肝緩急能干什么?柔肝緩急可以止腹痛。 再來看,白芍味酸、白芍入肝經(jīng)。肝主筋,味酸可生津,津液可以濡養(yǎng)筋脈。所以白芍在這還有著斂陰來柔筋的作用。 為什么筋惕了呢?就是因為筋不柔了嘛。在這個方子當中附子是個大辛大熱之品,而大辛大熱之品又具有了傷津傷陰之弊。所以白芍在這個地方還有第四個作用,它可以防附子傷陰。一個白芍,四個作用。 臨床的過程當中,我們?nèi)绾螌λM行合理的加減變化呢?
(生姜加量,再加吳萊英、半夏,加強和胃降逆之效) 那這個方子在臨床上適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療呢? 辨證符合脾腎陽虛,腎陽虛為主的慢性腎病、心源性水腫、甲減( 甲狀腺機能低下 ) 、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腸炎; |
|
來自: 新用戶3563913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