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早已超過腫瘤和其他疾病位居我國居民死亡原因首位。 根據(jù)全球疾病負擔(GBD)數(shù)據(jù)顯示,不合理膳食是中國人疾病發(fā)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低質量飲食跟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風險升高密切相關。 什么是“低質量”的飲食呢?中國疾控中心最近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可以給大家一點提示。 這個研究分析了中國各省的飲食,發(fā)現(xiàn)從2002年到2018年,水果、全谷物和蔬菜攝入不足,是中國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飲食風險因素。 最愛吃的糖省份,不在江南這項研究選擇了7種“不健康膳食因素”,簡單的總結起來就是“5項吃得少”和“2項吃得多”。 ● 5項吃得少:全谷物、豆類、蔬菜、水果、堅果 ● 2項吃得多:紅肉、含糖飲料 中國各地飲食習慣差異很大,這7類食物的攝入量在地區(qū)間的差別很大。 比如水果。吃水果最多的是天津人,達到了206.9g/天,而吃水果最少的省份竟然是海南,只有76.8g/天。 吃紅肉最少的是陜西人,平均每天31.3g,大約只有西藏人的1/10;西藏朋友喝含糖飲料糖也是最多的,達到了67g/天。 ▲2002-2018年,全谷物、大豆、堅果、蔬菜、水果、紅肉和含糖飲料的平均消費量呈上升趨勢。然而,紅肉和含糖飲料外,其他食物平均攝入量仍低于膳食指南推薦的攝入量。 三大飲食殺手研究人員對飲食因素導致的心血管疾病負擔進行了分析,他們發(fā)現(xiàn): 1. 2018年,中國約有273萬心血管疾病死亡可歸因于飲食風險因素。 其中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最多,涉及的死亡人數(shù)為827474;其次是缺血性卒中,涉及365475;出血和其他卒中為351905.(簡單的說,缺血一般跟血栓有關,而出血跟長期高血壓有關) 2.水果、全谷物和蔬菜攝入不足是中國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飲食風險因素。 除了這“三大殺手”之外,堅果攝入不足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缺血性心臟病,首要的飲食風險因素是全谷物攝入不足,其次就是堅果攝入不足。 3. 男性因不良飲食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shù)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男性(藍色)因不良因素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shù)和死亡率高于女性。 仔細想想,身邊的男性家人朋友確實對飲食不太上心,水果不遞到手上基本不會主動吃。 4.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疾病的飲食相關死亡率大幅上升。 ▲隨著年齡增長,飲食相關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幅上升。 除了致死案例數(shù)之外,研究者們還用另一個指標衡量飲食風險因素帶來的疾病負擔,即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 簡單來講,疾病給人來帶來的損失分兩類,即死亡和失能,兩者都會造成個體健康壽命的減少,DALYs就是在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后客觀反映健康壽命損失的一個數(shù)據(jù),它是指從生病到死亡損失的全部健康壽命。 這項研究結論顯示,2018年,不良飲食相關的中風導致1600萬傷殘調整壽命年,不良飲食相關的缺血性心臟病導致1390萬DALYs。 中國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飲食相關的負擔在不同省份也會存在很大差異。 31個省市中,河南省與飲食相關的DALY最高;飲食相關的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最高的地區(qū)是山東,缺血性卒中死亡率最高的地區(qū)是黑龍江,出血和其他中風死亡率最高的地區(qū)是西藏。 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吧年輕人猝死的新聞,幾乎每年都能在新聞上看到。心痛之余大家都不免會問:好端端的人,怎么就突然猝死了? 猝死的原因比較復雜,但大部分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據(jù)國家心血管中心統(tǒng)計,我國每年約有54.4萬例心臟性猝死,相當于大約每一分鐘,就有一個人猝死倒下。 很多猝死的人,看起來好端端的,但只是“看似”健康,實際上可能已經患有冠心病。加上過度勞累、應激刺激等,最終導致心臟性猝死的悲劇。 如果你曾擔心過自己的健康,如果你已經意識到了問題,不妨給自己設立一些小目標,比如: 點外賣時多加一份蔬菜 明天多吃一份水果 挑戰(zhàn)一個月不喝甜飲料 一天至少吃一餐粗糧 今天開始早睡半小時 …… 參考資料[1]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 2020》編寫組.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概述[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21. 19(7):9. [2] Zhou M, Wang H, Zeng X,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Lancet. 2019 Sep 28;394(10204):1145-1158. doi: 10.1016/S0140-6736(19)30427-1. Epub 2019 Jun 24. Erratum in: Lancet. 2020 Jul 4;396(10243):26. PMID: 31248666; PMCID: PMC6891889. [3] 中華預防醫(yī)學會, 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心臟病預防與控制專業(yè)委員會,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等. 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20. 012(003):141-162. 以上信息僅為科普,不應視為診療建議 不能取代醫(y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 來源:食栗派ChestnutMates官方澎湃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