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煮散 中藥煮散的歷史 “煮散”一詞始見于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又名《千金要方》《千金方》),但最早出現(xiàn)煮散劑型的是我國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帛書《五十二病方》。 由此可見,在西漢甚至更早的時期(有學者認為煮散始于先秦)就有煮散劑型出現(xiàn),并一直沿用至今。《五十二病方》中記載“入三指一最(撮)”“(舂)木臼中,煮以酒”等;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中則記載“抵當湯為水蛭、虻蟲、桃仁、大黃。右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等。雖然這些記載并沒有明確提出“煮散”但其制散、用散方式已初步具備了“煮散”的特征。 煮散始于秦,興于漢唐,盛于宋,而衰于明清。煮散在宋朝的應用較為廣泛,應用煮散的方劑也較多:《婦人大全良方》中應用煮散的藥方在總藥方中占比高達66.0%;《小兒痘疹方論》中應用煮散的藥方在總藥方中占比為61.5%;《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兩本醫(yī)籍中應用煮散的藥方在總藥方中占比都接近于30%。究其原由,一方面宋朝較為重視醫(yī)藥發(fā)展,我國的第一部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就誕生于宋朝,醫(yī)藥相關領域的人才數量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宋朝總體國盛民安、人口眾多,尤其是軍隊較為龐大,軍隊中的用藥需求增加,而當時的中藥資源有限等。 明清時期,中藥材資源日漸豐富,煮散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如:煎出的藥液較為渾濁;粉碎與過濾程序復雜;因需將藥材或飲片進行粉碎,損壞了鑒別特征,增加了準確鑒別真?zhèn)蔚碾y度等。明清后,藥材逐漸私營化,飲片生產技術飛速發(fā)展,因飲片便于鑒別、形狀美觀被商人青睞,而煮散的混懸、糊化等技術層面的問題難以解決,故而慢慢衰落。中藥煮散的應用雖逐年減少,但是并沒有遺失,許多“煮散湯劑”至今仍有沿用,如清代吳瑭《溫病條辨》中的銀翹散、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中的玉屏風散等。 中藥飲片、配方顆粒、超微中藥、中藥煮散的比較 中藥飲片、配方顆粒、超微中藥是目前中藥在臨床使用的三種形式,飲片最為常用,包括常規(guī)飲片及小包裝飲片;配方顆粒正在推廣中;超微中藥作為新型形式,還在臨床試用階段。上述三種形式均存在一定弊端。 中藥飲片的質量是保證臨床療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飲片的質量常得不到保證。由于飲片較厚且大,煎煮時間短了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煎煮時間長了,有些有效成分如揮發(fā)油、萜類、苷類、香豆素等容易揮發(fā)或被破壞,中藥療效明顯下降,藥材利用率大大降低。 配方顆粒為單味藥提取,缺少中藥飲片共煎過程中助溶與增溶、抑溶與沉淀、再吸附、生成新物質等物理化學反應,可能會影響臨床療效。 超微中藥在生產制備時不僅能耗較高,且工藝復雜成本昂貴,如皮類含較高纖維,果實與種子含油脂,進行超微粉碎會導致達到所需要求粒度的粉體少,粉末收粉率偏低,剩余部分粉體還增加水提、制粒等步驟,而且由于超微粉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其氧化性、可燃性及靜電聚集力都很強,生產安全性的保障還需重視。 煮散的推出能彌補三種形式的弊端,面對資源的稀缺,既能減少用藥量,又能保證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在達到相同臨床療效的同時避免浪費,使中藥能物盡其用,亦可體現(xiàn)中藥群煎的用藥特點,且生產工藝簡單,操作性強,安全性高,具有極大的推廣價值。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yè)中醫(y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網絡。我們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此文出于學習分享、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yè)用途。若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敬請原作者聯(lián)系,立即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