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人工天河—紅旗渠

 名言詩句 2023-06-25 發(fā)布于遼寧

紅旗渠

太行自古干無雨,

擔水翻山渴不除。

書記洪聲傳大地,

民工全力筑長渠。

逢天鑿嶺愚公現(xiàn),

入夜披星石板居。

萬眾一心奇跡創(chuàng),

只留財富后人予。

贊紅旗渠精神(中華通韻)

自力更生舉大旗,

萬民十載泰山移。

身無居所天當被,

食不豐饒草做席。

勇往直前方克險,

艱難困苦俱能敵。

碧流縈繞太行轉,

寶貴精神再續(xù)詩。

最初知曉紅旗渠,是因為一部叫做《紅旗渠》的電影。那時,我就被紅旗渠精神所深深感染,立志要親眼見識一下這個偉大的工程,如今夢想成真。

(此片為金平拍攝)

崇山峻嶺中那飄逸的一抹紅,如紅色絲帶,紅得耀眼。如一面鮮艷的紅旗,迎風招展。那就是紅旗渠景區(qū)上山的通道。

也是通往紅旗渠青年洞景區(qū)的入口。

紅旗渠風景區(qū)的建筑都設計成流線型的,是那一抹紅的一部分。

景區(qū)旁邊有牌子用三種文字介紹了紅旗渠,“紅旗渠是一個人工修建的灌溉工程。上世紀60年代,為了改變干旱缺水的困境,林州人民從山西省境內(nèi)引漳河水入林州,從19602月動工到19697月竣工。苦戰(zhàn)十年,建成了人工天河紅旗渠,從根本改變了林州的生存和發(fā)展環(huán)境。

林州(林縣)處于河南、山西交界處,歷史上嚴重干旱缺水。據(jù)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tǒng)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共514個春秋,林縣發(fā)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有時大旱連年,河干井涸,莊稼顆粒不收。甚至干旱嚴重到發(fā)生“人相食”的悲劇。

另據(jù)資料介紹,1942年華北大旱,加上日寇掃蕩,國民黨搶掠,全縣共有10800戶逃荒,餓死1650人。解放前四十萬人中,有28萬人常年翻山越嶺到幾里外、甚至是20里以外去挑水喝。曾有一位媳婦挑水時,因不慎摔倒,水灑桶空,回家上吊身亡。有的人被一桶水逼得妻離子散,悲劇重生。因為缺水,林縣96%的地區(qū)是禿嶺荒山。

19591010,林縣縣委召開會議決定把山西省濁漳河的水引到林縣來,時任中共林縣縣委書記的楊貴發(fā)出了“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號召,“引漳入林”的紅旗渠工程于19602月拉開帷幕。

身居紅色的通道上,紅旗渠的壯觀場景就在眼前,一道道碧波如巨龍般流向遠方。

一股股清流從大山中穿山而出,一座躍峰渠的紀念塔傲然挺立。

通道的紅與飛揚的柳絲的綠相映成趣,成為大山之中難得一見的靚麗風景。

去紅旗渠青年洞,可以步行,也可以乘坐景區(qū)電瓶車。我們在山坡上景區(qū)大門處乘坐電瓶車向山里進發(fā)。

在大山中,賞山巒起伏,觀山花爛漫,峰回路轉,幾經(jīng)攀援,來到山頂停車場。

遠遠見到山腰上的青年洞,心中無比激動。

拾級而上,一條繞山而行、既規(guī)整又蜿蜒的渠道便闖入眼簾。

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叫做“鷹咀山”。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

在一個山頭處,見到期待已久的青年洞。懸崖上李先念題寫“山碑”兩個大字,筆力勁,鮮亮醒目。這是《山碑》攝制組于1990年請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的片名?!渡奖肥且徊糠从沉挚h人民戰(zhàn)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發(fā)展三部曲的電視片。

“青年洞”三個白色大字為郭沫若題寫,一面黨旗鮮紅耀眼。旁邊是一九九二年江澤民同志的題詞: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

靠山崖邊一塊紅色理石碑是《青年洞簡介》。青年洞位于紅旗渠總干渠任村盧家拐村西牛嶺山村,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總干渠最長的隧洞。青年洞從地勢險惡、石質堅硬的太行山腰穿過,洞長616,高5,寬6.2,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總投工13萬個。19602月由橫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是年11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jīng)濟困難,總干渠暫時停工時,為早日將濁漳河水引入林縣,建渠干部群眾堅持“寧愿苦戰(zhàn),不愿苦熬”,改由各公社挑選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繼續(xù)施工。當時干部民工口糧很低,為了填飽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饑,很多人得了浮腫病,仍堅持戰(zhàn)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堅硬的石英巖一錘打下去一個白點,十數(shù)根鋼釬打不成一個炮眼,青年們面對這樣艱難困境,創(chuàng)造了連環(huán)炮、瓦缸窯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術,使日進度由起初的0.3提高到2多。經(jīng)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zhàn),1961715鑿通隧洞。為表彰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親筆題寫了洞名。

看過了青年洞簡介,再看那伸向大山腹中的青年洞,似乎見到了300名青年在這里日夜奮戰(zhàn)的身影。工程之艱,難以想象,付出之多,難以體會。是他們用辛勤的汗水,鑄就了青年洞的偉大工程。

(此片為紅葉先生拍攝)

在通往高峰的木亭之上,“難忘紅旗渠”幾個大字正代表了所有游客的心聲。

依山而行的渠水,像環(huán)繞在大山中的玉帶,更像一條山中的綠色長龍。

一座白色橋梁,跨渠而過,橋頭有幾面紅旗迎風飄揚,靠山有一座白色的橫幅石碑,刻有“贈言十水”的文字,這是當年帶領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縣委書記楊貴于一九九0年夏重訪林縣所題:“祖祖輩輩缺水盼水,紅旗渠引來漳河水。水庫蓄住了山谷水,紅旗渠灌滿庫池水。澆地渠庫池齊放水,一渠水可頂兩渠水。平整土地合理澆水,大家都來節(jié)約用水。關鍵保好渠管好水,林縣就不再愁缺水”。短短80字,概括了缺水、引水、蓄水、用水、管水的歷史與期望。縣委書記楊貴以一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言壯語與雄才大略,帶領全縣人民戰(zhàn)天斗地,完成了紅旗渠這個人間奇跡,令人贊佩。

石碑前兩張舊辦公桌上放有一部電話,也許這里就是當年紅旗渠工程指揮所。

山坡上一座兩間破舊的石房子,應該是指揮所所在地。

屋內(nèi)只有一張單薄的破舊桌子,幾面紅旗、一些鐵錘等工具,這應該是一個情景展示。

緊連著石房的草棚內(nèi)有鐵墩子,應該是當年工地上打鐵的用具。

“引漳入林工程姚村營婦女突擊隊”的紅旗,平整地掛在崖壁上,可見當年廣大婦女也參與到這場巨大工程中。婦女能頂半邊天,她們用行動做出了最好的詮釋。我對這些鐵姑娘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此片為紅葉先生拍攝)

一塊大石頭上幾個炮眼,讓人如臨民工們開工的場景。

渠邊每隔不遠都會出現(xiàn)當年修渠時為保證質量刻下的責任界碑,玻璃罩里,責任村和責任人清晰可見。

橋邊一輛裝滿石土的手推車,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好像見到民工們?yōu)殚_挖青年洞將石碴一車車推出來的辛勤勞動場景。

一家“感悟紅旗渠”的商品服務部門邊的兩張照片,一張是民工身在半空,手持鐵釬除險的場面,另一張則是民工們一錘一釬鑿山開渠的場景。讓我們直觀地見到民工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不畏辛勞的偉大精神。

沿渠邊棧道前行,懸崖上“虎口崖”3個大字分外亮眼。虎口崖,高百丈,山崖外伸十米長,像老虎張開的大口一樣。

修渠時,山崖上時有松動石頭掉下來砸人,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隊員,像雄鷹展翅,在空中蕩秋千,飛蕩數(shù)次,才能蕩進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叫虎口拔牙,于是,此山崖被稱為“虎口崖”。

(此片來自網(wǎng)絡)

虎口崖下的半山坡上有“神工鋪”,從旁邊牌子可見,這里是當年修渠民工所住的地方,后人稱為神工鋪。崖壁上,當年修渠民工留下的豪言壯語,鏗鏘有力:“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代創(chuàng)大業(yè),不修成大渠不還鄉(xiāng)”。

當年,修渠民工自己動手,想盡各種辦法解決住的問題。大家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縫中,有的壘石庵,有的挖窯洞,有的露天打鋪,睡在沒有房頂、沒有床、更沒有熱度的石板上,薅把茅草當鋪草,鋪地蓋天伴月光。撐起來幾塊布,就是指揮千軍萬馬的指揮部。在修渠中,民工們寧可風餐露宿十年,也不肯用修渠的錢蓋過一間房。當看到這個情景時,我感動得淚流滿面,情不自禁。

當看到工程中有81人犧牲及吳祖太的英雄事跡時,我的淚水又一次奪眶而出。紅旗渠修建10年當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其中年齡最大的63歲,年齡最小的只有17歲。

在無數(shù)英雄事跡中,最為感人的是紅旗渠總設計師吳祖太,吳祖太在接到設計紅旗渠的任務后,不畏艱險,翻山越嶺,進行實地勘測。母親病故和妻子救人犧牲,他卻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堅持奮斗在紅旗渠建設的第一線。1960328日下午,吳祖太聽說王家莊隧洞洞頂裂縫掉土嚴重,深入洞內(nèi)察看險情,卻不幸被洞頂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奪去了年僅27歲的生命。

他們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這個偉大的工程。要奮斗就會有犧牲,他們是犧牲在了奮斗的路上,他們的名字不僅林縣人民不會忘記,也會永遠銘記于華夏史冊。

渠邊棧道上的一座刻有“山魂”金字的黑色理石碑,就是對十年如一日修渠的十萬干群及英雄們最高的褒獎。

修建紅旗渠伊始,民工們帶著家里的鐵镢、鐵鍬、小推車上了工地,用這些原始的勞動工具,開始了修建紅旗渠這樣的大工程。其間,不僅民工吃住有困難,工程用料也成為修渠的障礙。缺少石灰,指揮部發(fā)動群眾,自己燒制石灰;炸藥不足,就選人才辦工廠;水泥不夠,就請退休回鄉(xiāng)的工程師出山辦水泥廠。雖然工程困難重重,但林縣人民靠自己的勤勞智慧,一切困難都迎刃而解,保證了建渠的順利進行。

紅旗渠工程于19602月動工,至1969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參與修建人數(shù)近10萬人。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干渠、干渠、支渠全長1500公里。林縣人民硬是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來一條人工天河。

(此片來自網(wǎng)絡 )

紅旗渠的建成,結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解決了56.7萬人和37萬頭家畜用水問題,54萬畝耕地得到灌溉,糧食畝產(chǎn)由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

1974年,新中國參加聯(lián)合國大會時,放映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紀錄片《紅旗渠》。

紅旗渠,這座偉大工程,不愧為“新中國的奇跡”、“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

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跡?浩浩蕩蕩的十萬大軍,十年的風雨不誤,十年的風餐露宿,十年的艱苦奮斗,十年的可歌可泣。“林縣人民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一切偉大,都是雙手創(chuàng)造。林縣人民就是用自己的雙手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這個人間奇跡,更錘煉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梢?,紅旗渠不僅是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人民心中一座偉大的豐碑。

50多年過去了,紅旗渠精神從未走遠,一直感染和激勵著后來人。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親眼見證紅旗渠的壯觀場景??梢娂t旗渠是一部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史詩。

佩戴紅領巾的小學生長長的隊伍也來到青年洞,紅旗渠精神一定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扎下根,對他們的成長成才、開創(chuàng)未來會有更加深遠的影響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紅旗渠又是一本教科書。相信,紅旗渠精神將永續(xù)傳承,激勵后人創(chuàng)造更大的奇跡。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