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名醫(yī)方錄(138-165)太陽病

 它山客石 2023-07-22 發(fā)布于浙江

138.桂枝湯

治風寒在表,脈浮弱,自汗出,頭痛發(fā)熱,惡風惡寒,鼻鳴干嘔等證,及雜癥自汗、盜汗、虛損、虛瘧亦可用。若脈浮緊,汗不出者,酒客病風寒而汗出者,禁用。

桂枝45克  芍藥45克  生姜45克  甘草(炙)30克  大棗12

上五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服200毫升,復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服200毫升,汗出病痊,不必盡劑。服已,更啜稀粥一盞,以助藥力。

人外感風寒,必其營衛(wèi)先弱。用桂枝湯發(fā)汗以散表邪,汗出又虛其表氣,故不宜過汗。太陽中風,即傷風感冒者;太陽傷寒已用麻黃湯發(fā)汗而表邪未去者;風寒兩感汗自出者;依仲景先解表后治里原則,只要表邪未解,均可先用桂枝湯解表,后治其里。雜癥之自汗、盜汗、虛損、虛瘧,亦屬營衛(wèi)不和,故亦可用??傊朔綖橹倬叭悍街?,乃解肌、發(fā)汗、調(diào)和營衛(wèi)之第一方。凡太陽中風、傷寒,脈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

139.麻黃湯

治太陽風寒在表,頭項強痛發(fā)熱,身疼,腰痛,骨節(jié)痛,惡風寒無汗,胸滿而喘,其脈浮緊或浮數(shù)者,用此發(fā)汗。雖有是證,若脈浮而弱,汗自出,或尺中脈微與遲者,俱不可用。風、寒、濕成痹,肺經(jīng)壅塞,昏亂不語,冷風哮吼最宜。

麻黃(去節(jié))45克  桂枝30克  甘草(炙)15克  杏仁(去皮、尖)60

上四味,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500毫升,去滓,溫服160毫升。溫復取微汗,不須啜粥。一服汗出,停后服。汗出多者,溫粉撲之。

此方為仲景開表逐邪發(fā)汗第一峻藥也。桂枝湯則為解肌發(fā)汗調(diào)和營衛(wèi)之第一方。兩者之別在于,桂枝湯治太陽中風(傷風感冒),麻黃湯治太陽傷寒(著涼感冒)。太陽風寒在表者,必表氣虛。營衛(wèi)兩氣,營行脈中主里,衛(wèi)行脈外主表。風為陽,衛(wèi)亦為陽,風邪襲人,衛(wèi)氣受之。兩陽遭遇,同性相斥,故發(fā)熱;衛(wèi)氣傷則表虛,故惡風寒;表虛則腠理開,故汗自出;太陽經(jīng)脈循背上巓,故頭項強痛;表氣弱,故脈浮而緩。寒邪襲人,營氣受之。寒為陰,營亦陰。陽性張而陰性縮,兩陰遭遇,郁熱而不汗自出。感冒初發(fā),汗自出與發(fā)熱無汗,是中風與傷寒的區(qū)別之一。營行脈中,營氣受寒抑制,血液流行澀滯,故身痛腰痛骨節(jié)痛,這是中風與傷寒區(qū)別之二。營氣受寒而收縮,故脈浮而緊,這是中風與傷寒區(qū)別之三。陽氣被寒邪所遏,故胸滿而喘,這是中風與傷寒區(qū)別之四。以相對位置而言,衛(wèi)氣在表,營氣在里,寒之傷比風之傷較深入體內(nèi),故傷寒比中風病證更重。麻黃性溫,味辛而苦,其用在迅升。桂枝性溫,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太陽中風用桂枝湯,意在以桂枝固表氣。太陽傷寒用麻黃湯,意在以麻黃發(fā)汗逐邪。中風汗自出,故微汗筑邪兼顧固表。傷寒發(fā)熱汗不出,故開表發(fā)汗以逐邪。蓋汗出必虛其表,故傷寒用麻黃湯發(fā)汗后,如果不愈,不可再用麻黃湯,應改為桂枝湯,恐虛其虛也。雖有傷寒之證,但脈浮弱汗自出,或尺中脈微或遲,均為氣虛,故禁用麻黃湯。風、寒、濕三邪,均可通過發(fā)汗驅(qū)逐,故同感三邪而成痹,肺經(jīng)壅塞,昏亂不語,冷風哮吼者,用麻黃湯最宜,以一汗而去三邪也。

桂枝湯和麻黃湯,是仲景發(fā)表汗逐邪大法之基本方,隨證加減,又可變生諸多方。例如,桂枝湯倍芍藥、生姜,加人參,名桂枝新加湯,治營表虛寒,肢體疼痛;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名小建中湯,治里虛心悸,腹中急痛;小建中湯加黃芪,名黃芪建中湯,治虛損虛熱,自汗盜汗。桂枝湯和麻黃湯兩湯合一,名麻桂各半湯,治太陽經(jīng)留連未盡之寒熱;麻黃湯去杏仁加石膏合桂枝湯,名桂枝二越婢一湯,治太陽風寒同感熱多寒少之寒熱;等等,不一而足。

桂、麻兩湯之關鍵,都是取微汗。微汗去邪,過汗傷氣。

民間治傷風感冒土辦法:感冒初起,即煮生姜紅糖水,家中有甘草者可加甘草,有肉桂者可加少許肉桂,原理亦在發(fā)汗,故也有效。

140.大青龍湯

治太陽風寒兩傷,營衛(wèi)同病。傷寒之脈而見中風之證,或中風之脈而見傷寒之證,二證俱不出汗而煩躁者,用此兩解發(fā)汗。雖有是證,若脈微弱,自汗出者,不可服之,服必亡陽。

麻黃(去節(jié))90克  桂枝30克  杏仁(去皮、尖)40個  甘草(炙)30克  生姜(切)45克  大棗(孹)12枚  石膏(碎,綿裹)如雞子大

上七味,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取微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有風時未必無寒,有寒時未必無風。風寒二氣,同時中人,使營衛(wèi)俱傷,亦是常見,尤其是汗后表虛肌腠開,更易發(fā)生。故感冒病者,宜保暖,忌吹風。既為風寒并傷,則合桂枝、麻黃兩湯主之。二證俱無汗,故去芍藥,不欲其收斂。二證俱煩躁,故加石膏以清熱除煩。

141.小青龍湯

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蚩?、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及雜病膚脹、水腫證,用此發(fā)汗而利水。

麻黃(去節(jié))45克  芍藥45克  五味子30克  干姜30克  甘草(炙)45克  半夏(洗)50克  桂枝45克  細辛45

上8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

【加減法】:

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45克。

噎者,去麻黃加附子(炮)1枚,約20克。

小便不利、少腹?jié)M者,去麻黃加蕘花,如1雞蛋大,熬令赤色。(蕘花乃攻水峻藥,故仲景指明熬令赤色,意在去其峻,若用生曬干之蕘花,1克足矣)。

小便微利者,去麻黃加茯苓60克。

喘者,加杏仁(去皮、尖)35克。

傷寒表不解,即頭、身痛,發(fā)熱無汗惡寒之證仍在,脈仍浮緊。中風表不解,桂枝湯解之。傷寒表不解,麻黃湯解之。傷寒表不解兼心下有水氣,則解表之外還須治水。水之為病不一,停上焦則或渴、或喘、或噎;停中焦則或渴、或干嘔、或腹?jié)M;停下焦則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下利;雜癥溢飲,則或膚脹、或水腫。

治水二法:一走水道從小便出,一走表從汗出。若太陽中風表不解兼水逆,水入則吐,則五苓散主之,蓋水逆乃伏飲所致,水蓄而不行,走表難出,且中風汗自出,表已虛不宜大汗,故用五苓散逐水從小便出。今為太陽傷寒表不解兼心下有水氣,水氣非伏飲,動而不居,故宜發(fā)汗走表出。

是方以麻黃湯為基礎發(fā)汗,加半夏逐痰飲,細辛溫散水氣,視證加減??收?,去半夏避其燥,加栝蔞根以生津。噎者,寒已入藏府,非麻黃發(fā)表所能治,故去麻黃,加附子散里寒而去噎。小便不利、少腹?jié)M者,水停膀胱已甚,故去麻黃,加蕘花以攻水。小便微利者,水停下焦不重,故去麻黃,加茯苓以滲水。喘者,加杏仁。

142.葛根湯

治太陽、陽明兩經(jīng)合病,頭項強痛,背亦牽強,脈浮無汗惡風者,及表不解,下利而嘔者,并宜服此發(fā)汗。

葛根60克  麻黃(去節(jié))45克  桂枝30克  芍藥30克  甘草(炙)30克  生姜(切)30克  大棗(孹)12

【加減法】

不下利,但嘔者,加半夏65克。

上七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黃、葛根,減400毫升,去沫,內(nèi)諸藥,煮取600毫升,溫服200豪升。復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湯法將息及禁忌。

合病,謂一經(jīng)之病未罷,邪又傳入別經(jīng),兩經(jīng)或三經(jīng)同時發(fā)病。太陽、陽明兩經(jīng)合病者,既有太陽表邪如發(fā)熱惡寒或頭痛,又有陽明之胃氣不和如口渴,煩熱不得眠等,若其人平素胃氣偏寒,必胃氣虛弱而自下利,若其人胃氣素熱,則胃氣上逆,不下利而嘔。太陽經(jīng)主后背,前合陽明;陽明經(jīng)主前腹,后合太陽。自項至背,均強幾幾,必為邪客太陽、陽明二經(jīng),前后夾擊,脈浮無汗惡風,風邪為實,剛痙也。此方即桂枝湯加麻黃、葛根。太陽風邪實,桂枝湯可解。加葛根、麻黃以發(fā)陽明筋之風邪。葛根、桂枝皆為和里解肌之品,陽明主肌肉也。

143. 麻黃桂枝各半湯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20克   芍藥15克  生姜15克  甘草(炙)15克  麻黃(去節(jié))15克  大棗(孹)4枚  杏仁(去皮、尖)24

上7味,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360毫升,去滓,溫服120毫升。

得太陽病,營衛(wèi)強者六七日自愈,今得之已八九日,營衛(wèi)必弱矣。今狀如瘧,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不嘔,小便清且自如,則說明里熱已解;一日二三度發(fā)熱惡寒,則表熱輕微;脈微緩,則表邪已衰,為欲愈也。若脈微而惡寒,此為營衛(wèi)俱虛,不可再來發(fā)汗或下或吐。營衛(wèi)俱虛本當面色白,今面色反赤,是余邪怫郁于表。故雖面色赤,但脈微而惡寒,則未欲解。其人不得以小汗出,其身必癢,宜麻黃桂枝各半湯小小汗之,則病可愈。

本方要點在于,病既不能汗吐下,又必須小汗以驅(qū)表邪,故少用麻黃,與麻黃湯比,本方用量只有三分之一。可見,麻黃并非不可用,關鍵還須看量,濃度決定藥力也。

144.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桂枝湯,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fā)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26克   芍藥19克   麻黃(去節(jié))10克  甘草(炙)16克  杏仁(去皮、尖)16個  生姜19克  大棗(孹)5

上7味,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4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日再服。

服桂枝湯,大汗出,病不解,若煩渴,則表邪已入陽明之胃,為白虎湯證。今脈雖洪大而不煩渴,則表邪仍在太陽經(jīng),當再與桂枝湯如前法解表。若服桂枝湯后,病未解而狀似瘧,一日再發(fā),則寒邪未解,而脈洪大,說明風多寒少,而大汗已出,不宜再發(fā)大汗,故用桂枝二麻黃一湯小發(fā)其汗。桂枝二麻黃一者,重在解風邪,輕于解寒邪也。

上條如瘧狀,一日二三度發(fā),本條形似瘧,一日二度,可見本條寒邪比上條輕,故再減麻黃。兩方之別,主要在于麻黃用量。

145. 桂枝二越婢一湯

太陽病,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19克  芍藥15克  甘草(炙)17克  石膏 (碎,綿裹)15克  麻黃(去節(jié))10克  大棗(孹)5枚  生姜19

上7味,以水1000毫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4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日再服。

太陽病,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即中風多于傷寒也。發(fā)熱惡寒,本當脈浮,脈微弱者,兩種可能,一是其人元氣已虛;二是表邪已衰,里邪也弱,病癥輕微;兩種情形都不宜大發(fā)其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令其微汗即可。

與上條比,本條無瘧狀,可知表寒更輕微,重點在肌熱,故于桂枝二麻黃一加石膏以去肌熱;又因脈微弱無陽,故去杏仁以防過于沉降。法仍為微汗之法,方卻因證而不同。

146.越婢湯

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xù)自汗出,無大熱者。又治里水,一身面目黃腫。

麻黃90克  石膏125克  生姜(切)45克  大棗(孹)15枚  甘草15

上五味,以水1200毫升,煮麻黃,去沫,內(nèi)諸藥,煮取600毫升,分三服。

【加減法】

惡風甚,加附子(炮)1枚≈20克。

里水,加白術(shù)60克。

《金匱要略》: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jié)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fā)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jié)M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fā)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風水——內(nèi)有水氣,外感風邪,則病風水。其脈自浮,風性疾,行速,傷于皮毛,水氣隨風而行,滯留于骨節(jié),故外證骨節(jié)痛,惡風。風性上行,故面浮腫。

皮水——內(nèi)有水氣,皮受濕邪,則病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皮腫),按之沒指,其腹如鼓;不兼風邪,故不惡風;濕在表,里有水,故不渴。

風水、皮水皆在表,故當發(fā)其汗。

正水——腎主水,正水者,水在腎經(jīng),水邪在里,水性寒,故脈沉遲。水在腎,則下焦向上輸氣受阻,故外證自喘。

石水——水沉在下,聚而不流,彷如石頭,故名石水。水邪在里故脈自沉。水不流動,未阻礙氣上下交通,故外證腹?jié)M不喘。

黃汗——內(nèi)有水而外有熱,水在里故脈沉遲,熱在外故身發(fā)熱。熱蒸水四溢,故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則化膿。

風水、皮水之水在表,又謂之表水。正水、石水、黃汗之水在里,又稱為里水。

脾胃屬土,為長夏,長夏伏于其它四季之中,土既承載萬物,則萬物亦終歸入土,六邪亦然。是故,脾胃亦能病水。脾主肌肉,故表水在脾胃。水停胃內(nèi)則脹滿或渴,外泛則胕腫。胃主納、脾主化,脾胃之功能,彷如古代富貴家族之婢女所勞作,本湯治風水,令水越脾胃而去,故名越婢也。肌里熱盛則汗自出,續(xù)自汗出則肌表無大熱,故以大黃發(fā)之,生姜佐之;石膏清之。大棗合甘草潤脾胃。惡風甚者,乃陽虛,故加附子。里水者,加白術(shù)以燥濕。若為皮水,則防己茯苓湯主之。

147.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治太陽病發(fā)汗后或下后,汗出而喘,無大熱者。

麻黃(去節(jié))60克  杏仁(去皮尖)50枚  甘草(炙)30克  石膏(碎,綿裹)125

上四味,以水14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去白沫,內(nèi)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好升。

太陽中風,理應桂枝湯主之;太陽傷寒,理應麻黃湯主之。若發(fā)汗后、或下后汗出而喘,

不惡寒無大熱,則邪不在表;不惡熱,則邪不在陽明。喘,說明熱集中在肺。石膏為清火之重劑,合麻黃以清熱從汗出,杏仁沉降肺氣以定喘。

148.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

麻黃(去節(jié))30克  細辛30克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1

上三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少陰病,但欲寐,脈微細也。

足少陰腎經(jīng),水火之藏,邪傷其經(jīng),隨人虛實,或從水化為寒,或從火化為熱。水化為陰寒之邪,是其本也;火化為陽熱之邪,是其標也。陰邪其脈沉細而微,陽邪其脈沉細而數(shù)。至其見證,亦各有別。凡從本之治,均宜溫寒回陽;從標之治,均宜攻熱救陰?;仃柧汝?,總在臨證詳究,以施其治。

少陰陽證(腎陽邪為標,即腎熱):欲寐則多心煩,背惡寒則口中燥,咽痛則腫,腹痛下利清水或便膿血,外寒手足厥,里熱大便硬,小便赤。

少陰陰證(腎陰邪為本,即腎寒):欲寐身無熱,背惡寒口中和,咽痛不腫,腹痛下利清谷,外熱面色赤,里寒大便利,小便白。

足少陰腎經(jīng),起于小趾之下,中絡膀胱。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肺主氣者,謂肺是氣之鼓動者,鼓動營衛(wèi)兩氣周身流行;而腎氣,則為點火者,肺與腎之關系,在行氣方面彷如發(fā)動機之氣缸與火花塞。腎經(jīng)為陰盛之藏,本脈沉,若受邪,陽氣則微,故脈沉細,陰邪則沉細而微,陽邪則沉細而數(shù)。陰盛而陽弱,故少陰病,但欲寐。

少陰病當不發(fā)熱,今病剛起反而發(fā)熱,是少陰病兼有太陽表邪。脈沉不出,則為寒,其人當小便白。故以麻黃發(fā)散太陽表熱,細辛辛溫通于少陰溫里之寒,附子溫腎以驅(qū)腎經(jīng)之寒。

149.麻黃附子甘草湯

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發(fā)熱而無里證者。

麻黃(去節(jié))30克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1枚≈附片15克   甘草(炙)30

上3味,以水1400毫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日3服。

本條與上條之區(qū)別是,上條少陰病始得即發(fā)熱,本條則少陰病昏昏欲睡二、三日后,無吐利躁煩嘔渴等里證,但欲寐而發(fā)熱,則里寒邪輕,故以甘草易細辛,微發(fā)汗即可。

150.桂枝加附子湯

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此方主之。

桂枝湯加附子1枚(炮,去皮,破八片)

煎、服法同桂枝湯,不須啜粥。

太陽病發(fā)汗,如果發(fā)之不當,大發(fā)其汗,遂漏不止,則亡表氣、傷津液。表氣,即營衛(wèi)二氣也,因居肌表,位置屬陽,故亡表氣也稱亡陽。營衛(wèi)大傷,肌表失護,故惡風。津液亡則水道枯竭,故小便難。亡陽亡津液,筋失潤滑,氣不能充盈于四肢,故四肢微急。若大汗后大煩渴,是陽陷入里化熱而傷陰,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陰。今為亡陽于外,元氣大傷,則當急救其陽。元氣者,腎之真氣與營衛(wèi)二氣合成也。營衛(wèi)兩氣,雖可借助水谷補充,但其人已病,靠飲食則緩。故救陽之法,乃是加速氣運系統(tǒng)之點火頻率和強度,此即腎氣之功能也。而補腎氣最佳者,附子也。是方以桂枝湯加附子一枚,是因汗漏不止極易復感風邪也。

151.芍藥甘草附子湯

太陽病發(fā)汗病解,反惡寒者,虛故也,此方主之。

芍藥45克  甘草(炙)30克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1

上三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溫服。

太陽病,無論中風或傷寒,發(fā)汗得當,一劑病解。病解即不再有太陽表證,則不當惡寒。今汗后病解邪已去,但惡寒比未汗為甚,此非表邪仍在,乃營衛(wèi)虛之故。太陽膀胱經(jīng)與少陰腎經(jīng)為表里,太陽陽虛,相對而言則少陰陰盛,汗后病解反惡寒者,亦是陽虛陰氣上行之故。若保暖無誤,稍加飲食調(diào)養(yǎng),也可自愈。也可以本方迅速補陽。附子補腎陽以驅(qū)動營衛(wèi),芍藥收斂腎陰,甘草緩陰氣上行,又溫脾胃。

本條與上條之別在于,上條為汗漏不止復感風邪,故用桂枝加附子湯,既和營衛(wèi)又補陽;本條為汗后病解,因陽虛而惡寒,故只需補陽即可。

152.桂枝甘草湯

傷寒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本湯主之。

桂枝60克  甘草(炙)30

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頓服。

傷寒發(fā)汗過多,既傷氣又傷津液,傷氣則表虛亡陽,傷津液則內(nèi)液枯而血虛。其人叉手自冒心而不惡寒,則非亡陽,乃津液內(nèi)竭,心血不足而心下悸;欲得按者,心下悸,按之稍感舒服也。既未至亡陽,則無須附子以補陽。又無上條之腎陰上行,故也無須芍藥以斂陰。故用桂枝護住營衛(wèi),甘草和脾胃以生津。

本條之證,在于過汗亡津液,故感冒者,多喝水可預防津液內(nèi)竭。可見,感冒多喝水,是符合中醫(yī)理論的。

153.桂枝加芍藥、加大黃湯

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湯:于桂枝湯(方138)方內(nèi),更加芍藥45克,隨前共90克,余依桂枝湯法。

桂枝加大黃湯:桂枝45克  大黃30克  芍藥90克  甘草(炙)30克  生姜(切)45克  大棗(孹)12

上六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本來是太陽中風,醫(yī)不以桂枝湯發(fā)汗,反而以瀉藥下之,因而邪陷入里,則太陽表證緩解,然邪非去除,而是內(nèi)陷,表病變成里病。太陽病誤汗誤下多見邪陷入胸,以至傷肺而喘,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147)主之。本證則邪陷入腹,腹為太陰脾和陽明胃居所,邪攻脾胃,脾胃功能有異,癥狀便有所不同。脾主出,邪陷入脾,則不放屁而腹?jié)M,時痛時不痛,繼而下利;為主納,邪陷入胃,則大便燥結(jié),時時痛,繼而大便硬甚至燥丸。故曰: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大實痛者,即時時痛,則屬陽明也。

本病因太陽病誤下而發(fā),非藏府本病,故仍須發(fā)汗逐風邪,故時滿痛者,于桂枝湯內(nèi)倍加芍藥,即以桂枝湯發(fā)汗,加芍藥斂陰護脾;大實痛者,再加大黃通其胃結(jié)。

154.小建中湯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或虛勞里急,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桂枝45克  甘草(炙)45克  大棗12枚  芍藥90克  生姜30克  膠飴250

上六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內(nèi)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200毫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內(nèi)經(jīng)》言傷寒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是邪之傳經(jīng)順序。太陽病邪之所以傳經(jīng),或為發(fā)汗不徹去邪未盡,或為其人素虛,邪乘虛而入。本證傷寒二、三日,未經(jīng)汗下,太陽之表證依舊,而心中悸煩者,即屬其人中氣虛而邪必已入陽明。陽虛則悸,陰弱則煩。若為強人,傷寒二三日,雖不用藥,或許已自愈,則既無太陽表證,也無悸煩;或雖未自愈,邪不能乘虛而入,也不悸煩。傳入陽明之邪,初入未深,未實,只需鞏固中土,建立中氣,中氣既立,則無慮發(fā)汗亡陽亡津液。故于桂枝湯加膠飴、增芍藥甘草以補益脾胃,仍以桂枝湯發(fā)其汗。不要求復取微汗者,脾胃強則營衛(wèi)之產(chǎn)能高,桂枝湯和營衛(wèi),營衛(wèi)氣足而和,則邪可除。條目中“傷寒”二字,包括太陽中風和傷寒,中風自然用桂枝湯,本條因其人素來中氣虛,為麻黃湯之禁忌,故若傷寒而得此證,亦當用桂枝湯。本方重點在護脾胃,故虛勞里急,腹中急痛亦宜,乃名小建中,小小建立中氣之謂。

若因發(fā)汗不徹,邪傳經(jīng)陽明,則表邪必已衰微,治療重點則轉(zhuǎn)入治陽明,非此湯所宜。故醫(yī)者遇此證者,當先問明白已服何藥否。

155.炙甘草湯

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肺痿亦宜。

甘草(炙)60克  生姜(切)45克  桂枝45克  麥門冬60克  麻子仁50克  大棗(孹)12枚  人參15克  阿膠30克  生地黃250

上九味,以清酒1400毫升,水1600毫升,先煮八味,取600毫升,去滓,內(nèi)膠,烊消盡,服200毫升,日三服。

《傷寒論》辨脈法云:“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jié);脈來數(shù),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jié),此皆病脈。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得此脈者必難治?!庇衷疲骸瓣庩栂嗖粍?。陽動則發(fā)熱,陰動則汗出,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shù)脈見于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背H嗣}來一息四至,均勻連續(xù),此即脈緩。脈來還是一息四至,但不連續(xù),突止而復來,此為脈結(jié)。脈形如豆,動搖不移,稱為脈動。藏府之氣血運行,交匯處互相激蕩而成脈。常人藏府之氣血運行連續(xù),經(jīng)脈接續(xù)順暢,形成寸關尺脈連續(xù)狀態(tài)。氣血虛衰者,則氣血運行不能連續(xù),故出現(xiàn)脈結(jié)。若五藏中有一藏氣竭,則出現(xiàn)脈形短如豆,而非寸關尺相接,動搖卻如有根之豆,位置不移,此為脈動,是缺少一藏氣參與之脈形。氣血不平衡,即陰陽不和,不和則相搏,故云陰陽相搏為之動。脈動已經(jīng)是一藏氣竭,則其人氣已虛衰。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相比脈結(jié),時間較長,脈又復動,此為脈代。脈代之意,謂一藏氣絕,由它藏代位參與也。可見,脈代為危證,故言得此脈者難治。

因傷寒而致脈結(jié)或脈代,其人本已氣血虛衰,多為年老體衰者,不任寒邪,一受寒則脈不能續(xù)行,心主血,氣血不能續(xù),因而心動悸,危在旦夕矣。此時不論傷寒表證如何,均以救命為先。本方即急救血脈之方也。用生地黃未君,麥冬為臣,峻補真陰;以桂枝、人參通陽脈,生姜、大棗和營衛(wèi);阿膠補血,清酒更助藥力,酸棗仁安神,使內(nèi)外調(diào)和,脈可復也。

肺痿屬熱在上焦,傷氣灼血,本方補血提氣,故亦宜。柯琴認為,此證當用酸棗仁,肺痿用麻子仁。酸棗仁具有養(yǎng)心補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的功效。麻子仁潤腸通便還有破積血、復血脈功效。仲景此方取麻子仁而不用酸棗仁,意在復血脈也。

156.桂枝人參湯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此湯主之。

桂枝60克  甘草(炙)60克  白術(shù)45克  干姜45克  人參45

上五味,以水1800毫升,先煮四味,取1000毫升,內(nèi)桂枝更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日再服,夜一服。

經(jīng)曰:太陽病,有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今不但下,而且數(shù)下之,脾胃必虛,在表之邪,又乘虛而入,遂利下不止。數(shù)下之舉,無異協(xié)助表熱攻里,結(jié)果里虛,里虛則寒,氣滯郁結(jié),故心下痞硬。里虛氣弱,其脈則微弱。表證未解而里因數(shù)下而虛,須補中兼解表,故理中湯加桂枝,名為桂枝人參湯主之。參、術(shù)、姜、草健脾胃補氣,姜、桂和營衛(wèi)解表。

先煮四味后內(nèi)桂枝,和中之力足,解肌之氣銳。久煎取其味,速煎取其氣也。

157.葛根黃芩黃連湯

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此湯主之。

葛根120克  黃芩45克  黃連45克  甘草(炙)30

上四味,以水1600毫升,先煮葛根,減400毫升,內(nèi)諸藥,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脈來數(shù),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來一息六至為數(shù),數(shù)為熱,脈數(shù)又時一止復來,則非脈結(jié)之氣虛接續(xù)不上,而是內(nèi)有熱邪而陽獨盛,陰血跟不上氣行。太陽病,本當用桂枝湯,醫(yī)反下之,陽邪陷下入陽明,太陽之表未解而熱已入腸胃,故而脈促;里熱上攻則喘,下攻則泄,陽明熱氣外越則汗出。此利不止,乃里熱之故。上條為數(shù)下致里寒氣虛,本條之誤下,只一次,未至氣虛。本湯清陽明表里之熱而不須桂枝者,因熱邪集中于陽明,表邪經(jīng)過一下之后已衰微,而其人里陽盛而脈促,中氣本來不虛,主要之邪一去,便可自愈。葛根專主陽明之表,芩、連清陽明之里。

158.白虎湯

治陽明證,汗出渴欲飲水,脈洪大浮滑,不惡寒反惡熱。又: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

知母90克   石膏(碎)250克   甘草(炙)30克   粳米100

上四味,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足陽明胃經(jīng),內(nèi)候胃中,外候肌肉。

陽明經(jīng)病證:身熱煩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惡寒反惡熱。經(jīng)病又稱外證。

陽明府(胃)病,潮熱譫語,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jié)M痛,大便硬。府病又稱里證。

太陽初得病時,發(fā)汗去邪不徹底,邪傳經(jīng)入陽明。

本條言陽明證,即太陽證罷,邪悉數(shù)傳入陽明??视嬎?,不惡寒反惡熱,為陽明經(jīng)病證,汗出屬陽明府病證。以證觀之,則邪多在經(jīng),少在府。胃為多氣多血之府,本脈(右關)浮大,脈滑為邪實,熱邪聚于陽明,故脈洪大浮滑。脈滑,按之流利如珠也。脈洪,來盛去衰也。脈洪大浮滑,即輕觸為洪大,輕按則流利如珠也。

本證為陽明表里俱熱,但里熱未實,無譫語、腹?jié)M痛、大便硬。

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擅解陽明內(nèi)外熱。知母苦潤,苦以瀉火,潤以滋燥。甘草、粳米溫脾護胃,緩石膏之寒,平知母之苦。

若傷寒邪傳厥陰肝經(jīng),左關沉脈滑而厥者,是里有熱,陽盛格陰于外,故手足逆冷,亦宜本湯清里熱。

白虎湯解陽明表里熱,但不解太陽表證,僅用于太陽表證已罷之陽明里外俱熱證。

159.白虎加人參湯

陽明病,渴欲飲水,口干舌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暍者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于白虎湯方內(nèi),加人參45克,余依白虎湯。

若太陽表證已罷,邪傳陽明經(jīng)而未入府,陽明里邪未實,故脈浮而不滑,只有陽明外證之渴欲飲水,口干舌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加人參者,欲速補中氣、生津止渴也。不加人參者,里熱實,恐增其府熱也。

暍者,中暑也。暑邪之熱,乃輻射熱,由身體之表直接入里,因輻射速度快如閃電,十四經(jīng)絡,幾乎同時受病,而不是風寒邪之傳經(jīng)。暑熱傷氣,身體內(nèi)外俱熱,故中暍者,脈浮而虛。石膏能瀉三焦火熱,知母清熱潤燥退肺中之火,人參益氣生津,甘草、粳米養(yǎng)中土脾胃。故中暑初發(fā),宜本湯主之。

160.豬苓湯

陽明病,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若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去皮)  茯苓   阿膠   澤瀉   滑石(碎)各15

上五味,以水800毫升,先煮四味,取400毫升,去滓,內(nèi)阿膠烊消,溫服140毫升,日三服。

陽明病,脈浮發(fā)熱,無汗而渴,此非津液內(nèi)枯之渴,更加小便不利,可知為積飲,熱邪兼水邪積于中,妨礙中焦化生功能,既不能生津上輸,又不能化液排廢水,故渴欲飲水,飲則愈渴,甚者亡津液。豬苓湯主之,滋陰利水去熱。若汗出多而渴,是汗出亡津液,故不可再與利水重亡之。

少陰下利,寒飲者下利清谷,熱飲者下利黏穢。少陰有寒,則但欲寐。心煩不得眠,是有熱。下利六、七日,雖渴而不口干舌燥,是內(nèi)有水積之故。飲與熱,兩邪阻隔津液,故渴;上攻肺則咳,中攻胃則嘔,擾心則煩。少陰寒則尿白,熱則尿赤。少陰熱兼飲,則脈當沉細而數(shù)。此證亦當逐水去熱,故豬苓湯亦主之。

161.五苓散

膀胱經(jīng)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视嬎?,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fā)汗,五苓散主之。

病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巓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豬苓(去黑皮)12克  茯苓12克  澤瀉20克  白術(shù)12克  桂8

上五味為散,更于臼中杵之,白飲服1克,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太陽中風發(fā)熱,必自汗出,頭項強痛,惡風,這些表證六、七日仍不解,則汗出徒傷津液,邪早已傳經(jīng)入里??视嬎?,乃熱邪燥胃,故煩。若表證已解,小便正常,因胃中干而渴欲飲水,則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表證不解而水逆者,是胃內(nèi)有伏飲,拒水于外,必小便不利。服五苓以驅(qū)伏飲從小便出,飲熱水以發(fā)汗,得汗出則表里俱解。

消渴,水入即消,渴不止也。脈浮,是膀胱經(jīng)表邪未罷。微熱是表邪已微,當不汗出。不水逆而小便不利,是飲停于膀胱,宜利小便、發(fā)汗,水邪與表邪俱解。

悸,筑筑然跳動也。臍下悸,膀胱水盛也。水勝則火滅,火勝則水消。膀胱水盛則生寒,水上逆于胃,則吐涎沫;水阻陽氣上行,故頭眩。

五苓散為除水兼解表之劑,五淋散則為解膀胱結(jié)熱之劑。

162.茵陳五苓散

黃疸病,小便不利者,茵陳五苓散主之。

茵陳蒿末2份  五苓散1

上二味和,先食飲服1克,日三服。

黃疸,濕瘀熱郁,濕氣溢于表而身發(fā)黃,詳見《金匱要略》黃疸篇。黃疸,小便不利者,本湯主之。茵陳利濕清熱。

163.春澤湯

治同五苓散。

于五苓散方中加人參。

加人參,意在益氣生津,解渴效力更強,氣足則病解加速。

164.桂枝去芍加茯苓白術(shù)湯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此湯主之。

于桂枝湯方(方138)內(nèi),去芍藥,加白術(shù)、茯苓各45克,余依桂枝湯法煎服,小便利則愈。

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而無汗,是太陽表證。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停飲之里證。小便不利是停飲之特征。停飲輕者,只有水氣;停飲重者,水積于內(nèi)而致水逆、消渴,如161條。假設未經(jīng)汗下,傷寒表不解兼心下有水氣者,則小青龍湯(方141)主之。今已服桂枝湯或下之,其人已虛,不宜再用小青龍。解病之法,還是解表兼消水氣。解表仍用桂枝湯,因其人無汗而心下滿微痛,故去芍藥以避酸收,加茯苓、白術(shù),以燥滲心下水氣走水道出,則表里俱解。

桂枝湯服法:服湯須臾,啜稀粥以助藥力;溫復令一時許,以遍身漐漐微汗出為度。溫復,穿衣蓋被保溫也。依桂枝湯法,即此也。汗出小便利,表里俱解,故言小便利則愈。

165.十棗湯

太陽中風,不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fā)熱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大棗(孹)10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300毫升,先煮大棗肥者10枚,取160毫升,去滓,內(nèi)藥末。強人服1.5克,羸人服0.8克,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0.7克,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

太陽中風,大便不利為里病;小便不利,嘔逆,為飲病。里病、飲病何時可攻之?表邪已解,乃可攻之。

其人漐漐汗出,發(fā)熱有時,頭痛,為表證;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為飲證,必小便不利。汗出不惡寒者,則表邪解矣,若仍有頭痛,亦屬飲邪上攻所致,故可攻飲。

水氣為患,治法因證而異。傷寒表未解,水停心下,嘔逆者,是寒束于外,水氣不得宣越,宜小青龍湯汗而散之。中風表未解,水停心下而吐者,是飲格于中,水氣不得疏泄,宜五苓散散而利之。水停心下而滿微痛,服桂枝湯或下后仍頭痛發(fā)熱無汗,宜桂枝去芍藥家茯苓白術(shù)湯主之,以汗、利小便兩解表里。本條水停心下以至痞硬滿,引脅下痛,為飲證之最重者,故仲景以最峻之藥攻之。

芫花、甘遂、大戟三味,皆辛苦氣寒而稟性最毒,并舉用之,意在一舉而蕩平水患。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以毒藥攻邪,必傷及脾胃,若無甘緩之品為君以沖和之,則恐邪去命亦去。然參術(shù)尚不足以緩三味之毒,甘草又與甘遂相反,不可用,故以十棗煎湯,溫送1.5克藥末,緩其毒兼顧護脾胃。又言羸人減半,可知此藥之峻。平旦服者,欲其快利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