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小時候砸缸救人的司馬光,成年后以另外兩事載入史冊,一是以保守派領(lǐng)袖的身份反對王安石變法,二是以文學家、史學家的身份主持編纂《資治通鑒》。 針對王安石提出的“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司馬光的反駁是:“天地所生財貨百物,不在民則在官,彼設(shè)法奪民,其害乃甚于加賦。(《宋史》)”他認為天下財富是個定量,不是在百姓手里,就是在國庫之中,你若想充實國庫,如何能做到不與民爭利呢? 因神宗信任王安石,司馬光便辭去了樞密副使一職,回家潛心編纂《通鑒》一書。 治平三年(1066),宋英宗命司馬光主持編纂《通鑒》,不久英宗早逝,繼任的神宗又一頭扎進了法家“富國強兵”的哲學中,司馬光便不由加快了著書步伐。書成后,他順勢呈上《進書表》,表示自己“窮竭所有,日力不足,繼之以夜”。 這部日以繼夜趕出來的《通鑒》記載了從“三家分晉”到“五代十國”一千三百多年間的歷史,作者以史為鑒,欲借“蕭規(guī)曹隨”等典故來提醒神宗恪守祖制,神宗閱后亦說:“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边@便是今天《資治通鑒》書名的由來。 當時,保守派在司馬光的努力下形成了一股合力,王安石被迫兩次辭去相位。哲宗繼位后(1085),臨朝聽政的高太后毅然啟用司馬光為相,數(shù)月間新法盡廢,史稱“元祐更化”。然而司馬光只知一味守舊,對冗官冗費等問題卻拿不出具體辦法,這無疑給改革派落下了口實。 宋朝,不覺間已步入黨同伐異的時代。 力 匕 精選文章推薦 真相 | 無為 阝 勹 廴 匚 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