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指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幾十年間,北方出現(xiàn)五個疆域較大的稱帝政權(quán):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即五代,此外還有疆域較小的北漢。南方稱王或稱帝的有九個疆域較大的政權(quán):前蜀、后蜀、楊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加上北方的北漢,即十國。當(dāng)然南北全部割據(jù)政權(quán)遠(yuǎn)遠(yuǎn)不止這15個,歷史似乎又回到了春秋戰(zhàn)國眾多諸侯的時代。 五代十國的歷史軌跡和三國極為相似,三國上承秦漢,下啟兩晉,五代十國則上承隋唐,下啟兩宋。 【后梁】 唐末,群雄割據(jù)。 貧苦出身的朱溫原本是黃巢的將領(lǐng),降唐后賜名朱全忠。初起時眾無一旅,憑借真本事打天下,以宣武軍(治今河南開封)一鎮(zhèn)之力,南征北戰(zhàn),東征西討,控制中原地區(qū)。 904年,梁王朱溫逼迫唐昭宗李曄從長安遷都洛陽,隨即弒帝,立李曄第九子李祝為帝,是為唐哀帝。 907年,梁王朱溫廢逼迫唐哀帝李柷禪讓帝位,唐朝亡。朱溫殺死唐哀帝最年長的九個兄弟,于滑州白馬驛(今河南滑縣)殺盡殺宰相裴樞、崔遠(yuǎn)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稱“白馬驛之禍”。 朱溫建都開封,是為梁太祖,國號大梁,史稱后梁,是五代中的第一個。 戰(zhàn)國時魏國建都大梁(開封),魏國又稱梁國。梁王朱溫沒有按漢唐的傳統(tǒng)建都長安或洛陽,而在自己的封地建都。無論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的魏國,還是三國曹操的曹魏,抑或鮮卑拓跋建立的北魏,都非大一統(tǒng)朝代,不過曹魏和北魏都比較強大。 朱溫篡唐后,很多藩鎮(zhèn)均不承認(rèn)后梁,仍用唐年號。李存勗在山西稱晉王建立后晉,劉守光在幽州稱燕王建立大燕,楊行密在長江下游稱吳王建立楊吳,王建在四川稱蜀王建立前蜀,馬殷在湖南稱楚王建立南楚,王審知在福建稱閩王建立閩國,錢镠在浙江稱吳越王建立吳越國,劉隱在嶺南稱南海王建立南漢,等等,總共十一個割據(jù)勢力并存。 912年,朱溫的三子郢王朱友珪弒父篡位,是為梁郢王。913年,朱溫的次子博王朱友文兵變,殺其弟朱友珪自立,是為梁末帝。 923年,晉王李存勖率軍抵達(dá)開封城下,梁末帝自殺,后梁滅亡。 后梁從907年至923年,立國十六年,建都開封十六年。 【后唐】 朱溫建立了后梁,但天下諸強鎮(zhèn)多有不服朱溫者,最恨朱溫的就是晉王李克用及其子李存勖。 李克用的父親是沙陀人(源自西突厥處月部),叫朱邪(姓)赤心(名),因功被唐懿宗賜國姓李,名為李國昌。李克用領(lǐng)河?xùn)|節(jié)度使,封為晉王。朱溫在上源驛放的那把大火差點燒死李克用,朱溫還差點攻克了李克用的大本營太原城,二人是死敵。 李克用有一個英雄兒子,就是軍事天才李存勖。李存勖繼位晉王后,先滅掉割據(jù)于幽州一帶的燕王劉守光,又在柏鄉(xiāng)將朱溫打得丟盔卸甲。等到朱溫之子朱友貞稱帝后,李存勖又將朱守貞打到?jīng)]有脾氣。 923年,晉王李存勖在魏州(河北大名縣西)稱帝,不久遷都洛陽,以唐朝后裔自居,國號仍然是十幾年前的唐,是為唐莊宗,史稱后唐,延續(xù)唐朝國脈,是五代中的第二個。同年后唐軍攻克開封,朱溫之子朱友貞自殺,后梁滅亡。 后唐并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后西川脫離后唐自立),疆域比后梁大幅擴大。后唐是五代疆域最大的國家,北依燕山山脈,西至河套地區(qū),東到大海,南以淮河為界近長江。不過后唐再大也沒有唐朝大,可以將后唐視為唐朝的尾巴,只不過這條尾巴有點粗而已。 圖-洛陽 唐廢帝李從珂的姐夫石敬瑭謀反,向北方契丹求援,將包括北京在內(nèi)的燕云十六州許諾給契丹,而且每年進貢大批財物,以兒國自稱,稱契丹為父國。 937年,石敬瑭引契丹兵南下,后唐末帝李從珂見大勢已去,帶傳國玉璽與曹太后、劉皇后以及太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后唐滅亡。 后唐從923年至937年,立國十四年,建都洛陽十四年。 【后晉】 937年,石敬瑭引契丹兵攻入洛陽,后唐滅亡。遼太宗耶律德光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大晉,史稱后晉,建都開封。石敬瑭稱遼太宗為“父皇帝”,自稱“臣”,為“兒皇帝”。 石敬瑭是沙陀人(源自西突厥處月部),自稱是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石碏、西漢九卿之一石奮之后。 石敬瑭領(lǐng)河?xùn)|節(jié)度使,長期在晉陽(太原)活動,他的起兵之地和李淵一樣。石敬瑭的國號大晉,與起兵地有關(guān),還有另兩層意思。春秋時期的霸主晉國雄踞太行山脈,三家分晉后的趙國都城也一度在晉陽。三國魏蜀吳三家歸晉的晉朝,石敬瑭當(dāng)然也希望統(tǒng)一五代十國的亂世。 石敬瑭引狼入室,認(rèn)賊作父、賣國求榮,他用燕云十六州換來統(tǒng)治地位,連他身邊的將領(lǐng)都非常不滿,劉知遠(yuǎn)曾說:“以金帛賂之,稱臣借兵可矣,但以父事之太過,許其土田更是大患?!?/span> 圖-太原 942年,石敬瑭去世,養(yǎng)子石重貴即位,立即撥亂反正,不再向契丹稱臣,也不再貢獻(xiàn)歲幣,引發(fā)契丹軍連年南下。后晉失去燕云十六州,也丟失了中原在北方的屏障,連吃敗仗。 947年,契丹軍攻破汴梁,晉出帝石重貴投降,后晉滅亡。遼太宗耶律德光將石重貴與李太后、馮皇后等家眷,并后宮左右百余人,北遷至東北的黃龍府。 后晉從937年至947年,立國十年,建都開封十年。 【后漢】 947年,中書令、河?xùn)|節(jié)度使、太原王劉知遠(yuǎn)在太原起兵反契丹,逐漸收復(fù)契丹所占領(lǐng)土。劉知遠(yuǎn)是沙陀人(源自西突厥處月部),自稱為東漢顯宗八子淮陽王劉昞之后,在太原稱帝,是為后漢高祖,不久遷都開封,改國號為漢,史稱后漢。后唐、后漢、后晉都是沙陀人建立的,都在太原起兵,史稱“沙陀三王朝”。 948年,劉知遠(yuǎn)病逝,二子劉承祐嗣位,是為后漢隱帝。 劉知遠(yuǎn)劉承祐父子得國不正,害怕與后唐末帝、后晉出帝有同樣遭遇,便大肆殺害功臣。“五代亂世,視人命如草芥,劉氏父子二帝,四年內(nèi)不知誅族多少,手下功臣將領(lǐng)殺得所剩無幾。 951年,樞密使、天雄軍節(jié)度使郭威在澶州(今河北濮陽)兵變,引大軍攻入開封,殺后漢隱帝劉承祐,后漢亡。郭威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后漢隱帝因猜忌,將其留在開封的家眷誅族了。 后晉從947年至951年,立國四年,建都開封四年。 【后周】 951年,郭威在開封稱帝,國號周,史稱后周,是為后周太祖。郭威應(yīng)該不是沙陀人,但祖上已不可考。周朝是中國歷史上國祚最長的朝代,長達(dá)八百年,郭威當(dāng)然想千秋萬代。 954年,郭威去世,他的親生兒子都被后漢隱帝所殺,柴皇后的侄子柴榮即位。柴榮早就改名郭榮,是為后周世宗。 柴榮的軍事能力突出,于高平(今山西)南大破北漢軍;擊敗后蜀,取得秦、鳳、成、階四州;三征南唐,攻下淮南十四州;北伐契丹,收復(fù)燕云十六州的瀛洲、莫州。 959年,柴榮去世,壯志未酬。六歲的柴宗訓(xùn)即位,是為后周恭帝,由符太后垂簾聽政。 短短八年,卻有三位皇帝,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后周也必然會重蹈歷史的覆轍,想取后周而代之的將領(lǐng)大有人在。 960年,殿前都點檢(禁軍統(tǒng)帥之一,主管殿前親軍)趙匡胤在陳橋兵變,迫使后周恭帝禪讓帝位,國號宋,史稱北宋,是為宋太祖。宋朝建立,五代十國的五代,從907年至960年,共五十三年。 趙匡胤賜柴氏“丹書鐵券”,保柴氏子孫永享富貴,可免除小罪,寬赦大罪,即使有罪也不得加刑,若犯十惡不赦則欽賜死于牢中(不得當(dāng)街?jǐn)厥祝?/span> 后周從951年至959年,立國八年,建都開封八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