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血緣關系而言,簡單地說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亞伯拉罕的后裔,但是母親不同,可以說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亞伯拉罕和妻子撒拉所生的以撒是猶太人的祖先,而亞伯拉罕和妾夏甲所生的以實瑪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夏甲是撒拉的侍女。 因此,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中東閃米特人的后裔,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亞伯拉罕。只是阿拉伯人將亞伯拉罕稱為易卜拉欣。他們實質上是同一個人。 那么,亞伯拉罕是誰呢?他是閃的后代,而閃是挪亞(也稱諾亞)的兒子,而諾亞則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塵土創(chuàng)造的人類的后代。 就宗教而言: 猶太教是最古老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源自猶太教。這三個宗教都承認《圣經(jīng)》中的《舊約全書》。 這三個宗教根據(jù)自己的傳說,都視耶路撒冷為圣地。耶路撒冷的老城區(qū)有三個著名的部分: 基督區(qū)是最大的,著名的耶穌殉難教堂位于這個區(qū)。 猶太區(qū)有舉世聞名的哭墻,是猶太教最神圣的地方。 穆斯林區(qū)有著名的圓石清真寺,與哭墻相鄰,據(jù)說是先知穆罕默德在夜間升天的地方。 我們先來簡要討論一下猶太教和基督教之間的沖突: 猶太教具有獨占性,堅持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 基督教具有包容性,認為只要信奉上帝就是上帝的選民。 基督教認為耶穌是救世主,但猶太教不承認耶穌是救世主。 耶穌自稱是上帝的兒子,他來是為了拯救全人類。然而在《舊約》中,上帝還應許了猶太人會有彌賽亞的降臨,來拯救他們。猶太人認為彌賽亞只是為了拯救猶太人,與其他人無關。因此,他們將耶穌視為誘惑人民的邪惡之人,并敦促羅馬人將他釘死在十字架上。 接下來,我們簡要討論一下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沖突: 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這是在猶太教基礎上由穆罕默德創(chuàng)建的宗教,教義中采納了《舊約》的大部分內容,只是對很多人物名稱有所改變。因此,人們認為伊斯蘭教信仰的真主安拉就是上帝,只是稱呼不同而已。 穆罕默德最初希望猶太教承認他的先知地位,但猶太人認為穆罕默德對《圣經(jīng)》的理解錯誤,因而拒絕接受。 總的來說,猶太教只承認亞伯拉罕和摩西的先知地位。 然后,我們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討論一下宗教凝聚力: 猶太教沒有分支,幾千年來一直保持團結。盡管猶太人總人口不多,并且散居在世界各地,但他們強大的宗教凝聚力使得他們非常團結。然而,團結也帶來了一定的排外性。 相比之下,伊斯蘭教分為什葉派和遜尼派,還有更多的小派別。這些派別之間長期存在敵對和仇恨。因此,盡管阿拉伯人人數(shù)眾多,但他們始終未能形成團結。 從政治角度來看,這兩個兄弟—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如何逐漸疏遠的: 在美國的支持和扶持下,猶太人選擇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國家以色列。經(jīng)過70多年的發(fā)展,以色列成為中東地區(qū)唯一的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如今以色列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獨占鰲頭。 然而,阿拉伯國家的土地面積很大。盡管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多數(shù)阿拉伯國家采取家族專權統(tǒng)治的方式,缺乏先進的發(fā)展理念和規(guī)劃,經(jīng)濟無法與以色列相抗衡。 在軍事上,這些阿拉伯國家為爭奪石油資源而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他們也為爭奪宗教信仰的統(tǒng)治地位,在世界大國之間搖擺不定,并試圖攻打其他宗教派別國家。近百年來,這些阿拉伯國家從未真正團結過一次。 即使像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這樣的國家擁有大量的財富和石油資源,但他們的行為常常帶有暴發(fā)戶的特點。 這兩位兄弟是如何成為敵對的? 歷史上,阿拉伯人從未迫害過猶太人,兩兄弟之間長期沒有矛盾。直到1947年,聯(lián)合國通過181號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qū)分割為兩部分,將一半劃歸給猶太人建立以色列,另一半留給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對此深感不滿:為什么我們居住數(shù)千年的土地要分給猶太人?更重要的是,當年并不是阿拉伯人從猶太人手中奪走巴勒斯坦地區(qū)的。 早在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統(tǒng)治著巴勒斯坦地區(qū),他們燒毀了耶路撒冷,驅逐了猶太人,使猶太國家徹底滅亡。自那時以來,猶太人一直處于零散狀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