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原因在哪里?這么多年來都是一個非常復雜、艱深、宏大的問題 中醫(yī)是如何調(diào)理高血壓的,今天給大家說一個醫(yī)案,說完了,咱們就懂了 之前遇見過一位患者,50歲,男性 有高血壓近十年,降壓藥吃了不知道有多少 就診之際,高壓165,低壓100,看著面色難看,精神萎靡不振,大便溏,夜尿多,渾身乏力怕冷,根本打不起精神。 看舌脈,而是相對沉細,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而滑,這點跟別的高血壓患者倒有點不同 見方—麻黃,(先煎),細辛,山茱萸,白術,五味藥,水煎服 什么思路呢? 你看,他脈沉細、舌質(zhì)淡,苔薄白而滑,夜尿多、大便溏,渾身乏力畏寒。這是不是典型的陽虛? 陽氣虧虛,脈道不充,所以脈沉細。陽氣不能養(yǎng)舌,所以舌淡。 陽氣不能運化水濕,所以舌苔滑。腎陽不足,膀胱開闔失當,水液不得輸布而直驅于下,于是夜尿多。 脾陽虧虛,運化失常,后門關不住,所以便溏。 陽虛,身體熱量就少,所以他畏寒怕冷 那么,這個狀態(tài),和高血壓有什么關系呢? 這很好理解。體內(nèi)陽虛有寒,外頭肌表有寒。里寒加外寒,患者算是被寒氣纏上了。 血,遇寒則凝。血液要想在內(nèi)外寒邪交加的狀態(tài)下,不斷地被送達身體各處,那只能加把勁兒地往前涌啊 不然,寒邪阻滯,它根本過不去。這一用力往前涌,血管壁就承受了較大的力道,于是形成了高血壓 怎么辦? 要想解決問題,就把內(nèi)外的寒邪化去。寒邪沒了,血液運行通暢了,它就不需要再加大動力了,血壓,自然就恢復正常 這方子,麻黃可以散外寒。附子可以溫真陽。 細辛既可以輔助麻黃解表散寒,又能輔助附子溫固腎陽。 因此,它是治療陽虛外感的常用配伍,幫助我們化解里頭陽虛,外頭感受風寒的局面。 在這個基礎上,配山萸肉和白術。山萸肉補益腎精,白術健脾燥濕。 就這樣,患者一身內(nèi)外的寒氣都被化解了,血壓自然也就恢復正常了 大多數(shù)患者,都是類似肝陽偏亢、肝火旺、肝腎陰虛的癥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陽虛有寒,的確是諸多癥候中的一種。 所以我說,陽虛,體內(nèi)有陰寒之氣,的確是高血壓的證型之一,是值得我們重視的課題。 那么,是不是所有此類患者,都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來應對呢? 我認為,不是的。醫(yī)案里這個患者,明顯有陽虛外感的傾向。 因此,盡管醫(yī)案典型,但是不能作為廣泛參考借鑒的用藥思路。 如何找到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