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塔勒布曾在《反脆弱》中,說過這兩種人生狀態(tài): 第一種人像玻璃球,一旦遭遇了挫折,立馬摔在粉蒸水果。第二種人像橡膠球,遇到的挫折越多,自身就越有彈性,甚至善于變通,越來越能適應環(huán)境,變得強大。 做人做事,只有做到反脆弱,才能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行穩(wěn)致遠。 就像曾國藩在跟敵軍作戰(zhàn)時,喜歡“結硬寨,打呆仗”。 如此,穩(wěn)得住心態(tài),管得了情緒,正如他所言:唯天下至拙,能勝天下至巧。 始終相信,只要自己足夠笨,足夠努力,就能先飛起來,只要自己走得穩(wěn),走得心靜,才能夠走得遠。 做人不要走捷徑 這個世界是看結果的,但我們每個人應該看重過程。 一個人如果染上了走捷徑的壞習慣,人生就會不斷在走彎路,繞遠路。 南懷瑾說: “一個笨人,一個不玩手段,對人做事都非常誠懇的人?!?/strong> 真正能成事的人,往往是內(nèi)心平和,秉性雖然愚鈍,笨嘴拙舌,但偏偏這樣的人,往往更有耐心,也更有恒心做好一件事。 哪怕這件事是微小的,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微不足道的,甚至還會遭受到別人的嘲笑和詆毀。 但是,這些人都會讓自己耐住性子,咬緊目標不放松,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做好當下的準備。 這樣的人,也一定會通過長期以來的積累,讓自己做到的量變化成質變,甚至徹底脫胎換骨,改變自己一生。 一個人,但凡想要取得成就,想要取得成功,都不容易,都很難。 尤其是在這個社會,不是自己擁有的資源,不是自己擁有了財富,然后做事就一定能夠成功。 更多的時候,成功的背后,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以及腳踏實地的往前走。 肯下笨功夫,不走捷徑,才能一步一步踩出一條青云直上的道路。 笨鳥先飛,行穩(wěn)致遠 俞敏洪談起過一個“蝸牛策略”: 那些真正能夠到達金字塔尖上的,從來不是輕松就可以達到的,也不是那些飛得更高的。 只有讓自己一步一步往前爬,腳踏實地往前走,就像蝸牛一樣,笨笨堅持,耐心爬著,也可以抵達山頂。 一個人,再聰明,再有天賦,如果不努力,不堅持的話,也會像方仲永那樣,最后變得泯然眾人,庸庸碌碌,白費潛能。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聰明人,但往往只有那些真正做到腳踏實地的人,才能夠越走越遠。 同樣,在這個世界上,成功的人之所以是少數(shù),就是因為能夠做到成功的人,從來不會自作聰明,而是兢兢業(yè)業(yè),行穩(wěn)致遠。 胡適說過: “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shù)人?!?/strong> 笨拙的人,愿意下笨功夫,更愿意吃苦耐勞,不會放過每一個哪怕再微小的細節(jié)。 然后,打牢了基礎,才能夠打通任督二脈,真正做足了準備,才能夠行穩(wěn)致遠,繼往開來。 余生,做個笨人 余生,做一個笨拙的人,做一個勤奮的人,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 只有這樣,我們才愿意腳踏實地,心甘情愿付出自己能付出的,也能夠在追逐目標的過程當中,付出相對應的代價。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通過一分耕耘,一份收獲,慢慢地了解自己,也慢慢地找到做人做事的風格和優(yōu)勢。 如此,讓笨,成為一種優(yōu)勢,成為一種智慧,甚至成為自己在為人處事上的風度,以及人品。 最終,做一個笨人,努力克制,自律堅持,笨鳥先飛,行穩(wěn)致遠。
|
|
來自: 人杰地靈h8p9lk > 《待分類》